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初三语文
2016.3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积累运用(31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3分) ( )
A.栈桥(zhàn) 膝盖(xī) 熔炉(lóng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 济济一堂(jǐ)
B.挑衅(xìn) 粗犷(kuàng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 湛蓝(zhàn) 鳞次栉比(zhì)
C.朔方(shuò) 腹诽(fěi) 卷帙(zhì) 锲而不舍(qì)
D.狭隘(ài) 创伤(chuāng) 饶舌(ráo) 山肴野蔌(sù)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 现在一些人为了提高知名度,不顾一切地利用各种媒体炒作自己,甚至造假欺骗大众,这样的做法令人叹为观止。
B.到了初三,学校各门学科的作业越来越多,简直到了罄竹难书的程度。
C.外面阳光明媚,这么好的天气如果去郊游,大家就可以在大自然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了。
D. 作为年轻人,我们既不能好高骛远,同时也不能妄自菲薄,要在了解自己能力的基础上制定适宜的目标。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
A.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B.青少年能否从功利性阅读向个性化阅读转变,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C.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官员开通微博,公布有关信息,以提升政府的亲民形象。
D.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是与其他文明碰撞、融合、交流的过程,封闭只会导致文明衰落。
4.填入下面五言律诗横线内的诗句是(3分) ( )
蜀先主庙
刘禹锡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__________。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A. 泣尽弓剑前 B.飞血溅林梢
C.卧埋淮海边 D.生儿不象贤
5.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鲁迅的作品,语言有的凝重,有的泼辣,有的清新;主题通常都是深刻的,如《孔乙己》《故乡》等小说,将悲悯的目光投向了底层的苦人儿。
B. 文学关注人性。《威尼斯商人》揭示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夏洛克的冷酷无情,《热爱生命》讴歌了淘金者顽强的开拓进取精神,《汤姆·索亚历险记》赞美了儿童的天真纯朴。
C.苏轼是北宋词坛“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许多气势磅礴的词,也写了不少风格清新的词,如《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描绘雨后清新美景,寄寓人生哲思。
D.童话虽然大多篇幅短小,但并不妨碍其思想的厚重,比如俄国文豪托尔斯泰的《七颗钻石》,就表现出一种博大的爱的情怀。
6.根据拼音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内,4分)
水乡的人最懂水。沐浴众生,( )zé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及万物,水最仁慈;扬清激浊,( )dí荡污垢,水最义气;柔而难犯,弱而克( )gāng,水最勇猛;自戒盈满,而流于( )qiān卑,水最智慧。水的德行如此,能不向水学习?
7.默写。(每空1分,共8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语不惊人死不休。
(2)千淘万漉虽辛苦,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4)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
(6)纸上得来终觉浅,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自成蹊。
(8)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
8.【名著阅读】(4分)
本学期“名著推荐与阅读”一章中我们学习了鲁 ( http: / / www.21cnjy.com )迅的回忆性散文集《___________》,作者真实的记忆时常引起读者的共鸣——保姆长妈妈为我寻购《___________》一书,让我对她充满敬意和感激;藤野先生为我添改讲义,让我感受到他的真挚热情与毫无民族偏见的胸怀;《五猖会》一文中我急切地想去看戏,却被___________强迫背诵《鉴略》而满心痛苦与扫兴;还有我在日本求学时的同学___________,曾经意气风发的革命者却落得疑似自杀溺亡的结局,令人唏嘘……
二、阅读理解(56分)
(一)阅读诗歌,完成第9题。(6分)
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注】鉴:镜子。 徘徊:流动不绝的样子。
9.(1)诗歌前两句描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
(2)宋诗注重理趣,请结合诗题谈谈你对本诗后两句的理解。(4分)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10—13题。(16分)
章武①三年春,先主于永安②病笃,召 ( http: / / www.21cnjy.com )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建兴③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南中诸郡,并皆叛乱,亮以新遭大丧,故未便加兵,且遣使聘吴,因结和亲,遂为与国。
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军资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五年,率诸军北驻汉中,临发,上疏曰:“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遂行。
(节选自《三国志 诸葛亮传》)
【注】①蜀汉先主刘备年号。②地名。③蜀汉后主刘禅年号。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病笃 ( ) ②臣敢竭股肱之力( )
③咸决于亮( ) ④以俟大举 ( )
11.选出与“事之如父”一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3分) ( )
A.固以怪之矣 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C.顷之,又领益州牧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12.翻译下列句子。(6分,每题2分)
(1)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
(2)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3)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
13.选文和课文《出师表》都交代了一些诸葛亮与后主刘禅的关系,请结合上述文本谈一谈你的看法。(3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7题。(16分)
数字时代,我们的大脑被改变了
晓 辉
①我们知道,人类的大脑是可塑的,当人类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活方式改变时,大脑也可能发生变化。从远古人类首次发现如何使用工具开始,人类的大脑就受到迅速而明显的影响。数字时代,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我们每天离不开网络、离不开手机时,我们的大脑是否也被改变了?
