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四上8.3认识条形统计图(课件+教案+大单元整体教学)

文档属性

名称 冀教版四上8.3认识条形统计图(课件+教案+大单元整体教学)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12-11 09:17:0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单元整体设计
一、单元主题解读
(一)课程标准要求分析
《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单元是统计与概率领域第二学段“统计与概率”中的重要内容。《课程标准》在“内容要求”提出了:
1.认识条形统计图,会用条形统计图合理表示和分析数据,能读懂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中的简单统计图表。
2.探索平均数的意义,能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能在简单的实际情境中,合理应用统计图表和平均数,形成初步的数据意识和应用意识。
《课程标准》在“学业要求”中指出:
能收集、整理具体实例中的数据,并用合适的方式描述数据,分析与表达数据中蕴含的信息。
能用条形统计图合理表示数据,说明数据的现实意义。
知道用平均数可以刻画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知道平均数的统计意义;知道平均数是介于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的数,能描述平均数的含义。
能用平均数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形成初步的数据意识和应用意识。
单元教材内容分析
主要内容包括:认识平均数。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认识单式条形统计图、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单元最后安排了“读书调查”的综合与实践活动
学生认知情况
本单元内容是学生在第一学段经历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方格表示一个单位)表示统计结果,初步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蕴含信息的基础上学习的。
二、单元目标拟定
1.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平均数的实际意义;通过实例,认识条形统计图,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能用条形统计图直观地表示数据。
2.能探索分析解决求平均数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求平均数问题,并尝试解释方法的合理性。
3.会根据实际问题设计调查表、经历整理描述读书人数和用计算器估算读书字数的过程,获得估算的活动经验。
4.在用平均数和统计图分析、描述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统计表、统计图来表述和交流。
三、关键内容确定
(一)教学重点:
1.认识条形统计图,会用条形统计图合理表示和分析数据,能读懂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中的简单统计图表。
2.探索平均数的意义,能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二)教学难点:
在用平均数和统计图分析、描述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统计表、统计图来表述和交流。
四、单元整合框架及说明
整合指导思想定位:
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这是数学课程的核心素养内涵。在观察、探索、实践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想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探索数学问题的良好品质。
本单元教材的具体编排结构如下:
从具体编排来说,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和统计量,《课程标准》中的平均数是指算术平均数,也就是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的总个数所得的商,在统计中,算术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既可以反映一组数量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来进行不同数量之间差别的一般比较。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量的一般情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所以在目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如,平均速度、平均成绩、平均年龄等等,所以本单元把平均数贯穿在每课的数学活动中。
“认识条形统计图,能用条形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是《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本套教材借助统计图直观表示数据的特点,让学生在读图的过程中,认识统计图的特征,学会用统计图表示数据。
五、单元课时规划
单元划分依据 □课程标准 教材章节 □知识结构
课程内容模块 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
单元数量 8
单元主题 单元名称 主要内容 课时
统计与概率 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 认识平均数 1
计算平均数 1
认识条形统计图 1
认识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1
读书调查 1
重点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 抽象 符号化 分类 集合 对应 演绎 归纳 类比 转化 数形结合 □极限 模型 □方程 □函数 □统计 分析 综合 比较 □假设 □其他
课时 学习目标 评价形式 评价标准
认识平均数 目标:初步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任务一:平均数的意义。 任务二:求平均数的方法 任务三:用平均数来解决问题。 通过学习活动,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通过合作探究,会用平均数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计算平均数 目标:进一步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 任务一:用平均数来解决问题。 1.通过合作探究活动,会用平均数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认识条形统计图 目标: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能用统计图表示简单数据,能根据数据特点用合适的方法求平均数。 任务一:认识条形统计图。 1.通过合作探究活动,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能用统计图表示简单数据,能根据数据特点用合适的方法求平均数。
