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语文古诗文专项复习 古诗词曲阅读分主题训练-主题三 咏史怀古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中考语文古诗文专项复习 古诗词曲阅读分主题训练-主题三 咏史怀古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58.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11 09:25: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古诗词曲阅读分主题训练
专题一 古诗词曲阅读
主题三 咏史怀古
2025年中考语文主题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7分)
真定怀古
[元]陈孚
千里桑麻绿荫城,万家灯火管弦清。
恒山北走见云气,滹水 西来闻雁声。
主父故宫秋草合,尉陀荒冢莫 烟平。
开元寺下青苔石,犹有当时旧姓名。
【注】 ①滹(hū)水:滹沱河。②主父:战国时赵武灵王。他让国给其儿
子惠文王,自号“主父”。③尉陀:赵佗,秦朝恒山郡真定人,著名将领,南
越国第一代皇帝。④莫:同“暮”。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B
A.首联中“桑麻绿荫”“灯火管弦”展现了一幅生气盎然的画面。
B.颔联、颈联以自然的永恒持久来正衬人生的短暂有限。
C.本诗语言平淡质朴,但在平淡中蕴含深意。
D.从诗歌题材上来看,这首诗与《登幽州台歌》一样,都是怀古咏史诗。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以“自然的永恒持久”来衬托“人生的
短暂有限”应是“反衬”,而非“正衬”,故B项理解有误。
2.结合全诗,体会尾联中“犹”字的意蕴。(4分)
[答案] (4分)“犹”字是仍然、还的意思,全诗采用对比手法写景,一个“犹”
字抒发了物是人非、盛衰兴亡的沧桑之感。
【诗歌助读】一望千里的碧绿农作物掩映着这座古城,入夜城中已是万家灯
火,不时传出演奏声。由西南向东北延伸的恒山云气时隐时现,城西流来的
滹沱河水伴随着秋雁的高鸣。赵武灵王的故宫被秋天的衰草掩盖,著名的赵
佗的坟墓早已消失在暮烟中难寻觅。开元寺保留着很多石碑但都长满了青苔,
仔细查看会发现上面还记载着古人姓名。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7分)
过华清宫绝句(其三)
杜 牧
万国笙歌醉太平,倚天楼殿月分明。
云中乱拍禄山舞【注】,风过重峦下笑声。
【注】 云中乱拍禄山舞:《旧唐书·安禄山传》载:禄山体肥,重三百三十
斤,在唐玄宗面前表演胡旋舞,其疾如风。旁边的宫人拍掌击节,因为舞得
太快,节拍都乱了。
1.“醉太平”三字颇具深意,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分)
[答案] (3分)“醉太平”指全国都沉溺在太平、欢乐的氛围之中,反映出王
朝的腐败,君王的荒淫无度。
2.请简要赏析“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两句。(4分)
[答案] (4分)这两句烘托出华清宫的高峻,以华清宫里醉生梦死的欢乐含
蓄地批判了亡国之君的荒淫。
【诗歌助读】全国上下沉浸在一片歌舞升平之中,骊山上的宫殿楼阁在月光
下显得格外分明。安禄山拖着肥胖的身体翩翩作胡旋舞,引发了杨贵妃的笑
声随风飘扬越过层层山峰。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7分)
金陵白杨十字巷
李 白
白杨十字巷,北夹湖沟道。
不见吴时人,空生唐年草。
天地有反覆,宫城尽倾倒。
六帝馀古丘,樵苏泣遗老 。
【注】 ①樵苏:樵,取薪也;苏,取草也,此处指樵夫和桑妇。②遗老:指
曾经的贵族。
1.诗歌重在怀古,诗人通过描写荒草、古丘等斑驳的遗迹及旧时贵族等人物,
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3分)
(3分)朝代更迭、世事无常
2.本诗与《山坡羊·骊山怀古》都借草的生长态势来表现情感,说说二者有何
不同之处。(4分)
[答案] (4分)本诗借草生长旺盛的态势,反衬吴地的衰败,《山坡羊·骊山
怀古》借草的萧疏,加重了诗人怀古伤今的情感。
【诗歌助读】金陵的白杨十字巷,北边是引潮河道的入口。三国时期的吴国
人事俱往矣,现在只有唐朝的草木青青。天地变化巨大,吴国宫殿早已颓倒。
六朝古迹只剩下几个土包,曾经的贵族现在已经是悲泣的樵夫和桑妇。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7分)
华清宫四首(其二)
[唐]吴融
渔阳烽火照函关,玉辇匆匆下此山。
一曲羽衣【注】听不尽,至今遗恨水潺潺。
