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物态变化练习题(含解析)2024---2025学年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章物态变化练习题(含解析)2024---2025学年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6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12-11 10:59: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章物态变化练习题
一、单选题
1.两只内径不同、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插入一杯热水中,经过一段时间后,会看到( )
A.两只温度计水银柱上升的高度相同,示数相同
B.内径细温度计水银柱上升得较高,示数较大
C.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上升得较高,示数较大
D.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上升得较低,两只温度计的示数相同
2.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普通轿车宽约为3m B.让人感到舒适的温度约为23℃
C.我国国歌播放一遍用时约5min D.中学生散步速度约为5m/s
3.如图,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入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对于这一实验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食盐可以降低冰的熔点
B.用筷子搅拌可以降低冰的温度
C.罐底的白霜是易拉罐中的水蒸气先液化后凝固形成的
D.小明认为家用体温计测量可以完成该实验
4.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物态变化( )
A.冰化成水 B.铁水铸成铁饼
C.将铜片放在热水中 D.水变成水蒸气
5.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凝固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属于非晶体
B.该物质的熔点是190℃
C.该物质凝固过程用时8min
D.第6min时这种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6.如图所示的温度计,下列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B.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C.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 ℃
D.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为30 ℃
7.下列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霜的形成是升华现象,是放热过程
B.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
C.寒冷的冬天,室外的人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是吸热过程
D.在发烧病人的额头上擦酒精降温,是因为蒸发吸热
8.下面四个有关生活实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晾晒在太阳光下的湿衣服不久会变干,是沸腾现象
B.被的水蒸气烫伤比被的水烫伤更严重,这是因为水蒸气液化要放出大量的热
C.炒菜前滴入热锅的小水滴很快不见了,是升华现象
D.寒冷的冬季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眼镜片上会出现“白雾”,是凝固现象
9.下列热现象发生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
①冰雪融化汇成溪流;②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③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④早晨草木上形成了露珠;
⑤室外冰冻的衣服晾干了;⑥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雪。
A.③④⑤ B.①③⑤ C.①③⑥ D.①②⑥
10.下面物质中,具有熔点的是(  )
A.铜丝 B.玻璃 C.石蜡 D.沥青
11.“谚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露种高山,秋分种平川——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B.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C.大雾不过晌,过晌听雨响——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D.瑞雪兆丰年——雪的形成是熔化现象,需要放热
12.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网络直播带货已成为拉动经济的重要手段,在一些生鲜冷链运输过程中,往往会用到冰袋,如图所示,是某食品冷链运输过程中使用的冰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冰袋温度很低,没有内能
B.温度从食品转移到冰袋
C.冰熔化过程吸热,温度不变
D.冰袋外表面的水珠是水蒸气凝华形成
13.假设两套完全相同的(如图甲所示)加热装置,两套装置的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的相等体积的M固体和N固体。它们的温度-加热时间曲线如图乙所示,在35min内M物质从固体熔化成了液体,N物质始终是固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乙可知M、N肯定都是晶体
B.第12min时M物质是固态
C.M物质在10~25min内因温度不变,没有吸热
D.“水浴法”的优点是使物体受热均匀
二、填空题
14.北方的冬天在门窗的玻璃上常常可以看到一层美丽的冰花,冰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的小冰晶,冰花形成的过程需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15.我国在金属铸造方面有着悠久历史,早在春秋时期已发明铸铁技术:先将铁矿石放入竖炉中 热 (填物态变化名称)得到铁水后,再借助外力浇注到铸型腔中(如图所示),使其 (填物态变化名称)冷却而得到所需的形状和尺寸的毛坯或零件。
