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优课PPT】第16.1课 《赤壁赋》课件+教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优课PPT】第16.1课 《赤壁赋》课件+教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4.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11 11:06:04

文档简介

(共60张PPT)
第16课
授课老师 ****
编版高中语文教材 必修 上册
授课老师 ****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
了解赋的相关知识。反复阅读,提高语言感受能力。了解作品“以文为赋”,骈散结合的形式特点,鉴赏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
思维发展与提升:
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自主合作探究,领悟文旨、理通思路,赏析表现手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
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了解作者运用的主客问答这一赋体的传统手法,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提高阅读鉴赏能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
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一、导入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乌台诗案”
二、知人论世——作者简介
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
“三苏”:苏洵、苏轼、苏辙
“唐宋八大家”: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三苏”、王安石、曾巩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前赤壁赋》、《后赤壁赋》
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题西林壁》
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为豪放派词的创始人 《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定风波》、《念奴娇·赤壁怀古》
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初四大家
“散文”
“诗”
“词”
“书法”
文学理论:写文章要如“行云流水”的文艺观
“绘画”
绘画上“朱竹”别具一格。朱竹:朱笔画的竹,亦指红色的竹。朱笔画竹,始于苏轼。
二、知人论世——作者简介
元丰三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为排遣内心郁闷,泛舟赤壁,先后写下了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知人论世——创作背景
“三咏赤壁”
《前赤壁赋》
《后赤壁赋》
《念奴娇·赤壁怀古》
“赋”是我国古代一种文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特点——“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写景,借景抒情”(写景叙事,抒情说理)。
骚赋
赋的发展
二、知人论世——文体常识
屈原

魏晋


辞赋
骈赋
律赋
文赋

的名称最早见于战国后期荀况《赋篇》,到汉代始成特定的体制。在当时是一种新文体,“是古典散文从骈文的桎梏中冲杀出来取得胜利后的一个新成果”,但它并未完全脱离传统的规格,如汉魏的赋一般在开头、结尾都有短篇故事,中间有主客问答,本文亦具有此特征。
“赋”
三、文体知识——赋
四、整体感知——吟哦讽诵
1、壬戌( )
2、属客( )
3、窈窕( )
4、万顷( )
5、冯虚( )
6、扣舷( )
7、桂棹( )
8、溯流光( )
9、倚歌而和之( )
10、袅袅( )
11、幽壑( )
12、嫠妇( )
13、愀然( )
14、相缪( )
15、荆州( )
16、舳舻( )
17、旌旗( )
18、酾酒( )
19、横槊( )
20、麋鹿( )
21、扁舟( )
yǎo tiǎo
rén xū
qǐng
píng
zhǔ
zhào
niǎo

xián

Yǐ,


qiǎo

liáo
jīng
zhú lú
jīng
shī
shuò
piān
22、匏樽( )
23、相属( )
24、蜉蝣( )
25、一粟( )
26、须臾( )
27、挟飞仙( )
28、遨游( )
29、消长( )
30、苟非吾之所有( )
31、惟江上之清风( )
32、无尽藏也( )
34、肴核( )
33、洗盏更酌( )( )
35、狼籍( )
36、枕藉( )
páo
fú yóu