②科学家认为,对网络科技的深度依赖 ( http: / / www.21cnjy.com ),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这在阅读时表现得最为明显。对书籍的深阅读与在网页上那种为了获取信息而进行的浅阅读是不一样的。美国技术专家尼古拉斯·卡尔在《网络也有黑暗一面》一书中写道:“过去几年中,我一直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觉得某些人或某些东西正在改变我的大脑,我目前的思考方式与过去相比已经截然不同,当我阅读时,能最为强烈地感觉到这一点。持久地阅读一本书或一篇长文,曾经易如反掌,我曾耗费数个小时徜徉在长长的文字里,我的大脑能够抓住叙述的演进或论点的转折,从而进行思考。但如今不再如此,往往阅读两三页后我的注意力就开始漂移了,我感觉我一直在试图将自己任性的大脑拽回到书本。”
③对书籍的深阅读需要耐心,而数字阅读堪称 ( http: / / www.21cnjy.com )“耐心杀手”。以微博为例,浏览一个微博页面只要几分钟,眼睛在每条微博上停留的时间只有几秒。不断地扫视、浏览、搜寻感兴趣的关键词、点击阅读——这个过程因为信息的丰富、多样而足够刺激,但显然不足以锻炼耐心。一本优秀的图书通常是有内在的逻辑框架的,只有进入这一逻辑框架,才能说是阅读。而网络内容特别是微博这样的社交媒体每一条都互不关联,跳跃性的阅读当然谈不上逻辑了。互联网在给人们提供信息盛宴的同时,也使我们的思维“碎片化”。
④数字时代,人类的大脑结构也被改变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由于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已经渗入到日常生活中,人们对触摸屏情有独钟。一些人因为在智能手机上面频繁敲敲打打而被戏称为“拇指族”。但是,就是这样一种看似简单的重复运动却在不断塑造着人们的大脑。在一项实验中,瑞士苏黎世大学神经科学家邀请37位手机重度用户参与实验,其中26人用智能触屏手机,11人用普通按键手机。他们将电极连接在这些参与者头部,测试他们的拇指、食指和中指在使用手机时,大脑皮层的反应。科学家记录下这些参与者10天的活动。结果显示,大脑皮层中拇指控制相关区域活跃度更高的是用触屏手机的人,而使用按键手机的则没有明显变化。使用触屏手机的次数越多,大脑皮层相应区域更加活跃。在数字时代长大的“数字原住民”,因长时间用拇指上网和操控智能手机,从而改变了大脑形成神经通路的方式。
⑤数字时代,人们更加善于利用社交网络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交往,但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的能力却越来越弱。多动症、自闭症、抑郁症、躁动症和多任务癖好等现代疾病,与过度上网和玩视频游戏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摘自《百科知识》2015.03A,有删改)
14.阅读全文,说说数字时代给我们的大脑带来了哪些改变。(4分)
15.文章第②段画线句子能体现“深阅读”特点的两个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4分)
16.文章第4段画线部分用了多种说明方法,指出其中两种并分析其作用。(4分)
17.联系上下文,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4分)
(1)对书籍的深阅读需要耐心,而数字阅读勘称“耐心杀手”。(2分)
(2)但是,就是这样一种看似简单的重复运动却在不断塑造着人们的大脑。(2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1题。(共18分)
