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情境新趋势】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期末模拟卷(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情境新趋势】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期末模拟卷(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12-10 23:22:27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情境新趋势】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期末模拟卷
项目一、生活中的微小世界
最近江南地区降温,小科觉得天气太冷了,不愿意洗澡。两星期后,
他感觉到自己头上有点痒,去医院检查,医生在他的头发中找到了一种
小昆虫:虱子。虱子的食物很单一,头虱依靠吸食人的血液生存,一旦
脱离头发,吃不到血,头虱通常会在12到24小时内死亡。
虱子是一种体型较小的昆虫,全长大约3.5毫米左右,( B )用肉眼观察到。
A不能 B能 C不确定
小科想要观察虱子的触角,他应该选择( A)进行观察。
A放大镜 B光学显微镜 C电子显微镜 D扫描隧道显微镜
小科选择正确的工具观察到了虱子的触角(如右图),它的触角类型
和( D )相同。
A蝴蝶 B蝗虫
C蚕蛾 D以上都不是
通过仔细观察,小科发现虱子的足末端有小钩子,你认为这些小钩子有什么作用呢?
在吸血时抓住人类的头发或皮肤
在抓虱子时,医生拔下了一些小科的头发。小科对被拔下来的头发产生了兴趣。他想知道头发离开人体后会继续生长吗?头发还有生命吗?于是他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
①小科在使用放大镜观察头发后,觉得放大的倍数太小了,于是他选择了
右图的光学显微镜。右图中的光学显微镜没有“目镜”,下列属于目镜的
是( B )
A B C
补齐目镜后,这个显微镜此时的放大倍数是 40 倍。
②小科制作了头发的玻片标本进行观察,右图是视野变化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视野中出现的黑色圆圈是气泡,这是在盖盖玻片的时候操作不当造成的
B观察时先睁开左眼观察,再闭上左眼睁开右眼进行记录
C从视野1到视野2,显微镜的视野范围在变大
③制作玻片标本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下面是头发玻片部分制作步骤,
正确的排序是 CDBA 。
A盖上盖玻片 B放置头发 C滴清水 D取头发
④下表是小明的观察记录:
观察时间 头发长度 头发外观 营养液现象
12月6日 3厘米 细、黑 清澈
12月13日 3厘米 无明显变化 清澈
12月20日 3厘米 无明显变化 略微浑浊
12月27日 3厘米 无明显变化 更加浑浊
…… …… …… ……
通过记录表所示的信息,你认为脱落的头发 没有 生命。(选填“有”或“没有”),你的理由是 经过21天,头发的长度、外观无明显变化
⑤小科将浑浊的营养液置于显微镜下观察,他观察到视野中有未知的微生物快速移动,这些微生物可能来源于哪里?
空气中、营养液中……
⑥小科想要更好地观察这些微生物,但是它们的运动速度太快了,请想办法减慢它的运动速度: 在制作玻片标本观察时利用脱脂棉纤维降低它们的运动速度
小科的头皮被虱子咬出了血,小科用这些血液制作了人血涂片并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他观察到的血细胞图像应该是( A )。
A B C
被虱子叮咬可能会感染流行性斑疹伤寒,这是一种由普氏立克次体引起的疾病(普氏立克次体是一种细菌型微生物)。为了观察普氏立克次体,医生需要用到( B )。
A光学显微镜 B电子显微镜 C放大镜
为了消灭头上的虱子,除了吃药治疗外,小科还需要注意什么?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
项目二、用模型解释地球的运动
小科在学习了《地球的运动》这一单元后和他的实验小组尝试制作地球模型,并用模型来解释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
我们常用不同的模型侧重表达模拟对象某一方面的特征,右图是科学实验室
中的一个地球模型,它与下列选项中的( B )表达的信息最为相近。
A B C
小科的实验小组制作了地球结构模型(如右图)。他们将地壳的厚度定为1厘米,下列关于这个地球结构模型说法错误的是( C )。
A这个地球结构模型解释了地球由外到内可以分成三层
B这个地球结构模型制作时,地幔的厚度大约为1.76米
C这个地球结构模型制作好后,可以立着在教室中展示