16.干冰:固态的二氧化碳,它是将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压缩、冷却而成的,温度可达到零下78.5℃,如果将它放在空气中,会长出如图所示的“冰状胡须”。其形成原因是固态的二氧化碳 (填物态变化名称)时,从周围空气吸收热量,导致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17.如图所示,小吴使用热熔胶枪进行小制作,胶体经加热后发生熔化变为液态 (选填“吸”或“放”)热。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你猜一猜,这种热熔胶属于 (选填“晶”或“非晶”)体。
18.在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时,如图所示的a、b、c三种方法,正确的是 ;该温度计的示数为 ℃。
19.小明同学想探究美丽的树挂是怎么形成的。他将冰块放入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发现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加盐可使冰的熔点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0℃,白霜的生成是 现象。
三、实验题
20.小林同学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除了实验装置中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
(2)放置温度计时,由于该固体熔化后体积会变小,所以温度计玻璃泡应该放置在固体颗粒中间略 (选填“靠上”或“靠下”)的位置;
(3)图丙是该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发现:该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 (选序号)(①一直不变;②先上升后不变再上升);熔化过程持续了 min。
21.在探究固体的熔化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的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50 53
乙的温度/℃ 40 41 42 44 46 47 48 49 51 52 54
(1)甲和乙两种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 ;
(2)该晶体的熔点是 ℃;
(3)当该晶体的温度为53℃时,它处于 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22.如图甲所示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
(1)如图甲所示,在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铁圈A还是铁圈B? 。
(2)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
(3)撤去酒精灯,水不能持续沸腾,说明水沸腾时需要 热。
(4)在烧杯口加一个盖子,这样除了可以减少散热,还可以防止水蒸气在温度计上 (填物态变化名称),影响读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两只不同的温度计测量同一杯热水,则温度计的示数相同;两只温度计的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则水银的膨胀系数相同,则内径粗大的水银升高较低,内径较细小的水银升高较高,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2.B
【详解】A.普通家用轿车的宽度约1.5m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
B.在日常生活中,让人感到舒适的温度约为23℃,故B符合题意;
C.我国国歌播放一遍用时约47s,故C不符合题意;
D.中学生散步速度约为1m/s,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A
【分析】根据题目中对于冰的熔点及物态变化的提问可知,本题考查晶体熔化及凝华现象,根据晶体熔点与杂志的关系、凝华现象以及生活中对于常见物态变化的认识进行求解.
【详解】A.冰上撒盐,使冰中掺入杂质,降低冰的熔点,故A正确;
B.搅拌可以加快冰的熔化,冰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一直不变,故B错误;
C.罐底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成小冰晶时,附在罐底部形成霜,故C错误;
D.用体温计的测温范围是35℃~45℃,而加盐后冰熔化的温度低于0℃,超出了体温计的量程,所以家用体温计不能完成实验,故D错误.
4.C
【详解】A.冰化成水,从固态变为了液态,属于熔化;
B.铁水铸成铁饼,从液态变为了固态,属于凝固;
C.将铜片放在热水中,铜片吸收热量,水放出热量,物质的状态没有发生改变,因此不属于物态变化;
D.水变为水蒸气,从液态变为气态,属于汽化.
5.D
【详解】A.由图像知,该物质有固定的凝固点,属于晶体,故A错误;
B.由图像知,该物质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在210°C不变,所以,该物质的凝固点为210°C,故B错误;
C.由图像知,该物质的从2min开始凝固,8min凝固结束,该物质的凝固过程用时
8min-2min=6min
故C错误;
D.由图像知,该物质从2min开始凝固,8min凝固结束,所以,该物质在第6min时处于凝固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态,故D正确。
故选D。
6.D
【详解】A.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不同温度下温度计内液体的体积不同,玻璃管内液柱的长度不同,从而显示不同的温度,故A错误;
B.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物体中,故B错误;
C.观察图示中的温度计知:该温度计的量程是 20℃~100℃,故C错误;
D.观察图示中的温度计知:每一大格代表10℃,每一大格分成10小格,所以每一小格代表1℃,即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温度计的水银柱在0℃以上,示数为30℃,故D正确。
故选D。
7.D
【详解】A.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是放热过程,故A错误;
B.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故B错误;
C.寒冷的冬天,室外的人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液化现象,是放热过程,故C错误;
D.在发烧病人的额头上擦酒精降温,是因为酒精蒸发吸热,蒸发致冷,可以降温,故D正确。
故选D。
8.B
【详解】A.湿衣服晾干是水蒸发成了水蒸气,故A错误;
B.100℃的水蒸气液化成100℃的水时,要放出大量的热,所以被的水蒸气烫伤比被的水烫伤更严重,故B正确;
C.小水滴不见了是小水滴汽化成水蒸气进入到空气中,故C错误;