认识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目标:认识条形统计图,能用条形统计图直观表示数据,能根据给出的数据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任务一:分析理解条形统计图。 任务二:绘制条形统计图。 通过合作探究活动,能用条形统计图直观表示数据,能根据给出的数据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通过合作探究活动能绘制条形统计图。
读书调查 目标:能设计简单的调查表,会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能用计算器估算自己读书的字数。 任务一:简单的调查表。 任务二:能用计算器估算自己读书的字数。 通过合作探究活动,能设计简单的调查表。 通过合作探究活动,能用计算器估算自己读书的字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课题 认识条形统计图 单元 8 学科 数学 年级 四年级上册
学习 目标 学习目标描述: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认识简单条形统计图、用不同方法求平均数的过程。 学习内容分析: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能用统计图表示简单数据,能根据数据特点用合适的方法求平均数。 学科核心素养分析:感受用统计图表示数据的直观性,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求平均数,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重点 认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并提出简单的问题。
难点 根据条形统计图分析数据,给出建议。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新知导入 课件展示: 师:图书馆有很多图书,你们都喜欢哪些书?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科技书、连环画…… 师:咱们班同学喜欢看什么图书?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可以用画统计表的方法来统计。 师:还有没有更直观的方法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条形统计图 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动机,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讲授新课 新知探索 任务一:认识条形统计图。 课件展示:在一次“保护环境”活动中,三(2)班第四组5名同学收集废旧电池的数量如下: 师:从图中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生:李强11枚,张红云19枚,马波16枚,王小娟18枚,李云萍16枚。 课件出示: 三(2)班第四组5名同学收集废旧电池统计图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 师:说一说:什么是条形统计图?它由哪几部分组成? 生:条形统计图一般是由标题、制作日期、单位名称、条形、横轴、纵轴等组成。 师:上面两种表示数据的方法,各有什么特点?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 用统计表表示数据简单。用统计图表示数据直观、形象。这个统计图一格表示一枚废旧电池。 师:算一算: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枚?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 先求一共收集多少枚,再除以人数。 (11+19+16+18+16)÷5 =80÷5 =16(个) 师:还有其他办法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课件展示: 师小结:这种方法是“移多补少”的方法。“移多补少”的方法,是找一个中间的数为标准,把多的补给少的。 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这一学习过程理解知识,学会思考,懂得交流,从中获得情感体验,实现了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地建构知识,获得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
课堂练习 实践应用,巩固提升 1.光明小学三(1)班第一组有5名同学,他们这个学期阅读课外书的情况统计如下: (1)从统计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一格表示几本书? (2)平均每人阅读课外书多少本? 3.中华小学二(2)班对全班同学最喜欢的颜色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把统计表中的数据用统计图表示出来。 下面是新新水果店星期一到星期五卖出苹果和橘子的数量。 (1)哪两天卖出的苹果同样多?哪一天卖出的苹果和橘子同样多? (2)平均每天卖出苹果和橘子各多少箱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习题设计有针对性,层次性,不仅能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还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你有何收获?
板书 条 形 统 计 图 用条形的长短来表示数量多少的统计图,叫条形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一眼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条形统计图一般是由标题、制作日期、单位名称、条形、横轴、纵轴等组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6张PPT)
第三课时
认识条形统计图
(冀教版)四年级

01
学习目标
内容总览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4
课堂练习
05
课堂总结
06
分层作业
核心素养目标
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认识简单条形统计图、用不同方法求平均数的过程。
01
02
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能用统计图表示简单数据,能根据数据特点用合适的方法求平均数。
03
感受用统计图表示数据的直观性,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求平均数,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新知导入
怎样统计咱们班同学喜欢看什么书?
图书馆有很多图书,你们都喜欢哪些数书?
新知导入
故事书 连环画 科技书 中外名著 教辅资料
喜欢的人数 6 8 6 7 8
还有别的方法吗?
可以用画统计表的方法来统计。
学习任务一
认识条形统计图
探究新知
在一次“保护环境”活动中,三(2)班第四组5名同学收集废旧电池的数量如下:
三(2)班第四组5名同学收集废旧电池统计表 姓名 李强 张红云 马波 王小娟 李云萍
数量(枚) 11 19 16 18 16
探究新知
纵轴表示数量
横轴代表每名同学
每格代表1枚废电池
直条最长,数量最多
直条最短,数量最少
用绿色的条形表示每个人收集的数量。
探究新知
说一说:什么是条形统计图?它由那几部分组成?