上次制作的地球结构模型太大了,小科的实验小组决定换一个
方案制作结构模型。它们选择了半径为6.4厘米的泡沫半球来进行
制作。在制作过程中,( A )的厚度可以忽略不计。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文旦柚是小科家乡的特产,小科摘了一个圆圆的文旦柚作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① 实验②
下列关于实验①的说法错误的是( C )
A小明是通过建立模型的方法来研究昼夜交替现象的
B图钉模拟地球上的城市,被照亮表示迎来黎明
C预习后小明知道了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所以不需要再参加小组实验了
实验②中,穿过文旦柚的吸管模拟的是 地轴 ;此时文旦柚转动的方向模拟的是 地球自转方向 。
下列操作中,不会发生昼夜交替现象的是( B )
A地球自转,太阳不动 B太阳自转,地球不动
C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 D地球自转同时围绕着太阳转动
文旦柚一般在9~11月秋梢老熟后或2~3月春梢萌芽前栽植,这是它适应四季变化的生长规律的表现。请再写出一个生物适应四季变化的例子: 言之有理即可
5.(1)小科为了研究地球的运动规律,制作了圭表(如右图
所示)。圭表由“圭”和“表”两部分组成,请帮助
小科在右图两个方框内填写名称。
(2)小科用简易圭表测试正午时阳光下表影长度,在10月1日正午时分测得表影长度为20厘米,一个月后,小科测得的表影长度会 大于 20厘米(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这是因为 冬至日(12月22日)影长最长
6.(1)下图是地球公转示意图,当地球运转到B位置时,太阳光直射在 北回归 线,北半球处于 夏 季节。
(2)科考队队员去南极考察时,应该选择地球转到
右图中的 D 位置时进行考察(填字母)
项目三、工具与技术
工具和技术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还推动了社会进步和文明的发展。工具可以时一根撬棍,也可以是很复杂的机器。自行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工具之一,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自行车属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 B)工具。
A测量 B交通 C机械 D通讯
在右图中标出应用了简单机械原理的位置
并注明类别(标出4处)(略)
自行车上应用了有辐条带轮胎的轮子,和无辐条的木轮子相比,其优点是:
质量更轻;稳定性更高 (说出2点即可)
和手闸刹车应用了相同机械原理的是( B )。
A斧子刃面 B开瓶器 C盘山公路 D方向盘
小科发现自行车上有杠杆、有轮轴,但是没有应用“斜面”的痕迹,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若同意,则填写“同意”,若不同意,请举出一例说明。
不同意,自行车上的螺丝钉利用了斜面的原理
小科骑着自行车去山顶露营,去山上共有四条路,选择( D )最
省力,但是所用时间会比较长。
A OA B OB C OC D OD
利用斜面向上运输物体一定能省力吗?小科和小组成员进行了
提升方式 测量拉动物体所需的力(牛顿)
直接提升 2 2 2
沿着斜面1提升 1.4 1.4 1.3
沿着斜面2提升 0.8 0.8 0.7
如下研究。
直接提升 斜面1 斜面2
通过实验获得数据,分析后可以发现:1) 沿斜面运输物体能省力
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
如果想要斜面更加省力,可以( C )。
A增加斜面的坡度 B增加斜面的宽度 C高不变,增加斜面的长度
如果斜面的高度不变,要增加斜面的坡度,可以( B )。
A增加斜面长度 B减小斜面长度 C斜面长度不变
如果(3)所述成立,此时斜面的优点有 节省路程
远在新疆的表弟想让小科教他骑自行车,他可以采取的最有效的方式是( C)
A手绘流程图 B语音通话 C有声有色的视频 D以上方式都可以
早晨8点,新疆的表弟还没起床,小科已经在科学课堂上了。他在
课上体验了活字印刷术,自制了一个木活字印刷他自己的名字(如右
图)。下列图形中被他刻在字模上的是(D )。
A B C D
小科想用杠杆移开操场上的大石头,取出石头下的玻璃珠。
撬动大石头时,小科在杠杆A位置向下压。此时B点
为 支点 ,C点为 阻力点 。
小科在杠杆的A点向下压时,发现大石头是向 上
运动的,说明杠杆可以改变力的 方向 。
撬动大石头时,小科还可以在A点位置向上抬,此时杠杆中的支点是 D 点,阻力点是 C 点。
关于杠杆,你还能提出一个可以研究的科学问题吗?