①我认为,这里的每一个婴儿,第一次睁 ( http: / / www.21cnjy.com )开眼睛时,一定会看到树,至少,也闻到过树。树就在屋外,从老屋的每一个缝隙里,渗进来暗绿色的呼吸,提前让一个婴儿感受泥土的味道,雨水的味道,星辰的味道,早晨和黄昏不同的味道——万物生命之初的清纯味道。
②一棵棕榈树,成为记忆里第一棵具象的树。 ( http: / / www.21cnjy.com )它孤零零地站在祖母家老屋后一个很大的菜园子里。菜地匍匐着矮矮密密的一丛丛碧绿肥厚,只有一棵棕榈树,鹤立鸡群。剑一样的树叶,总在午后晴朗的太阳风里奋力挥舞,而一阵雨后便垂头丧气,像一个永远对当下心不在焉而执着眺望远处的诗人。关键是,它结满了硕大的海珍珠般的累累果实,金黄色的,极其紧实。可是,果实不能吃。我问树:你结的果子不能吃,为什么还要结果子?树当然没有回答。
③于是我猜想,世界上有些东西,其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是没用的,比如棕榈树的果实。那么,它活着有什么意思呢?如果世界上没有树,也没关系的吧。那么,如果世界上没有我,也没关系的吧?
④于是,我想,我和一棵树,其实是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样的。怎么长大,怎么活,怎么玩,也都是一样的,自己心里舒服就行了吧。这样一想,顿时如释重负。那时我不知道,世界上有“无忧无虑”、“闲云野鹤”这些词,说的就是当时我像一棵树那么没心没肺的状态。
⑤几年后,与一棵树的遇见和别离,生命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味道开始变得不一样。一棵与我同龄的桂花树,在一个下着大雨的春日午后,被连根挖起,从乡下运到了我家,栽在刚刚造好的院子里。
⑥一个孤僻的女孩和一棵孤独的树 ( http: / / www.21cnjy.com ),开始精神上的相依为命。树干、叶子,都特别干净,花香很淡,我喜欢。坐在树下读书写字,有好的句子就念给它听,有想说的话,就在心里说给它听。风吹过来,树叶发出沙沙的响声,世界离我们十万八千里。常常,我会呆呆站在树下好半天。有一次,做错什么事被母亲责怪,我在树下站了很久。夜深了,树像一个人,被黑暗笼罩,我被它笼罩。雪从它身上纷纷落下来,我听见一个声音说:“你长大了,你应该……”
⑦生命里出现了“应该”这个词—— ( http: / / www.21cnjy.com )你应该这样,你不应该那样……十八岁,当我离开它去杭州读书,发现,整个杭州城都是桂花,仿佛我走了三百六十公里,桂花树跟了我三百六十公里!
⑧隔着三百六十公里,我问树:我想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你一样,和所有的植物一样,不离开土地,不张扬,不索取,不争夺,一生都保持植物般的优雅,可以吗?树没有回答。
⑨很多年后,又来了一棵树。
⑩是一棵幸福树。搬新办公 ( http: / / www.21cnjy.com )室时,朋友送的。它真的是一棵树,而不是花草。它被两个花店的工人很费力地搬到十七楼。它长在一个很大的花缸里。花缸是粉紫色的,柔弱得似乎难以承受这么高一棵树。
我“应该”了几十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终于达到了人生的某种“高度”:干活的地方,睡觉的地方,都离地百尺。像城市里无数人一样,离地越来越远。但我没想到树也搬到了楼上。
办公室朝北,整天没有一丝阳光。曾经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天,我被一缕阳光晃了眼,最后发现,是阳光被对面大楼的玻璃反射过来。这可怜的一丝阳光,细微得如蝴蝶的吻,在树叶上缓缓移动,叶子幸福得微微颤抖。树会怎么想呢?它的一生,估计要和我一起,永远禁锢在此,灯光,自来水,是它的阳光雨露,就像,方便面、快餐,经常是我的午餐。多么可怜。
奇怪的是,以灯光为生的幸福树,居然枝繁 ( http: / / www.21cnjy.com )叶茂得不可思议。时时有缎子般的新叶,从树冠处一丛丛地钻出来。有时,出差回来,见它蔫蔫的,浇点水,又舒展了。它怎么这么逆来顺受呢?怎么这么像我呢?