D.眼镜片上会出现“白雾”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B。
9.B
【详解】①冰雪融化汇成溪流属于熔化现象,熔化吸热;②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属于液化现象,液化放热;③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属于汽化现象,汽化吸热;④早晨草木上形成了露珠属于液化现象,液化放热;⑤室外冰冻的衣服晾干了属于升华现象,升华吸热;⑥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综上所述,①③⑤吸热,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10.A
【详解】铜丝是金属,属于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具有熔点;石蜡、玻璃和沥青都是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故选A。
11.A
【详解】A.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液化放热,故A正确;
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凝华放热,故B错误;
C.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液化放热,故C错误;
D.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凝华放热,故D错误。
故选A。
12.C
【详解】A.任何物体,任何时候都具有内能,故A错误;
B.热传递中,转移的是热量,不是温度,故B错误;
C.冰袋中的物质熔化时,虽然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故C正确;
D.冰袋表面的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过程中放出热量,故D错误。
故选C。
13.D
【详解】AC.由图乙可知,M物质在10~25min内不断吸热,但温度不再升高,说明此时物质达到了熔点正在熔化,因此这种物质属于晶体,但在35min内N物质始终是固体,不能由此确定N是晶体还是非晶体,故AC错误;
B.由图乙可知,12min时M在熔化过程中,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故B错误;
D.采用水浴法,温度变化比较均匀,并且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故D正确。
故选D。
14. 凝华 放出
【详解】[1][2]门窗的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内热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冷的窗玻璃,由水蒸气直接变成的小冰晶,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这是凝华现象,凝华需要放出热量。
15. 吸 熔化 凝固
【详解】[1][2]铁矿石变为铁水,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发生的物态变化为熔化,该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3]将铁水浇到铸型腔中变为固态的铁块,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物态变化为凝固。
16. 升华 凝华
【详解】[1][2]“冰状胡须”其形成原因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升华变成二氧化碳气体时,从周围空气吸收热量,导致周围空气温度迅速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了凝华,形成了小冰晶。
17. 吸 晶体
【详解】[1]胶体经加热后发生熔化变为液态,这个过程需要吸热。
[2]这种热熔胶熔化时温度不变,属于晶体。
18. b -3
【详解】[1]使用温度计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由图可知,a俯视会造成读数偏大,b方法视线与液柱的液面相平,读数正确,c方法仰视会造成读数偏小,所以在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时正确的是b。
[2]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柱的液面在0℃以下,说明温度低于0℃,所以示数为-3℃。
19. 低于 凝华
【详解】[1]往冰上撒盐,使冰中参入杂质,使冰的熔点降低,低于0℃。
[2]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成小冰晶附在底部形成霜。
20. 秒表 靠下 ① 6
【详解】(1)[1]实验过程中需要记录时间和温度,图中已有温度计,因此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秒表。
(2)[2]放置温度计时,由于该固体熔化后体积会变小,所以温度计玻璃泡应该放置在固体颗粒中间略靠下,避免熔化后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完全浸没在物质中。
(3)[3][4]由图丙可知,该物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且温度一直保持不变,直到熔化结束,继续加热,液体温度继续升高。熔化过程中该物质温度选填①;该过程需要吸热。由图丙可知,第6min开始熔化,第12min熔化结束,熔化过程持续了6min。
21.(1)甲
(2)48
(3)液
【详解】(1)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持续吸热,非晶体熔化时,温度不断升高,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甲为晶体。
(2)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表格中甲物质在48℃时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晶体的熔点为48℃。
(3)当时间为10min时,温度为53℃,已经高于熔点48℃,所以此时晶体已经完全熔化,故此时为液态。
22.(1)B
(2)94
(3)吸
(4)液化
【详解】(1)因要用酒精灯外焰加热,故在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铁圈B。
(2)由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此时温度计示数为94℃。
(3)沸腾后撤去酒精灯,水不能吸热,观察到的现象是水停止沸腾,说明沸腾需要吸热。
(4)在加热过程中,随着水温的升高,产生温度较高的水蒸气,在温度较低温度计玻璃管上液化成水,阻碍人读数的视线,加盖子后可以防止水蒸气上升至温度计玻璃管液化,影响读数。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