项目四、科技模型
学校举办了科技节,展出了很多科技小模型,有电动小车、太阳能风扇、小型电磁起重机等等。为了进一步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小科所在的科技社团成员对这些模型进行拆解,取出里面的装置进行研究,请根据情境回答问题。
科技节展出的电动小车无法启动,小科猜测是小电动机出现了故障,于是他将小电动机拆开进行了研究(如下图)
甲 乙 丙 丁
①小科发现电动机内部有一个上图中甲装置,这个装置的名称是 转子 。
②如装置乙,小科将甲安装在支架上,给甲通电后,发现甲 不会 (填“会”或“不会”)转动。小科用大头针靠近甲装置,发现大头针被吸引住了,说明通电的甲装置有 磁 性。其中Y形支架的作用是 相当于电动机的电刷,与换向器接触接通电源
③如装置丙,用一块磁铁靠近甲,发现甲转动了。小科猜测用两块磁铁靠近甲,甲的转动速度会变快。请在上图丁中填写正确的磁极(填“S”或“N”)。
④如果这时同时调换对着甲的两块磁铁的磁极,那么甲的转动方向 会 改变。(填“会”或“不会”)
⑤通过实验,小科发现小电动机的后盖中电刷与装置甲中的 换向器 接触时有接触不良的情况,导致电动玩具小车无法启动,他重新更换后盖,排除了故障,玩具小车能正常使用。
太阳能风扇在太阳光的照射下转动产生了风,整个过程中能量转化形式是( C )
A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B太阳能转化为动能
C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动能 D电能转化为动能
通过课堂上的学习,小科知道电和磁有密切的关系。通电直导线时周围的磁针运动起来,最先发现这个现象的科学家是( C )。
A伽利略 B哥白尼 C奥斯特 D列文虎克
①在制作电磁起重机模型时,下列最适合做电磁铁线圈的材料是( C )。
A铁丝 B棉线 C有绝缘皮的导线 D普通铜丝
②小科制作电磁铁时应该将导线( B )缠绕。
A先顺时针再逆时针 B向同一个方向 C随便缠 D先逆时针再顺时针
③闭合电路开关后,将电磁铁的左边一端靠近指南针一端,指南针
出现了右图中的现象,则电磁铁的右端是( B)极。
A S极 B N极 C不能确定 D无法判断
④小科可以通过控制( D )来控制电磁起重机模型
中的磁性有无。
A 改变线圈匝数 B改变电流方向 C改变线圈缠绕方向 D通电或断电
①车辆出入自动控制道闸时车辆出入小区、收费停车场等场地时用来控制车辆通行的装置。右图是车辆出入自动控制道闸的简易电路图,请根
据电路图回答下列问题( A )
A装置利用的原理是电磁铁通电产生磁性,断电磁性消失
B装置利用的原理是电磁铁磁性强弱会随电流改变而改变
C装置利用的原理是电磁铁有磁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D装置的能量转化形式是电能转化为磁能,利用磁的相互
作用转动
②小科发现闸杆支架是一个杠杆,其中C点为 用力点 。
③栏杆右边绑着铁柱,如果改变电流方向,栏杆还能正常抬升吗?小科认为“改变电流方向,栏杆能正常抬升”,他的同学小明认为“改变电流方向,栏杆会下沉”。你支持谁的观点?说明理由。
我支持 小科 ,因为 不管电磁铁的磁极方向是怎样的,都能吸引铁柱,保证栏杆正常抬起。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情境新趋势】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期末模拟卷
项目一、生活中的微小世界
最近江南地区降温,小科觉得天气太冷了,不愿意洗澡。两星期后,
他感觉到自己头上有点痒,去医院检查,医生在他的头发中找到了一种
小昆虫:虱子。虱子的食物很单一,头虱依靠吸食人的血液生存,一旦
脱离头发,吃不到血,头虱通常会在12到24小时内死亡。
虱子是一种体型较小的昆虫,全长大约3.5毫米左右,( )用肉眼观察到。
A不能 B能 C不确定
小科想要观察虱子的触角,他应该选择( )进行观察。
A放大镜 B光学显微镜 C电子显微镜 D扫描隧道显微镜
小科选择正确的工具观察到了虱子的触角(如右图),它的触角类型
和( )相同。
A蝴蝶 B蝗虫
C蚕蛾 D以上都不是
通过仔细观察,小科发现虱子的足末端有小钩子,你认为这些小钩子有什么作用呢?
在抓虱子时,医生拔下了一些小科的头发。小科对被拔下来的头发产生了兴趣。他想知道头发离开人体后会继续生长吗?头发还有生命吗?于是他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
①小科在使用放大镜观察头发后,觉得放大的倍数太小了,于是他选择了
右图的光学显微镜。右图中的光学显微镜没有“目镜”,下列属于目镜的
是( )
A B C
补齐目镜后,这个显微镜此时的放大倍数是 倍。
②小科制作了头发的玻片标本进行观察,右图是视野变化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视野中出现的黑色圆圈是气泡,这是在盖盖玻片的时候操作不当造成的
B观察时先睁开左眼观察,再闭上左眼睁开右眼进行记录
C从视野1到视野2,显微镜的视野范围在变大
③制作玻片标本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下面是头发玻片部分制作步骤,
正确的排序是 。
A盖上盖玻片 B放置头发 C滴清水 D取头发
④下表是小明的观察记录:
观察时间 头发长度 头发外观 营养液现象
12月6日 3厘米 细、黑 清澈
12月13日 3厘米 无明显变化 清澈
12月20日 3厘米 无明显变化 略微浑浊
12月27日 3厘米 无明显变化 更加浑浊
…… …… …… ……
通过记录表所示的信息,你认为脱落的头发 生命。(选填“有”或“没有”),你的理由是
⑤小科将浑浊的营养液置于显微镜下观察,他观察到视野中有未知的微生物快速移动,这些微生物可能来源于哪里?
