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第十九章 走进信息时代
第二节 让信息“飞”起来
学习目标-新课导入-新知探究-课堂小结-课堂训练
学习目标
1.知道电磁波及其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2.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
3.了解电磁波的应用。
4.了解电磁波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重点】
1.电磁波的应用。
2.波长、频率和波速。
新课导入
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7月20日21时40分,经过约8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支持下,圆满完成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
他们如何与地面联系呢?
知识点 电磁波
1
紫外线
可见光
红外线
电磁波:根据波长由小到大的顺序,电磁波可分为:γ射线、X射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微波和无线电波等。
新知探究
知识点 电磁波的应用
2
1.γ射线的应用
医生可以利用γ射线为病人做手术。
新知探究
2.用X光片判断是否骨折
利用电磁波的透射能力,可以检查人体。
新知探究
3.电视机、空调等设备的遥控器
遥控器是如何工作的呢?
新知探究
4.无线电波
手机
电视
收音机
新知探究
医生用γ射线做脑手术;用X光片判断是否骨折;电视机、空调等设备的遥控器都是_______遥控;微波在通信领域、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很大;_____________对收音机、电视机、飞机和舰船必不可少。
红外
无线电波
新知探究
知识点 波长、频率和波速
3
2.波传播的______用波速描述。电磁波传播的速度等于光速。真空中的光速c=____________。
波速
波长
快慢
3×108m/s
1.电磁波是一种波。在物理学中,常用______、______和______来描述波的特征。
频率
新知探究
波峰
m
3.波长是两个相邻______(或波谷)间的距离,用字母λ表示,单位是______。
波长λ
波峰
波谷
波的图像
新知探究
4.频率为波_________变化的次数与时间之比,用字母v表示。频率的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赫(Hz)
周期性
千赫(kHz)
兆赫(MHz)
1kHz=103Hz
1MHz=106Hz
新知探究
5.波速、波长与频率的关系:
c=λv
c:波速
λ:波长
v:频率
在真空中,电磁波的波速一定,所以电磁波的波长和频率互成反比关系。频率越低,波长越长;反之,频率越高,波长越短。
新知探究
6.用于通信的电磁波的主要范围及用途
电磁 波谱 频率范围v/Hz 波长范围λ/m 用途
长波 104~105 30000~3000 越洋长距离通信和导航
中波 105~1.5×106 3000~200 无线电广播
中短波 1.5×106~1.5×106 200~50 电报通信
短波 6×106~3×107 50~10 无线电广播、电报通信
米波 3×107~3×108 10~1 调频无线电广播
微波 3×108~3×1011 1~0.001 电视、雷达、无线电导航及其他专门用途
新知探究
课堂小结
一、电磁波
电磁波的分类
二、电磁波的应用
三、波长、频率和波速
波速、波长与频率的关系:c=λv
电磁波的应用
课堂训练
1.通信科技日新月异,5G正隆,6G崭露,都基于电磁理论。下列科学家中,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在理论上进行了分析总结的是( )
A.牛顿 B.瓦特
C.焦耳 D.麦克斯韦
D
课堂训练
2.2023年5月17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56颗北斗导航卫星。对其进行在轨测时,地面测试系统与该卫星之间的通讯利用了( )
A.红外线 B.电磁波
C.超声波 D.次声波
B
课堂训练
3.下列有关声和电磁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利用卫星系统进行导航,其信息传递的媒介与“B超”相同
B.利用声呐探测海深,其原理与蝙蝠在夜间正常飞行的原理不相同
C.在空气中,声传播的速度远小于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D.有线电话既有发射电磁波的功能,又有接收电磁波的功能
C
课堂训练
4.(双选)下列关于物理现象的描述与实际相符合的是( )
A.甲: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闹钟的铃声逐渐变小
B.乙:放在抽出空气的玻璃罩内的手机不能接收到来电信号
C.丙:刚停止沸腾水,若从烧瓶中往外抽气,水又沸腾起来
D.丁:自制潜水艇模型,向外拉注射器活塞,“潜水艇”上浮
AC
课堂训练
5.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飞船在加速升空的过程中,机械能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地面控制中心与飞船主要是通过 实现通信联系。
增大
电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