终于,叶子的方向出卖了树的心。过一段时间,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有的枝叶都朝着窗口倾斜过去,像无数只伸向救命粥的手。绸缎一般的嫩叶,像婴儿的嘴唇,贪婪地找寻着乳汁的方向。树什么都没有说,却什么都说了——我渴望!我渴望阳光泥土的味道,雨水的味道,星辰的味道,早晨和黄昏的味道,蝴蝶和鸟的味道!
这棵树,永远也不会有鸟来筑巢。
十七楼的窗外,一阵乌云路过,雨水随后滴落,落不到树上。一阵风从窗口路过,试图摇动窗内的树枝,树一动不动。
风想,树不是这样子的,这是一棵假树。
风会不会想,树边上那个女人,也是一个假人?遇见树。
(选自2013年8月10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8.请结合全文,完成下表。(4分)
人物 感情
爷爷
父亲
童年时的“我”
人物 感情
爷爷
父亲
童年时的“我”
自然 人生
老屋外的树 婴儿:让“我”感受 ____③____
菜园子里的棕榈树 童年:让“我”知道世界上有些东西是没用的,生活只要自己舒服就行
几年后:让“我”懂得 ____④____
很多年后:让“我”渴望重建生命之初与自然的联系
19.下列三句写的都是不同的树在阳光风雨中的姿态,请选择一句加以赏析。(4分)
A剑一样的树叶,总在午后晴朗的太阳风里奋力挥舞,而一阵雨后便垂头丧气,像一个永远对当下心不在焉而执着眺望远处的诗人。
B风吹过来,树叶发出沙沙的响声,世界离我们十万八千里。
C可怜的一丝阳光,细微得如蝴蝶的吻,在树叶上缓缓移动,叶子幸福得微微颤抖。
我选______句。赏析:
20.文章最后说“风想,树不是这样子的,这是一棵假树”,你认为这棵树是不是“假树”,为什么?(5分)
21.文中的“我”在成长的过程中,从“无用而自由”到“有用却禁锢”,你认为这中间的奋斗有价值吗?请阐述你的观点。(5分)
三、作文(60+3分)
22.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以“留在_____的记忆”为题写一篇文章。
作家冯骥才在《日历》中写到:“记忆 ( http: / / www.21cnjy.com )依靠载体。一个城市的记忆留在它历史的街区与建筑上,一个人的记忆在他的照片上、物品里、老歌老曲中,也在日历上。”
要求: (1)将题目补充完整;
(2)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3)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情真挚,不得抄袭;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5)书写分3分,请认真书写。
参考答案
(3分)D
(3分)D
(3分)C
(3分)D
(3分)B
(4分,每字1分)泽、涤、刚、谦。
(8分,每空1分)(1)为人性僻耽佳 ( http: / / www.21cnjy.com )句;(2)吹尽狂沙始到金;(3)会挽雕弓如满月;(4)悠然见南山;(5)星汉灿烂;(6)绝知此事要躬行;(7)桃李不言;(8)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4分)《朝花夕拾》;《山海经》;父亲;范爱农。(每空1分)
(2分)(1)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一样,清澈明净,倒映着天光、云影闪耀浮动。(语言组织要紧扣画面,关键意思正确即可,教师可酌情给分。)
(4分)(2)本诗题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观书有感”,表明写的是读书的感受、收获,可见最后两句表面写池水清澈因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实际上是借景喻理,阐明做人、读书要不断接受新鲜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的道理。(结合诗题和最后两句内容阐述给2分,点出借景喻理或象征手法1分,指出要不断接受新鲜事物或者坚持学习的重要性或者读书的好处等得1分)
10. (4分,每空1分)①重 ②竭尽,用尽,用完 ③都,全 ④等待
11. (3分) A
12.(6分,每小题2分)(1)( ( http: / / www.21cnjy.com )建兴)三年春天,诸葛亮率领军队讨伐南方,当年(那年)秋天叛乱都平定了。(2)如今天下一分为三(三足鼎立),(我们)蜀国国势衰微,这果真是到了危及存亡的时候了。(3)你的思想太顽固,顽固得根本无法变通(改变),还不如寡妇孤儿。
