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专题训练:识图题(含答案)-2024-2025年中图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1.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判断①地的地形部位是 ,适合攀岩的是 地(填序号)。
(2)温泉位于甲村的 (方向);甲村到温泉的图上距离为2.5厘米,两地间的实地距离是 千米。
(3)河流③段的流向是自 向 。
(4)从甲村出发步行去泡温泉,在a、b、c、d四条线路中,最省力的线路是 ,理由是 。
2.读“某区域经纬网图”(图甲)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图乙),完成下列各题。
(1)A点的经纬度是 ,该点一年中有 次太阳直射现象。
(2)B点的经纬度是 ,B点在A点的 方向,B点位于五带中的 带。
(3)当太阳直射A点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示意图上的 处。此时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出现 (填极昼或极夜)现象。
(4)地球由公转轨道的①处向②处运动过程中,北京市(116°E,40°N)的白昼将变 (填“长”或“短”)。
(5)在乙图地球公转示意图中,当地球公转到④位置时,南半球处于 季。
(6)我国国庆节时,此时地球公转到的位置最接近图乙中的 (填序号)处。
3.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B 。
(2)从C处徒步爬乙山,量得该两地间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至少得徒步 千米。
(3)若要开展攀岩活动,图中A、B、C最适宜的是 处。
(4)图中小河E的流向是 。
(5)判断乙山的高度最有可能是( )
A.550米 B.680米 C.730米 D.810米
4.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读“经纬网局部图”从东、西半球的划分看,该图属于 半球。
(2)写出甲点的经度和纬度 , 。
(3)甲点位于乙点的 方向;乙点位于 (低、中、高)纬度地区。
(4)经纬网中的丙点位于五带中的 带。
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经纬网图中A点的经纬度坐标:纬度 经度 ;
(2)在图中A、B、C三地中,位于东半球的是 地(多选),位于西半球的是 地。
(3)从低、中、高纬度看,C在 纬度。
(4)从五带看,A在 带。
6.下图是某岛等高线地形图。该岛常年盛行3—7级的定向风。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岛盛行风向是 。a、 b、c三条河流适宜漂流的是 河。
(2)甲地附近山顶的海拔高度为 米。
(3)甲乙两地,降水较多的是 地,原因 。
(4)该岛旅游资源丰富,旅游项目众多。在下列项目中,不适合在该岛及附近海域开展的一项是 。
①海上冲浪 ②漂流 ③沙漠探险 ④攀岩
7.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与G两大洲之间的分界线是 运河,E与F两大洲之间的分界线是 运河。
(2)图中字母B表示的是 洲。
(3)在①②两图中,中国位于 图(填序号),美国位于 图(填序号)。
8.“黑河-腾冲线”为我国人口地理界线,又被称为“胡焕庸线”。图左为中国人口密度图,图右为“胡焕庸线”东南部和西北部不同时期人口数量对比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黑河位于 省,腾冲位于 省,以“胡焕庸线”为界,我国东南部人口 (稀疏/稠密),西北部人口 (稀疏/稠密)。
(2)A省人口密度大部分是 人/千米2,该省的行政中心是 。
(3)B地区人口密度 (大/小),主要自然原因是 。
(4)1953年“胡焕庸线”东南部人口数量为 人,2010年“胡焕庸线”东南部人口数量为 人,说明我国人口增长速度 。从整体上看,多年来“胡焕庸线”所反映的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几乎不变,说明 (单项选择)。
A.人口政策调节作用显著B.人口分布受自然环境影响
C.东、西部经济水平一致D.东、西部之间无人口流动
9.西藏自治区蓝天白云,牧草青青;东北黑土地,稻麦飘香。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拉萨(91°06′E,29°36′N)位于 谷地;山脉A是 。
(2)与哈尔滨(125°42′-130°10′E,44°04′-46°40′N)相比,拉萨冬季更温暖。其原因是 。(至少两条)
(3)20世纪90年代,东北地区经济发展遭遇瓶颈,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从2013年开始,东北地区常住人口持续多年净流出。
简述人口流失对东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至少两条)
(4)两地文化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下列民俗风情在西藏能体验到的有 。(填代号)
①欢庆雪顿节 ②举办冰雕艺术节 ③唱二人转 ④喝酥油茶 ⑤扭大秧歌
10.读“东西半球海陆分布图”,完成要求
(1)图中代表的大洋:① ;② ;
