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课题 计算平均数 单元 8 学科 数学 年级 四年级上册
学习 目标 学习目标描述:结合具体实例,经历了解数据信息、估计、用计算器计算平均数及讨论平均数意义的过程。 学习内容分析:进一步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 学科核心素养分析:在估计平均身高、用平均数描述具体事物的过程中,发展数感,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计算数据的平均数。
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新知导入 1.填空。 (1) 一组数据中的所有数据的( )除以这组数据的( ),所得的数叫做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2) 平均数=( )÷( )。 (3)26、28、27、29、30、28,这组数据的和是( ),这组数据的个数是( ),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 (4)小红期中考试,语文、数学、英语的成绩分别是98、97、96,小红的平均成绩是( )分。 复习导入,从已有知识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主动构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讲授新课 二、新知探索 任务一:用平均数来解决问题。 课件展示: 师:读上面的统计表,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生:我发现,每个队员的身高都超过 100 厘米,张春光最高,是 172 厘米。 生:李斌最矮,才 138 厘米,体重也最轻。 师:估计一下,哪支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高一些?谈谈你的理由。 生:银河小队的平均身高高些,因为里面172,而红星小学队没有170以上的。 师:你能用计算器分别计算两支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先独立思考,然后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课件展示: 方法一:把每队队员的身高相加,用身高总和除以队员人数,即可求出每队队员的平均身高。红星小学队队员的平均身高: (153+138+153+163+165+158+166+168+158) ÷9=158(cm) 银河小学队队员的平均身高: (152+172+140+140+154+160+167+161+167)÷9=157(cm) 方法二:每个队员的身高都超过100厘米,先算出超过100厘米的那部分身高的平均数,再加上100厘米,也能求出每队队员的平均身高。红星小学队队员的平均身高: (53+38+53+63+65+58+66+68+58) ÷9=58(cm) 100+58=158(cm)银河小学队队员的平均身高: (52+72+40+40+54+60+67+61+67) ÷9=57(cm) 100+57=157(cm) 师:你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某个队员的体重与本队平均体重的关系? 生:斌的体重只有35千克,比本队平均体重轻15千克。生:张春光的体重58千克,比本队平均体重重9千克。师:求出的平均身高是每个队员的身高吗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课件展示:平均身高是整支球队身高的平均值,不是每个队员的身高。 师:某个队员的身高能代表整支球队的平均身高吗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课件展示:某个队员的身高不能代表整支球队的平均身高。 师:个子最高的队员超出本队平均身高多少厘米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课件展示:红星小学个子最高的队员超出本队平均身高10厘米。
银河小学个子最高的队员超出本队平均身高15厘米 师:个子最矮的队员低于本队平均身高多少厘米 生:红星小学个子最矮的队员低于本队平均身高20厘米。
银河小学个子最矮的队员低于本队平均身高17厘米。 师:你能用计算器分别计算两支球队队员的平均体重? 生:34+36+42+44+46+50+42)÷7=42(千克) 生:(38+34+54+34+35+41+39+45)÷8=40(千克) 师: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某个队员的体重与本队平均体重的关系? 生: 李斌的体重只有35千克,比本队平均体重轻15千克。张春光的体重58千克,比本队平均体重重9千克。 师:两支球队队员的平均体重和平均身高有关系吗? 生:红星小学队的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都比银河小学队多。 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这一学习过程理解知识,学会思考,懂得交流,从中获得情感体验,实现了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地建构知识,获得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
课堂练习 三、实践应用,巩固提升 1.新华小学四(2)班6个小组的同学植树情况如下表: (1)平均每个小组植树多少棵? (2)全班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 2. 夕阳红敬老院有6位老人,他们的年龄分别是75岁、82岁、94岁、85岁、77岁、91岁。他们的平均年龄是多少岁 3.一辆长途客车从出发站到目的地行驶了5小时,下表中给出了这辆客车每小时行驶的路程。 算一算:这辆长途客车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4. 有5个数,它们的平均数是81,前三个数的平均数是85,后三个数的平均数是80。第三个数是多少? 习题设计有针对性,层次性,不仅能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还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你有何收获?
