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导学案
学习目标
掌握唐代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明确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于南宋之时。正确分析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提高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南方商业的繁荣。
阅读课文做下题
1、南方农业的发展(1)原因:① ,为经济发展提供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②大量中原人口的 ,增加了南方的 ,带来了先进的 ;
③宋代南北气候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南方自然条件保持较好。
(2)表现:①北宋时引进越南 并得到推广,南方成为 主要产地, 、 成为重要的粮仓,民间谚语:“ ”, 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②棉花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 ;③宋朝时,茶树栽培有很大发展,江南有很多茶园。
2、南方手工业的兴旺(1)丝织业:北宋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南方丝织业有很大发展,蜀地丝织品“ ”。(2)棉织业:从海南岛兴起的 ,南宋时已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 (3)制瓷业:①南宋时江南成为制瓷业重心;②浙江哥窑烧制 ;③ 成为瓷都。(4)造船业:宋朝造船业居世界首位, 、 造船业发达。
3、宋代南方商业繁荣的表现(1)商业都市: ( http: / / www.21cnjy.com )宋代商业都市很多,最大的是 和 ,杭州改为都城临安后,繁荣程度超过北宋时的开封。(2)对外贸易:①宋朝海外贸易超过前代, 、 是大商港,政府设 管理对外贸易;②南宋 收入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3)货币的变化: ,四川地区出现 ,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纸币的产生,有利于 。(4)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 ,到 最后完成。那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合作探究
探究一: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什么时候开始?何时完成?
探究二:阅读材料:“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谚语
“朝廷故都时,实仰东南赋。”—南宋诗人陆游
请回答:⑴材料中的“苏湖”“故都”分别指今天的哪儿?
⑵两则材料反映了一个怎样的史实?这种局面形成于何时?
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
达标测试
1. (2015·云南)南宋时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这表明宋代( )
A.经济重心南移 B.南方社会动荡 C.市民文化生活丰富 D. 政府财政收入依靠北方
2.(2015·益阳)以下关于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表述正确的是( )
①宋初,北方人口仅100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万户,而南方人口有230多万户,是北方的两倍多②南宋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可见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重要粮仓③宋朝时,发明了新农具曲辕犁和筒车④北宋时,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③④
3. (2015·安徽)某校举办宋代历 ( http: / / www.21cnjy.com )史专题手抄报比赛,一位同学摘录了有关太湖流域水稻、棉花和茶叶的种植史资料,又搜集了下列三幅图片,这些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浙江龙泉冰裂纹瓷器 福建泉州出土的南宋海船 南宋纸币铜版拓片(会子)
图1 图2 图3
A.发达的农业生产 B.繁荣的南方经济
C.精巧的手工技艺 D.独特的活字印刷
4.(2015·龙岩)《东京梦华录》记载,东京城夜市每天热闹非凡,买卖交易直到凌晨。材料反映了宋代( )
A.农业迅速发展B.经济重心南移C.商品经济繁荣D.手工业兴旺
5.(2015·盐城)据记载,宋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个海商一次贩运的货物常达十万斤以上,价值高达数十万贯。中国商人和商船取代波斯成为中外贸易的主导力量。材料反映了宋代( )
A.农业繁荣 B.手工业兴旺 C.海外贸易发达 D.文化昌盛
6. (2015·长沙)费正清、赖 ( http: / / www.21cnjy.com )肖尔在《中国的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认为,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的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下面最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
A.都城长安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 B.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C.郑和七下西洋 D.在广州设立十三行
7.(2015 漳州)纸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 )
A.秦朝 B.汉朝 C.北宋 D.南宋
8.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反映西晋都城洛阳被攻破时,中原人民纷纷南迁的境况。他的积极影响是
A加剧了南方的混乱局面 B使南北人口结构基本平衡
C北方人口急剧减少 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9.宋元时期,泉州成为我国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主要原因是( )[来*
①宋朝政治经济中心南移 ②泉州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先进
③南方相对安定 ④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宋代海外贸易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
A、宋代商业的发展 B、统治阶级的重视
C、宋朝造船业和航海技术的进步 D、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
11. 【2014随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选自人教版《历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看图片《司马迁采访史迹》
材料三: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迭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选自人教版《历史教科书》七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当时“社会急剧变化”主要指 ( http: / / www.21cnjy.com )什么变化?在争鸣的各学派中,哪一学派的思想在其后中国历史发展中先贬后崇,并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2分)
(2)材料二中史学家司马迁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过十多年的刻苦努力完成的巨著是什么?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请问该通史记叙的是哪时段的史事?(2分)[来^源:中#教&%网~]
(3)读材料三,请问宋朝统治者为管理海外贸易,专门设置了什么机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宋时期海外贸易繁荣的原因。(2分)
达标测试答案
1---5.ACBCC 6---10.BCDDD
11.(6分)
(1)变化: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或奴隶制逐步瓦解,封建制度逐步确立)(1分);
儒家学派(或孔孟学派;或孔子学派)(1分)
(2)《史记》(1分);从黄帝到汉武帝(1分)
(3)市舶司(1分),原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统治者重视和鼓励;社会相对安定:经济重心南移;科技发达(或指南针的应用,造船技术的提高);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等;陆上丝绸之路被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占据。(言之有理均可给分)(任答对1点即可给1分)(1分)
司马迁采访史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