【注】 羽衣:《霓裳羽衣曲》,唐代宫廷乐舞,据说为杨敬述敬献给唐玄
宗,经唐玄宗润色并创作歌词。
1.小福在朗读“玉辇匆匆下此山”时,将重音落在了“匆匆”上。请分析小福这
样朗读的原因。(3分)
[答案] (3分)“匆匆”写出了战乱发生的突然,令人猝不及防,表现了唐玄
宗仓皇出逃的狼狈之态,极具讽刺效果。
2.诗歌的三、四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 (4分)诗人借《霓裳羽衣曲》表达了对历史往事的感慨和思考以及
对国破的遗憾和悔恨;同时也暗含对统治者的讽刺与批判。
五、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7分)
苏 武
李 白
苏武在匈奴,十年持汉节 。
白雁上林飞,空传一书札 。
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 。
渴饮月窟 冰,饥餐天上雪。
东还沙塞远,北怆河梁 别。
泣把李陵 衣,相看泪成血。
【注】 ①苏武:西汉时期杰出的外交家,民族英雄。②十年持汉节:“十年”
指苏武被扣押在匈奴前后共十九年,“汉节”指表示汉朝使节身份的符节。③
白雁上林飞,空传一书札:“上林”指上林苑,汉武帝时修建的御苑;“书札”
指书信;西汉朝廷假借在上林苑收到了苏武的白雁传书,以此要求匈奴放还
苏武等人。④绝:毫无希望。⑤月窟:指极寒之地。⑥河梁:桥梁。⑦李陵:
西汉名将,出击匈奴时战败投降;曾劝苏武投降,没有成功。
1.下面对这首诗歌的理解或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A.“苏武在匈奴,十年持汉节”写苏武被扣押匈奴十九年,始终不辱使命。表
现了苏武坚定不移、矢志不渝的民族气节。
B.“白雁上林飞,空传一书札”写苏武找到了和家人联系的方法并经常“白雁传
书”。不仅体现了苏武行事之周全,也表达出他思乡之迫切。
C.“渴饮月窟冰,饥餐天上雪”描绘了环境和天气的恶劣,写出了战争给百姓
带来的深重苦难。
D.“东还沙塞远,北怆河梁别”写出归途之遥远,同时也表达出苏武对生活多
年的漠北产生了依依不舍的情感。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B项,“白雁上林飞,空传一书札”
写十九年来苏武不得归的愁苦。“空”字准确地表现出苏武被困匈奴无法归汉
的绝望,他并没有得以经常与家人“白雁传书”。C项,“渴饮月窟冰,饥餐天
上雪”描绘了环境和天气的恶劣,是对苏武“牧羊边地苦”的进一步叙述,边
地牧羊的艰苦,反衬出苏武不屈的气节。此句并非表现“战争给百姓带来的
深重苦难”。D项,“东还沙塞远”是写归途茫茫,“北怆河梁别”写苏武和李陵
的悲怆告别。“怆”字准确写出了苏武告别时的心境。此句并非表达苏武“对
生活多年的漠北产生了依依不舍的情感”。故选A。
2.请你说出对“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中“苦”的理解。(4分)
[答案] (4分)①边地环境恶劣之苦;②归乡无望之苦。
六、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7分)
题祀山烽树赠乔十二侍御
[唐]陈子昂
汉庭荣巧宦,云阁薄边功。
可怜骢马使 ,白首为谁雄。
【注】 ①诗人和他的诗友乔知之,在共同参军斩杀叛军之后却未记寸功,
未得到应有的奖赏,反而遭人谗毁。诗人为此愤慨,于是写作此诗。②骢马
使:出自《后汉书·桓典传》,桓典,为汉室操劳一生。
1.有人认为将首句中的“荣”改为“厚”更好,你认同此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3分)
[答案] (3分)示例一 认同。原句意为“汉代朝廷看重玩弄权术的奸狡之辈”,
因为“厚”有“厚待”的意思,改编后意思通顺,且修改后与后一句的“薄”相对
应,加强了对比。
示例二 不认同。原句意为“汉代朝廷看重玩弄权术的奸狡之辈”,“看重”与
“厚待”表意的程度不同,“荣”比“厚”意义更贴近,更改后会破坏原诗意蕴。
2.“可怜骢马使,白首为谁雄”与“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都
运用了典故,试分析其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4分)
[答案] (4分)前者借桓典的典故表达诗人对自己和好友遭受不公平待遇的
不满与愤慨,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生不逢时的悲叹;后者借姜尚垂钓和伊尹梦
日的典故,表达了诗人期望得明主赏识,施展才华的愿望。
【诗歌助读】汉代朝廷看重玩弄权术的奸狡之辈,轻视边疆立功者。可怜那位
耿直廉明的骢马使桓典,虽然做了一辈子公正不阿的御史,空有雄才直到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