板书 用平均数来解决问题。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7张PPT)
第二课时
计算平均数
(冀教版)四年级
上
01
学习目标
内容总览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4
课堂练习
05
课堂总结
06
分层作业
核心素养目标
结合具体实例,经历了解数据信息、估计、用计算器计算平均数及讨论平均数意义的过程。
01
02
进一步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
03
在估计平均身高、用平均数描述具体事物的过程中,发展数感,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新知导入
1.填空。
(1) 一组数据中的所有数据的( )除以这组数据的( ),所得的数叫做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2) 平均数=( )÷( )。
总数
个数
总数
个数
新知导入
(3)26、28、27、29、30、28,这组数据的和是( ),这组数据的个数是( ),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
(4)小红期中考试,语文、数学、英语的成绩分别是98、97、96,小红的平均成绩是( )分。
1.填空。
168
6
28
97
学习任务一
用平均数来解决问题
探究新知
某市举办小学生篮球友谊赛,进入决赛的两支球队部分队员的身高和体重如下:
探究新知
读上面的统计表,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探究新知
估计一下,哪支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高一些?谈谈你的理由。
银河小队的平均身高高些,因为里面172,而红星小学队没有170以上的。
探究新知
(1)用计算器分别计算两只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
把每队队员的身高相加,再除以9……
每个队员的身高都超过100厘米,我先算出超过100厘米的那部分的平均数,再加上100……
探究新知
(1)用计算器分别计算两只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
红星小学队队员平均身高:
(153+138+153+163+165+158+166+168+158)÷9
=158(厘米)
银河小学队队员平均身高:
(152+172+140+140+154+160+167+161+167)÷9
=157(厘米)
探究新知
平均身高是整支球队身高的平均值,不是每个队员的身高。
1.求出的平均身高是每个队员的身高吗
2.某个队员的身高能代表整支球队的平均身高吗
3.个子最高的队员超出本队平均身高多少厘米
4.个子最矮的队员低于本队平均身高多少厘米
某个队员的身高不能代表整支球队的平均身高。
红星小学个子最高的队员超出本队平均身高10厘米。
银河小学个子最高的队员超出本队平均身高15厘米。
红星小学个子最矮的队员低于本队平均身高20厘米。
银河小学个子最矮的队员低于本队平均身高17厘米。
探究新知
(2)用计算器分别计算两支球队队员的平均体重。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某个队员的体重与本队平均体重的关系。
49
(47+35+45+54+53+51+56+56+53)÷9=50(千克)
红星小学队:______(千克)
(48+58+40+42+50+56+52+50+45)÷9=49(千克)
银河小学队:______(千克)
50
探究新知
李斌的体重只有35千克,比本队平均体重轻15千克。张春光的体重58千克,比本队平均体重重9千克。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某个队员的体重与本队平均体重的关系。
探究新知
两支球队队员的平均体重和平均身高有关系吗?
红星小学队的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都比银河小学队多。
红星小学队:
平均升高:158厘米
平均体重:50千克
银河小学队:
平均升高:157厘米
平均体重:49千克
课堂练习
(1)平均每个小组植树多少棵?
(21+23+23+25+24+22)÷6
=138÷6
=23(棵)
答:平均每个小组植树23棵。
1.新华小学四(2)班6个小组的同学植树情况如下表:
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第六组 合计
人数(人) 7 7 8 8 8 8
植树数(棵) 21 23 23 25 24 22
课堂练习
1.新华小学四(2)班6个小组的同学植树情况如下表:
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第六组 合计
人数(人) 7 7 8 8 8 8
植树数(棵) 21 23 23 25 24 22
(2)全班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
(21+23+23+25+24+22)÷(7+7+8+8+8+8)
=138÷46
=3(棵)
答:全班平均每人植树3棵。
课堂练习
2. 夕阳红敬老院有6位老人,他们的年龄分别是75岁、82岁、94岁、85岁、77岁、91岁。他们的平均年龄是多少岁
(75+82+94+85+77+91)÷6
=504÷6
=84(岁)
答:6位老人的平均年龄是84岁。
课堂练习
3.一辆长途客车从出发站到目的地行驶了5小时,下表中给出了这辆客车每小时行驶的路程。
时间 第一小时 第二小时 第三小时 第四小时 第五小时
路程 81千米 82千米 87千米 86千米 84千米
算一算:这辆长途客车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81+82+87+86+84)÷5
=420÷5
=84(千米)
答:这辆长途客车平均每小时行驶84千米。
课堂练习
4. 有5个数,它们的平均数是81,前三个数的平均数是85,后三个数的平均数是80。第三个数是多少?
85×3+80×3-81×5=90
答:第三个数是90。
课堂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分层作业
【知识技能类作业】
1.判断。
(1)一组数据中的某一个数可以代表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
(2)手工小组的同学们制作灯笼,平均每人做了8个灯笼,小红做了9个。( )
(3)某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是145厘米,小丽是四年级的学生,她的身高不可能是138厘米。( )
×
√
×
分层作业
2.丫丫刚发的期末成绩单,被同桌红红弄脏了,你能帮丫丫算出她的数学成绩吗
94×3-92-95
=282-92-95
=95(分)
答:丫丫的数学成绩是95分。
分层作业
【综合实践类作业】
3.聪聪去参加诵读比赛,6位评委给出的分数如下:
97分,99分,98分,99分,98分,85分。
(1)按6位评委给的分数算,聪聪的平均分是多少
(2)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聪聪的平均分是多少
(1) (97+99+98+99+98+85)÷6
=576÷6
=96(分)
答:聪聪的平均分是96分。
分层作业
3.聪聪去参加诵读比赛,6位评委给出的分数如下:
97分,99分,98分,99分,98分,85分。
(1)按6位评委给的分数算,聪聪的平均分是多少
(2)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聪聪的平均分是多少
(2) (97+98+99+98)÷4
=392÷4
=98(分)
答: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聪聪的平均分是98分。
平均数与一组数据中每个数据都密切相关,容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一般比赛求平均分时为了公平,要求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
分层作业
【综合实践类作业】
4.学校跳绳比赛中,小红、小丽、小兰三个同学一组,小红每分钟跳了48下,小丽每分钟跳了66下,这组同学的平均成绩要想达到62下,小兰的成绩应该达到多少?