⑥小科想要更好地观察这些微生物,但是它们的运动速度太快了,请想办法减慢它的运动速度:
小科的头皮被虱子咬出了血,小科用这些血液制作了人血涂片并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他观察到的血细胞图像应该是( )。
A B C
被虱子叮咬可能会感染流行性斑疹伤寒,这是一种由普氏立克次体引起的疾病(普氏立克次体是一种细菌型微生物)。为了观察普氏立克次体,医生需要用到( )。
A光学显微镜 B电子显微镜 C放大镜
为了消灭头上的虱子,除了吃药治疗外,小科还需要注意什么?
项目二、用模型解释地球的运动
小科在学习了《地球的运动》这一单元后和他的实验小组尝试制作地球模型,并用模型来解释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
我们常用不同的模型侧重表达模拟对象某一方面的特征,右图是科学实验室
中的一个地球模型,它与下列选项中的( )表达的信息最为相近。
A B C
小科的实验小组制作了地球结构模型(如右图)。他们将地壳的厚度定为1厘米,下列关于这个地球结构模型说法错误的是( )。
A这个地球结构模型解释了地球由外到内可以分成三层
B这个地球结构模型制作时,地幔的厚度大约为1.76米
C这个地球结构模型制作好后,可以立着在教室中展示
上次制作的地球结构模型太大了,小科的实验小组决定换一个
方案制作结构模型。它们选择了半径为6.4厘米的泡沫半球来进行
制作。在制作过程中,( )的厚度可以忽略不计。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文旦柚是小科家乡的特产,小科摘了一个圆圆的文旦柚作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① 实验②
下列关于实验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小明是通过建立模型的方法来研究昼夜交替现象的
B图钉模拟地球上的城市,被照亮表示迎来黎明
C预习后小明知道了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所以不需要再参加小组实验了
实验②中,穿过文旦柚的吸管模拟的是 ;此时文旦柚转动的方向模拟的是 。
下列操作中,不会发现昼夜交替现象的是( )
A地球自转,太阳不动 B太阳自转,地球不动
C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 地球自转同时围绕着太阳转动D
文旦柚一般在9~11月秋梢老熟后或2~3月春梢萌芽前栽植,这是它适应四季变化的生长规律的表现。请再写出一个生物适应四季变化的例子:
5.(1)小科为了研究地球的运动规律,制作了圭表(如右图
所示)。圭表由“圭”和“表”两部分组成,请帮助
小科在右图两个方框内填写名称。
(2)小科用简易圭表测试正午时阳光下表影长度,在10月1日正午时分测得表影长度为20厘米,一个月后,小科测得的表影长度会 20厘米(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这是因为
6.(1)下图是地球公转示意图,当地球运转到B位置时,太阳光直射在 线,北半球处于 季节。
(2)科考队队员去南极考察时,应该选择地球转到
右图中的 位置时进行考察(填字母)
项目三、工具与技术
工具和技术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还推动了社会进步和文明的发展。工具可以时一根撬棍,也可以是很复杂的机器。自行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工具之一,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自行车属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 )工具。
A测量 B交通 C机械 D通讯
在右图中标出应用了简单机械原理的位置并注明类别(标出4处)
自行车上应用了有辐条带轮胎的轮子,和无辐条的木轮子相比,其优点是:
(说出2点即可)
和手闸刹车应用了相同机械原理的是( )。
A斧子刃面 B开瓶器 C盘山公路 D方向盘
小科发现自行车上有杠杆、有轮轴,但是没有应用“斜面”的痕迹,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若同意,则填写“同意”,若不同意,请举出一例说明。
小科骑着自行车去山顶露营,去山上共有四条路,选择( )最
省力,但是所用时间会比较长。
A OA B OB C OC D OD
利用斜面向上运输物体一定能省力吗?小科和小组成员进行了
提升方式 测量拉动物体所需的力(牛顿)
直接提升 2 2 2
沿着斜面1提升 1.4 1.4 1.3
沿着斜面2提升 0.8 0.8 0.7
如下研究。
直接提升 斜面1 斜面2
通过实验获得数据,分析后可以发现:1)
如果想要斜面更加省力,可以( )。
A增加斜面的坡度 B增加斜面的宽度 C高不变,增加斜面的长度
如果斜面的高度不变,要增加斜面的坡度,可以( )。
A增加斜面长度 B减小斜面长度 C斜面长度不变
如果(3)所述成立,此时斜面的优点有
远在新疆的表弟想让小科教他骑自行车,他可以采取的最有效的方式是( )
A手绘流程图 B语音通话 C有声有色的视频 D以上方式都可以
早晨8点,新疆的表弟还没起床,小科已经在科学课堂上了。他在
课上体验了活字印刷术,自制了一个木活字印刷他自己的名字(如右
图)。下列图形中被他刻在字模上的是( )。
A B C D
小科想用杠杆移开操场上的大石头,取出石头下的玻璃珠。
撬动大石头时,小科在杠杆A位置向下压。此时B点
为 ,C点为 。
小科在杠杆的A点向下压时,发现大石头时向
运动的,说明杠杆可以改变力的 。
撬动大石头时,小科还可以在A点位置向上抬,此时杠杆中的支点是 点,阻力点是 点。
关于杠杆,你还能提出一个可以研究的科学问题吗?
