《短文两篇》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短文两篇》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4-01 14:01: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短文两篇》导学案
教师寄语:在人生的旅途中,要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一种敢于挑战的精神,才能取得成功,赢得胜利!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背课文。
2、积累、掌握重点文言词汇及句子的意义。
3、感受夸父勇敢、坚强,自我牺牲的精神,以及共工改造山河的大无畏精神。
【学习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背课文。
2、积累、掌握重点文言词汇及句子的意义。
【资料助读】:
神话
神话是最早的口头叙事文学之一,是远古先民对自然和社会现象无法作科学的解释,主要通过超自然的现象和幻想的形式,表达出古代先民对自然力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
  中国神话是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文化遗产中的一部分,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精卫填海、盘古开天地、嫦娥奔月、八仙过海等,或宏伟壮丽,或典雅庄重,或优美动人,或谐趣天成,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寓意,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  
  2.《山海经》18篇,作者不详。分为《山经》(五篇)和《海经》(《海外经》四篇,《海内经》四篇,《大荒经》四篇和又一篇《海内经》)两个部分。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均有参考价值。其中的矿物记录,为世界最早的有关文献。
  3.《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著作,今存的有二十一篇。“鸿”是广大的意思,“烈”是光明的意思。作者认为此书包括了广大而光明的通理。
【课前自主学习】
一、填空:《夸父逐日》和《共工怒触不周山》都属于( )(体裁)前者选自( )后者选自( )。
二、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比赛背诵。
三、学习课文
(一)夸父逐日
1、利用课下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并自主完成A、B两题。
A.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逐走( ) (2)欲得饮( )
(3)河、渭不足( )(4)弃其杖( )
B、翻译下列语句
(1)未至,道渴而死。
(2)弃其杖,化为邓林。
2、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词语及句子
(二)共工怒触不周山
1、利用课下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并自主完成A、B两题。
A.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昔者( )(2)怒而触不周山( )
(3)天柱折,地维绝( )( )
(4)故水潦尘埃归焉( )( )( )
B、翻译下列语句
怒而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
【课堂学习】
一、导入
神话是我们文学天地中灿烂夺目的瑰宝。你读过哪些神话故事?(盘古开天辟地,后羿射日,女娲补天,女娲造人,精卫填海,嫦娥奔月,哪咤闹海,愚公移山,大禹治水……)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小组合作
讨论交流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组内解决并在导学案上纠正。
疑难词句探究:以提问形式在班内交流理解有困难的词语或句子,把还没有解决的写在黑板上。
四、班级展示
其他小组解答同学提出的疑问,展示自己,教师适当提示、指导。
质疑探究:
1、怎么看待夸父敢于“与日逐走”?
2、你对夸父这一神话人物的认识。
3、“怒而触不周之山”中的“怒”字说明了什么?表现了共工怎样的性格特点?
4、共工触山的结果是怎样的?你如何理解?
六、拓展迁移
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共工与颛顼争为帝”的战争场景。
七、小结:
学了本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那些疑惑?
【达标测试】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 , ;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1、补充文中空白处。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与日逐走( )②河渭不足( )
③北饮大泽( )④弃其杖( )
3、翻译下列句子。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4、除了本文的神话中,你还知道其它的神话吗?写出故事题目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