jiè
xié
áo
gǒu
wéi
zàng
zhuó
zhǎn
Yáo hé

zhǎng
zhǔ
四、整体感知——吟哦讽诵
四、整体感知——吟哦讽诵
自由朗读,明确朗读注意点:
读准字音,把握语速和语调,注意情感变化(“乐”的部分要读得轻松愉快;“悲”的部分要读得悲凉激昂;“喜”的部分要读得旷达洒脱。)
四、整体感知——吟哦讽诵
第1段
集体朗读,明确文章内容,概括各段段意:
第2段
第3段
第4段
第5段
作者游赤壁的情景,展现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交织,露珠水色辉映。
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箫声的悲凉。
客人感慨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悲观情绪。
作者劝慰客人抛开个人愁情,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的豁达开朗的心情。
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而眠。
四、整体感知——吟哦讽诵
第一段
既望:过了望日(农历十五日)之后,指农历十六日。望,每月的农历十五日。
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状语后置句,正确的语序应该为“于赤壁之下泛舟游”。于,介词,在。下,方位名词。
五、研读文本
徐:缓缓
兴:兴起, 产生。
属:这里指劝人饮酒;“嘱”。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壬戌年的秋天,七月十六日,苏轼(我)和客人在赤壁之下泛舟(划船)游览。清风缓缓吹来,江面上不起波浪。(我)举起酒杯劝客人喝酒,吟咏《诗经》中关于“明月”的诗歌,歌唱着《诗经》中关于“窈窕”的篇章。
五、研读文本——第一段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译文:
少焉:一会儿。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状语后置句(也可作正常语序解)。于,介词,在。
横:横越。
五、研读文本——第一段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纵:放任。一苇:指小船。
如:往。
凌:越过。
万顷:指广阔的江面。
茫然:旷远的样子。
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在斗宿和牛宿之间逗留不前。白茫茫的水气笼罩着江面,江水的泛光和天空连成一片。(我们)任凭小船漂荡,越过茫茫无边的江面。
五、研读文本——第一段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译文:
浩浩:江水浩荡的样子。
而:连词,表转折。
其:代词,指“一苇”。
所止:“所”字结构,“所”+动词=名词性结构,所...的(地方、样子、东西)。
五、研读文本——第一段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飘飘:轻快飘然的样子。
遗:脱离; yí 。
羽化:传说成仙的人能飞升,像长了翅膀一样。
五、研读文本——第一段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江面)浩荡的样子,(小船)仿佛凌空驾风而行,却不知道它所要停止的地方;(我们)轻快飘然的样子,仿佛要脱离人世超然独立,成为飞入仙境的神仙。
译文:
五、研读文本——第一段
1、第一段怎样划分层次?
第一层:第1句。点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第二层:第2-3句。第2句写景,第3句叙事,写月出之前的情况。
第三层:第4-7句。第4、5句写景,第6、7句叙事,写月出之后的情况。
三层
五、研读文本——第一段
2、第一段哪些句子描绘了“七月既望”之夜赤壁的景色?哪些句子写出了泛舟者在这样景色下产生的心理感受?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景色:
感受: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五、研读文本——第一段
3、第一段展示的境界如何?(概括大意题)感彩如何?
感彩以喜悦为主。
友人相聚
泛舟赤壁(之下)
畅饮美酒
咏诵诗文
迎风赏月的舒畅飘逸
超然物外的境界
为何而乐?
观景而乐
于是:介宾词组。于,介词,在;是,代词,表时间。
甚:极,十分。
而:连词,表承接。
之:补足音节,不译
五、研读文本——第二段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空明:月光下的清波。
溯:逆流而上。
流光:江面浮动的月光。
渺渺:悠远的样子。
美人:借代。
五、研读文本——第二段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在这时,(我们)喝着酒,喝得十分欢畅,一边敲击着船舷一边唱起歌来。歌词说:“桂木做的棹啊兰木做的桨,划破月光下的清波,在月光浮动的江面逆流而上;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眺望美人啊,美人(月亮、圣主、理想)却在天的那一边。”
译文:
者:判断句。
倚:循,依。
和:同声相应,唱和。
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长。
五、研读文本——第二段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缕:细丝。
舞、泣:动词使动用法。
幽壑:深谷。
之:结构助词,的。
嫠妇:寡妇。
五、研读文本——第二段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有位吹奏洞箫的客人,依照歌曲的声调和节拍同声相应(伴奏)。洞箫声呜呜咽咽的样子,像哀怨,又像思慕,像哭泣,又像倾诉,吹奏完毕,尾声(余音)凄切、婉转、悠长,像细长的丝线一般绵延不断。(洞箫声)使潜藏在深谷中的蛟龙听了翩翩起舞,使独坐孤独小船上(孤舟)的寡妇听了伤心哭泣。
译文:
五、研读文本——第二段
1、第二段怎样划分层次?
第一层:第1-3句。主人歌声。
