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猫 郑振铎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度统编版(2024)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7 猫 郑振铎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度统编版(2024)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11 09:13: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7 猫 郑振铎+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度统编版(2024)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猫》是部编本七年级语文教材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这篇文章作者介绍了自己家三次养猫的经历。围绕这“养猫”这一中心,描写了“我”及家人与三只猫的故事。三只猫的外貌、性格各不相同,结局也不尽相同,但最后都无一例外地亡失了,令“我”与家人悲痛、遗憾,以至于最后“自此,我家永不养猫”。从结构上看,文章围绕着中心写了三个故事,每个故事按时间顺序排列,都有完整的“得猫”“养猫”“失猫”过程,但每一个故事又各不相同,各有特点,引人入胜。
【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对于猫并不陌生,故事也易于理解,但每一只猫的得失,都在作者及家人的心中激起了感情的波澜,作者把主要人的内心活动写的十分细腻。第一课时的学习,要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继续培养圈点勾画的习惯。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掌握本课基础生字词。
2.概括并比较三只猫的不同来历、外形、性情和在家中的地位,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3.体会作者对三只猫的感情,感悟作者对第三只猫死后的悔恨之情,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4.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尊重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理清了课文叙述的顺序及线索,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
2、 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新课导入】
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种小动物。很多家庭因为猫惹人喜爱而养它。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他家也曾养过三只小猫;从养这三只小猫的过程中,他领悟到了—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究竟是什么样的哲理呢 今天,我们—起来学习郑振铎先生的散文《猫》。
【写作背景】
《猫》最初发表在1925年。在此之前郑振铎等人发起成立了文学创作团体——文学研究会。他们的创作大都以现实人生问题为题材。郑振铎主要探究的是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等问题。他在小说中毫不讳饰地表达了自己同情弱小、无辜,谴责专制、强权,弘扬公道、民主、博爱的思想和心情。
【作者介绍】
郑振铎(1898—1958),笔名西谛,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文学史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中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全国作协理事等职。著有短篇小说《家庭的故事》《桂公塘》,散文集《山中杂记》,专著《文学大纲》《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等。另有《郑振铎文集》。
【层次结构】
第一(1——14)记叙前两只猫受宠,可两层。 第二(15——34)写第三只猫受屈而死,可分三层。
【中心思想】
文章记叙了“我”三次养猫的经历,写出了“我”与家人亡失小猫后的悲痛、遗憾的心情。尤其是对第三只小猫的愧疚之情,体现了“我”对生命的尊重和善于自我反省的精神。文章告诉人们,仅仅根据一点可疑的迹象就主观臆断是错误的,依靠自己的强势和暴力随意惩戒只会伤害无辜。
【全文分析】
1、文章生动地记叙了“我“”家三次养猫的经过。其中,前两只猫活泼、有趣,找出相关句子作分析。
A“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
(写出了小猫玩耍时的动态和情态。)
B“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
(写出小猫的脑袋、眼睛随着蝴蝶的飞舞而转来转去并伺机捕捉的样子。)
C“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
“隐身在阳光隐约的绿叶中,好像在等待着要捉捕什么似的。”
(小猫的淘气、顽皮让我们会心一笑!)
这一组句子,从细小的方面写尽了前两只猫的活泼可爱、顽皮淘气。这样的描写,叫做细节描写。它可以使文章生动而富有情趣。
2、第三只猫难看也罢、忧郁也罢,但这都不妨碍它成长。然而,这种平静的生活很快消失,不幸随之而来,猫的遭遇是什么?(跳读第 17-29段)。
——被主人误认为偷吃了芙蓉鸟。
3、“我”根据什么判定芙蓉鸟是这只猫咬死的?
——“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到桌子上对鸟笼凝望着。”
4、“凝望”是何意?(目不转睛地看)。猫究竟为什么要“凝望”鸟笼呢?
——想当初,那只猫就像一个孩子,被人抛弃,无家可归,在冬天的早晨,几乎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它常常对鸟笼凝望着,也许是在羡慕鸟儿的美丽,也许是悲叹自己的悲惨经历和孤苦伶仃的生活……
5、我的判断是否准确?是谁咬死了芙蓉鸟?根据是什么?