项目四、科技模型
学校举办了科技节,展出了很多科技小模型,有电动小车、太阳能风扇、小型电磁起重机等等。为了进一步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小科所在的科技社团成员对这些模型进行拆解,取出里面的装置进行研究,请根据情境回答问题。
科技节展出的电动小车无法启动,小科猜测是小电动机出现了故障,于是他将小电动机拆开进行了研究(如下图)
甲 乙 丙 丁
①小科发现电动机内部有一个上图中甲装置,这个装置的名称是 。
②如装置乙,小科将甲安装在支架上,给甲通电后,发现甲 (填“会”或“不会”)转动。小科用大头针靠近甲装置,发现大头针被吸引住了,说明通电的甲装置有 性。其中Y形支架的作用是
③如装置丙,用一块磁铁靠近甲,发现甲转动了。小科猜测用两块磁铁靠近甲,甲的转动速度会变快。请在上图丁中填写正确的磁极(填“S”或“N”)。
④如果这时同时调换对着甲的两块磁铁的磁极,那么甲的转动方向 改变。(填“会”或“不会”)
⑤通过实验,小科发现小电动机的后盖中电刷与装置甲中的 接触时有接触不良的情况,导致电动玩具小车无法启动,他重新更换后盖,排除了故障,玩具小车能正常使用。
太阳能风扇在太阳光的照射下转动产生了风,整个过程中能量转化形式是( )
A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B太阳能转化为动能
C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动能 D电能转化为动能
通过课堂上的学习,小科知道电和磁有密切的关系。通电直导线时周围的磁针运动起来,最先发现这个现象的科学家是( )。
A伽利略 B哥白尼 C奥斯特 D列文虎克
①在制作电磁起重机模型时,下列最适合做电磁铁线圈的材料是( )。
A铁丝 B棉线 C有绝缘皮的导线 D普通铜丝
②小科制作电磁铁时应该将导线( )缠绕。
A先顺时针再逆时针 B向同一个方向 C随便缠 D先逆时针再顺时针
③闭合电路开关后,将电磁铁的左边一端靠近指南针一端,指南针
出现了右图中的现象,则电磁铁的钉帽时( )极。
A S极 B N极 C不能确定 D无法判断
④小科可以通过控制( )来控制电磁起重机模型
中的磁性有无。
A 改变线圈匝数 B改变电流方向 C改变线圈缠绕方向 D通电或断电
①车辆出入自动控制道闸时车辆出入小区、收费停车场等场地时用来控制车辆通行的装置。右图是车辆出入自动控制道闸的简易电路图,请根
据电路图回答下列问题( )
A装置利用的原理是电磁铁通电产生磁性,断电磁性消失
B装置利用的原理是电磁铁磁性强弱会随电流改变而改变
C装置利用的原理是电磁铁有磁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D装置的能量转化形式是电能转化为磁能,利用磁的相互
作用转动
②小科发现闸杆支架是一个杠杆,其中C点为 。
③栏杆右边绑着铁柱,如果改变电流方向,栏杆还能正常抬升吗?小科认为“改变电流方向,栏杆能正常抬升”,他的同学小明认为“改变电流方向,栏杆会下沉”。你支持谁的观点?说明理由。
我支持 ,因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