用条形的长短来表示数量多少的统计图,叫条形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一般是由标题、制作日期、单位名称、条形、横轴、纵轴等组成。
探究新知
上面两种表示数据的方法,各有什么特点
用统计表表示能清楚地看出各种数据的大小,便于分析。
用统计图表示统计图能清楚直观地表示出各种数据的大小,便于比较。
探究新知
算一算: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枚?
(11+19+16+18+16)÷5
=80÷5
=16(枚)
还有其他办法吗?
先求一共收集了多少枚,再除以……
探究新知
李 强收集11枚
张红云收集19枚
马 波收集16枚
王小娟收集18枚
李云萍收集16枚
多2
多3
少5
张红云多出的3个格和王小娟多出的2个格相加,正好等于李强少的5个格。
这种方法是“移多补少”的方法。“移多补少”的方法,是找一个中间的数为标准,把多的补给少的。
探究新知
李 强收集11枚
张红云收集19枚
马 波收集16枚
王小娟收集18枚
李云萍收集16枚
多7
多8
多5
多5
先求出超过11枚的总数,计算出超过的平均数,再加11。
(0+8+5+7+5)÷5+11=16(枚)
把李强收集的11枚作为标准,
课堂练习
1.光明小学三(1)班第一组有5名同学,他们这个学期阅读课外书的情况统计如下:
(1)从统计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一格表示几本书?
(2)平均每人阅读课外书多少本?
(1)那小娟阅读课外书本数最多,张华瑾阅读课外书本数最少。
一格表示2本书。
课堂练习
2.光明小学三(1)班第一组有5名同学,他们这个学期阅读课外书的情况统计如下:
(2)平均每人阅读课外书多少本?
(12+14+12+8+9)÷5
=55÷5
=11(本)
答:平均每人阅读课外书11本。
课堂练习
3.中华小学二(2)班对全班同学最喜欢的颜色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把统计表中的数据用统计图表示出来。
课堂练习
10
7
4
12
2
4
3
用3格表示6人,剩下1人用半格表示
课堂练习
3.下面是新新水果店星期一到星期五卖出苹果和橘子的数量。
(1)哪两天卖出的苹果同样多?哪一天卖出的苹果和橘子同样多?
答:星期二和星期四卖出的苹果同样多。星期四卖出的苹果和橘子同样多。
课堂练习
(2)平均每天卖出苹果和橘子各多少箱
平均每天卖出苹果:
(6+7+9+7+11)÷5
=40÷5
=8(箱)
答:平均每天卖出苹果8箱、橘子7箱。
平均每天卖出橘子:
(4+8+6+7+10)÷5
=35÷5
=7(箱)
课堂练习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8-7)×5
=1×5
= 5(箱)
答:星期一到星期五苹果比橘子共多卖出5箱。
星期一到星期五苹果比橘子共多卖出多少箱?
课堂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分层作业
【知识技能类作业】
1. 下面是四(1)班学生参加课外小组的人数统计图。
(1)每格表示( )人。
(2)参加( )组的人数最多,参加
( )组的人数最少。参加( )组
和( )组的人数一样多。
1
美术
舞蹈
体操
合唱
分层作业
1. 下面是四(1)班学生参加课外小组的人数统计图。
(3)四(1)班参加课外小组的学生一共有多少人?平均每个小组有多少人?
8+7+7+6=28(人)
(8+7+7+6)÷4=7(人)
答:四(1)班参加课外小组的学生一共有28人,平均每组有7人。
分层作业
2.四(1)班的学生按体重编组情况如下表。
(1)小丽的体重是32千克,她应编在第( )组。
(2)小阳在第四组,他的体重在( )千克与( )千克之间。
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体重(千克) 25~29 30~34 35~39 40~44 45~49
人数(人) 4 18 10 5 3

40
44
分层作业
【综合实践类作业】
(3)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下面的条形统计图。
人数(人)
25~29
30~34
35~39
40~44
45~49
体重(千克)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4
18
10
5
3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