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坐井观天第一课时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12坐井观天第一课时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11 21:16: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 第五单元 教学凭借 《坐井观天》第一课时
教材 分析 人文主题 思维方法
单元语文要素 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初步感受课文语言的表达效果。
主要培养的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 思维能力 审美创造□
《坐井观天》是一篇短小精悍又寓意深刻的寓言故事,课文主要通过青蛙和小鸟精简传神的三次对话,讲述了一个含有深刻寓意的故事:经常在天上飞的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而长期居住在井底的青蛙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无奈只能请青蛙自己跳出来看看。这篇寓言揭示了一个深刻道理:认识事物,看待问题,站得高才能看得全面。故事情节的展开主要是通过对话来实现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练习分角色朗读来读好对话,理解故事寓意。
学情 分析 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上问题不大。但是对于重点字词的理解落实,部分同学需要加强。这是学生第一次正式学习对话,要带着学生简单理解对话概念,掌握好对话技巧,在不断地“配音”任务驱动中进行朗读,并感受语言的魅力。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一)能认识“沿”“答”“渴”等9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会写“井”“观”等8个生字,理解“坐井观天”“井沿”“说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的意思。 (二)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分角色朗读。 二、教学重难点 (一)理解课文内容,分角色朗读。 (二)学好生字,能认读生字,写好“渴”“喝”“观”。
学习流程预设
学习活动 设计缘由
任务一:有声有色读对话 (课前播放《声临其境》视频)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1.小朋友们,有一个叫声临其境的节目组最近正在招募配音演员,老师正好收到了节目组的邀请,我们一起来看看。 2.邀请函: 亲爱的同学们: 节目组听说你们今天要学习《坐井观天》,想请同学们给“坐井观天”故事片段配音,谁能成为配音“小明星”呢?别等啦,快行动吧! 3.这节课老师就要在咱们班寻找配音演员,谁读得好就能获得邀请卡参加节目组的活动,想不想获得?(想) 4.那我考考大家,刚刚节目组的叔叔说我们要给哪篇课文配音? 预设:坐井观天 “观”字李老师忘记写了,应该怎么写呢?谁来帮帮李老师。你说,我写。 预设:左边一个又加上右边一个见。 你用了加一加的方法,真是会思考的小朋友。 理解题目:“观”的意思是?(看)那么“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呢?(坐在井里看着天空。)预习过了课文,我们知道了是谁坐在井里看着天空?(青蛙坐在井里看着天空。)他也是我们今天要配音的角色。 带着理解,再读课题。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课题:12坐井观天。 李老师要告诉大家,坐井观天是个寓言故事,在小小的故事中藏着大大的道理,这个大道理就叫做寓意。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预设一】 故事的主要人物是哪些?(青蛙和小鸟) 让我们请出他们,呱呱呱,小青蛙一屁股坐到了井底。小鸟也飞来了。它在哪个位置呢,让我们齐读课文第一段,“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有了依据还要把握细节,谁来贴贴看小鸟的位置? 你贴对了。 “井沿”就是“井”的边缘。太棒了,那李老师考考你们。帽子的边缘叫做“帽沿”,床的边缘叫做“床沿”,河的边缘叫做“河沿”。 【预设二】 看来你们已经掌握了故事主角和它们的位置了。.接下来请同学们打开书本,翻到第58页。做到以下2点要求。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标好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青蛙和小鸟之间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呢?2.标好自然段。 完成填空:课文写了青蛙和小鸟争论( ),青蛙认为( ),小鸟认为( )。 (三)细读课文,精思领悟 【预设一】 小小配音员们,李老师给大家送上第一个配音小技巧,它就是“熟读字词,读正确”。