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 可能性《摸球游戏》教学设计
课题 摸球游戏(初步感受数据的随机性)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学习目标】 1.通过摸球游戏,能初步感受数据的随机性。 2.通过试验、游戏等活动中,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并做出定性判断。 3.能根据摸球试验的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推断,并进行交流。
【评价任务】 1.学生通过摸球游戏,交流汇报检验学习目标1、2、3的达成情况。 2.学生通过练一练,检验目标1、2、3的达成情况。
【学习内容】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上册“可能性”单元中的第二课时。本课属于统计与概率的范畴,本节所学的“摸球游戏”知识则是探求事件可能性大小的手段。本学期的内容是前两个年级的基础上的一个延伸与发展。教材编写的意图是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含义,并能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通过试验,游戏等活动,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并且能对一些简单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做出定性判断。
【学情分析】 学生在二年级学习时,已经初步接触、了解了客观事件出现的可能性;三年级学习了客观事件出现可能性的大小,认识到可能性的大小与相关的条件有密切关系;在四年级时学生已经通过摸球游戏认识了可能性的大小。本节课的学习是前几个年级学习内容的延伸和发展,它是在学生已初步感受了不确定现象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
【学习过程】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环节一:合作探索(指向目标1、2)学生活动1 1.独立思考:不打开盒子,如何知道盒子里红球多还是黄球多? 2.小组讨论: (1)可以通过摸球来确定盒子里红球多还是黄球多。 (2)需要摸多少次,才能判断出盒子里红球多还是黄球多 (3)该制定怎样的游戏规则呢 教师活动1 1、创设游戏情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建议,形成小组的意见,准备全班交流。 3、多关注学生不同的想法,并进行梳理,启发学生想到可以通过摸球得到数据,由数据进行估计。活动意图说明:创设游戏情境,直接引入新课,最大程度的引发学生的思考,从打算怎样做,到具体安排的实施过程,培养学生组织活动的意识和能力,更为后面的探究做好准备工作。环节二:交流汇报(指向目标1、2、3)学生活动2 1. 小组合作: (1)要求: ①组长负责组织组内同学摸球; ②摸球时不看盒子里球的颜色。摸完后记录下球的颜色再把球放入盒子里摇匀; ③每个组员将摸到球的颜色记录在课本的表中。 (2)小组合作进行摸球活动,在下表中记录每次摸到的球的颜色。 第几次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颜色
(3)根据小组记录的结果,猜一猜盒子里哪种颜色的球可能多?哪种颜色的球可能少? (4)如果小组之间猜测的结果不一样,怎么办呢? (5)进行分享展示分工,准备全班交流。 2.数据总体分析: 统计全班摸球数据,根据总数据再次进行推断。 3.验证结论: 打开盒子看看,验证结论并说感受。教师活动2 1、组织学生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时,教师在黑板上记录每个小组的猜测结果。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向办法解决,多关注学生思考过程。 鼓励学生可继续去做试验,也可提醒学生汇总全班数据试试看。活动意图说明:在学生熟悉的摸球游戏中,经历试验、猜想与验证的过程。在逆向思维中进一步加深对事件可能性大小的理解,感受随机想象的不确定性,以及随机现象中存在的一般规律。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来自主完成知识的建构,更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环节三:练习归纳(指向目标1,2,3)学生活动3 1、随堂小练 (1)想一想,填一填。 盒子里有两种不同颜色的球,笑笑摸了30次,摸球的情况如下表。 颜色红色蓝色次数921
根据表中的数据推测,盒子里( )色的球多,( )色的球少。 (2)判断: 袋子里有黑、白两种球,小敏第一次从袋子里摸到了黑球, 第二次从袋子里摸到了白球,所以小敏推测袋子里黑球和白球同样多。( ) 2、归纳概括 (1) 我知道了数据随机性的含义:①对于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是不同的。②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 (2)我知道了可能性的大小与物体的数量有关,可能性越大,对应的物体数量就越( );可能性越小,对应的物体数量就越( )。 (3)这节课我学会的数学思想或方法是: 教师活动3 1、要关注学生的分析过程,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可组织实际做这个摸球游戏。 2、集体订正。 1、鼓励学生自我总结,及时梳理知识与方法。活动意图说明:借助习题,深化学生对可能性的理解。借助设计摸球活动让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作业与检测: 1、P105:1、3、4、5题,完成在书上。 2、实践作业:借助自己对本节课知识的学习,为某个商城设计一个转盘中奖活动。
【板书设计】 可能性 (
随机性
)摸球的次数多---数量(多) 摸球的次数多---数量(少)
【教后反思】
第七单元 可能性《摸球游戏》学习任务单
学习 内容 摸球游戏(初步感受数据的随机性)
学习 目标 1.通过摸球游戏,能初步感受数据的随机性。 2.通过试验、游戏等活动中,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并做出定性判断。 3.能根据摸球试验的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推断,并进行交流。
学习 资源 准备盒子和规定颜色的球。 随堂记录
学习 过程 一、合作探索 1.独立思考:不打开盒子,如何知道盒子里红球多还是黄球多? 2.小组讨论: (1)可以通过摸球来确定盒子里红球多还是黄球多。 (2)需要摸多少次,才能判断出盒子里红球多还是黄球多 (3)该制定怎样的游戏规则呢 二、交流汇报 1. 小组合作: (1)要求: ①组长负责组织组内同学摸球; ②摸球时不看盒子里球的颜色。摸完后记录下球的颜色再把球放入盒子里摇匀; ③每个组员将摸到球的颜色记录在课本的表中。 小组合作进行摸球活动,在下表中记录每次摸到的球的颜色。 第几次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颜色
(3)根据小组记录的结果,猜一猜盒子里哪种颜色的球可能多?哪种颜色的球可能少? (4)如果小组之间猜测的结果不一样,怎么办呢? (5)进行分享展示分工,准备全班交流。 2.数据总体分析: 统计全班摸球数据,根据总数据再次进行推断。 3.验证结论: 打开盒子看看,验证结论并说感受。 三、归纳概括: 1、随堂小练 (1)想一想,填一填。 盒子里有两种不同颜色的球,笑笑摸了30次,摸球的情况如下表。 颜色红色蓝色次数921
根据表中的数据推测,盒子里( )色的球多,( )色的球少。 (2)判断: 袋子里有黑、白两种球,小敏第一次从袋子里摸到了黑球, 第二次从袋子里摸到了白球,所以小敏推测袋子里黑球和白球同样多。( ) 2、归纳概括 (1) 我知道了数据随机性的含义:①对于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是不同的。②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 (2)我知道了可能性的大小与物体的数量有关,可能性越大,对应的物体数量就越( );可能性越小,对应的物体数量就越( )。 (3)这节课我学会的数学思想或方法是:
作业 检测 1、P105:1、3、4题,完成在书上。 2、实践作业:借助自己对本节课知识的学习,为某个商城设计一个转盘中奖活动。
学后 反思 我通过摸球游戏,感受数据的随机性。 我能通过试验、游戏等活动中,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并做出定性判断。 我能根据摸球试验的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推断,并能进行交流。 4、我在本节课中表现得最好的是: ( 观察 操作 思考 倾听 合作 提问 答问 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