62×3-48-66
=186-48-66
=72(下)
答:小兰的成绩应该达到72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单元整体设计
一、单元主题解读
(一)课程标准要求分析
《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单元是统计与概率领域第二学段“统计与概率”中的重要内容。《课程标准》在“内容要求”提出了:
1.认识条形统计图,会用条形统计图合理表示和分析数据,能读懂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中的简单统计图表。
2.探索平均数的意义,能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能在简单的实际情境中,合理应用统计图表和平均数,形成初步的数据意识和应用意识。
《课程标准》在“学业要求”中指出:
能收集、整理具体实例中的数据,并用合适的方式描述数据,分析与表达数据中蕴含的信息。
能用条形统计图合理表示数据,说明数据的现实意义。
知道用平均数可以刻画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知道平均数的统计意义;知道平均数是介于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的数,能描述平均数的含义。
能用平均数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形成初步的数据意识和应用意识。
单元教材内容分析
主要内容包括:认识平均数。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认识单式条形统计图、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单元最后安排了“读书调查”的综合与实践活动
学生认知情况
本单元内容是学生在第一学段经历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方格表示一个单位)表示统计结果,初步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蕴含信息的基础上学习的。
二、单元目标拟定
1.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平均数的实际意义;通过实例,认识条形统计图,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能用条形统计图直观地表示数据。
2.能探索分析解决求平均数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求平均数问题,并尝试解释方法的合理性。
3.会根据实际问题设计调查表、经历整理描述读书人数和用计算器估算读书字数的过程,获得估算的活动经验。
4.在用平均数和统计图分析、描述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统计表、统计图来表述和交流。
三、关键内容确定
(一)教学重点:
1.认识条形统计图,会用条形统计图合理表示和分析数据,能读懂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中的简单统计图表。
2.探索平均数的意义,能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二)教学难点:
在用平均数和统计图分析、描述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统计表、统计图来表述和交流。
四、单元整合框架及说明
整合指导思想定位:
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这是数学课程的核心素养内涵。在观察、探索、实践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想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探索数学问题的良好品质。
本单元教材的具体编排结构如下:
从具体编排来说,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和统计量,《课程标准》中的平均数是指算术平均数,也就是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的总个数所得的商,在统计中,算术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既可以反映一组数量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来进行不同数量之间差别的一般比较。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量的一般情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所以在目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如,平均速度、平均成绩、平均年龄等等,所以本单元把平均数贯穿在每课的数学活动中。
“认识条形统计图,能用条形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是《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本套教材借助统计图直观表示数据的特点,让学生在读图的过程中,认识统计图的特征,学会用统计图表示数据。
五、单元课时规划
单元划分依据 □课程标准 教材章节 □知识结构
课程内容模块 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
单元数量 8
单元主题 单元名称 主要内容 课时
统计与概率 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 认识平均数 1
计算平均数 1
认识条形统计图 1
认识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1
读书调查 1
重点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 抽象 符号化 分类 集合 对应 演绎 归纳 类比 转化 数形结合 □极限 模型 □方程 □函数 □统计 分析 综合 比较 □假设 □其他
课时 学习目标 评价形式 评价标准
认识平均数 目标:初步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任务一:平均数的意义。 任务二:求平均数的方法 任务三:用平均数来解决问题。 通过学习活动,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通过合作探究,会用平均数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计算平均数 目标:进一步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 任务一:用平均数来解决问题。 1.通过合作探究活动,会用平均数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认识条形统计图 目标: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能用统计图表示简单数据,能根据数据特点用合适的方法求平均数。 任务一:认识条形统计图。 1.通过合作探究活动,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能用统计图表示简单数据,能根据数据特点用合适的方法求平均数。
认识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目标:认识条形统计图,能用条形统计图直观表示数据,能根据给出的数据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任务一:分析理解条形统计图。 任务二:绘制条形统计图。 通过合作探究活动,能用条形统计图直观表示数据,能根据给出的数据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通过合作探究活动能绘制条形统计图。
读书调查 目标:能设计简单的调查表,会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能用计算器估算自己读书的字数。 任务一:简单的调查表。 任务二:能用计算器估算自己读书的字数。 通过合作探究活动,能设计简单的调查表。 通过合作探究活动,能用计算器估算自己读书的字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