(2)图中代表的大洲:③ ;④ ;⑤ ;⑥ ;⑦ 。
(3)四个大洋中面积最小的是 ,全在东半球的大洋是 。
(4)从东半球和西半球看,非洲位于 半球,南美洲位于 半球。
(5)我国位于的是 洲,七个大洲中面积居第 位。
(6)世界上纬度位置最高,最冷的大洲是 。
(7)图中⑥⑦两个大洲的分界线是 。
11.读“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图”,回答问题。
(1)由图可以看出,中国位于东西半球的 半球。
(2)中国与6个国家隔海相望,其中,③是 。中国与14个国家陆上相邻,其中①是 ⑤是 。
(3)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 洋西岸,是一个 的国家。
(4)有一条重要的纬线穿过我国的南部,该纬线是 ,由此可以推断,我国所处的温度带的情况是 。
12.岁月无声,山海有情 《山海情》讲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宁夏在福建对口帮扶下将飞沙走石的“干沙滩”建设成寸土寸金的“金沙滩”的故事。2007年福建人陈德启再续山海情,在宁夏引种喜光、耐干燥的酿酒葡萄,建成10万亩有机葡萄生态产业园,发展葡萄酒产业。读图1、图2、图3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省简称 ,B省区主要的少数民族是 。
(2)C 河为宁夏种植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灌溉水源,但该河段冬春季节经常出现凌汛,曾经给宁夏人民带来沉重的苦难,分析该河段容易发生凌汛的原因 。
(3)贺兰山被称为宁夏“守护神”,与D 山走向不同,呈 走向,其东麓为 季风迎风坡,形成丰富的地形雨,为葡萄酒主产区宁夏平原补充了灌溉水源。
(4)宁夏和福建气候差异显著,福建属于 气候类型,夏季常见气象灾害有 ;宁夏 的气候特点有利于葡萄生长。
13.读“中国地形图”和沿32°N中国地形剖面图,回答问题。
(1)写出地理事物的名称:海域① ,② ;山脉A ,B 。
(2)D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 高原,这里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其原因是 。
(3)字母E代表我国最大的岛屿 ,该岛屿东临 洋。
(4)图中G 山脉和淮河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这条线与我国1月 ℃等温线及 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5)F是第 阶梯,图中C地形区是 。
(6)从图2可以看出,我国的地势特点是 。
14.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注意观察图中等温线的变化,世界气温从纬度分布来看大致由 向 递减.
(2)北半球等温线比较 (弯曲或平直),表示同纬度地区间的气温差异 (大或小),这是由于北半球海陆分布变化 (大或小).
(3)南半球等温线比较 (弯曲或平直),表示同温度地区间的气温差异 (大或小),这是由于南半球海陆分布变化 (大或小),大面积为海洋.
(4)在同一纬度,夏季陆地气温 (高于或低于)海洋.世界年平均气温最高温出现在 洲,世界年平均气温最低温出现在 洲.
15.读图表完成下列问题。
(1)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2)“某城市气温年变化曲线图”中,气温最冷月是 月,最热月是 月,该城市位于南、北半球中的 半球。该地气温年较差约是 ℃。
(3)“北半球某地多年月平均降水量表”中,降水量超过160毫米的是 月,降水较多;1月、2月、12月降水较少。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是 。
北半球某地多年月平均降水量表
时间/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降水量/毫米 10 5 22 47 71 81 135 169 112 57 24 12
16.读图“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A B C
(2)图中①②两处可能发育有河流的是 处。
(3)MON线是规划中的高铁线路,ON段应采用 (架桥或隧道)方式建设,若ON段图上距离是2cm,则ON段的实际施工建设长度为 千米。
(4)该地区计划在甲、乙、丙三处选一处山坡修建滑雪场,在实地考察的当天上午9时D地的气温为2℃,则M点气温约为 ℃。甲、乙、丙三地气温最低的是 ,如果考虑安全性,滑雪场应建在 处,理由是 。
17.运用地理图像,认识地理规律是初中地理学习的目标之一。图左为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右为乙、丙两地气候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由赤道地区向 递减,全球最冷的大洲是 洲。
(2)南半球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是因为北半球 面积大,南半球 面积大。
(3)图中①、②、③地的气候类型均为 ,该气候特征为 。
(4)指出图中乙地和丙地气候类型 ,并比较两地气候差异 。
18.读黄河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 山脉,流入 海。
(2)②是上、中游的分界点是内蒙古的 ,④是中、下游的分界点是河南的 。