13. (3分)选文中提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刘备临终时,要求刘禅“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一切都听诸葛亮的,而刘禅确实做到了,“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诸葛亮“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尽全力辅佐后主效忠国家,可谓鞠躬尽瘁。(本题从诸葛亮对后主和后主对诸葛亮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各得1分,能结合文本阐述得1分)
14.(4分,每点1分)①改变了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类的思维方式。②使我们的思维“碎片化”,不足以锻炼耐心。③人类的大脑结构也被改变了,大脑形成神经道路的方式也改变了。④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的能力越来越弱,出现了多动症等现代疾病。
15.(4分,每空2分)持久地;徜徉
16.(4分)举例子、作比较、列 ( http: / / www.21cnjy.com )数字三种说明方法。指出一种给1分,分析正确再给一分。如作比较(1分),将“使用智能触屏手机的人”和“使用普通按键手机的人”进行比较,突出强调了用触屏手机的人大脑皮层中拇指控制相关区域活跃度更高这一大脑结构改变特点(1分)。
17.(4分)
(1)“耐心杀手”一词,用打比方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明方法,说明了数字阅读“不足以锻炼耐心”的弊端(1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1分)。
(2) “不断”一词起限定 ( http: / / www.21cnjy.com )修饰作用,在句中强调在智能手机屏幕上敲打的动作对塑造人大脑的作用持续性(1分),表现使用智能手机对改变人类神经通路的方式的影响(1分)或者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周密性(1分)
18.(4分)①院子里的桂花树 ( http: / / www.21cnjy.com );②十七楼(或“高楼”)上的幸福树;③万物生命之初的清纯味道;④生活中的“该”与“不该”(或“生活应该不离开土地,不张扬,不索取,不挣脱,一生优雅”)。
(评分细则:共4分。每空1分。①②两空必须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地点,第②空如果写成“办公室里的幸福树”不得分。③④两处意思对即可,④写出“应该这样”也可给分。)
19.(4分)
我选第①句。①用比喻手法,以“剑”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喻,既写出叶的形状,同时写出叶挺拔而富有生机的情态。②用比喻手法,以“诗人”为喻,写出树在雨中仍然执着于自己生活状态的安然自如。③用拟人手法,写出树在风中、雨后的不同情态。④用对比手法,将风中“奋力飞舞”之姿和雨后的“垂头丧气”之态对比,写出树在风中、雨后的不同情态。
我选第②句。①以 拟声词写出了树叶对风的呼应,表明了我和树叶相依为命的精神联系;②以声衬静,写出了环境的安宁静谧;③以夸张手法,写出我和树自成世界,与外界相距遥远。
我选第③句。①用比喻手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蝴蝶之吻喻阳光,写出反射的阳光极其微弱。②用拟人手法,以“微微颤抖”写出叶子幸福的强烈程度。③以“阳光的微弱”与“幸福的强烈”对照,树的颤抖仅仅源于一丝阳光,写出禁锢中的树对阳光的极度渴望。
(评分细则:共4分。所选句子,只要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各自理由中的两点即可得满分。但必须写出手法及作用,作用要求能写到着重号内容,意思对即可。)
20.(5分)是假树。
第一层级:因为这 棵树雨水落不到树上,风吹不动树,永远也不会有鸟来筑巢,所以是假树。(1分)——着眼于“文章表层”
第二层级:因为对于一棵真正的树来说,风 ( http: / / www.21cnjy.com )雨到来之时它应该有呼应,这是它的自然属性;而这棵树,在风雨到来之际,没有反应。因而可以说这是一棵假树。(2分)——着眼于“自然属性”