——一只凶恶的黑猫把鸟咬死。
根据是:“一只黑猫飞快的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
6、为什么“我”对于第三只猫的死亡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因为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我”的主观臆断,断定鸟是它咬死的,暴怒之下“我”用木棒打它,它受到冤苦无处辩诉,最后死在邻家屋檐上。“我”认为是“我”把它害死的,而且这个过失是无法补救的。
7、事情澄清后,“我”心里十分难过,作者是怎样抒发这种感情的?齐读第30、31段。
——这是我的忏悔。同时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不能主观臆断,感情用事,否则,就会出现差错,甚至造成无法补救的严重过失。
8、教师课堂小结
两个月后,第三只猫悲苦地死去。这真是一只“可怜猫”!它来得可怜(在“冬天的早晨”,它被人遗弃,无家可归,几乎“为冬寒与饥饿所杀”);活得可怜(“不好看”,“大家都不喜欢它”,“它不活泼,不像别的小猫那样喜欢玩游”,“对于它不加注意”,养肥了“仍不活泼”,春天来了,“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去得更可怜(受了冤苦,遭我毒打而屈死“在邻家的屋脊上”)。让我们用一颗宽容的心,一起关爱生活中的“可怜猫”!
跳读课文,想一想,本文最显著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1、情节曲折,结构严谨。
文章围绕中心叙写了三个故事,每个故事都以养猫的亡失为线索都具有相对的完整性。三个故事又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组成一串,构成一段家庭养猫的悲剧史:得猫——养猫——亡失——再得猫——再养猫——再亡失——复得猫——复养猫——复亡失,永不养猫。情节三起三落,层层推进。
2、首尾呼应和伏笔的设置。
衔接呼应表现为:开头交代几次养猫的结局,抛出线索,总领全文,末了以“我家永不养猫”收尾,开拓深意,呼应开头。三个故事之间又有过渡段贯通弥合。
伏笔的设置表现为:第一只猫忽然消瘦预示其病死;写第二只猫街上乱跑,预示其被人捉走;写第三只猫凝望鸟笼,预示其被冤打致死。所以这些都起到了穿针引线,连珠缀玉的作用,把三个故事和各个故事之间的情节缀连成有机的整体,浑然天成,天衣无缝。
详略得当,铺垫深厚。
第一只猫死了,“我”虽难过但不至于很伤心,这就为第二只猫的到来做了铺垫,结构上引起下文(弥补缺憾,再养一只);第二只猫非常活泼可爱,但丢失了,伤心的程度加深了,所以“好久不养”。既是更伤心的结果,又为被动收养流浪猫作了铺垫(爱猫之人不会见死不救,但这只不讨人喜欢,所以发生了冤屈的事),结构上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三只猫死后“永不养猫”,作者态度决绝,可见伤心程度更深。结构上既呼应了开头,又深化了主题——失落感上升为负罪感,见了猫就会触发灵魂的伤痛,良心受到谴责)。
详略辅助着铺垫,铺垫则突出了深刻的主题——对人对事都不能凭印象主观臆断,感情用事,而要弄清事实,不存偏见私心,客观公正、宽容仁爱、同情弱小者。
【板书设计】
板书
第一只猫 第二只猫 第三只猫
来历 隔壁要来的 舅舅家抱来的 张婶捡来的
外形 花白的毛,如带着 浑身黄色,很可爱 毛色花白,并不好看,毛
泥土的白雪球 被烧脱了几块,更觉难看
性情 活泼 较第一只更活泼, 天生忧郁,不活泼,懒惰
更有趣,会捉鼠。
地位 宠物 宠物 若有若无,不大喜欢
结局 死亡 丢失 死亡
【课后反思】
人们应平等公正地待人接物,不能主观臆测,妄下断语,以致伤害无辜。凡事不能单凭印象,主观臆断,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实;对人对事不存偏见私心,要宽容、 要仁爱,要同情弱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