(3)黄河上最大的水利枢纽是③是 水利枢纽。
(4)黄河下游地区,河道变宽,水流速度减慢导致泥沙沉积,人们被迫不断加高堤坝,形成“ ”。
(5)黄河的干流像一个巨大的“ ”字。
(6)A是黄河最长的支流 。
19.读图“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世界年平均气温大致由赤道向两极 。
(2)图中20℃等温线大致分布在 (特殊纬线)附近,说明 带(热量带)的年平均气温多在20℃以上。
(3)图中D地是一个低温中心,其形成原因主要是由于该地海拔 (填“高”或“低”)而导致。
(4)受海陆位置分布的影响,北半球等温线比较 ,南半球等温线比较 (填“曲折”或“平直”)。
20.为了解我国的气候差异,某校地理小组开展研究学习。左图为我国四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右图为北京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部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取信息:
图左中,哈尔滨1月平均气温约 ℃,7月平均气温约20℃,冬夏温差大,年降水量约 毫米;广州1月平均气温约 ℃,7月平均气温约30℃,年降水量约1600毫米。
(2)总结判断:
①结合图左,我国夏季普遍高温,冬季南北温差 (大/小),造成1月哈尔滨与广州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单项选择)。
A.纬度位置B.海陆分布C.地形D.人类活动
②图左中的四个城市降水分布不均,从空间上看,呈现从 (方向)向 (方向)递减的特点;从时间上看,降水集中在 季。
(3)拓展延伸:
生活在北京的学生,想重点了解北京的气温和降水情况。表为北京市7月、8月气温和降水量数据。
时间 7月 8月
气温(℃) 26 25
降水量(毫米) 185 160
依据表数据,将北京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补全 。
②读图右可知北京市的气温和降水特点:夏季 ,冬季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鞍部;④
(2)东北;2.5
(3)西北;东南
(4)c;沿途地势起伏小,比较省力
2.【答案】(1)(90°E,23.5°N);一
(2)(110°E,0°);东南;热
(3)②;极昼
(4)长
(5)夏
(6)③
3.【答案】(1)鞍部
(2)7.5
(3)A
(4)自西北向东南
(5)B
4.【答案】(1)东
(2)东经90度(90°E);北纬40度(40°N)
(3)西北;低
(4)北温
5.【答案】(1)60°N;60°W
(2)B、C;A
(3)中
(4)北温
6.【答案】(1)东南风;a
(2)1000~1200
(3)甲;甲地位于迎风坡,湿润气候抬升,形成降水
(4)③
7.【答案】(1)苏伊士;巴拿马
(2)南极
(3)②;①
8.【答案】(1)黑龙江;云南;稠密;稀疏
(2)高于400;济南
(3)小;气候干旱
(4)5.71亿;12.49亿;快;B
9.【答案】(1)雅鲁藏布江;长白山
(2)拉萨比哈尔滨纬度低;受高原山脉的阻挡,冬季风难以到达
(3)劳动力减少;消费能力降低;人口老龄化加重;经济下滑(两条即可)
(4)①④
10.【答案】(1)太平洋;大西洋
(2)非洲;大洋洲;南极洲;北美洲;南美洲
(3)北冰洋;印度洋
(4)东;西
(5)亚;一
(6)南极洲
(7)巴拿马运河
11.【答案】(1)东
(2)韩国;蒙古;缅甸
(3)太平;海陆兼备
(4)北回归线;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12.【答案】(1)闽;回族
(2)黄;黄河在这一河段有结冰期,并且由低纬流向高纬,导致河冰阻塞河道造成水位急剧上涨。(言之有理即可)
(3)武夷;南北;夏季(东南季风)
(4)亚热带季风;旱涝或台风;冬冷夏热,降水少,气候干旱,晴天多,光照时间长。
13.【答案】(1)南海;黄海;大兴安岭;太行山
(2)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
(3)台湾岛;太平
(4)秦岭;0;800
(5)一;长江中下游平原
(6)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14.【答案】(1)赤道;两极
(2)弯曲;大;大
(3)平直;小;小
(4)高于;非;南极
15.【答案】(1)14时或午后2时
(2)1;7;北;20
(3)8;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
16.【答案】(1)山顶;鞍部;陡崖
(2)①
(3)隧道;4
(4)0.8;丙;甲;坡度较缓
17.【答案】(1)两极;南极
(2)陆地;海洋
(3)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4)乙为温带季风气候,丙为地中海气候;乙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丙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18.【答案】(1)巴颜喀拉;渤
(2)河口;桃花峪
(3)小浪底
(4)地上河
(5)几
(6)渭河
19.【答案】(1)递减
(2)南北回归线;热
(3)高
(4)曲折;平直
20.【答案】(1)-17;450;15
(2)大;A;南(东南);北(西北);夏
(3);高温多雨;寒冷干燥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