第三层级:因为对于一棵真正的树来说,风雨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来之时它应该有呼应,这是它的自然属性;而自由生长则是树的本性,但这棵树被禁锢在十七楼的窗户内,既远离自然又失去自由,因而可以说这是一棵假树。(3分)——着眼于“失去天性”
不是假树。
第一层级:因为文章第⑩小节说“它真的是一棵树”。(1分)——着眼于树本身
第二层级:因为这棵树内心还是渴望着阳光雨露,并且向着阳光的方向努力生长。(2分)——着眼于“树心”
第三层级:因为虽然这棵树在风雨到来之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它不可能像其他树那样呼应,但它的心依然渴望阳光雨露,并且向着阳光的方向努力生长。它失去了自然的土壤,却依然保留着树追求自由,渴望阳光的天性。(3分)——着眼于“天性未泯”
第四层级:因为虽然这棵树在风雨到来之时,它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能像其他树那样呼应,但它的心依然渴望阳光雨露,并且向着阳光的方向努力生长。它失去了自然的土壤,却依然保留着树追求自由,渴望阳光的天性。因而这是一棵真的树,是一棵活得很艰难,很顽强、很无奈的树。作者这样写是为了突出这棵树的悲剧性。(4分)——着眼于“树的悲剧性抗争”
(评分细则:共5分。开放题。回 ( http: / / www.21cnjy.com )答“是”或“不是”均可。但回答“是”最高不得超过3分。此题给分要体现层级。语言表达清晰无语病1分)
21.(5分)
【示例1】我觉得奋斗是有价值的。① ( http: / / www.21cnjy.com )世上没有绝对的自由,长大后就应该适应生存规则;②如果只要自己舒服就行,这种人生对社会、对他人是没有意义的;③达到人生“高度”的过程其实就是有用于社会,有功于他人的过程,是自我价值的创造和实现;④文中的“我”在实现自我价值时“不张扬,不索取,不争夺”,是以自己对环境的顽强适应来获得的,其过程让人感动;⑤更可贵的是,文中的“我”在这过程中虽然离开了土地,但始终不忘;虽然身处高处却时时反顾,既“向前走”又“不忘初心”。
【示例2】我觉得奋斗是没有价 ( http: / / www.21cnjy.com )值的。①“我”实现的所谓“有用”是以牺牲自己的天性和自由为代价的,就内心来说,“我”并不快乐;②“无用”“有用”是社会功利评价,实现自己的内心就是“有用”。
【示例3】我觉得奋斗的价值因人而异。如果一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视自由为生命,那么这样的奋斗与生命背道而驰,他应该及时回头,安享自由;如果一个人视建功立业为生命,那么这样的奋斗则是他价值的体现。“参差百态是幸福的本源”,这个社会既要包容有人像“棕榈树”一样散漫的生活,又要为“幸福树”的成长创造必要的条件。
【示例4】文中的“我”虽然从“自由”走向“ ( http: / / www.21cnjy.com )禁锢”,但也从“无用”走向“有用”,我更想追问的是,如果一个人从“自由”走向了“禁锢”,改变甚至放弃了天性,但却并未实现人生的高度,那么他的奋斗还有价值吗?这其实是更多人的生存处境。我想如果以“有用”“无用”,“高处”“低处”来衡量奋斗的价值,这实际上是以“成败论英雄”。所谓价值,不过是奋斗者内心的一杆秤,世界少有两全其美的事情,选择就意味着放弃,不负过程,不负光阴,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才是对待奋斗正确的态度。
【示例5】如果没有奋斗,“我”就没有机会看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幸福树”的生命状态,我不知道,一棵一直生活在自己世界里的棕榈树它是否察觉自己的幸福。如果他觉得幸福,这种幸福感究竟是源自对自己生活状态的坚守,还是源自不幸的意识尚未唤醒和开发,前者我们称之为“忠实内心”,后者我们称之为“井底之蛙”。因而文中“我”对奋斗价值的怀疑,其前提是我的“不幸”被唤醒了,我彷徨于“井底”“井外”的冲突,既追寻井外的风景,但又向往井底的安宁。这是一个失去故乡的“井底之蛙”的不幸。
(评分细则:共5分。开放题。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由既可以集中一点阐述,也可以多角度阐述,只要论述清晰、深刻、有文采即可给满分,有不足酌扣。该题评分鼓励符合题意的创见,如“示例3”“示例4”“示例5”等,可酌情给分,但最高不超过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