请你们一起读读这条锦囊。 你们的声音真有力量,那我就要考考你们能否真的读正确了。来第一关,生字大闯关,火车火车开哪里?火车大拐弯。 读得又快又准,恭喜你们第一关挑战成功。 第二关是小组赛,只有小组同学正确读出荷叶上的词语,小青蛙才能顺利过河额。从一大组开始,太棒了!看来熟读字词,对你们来说轻而易举。 【预设二】 整体感知三次对话。 (1)青蛙和小鸟是怎么争论的?请小朋友默读课文的2~7自然段,用横线画出青蛙说的话,用波浪线画出小鸟说的话。 (2)围绕“天有多大”这个话题,青蛙和小鸟进行了几次对话呢?(青蛙说一句,小鸟答一句,是一次对话。围绕话题共进行了三次对话。) 【预设三】 读好第一次对话 读青蛙问。 让我们走进青蛙和小鸟的第一次对话。谁来给青蛙配配音,在井底好久都没看见其他小动物的青蛙,突然看见了一只小鸟,青蛙问小鸟; 生答。 师评(你读出了好奇/你读出来惊喜) 重读100多里。 这个时候小鸟也回答了,它说: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儿水喝。 一百多里到底有多远呢? 它等于50000米,李老师还要告诉大家,咱们成华小学的操场是200米一圈,那一百里就需要绕着操场跑250圈。一百里可真.....远啊! 谁来读出远的感觉来。 你读得有点远了。你读的可真远啊! (3)根据学习提示,师生合作读第一组对话。 老师读旁白。 男生当青蛙,读:“朋友,你从哪儿来呀?” 女生当小鸟,读:“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儿水喝。” (4)区分“渴”和“喝”。 小鸟的回答里有这两个双胞胎字,它们分别是......“渴”和“喝”,它们有什么区别呢? 三点水,口字旁。 来编个顺口溜记住它们吧。 口渴要喝水。 喝水要用嘴。 记住了吗?记住了。 那李老师来考考你们。一是?读!二是?读! 待会儿请你们读的时候把这两个字送进括号中。 一只乌鸦口( )了,到处找水( )。 太棒了!恭喜你们全部通关。你们顺利来到了青蛙和小鸟的第二次对话。 【预设六】 读好第二次对话 男生读青蛙,女生读小鸟,李老师读旁白,我们一起合作着读! 这里有个词老师不太清楚 说大话(吹牛的意思) 还有个词也要请你们帮帮忙。 无边无际(拖着读,超级大)。 【预设七】 关注课后题,读好下面句子。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不信,你跳出井来/看一看吧。 (1)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小小配音员们,李老师给大家送上第二个配音小技巧,它就是“关注标点,读好语气”。 师:第一句谁来读一读? 生读 师:它的句尾是什么符号? 生:问号。 师:谁来试着在句尾上扬着读一读。 (有上扬的味道了。) 师:青蛙真的相信小鸟在天上飞了一百多里吗? 生:不相信。 师:用怀疑的语气读一读。 (你把傲慢的小青蛙读得活灵活现!) (2)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师:谁来读读第二句。 生: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师:它句末的标点是? 生:感叹号! 师:感叹号带来了强烈的情感,谁来读读看! 生读 师,这一次,试着把蓝色部分拖着读,把红色部分重重读。请大家一起读。 读得真广阔啦! (3)不信,你跳出井来/看一看吧。 师:这一句啊句尾的标点符号是? 生:句号。 师:句号小朋友是个情绪稳定的小朋友,要平静地读。此外,这一句是小鸟真心劝青蛙的,所以需要读得很? 生:真诚! 师:谁来平静又真诚的读一读。 生读。 真是一理智又乐于助人的小鸟啊! 创设招募“配音小演员”的情境 初读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细节 过好字词关,帮助学生读正确 对三次对话进行朗读指导,随文识字
任务二:绘声绘色趣配音 (四)进入情境,朗诵训练 师:诶,节目组听到了你们的朗读觉得特别棒,发来了一个配音的练习视频,我们一起来看看它少了什么。 生:没有对话。 师:这就是节目组邀请我们完成的小任务,你想试试吗?两人一组,左边同学当青蛙,右边同学当小鸟,除了黑板上的两个提示,老师再告诉大家一个配音小技巧,动作和表情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声临其境哦,现在开始练习吧。 (同桌之间练习、根据时间机动安排1-2组进行展示。) 师:我们把掌声送给他们两个,这一小组的青蛙读得特别好,老师听出了他的自以为是。这一小组的小鸟读得特别好,老师听出来他的惊叹。 发布任务,关注朗读动作表情
任务三: 欢声笑语受邀请 (五)情境激趣,书写指导 师:我们的配音练习就到这里。首先恭喜获得邀请卡的同学,你们下节课可以带着这张邀请卡参加节目组的配音活动了。没有的呢,没关系,节目组刚刚告诉我,在卡片制作的时候,有“渴”和“喝”两个字没有补上去,所以希望请同学们帮忙填补好,只要写得好,同样能获得这张邀请卡。 重点指导“喝”“渴”。 记住右边笔顺。 理清左右结构。 分析左窄右宽。 横折钩压横中线,三点水写出弧度来。 评价标准:书写正确,占格准确;书面整洁,结构优美 2.学生练写,描红一个写一个,写在语文书田字格内。 串联整体,写好渴字。
板书预 设 坐井观天 无边无际 说大话 配音小技巧 井沿 熟读字词,读正确。 喝 渴 关注标点,读好语气。 配上动作表情,读得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