第二层:第4-6句。客人洞箫声。
二层
2、第二段展示的境界如何?(概括大意题)
主客歌箫互答的喜悲交集的境界。
五、研读文本——第二段
本段的“喜(乐)”体现在:主人“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本段的“喜(乐)”比上段程度更深,为下段突转写“悲”做铺垫,形成反差。(作用)
3、本段的“喜(乐)”从何体现?与上段的感情有何不同?(查找原文题+概括大意题)
五、研读文本——第二段
4、本段的“悲”从何体现?作者是怎样描写洞箫声之悲的?(查找原文题)
本段的“悲”体现在:客人悲凉的洞箫声;
运用生动的比喻,借助夸张、想象,(精细地刻画)化抽象为具体,描写出洞箫悲咽低徊的哀音。(具体表现)
五、研读文本——第二段
5、歌词中的“美人”指代什么?歌词表达了主人怎样的情怀?
指代作者所思慕的人(月亮、圣主贤臣、美好理想);
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着和积极乐观的态度,对政事的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具体表现)
6、本段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
转折过渡
内容上:叙事、写景→叙事说理;
情感上:喜→悲。
因何而悲?
洞箫悲凉
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 正:整理。
危:端正。
何为:为何。
西、东:方位名词做状语。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五、研读文本——第三段
缪:缭,盘绕
郁:茂盛。
苍苍:苍翠。
困:动词被动用法。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五、研读文本——第三段
苏轼(我)不禁脸色大变,整衣端坐问客人:“您吹奏的曲调为什么这样悲凉呢?”客人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操的诗句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水互相环绕,(草木)茂盛苍翠,这不是曹操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
译文:
方:当…的时候(“当是时”)。 破、下:攻占。
舳舻:船头和船尾的并称,泛指首尾相接的船只。
酾酒:滤酒,这里指斟酒。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五、研读文本——第三段
槊:长矛。固:本来。况:何况。
渔、樵:名词活用动词。
侣、友:名词活用动词(意动)。
匏:葫芦。
以:连词,表目的。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五、研读文本——第三段
当他夺取荆州,攻占江陵,顺长江东进的时候,战船相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他)面对长江斟酒,横握长矛吟诗,本是盖世英雄,然而如今在哪里呢?何况我和你在江中小洲上打鱼、砍柴,与鱼虾做伴侣,和麋鹿交朋友,驾着一只小船,举起简陋的酒杯互相劝饮。
译文:
一世之雄也
固一世之雄也
横槊赋诗
须臾:片刻,形容生命之短。
挟:持、带,这里意为偕同。
骤得:数得,屡次得到。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五、研读文本——第三段
遗响:余音,指萧声。
悲风:指秋风。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五、研读文本——第三段
(我们)像蜉蝣一样将短暂的生命寄托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如同大海里的一粒米。(我)哀叹我们生命的短暂,羡慕长江流水的无穷无尽。(我)希望能偕同神仙一起遨游宇宙,和明月一样永世长存。(我)知道这种想法不可能轻易实现,只好把自己的感慨寄托在吹奏的曲调当中,在这悲凉的秋风中吹奏出来(这就是我吹奏的曲调这样悲凉的原因了)。”
译文:
五、研读文本——第三段
1、第三段主要写什么内容?(概括大意题)
客人的回答,阐发怀古伤今之情(悲伤的原因)。
2、本段的感彩如何?“客”是如何阐发“悲”的情怀的?
悲伤。面对主人“何为其然也”的发问,客人并不是直陈其事,而是连用两个问句,使文章陡生波澜。
从眼前美景联想到曹操诗句,进而联想到曹操生平经历,触景伤情,感慨人生的短暂,表现出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的思想。
五、研读文本——第三段
3、如何理解“客”这种“悲”的情怀?
对于封建社会的文人来说,政治失意就意味着前途尽失,往往就容易陷入到心情苦闷和前途迷茫之中。客人的回答表现出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在文中虽为“客”语,实际上反映了苏轼本人思想中的消极层面。
因何而悲?
怀古伤今
夫:发语词。
斯、彼:指示代词,此、那。
盈虚:月亮的满(圆)缺。 卒:到底。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五、研读文本——第四段
盖:表假设语气。
自:从。
曾:竟,简直。
何羡:倒装句,“羡何”。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五、研读文本——第四段
苏轼(我)说:“客人(您)真的了解那江水和月亮吗?江水总是像这样不断流逝,但始终不曾真正的消失;时圆时缺的月亮就像那样变化,但(月亮本身)到底没有消减和增长。如果从那变化的一面来看,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都变动),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曾保持过原状;如果从那不变化的一面来看,那么万物和我们一样都是永恒的,又羡慕什么呢!
且夫:发语词,表示另起一个话头。
主:归属,主宰。
苟:表假设语气。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五、研读文本——第四段
虽:即使。惟:只有。
造物者:大自然。
共适:共同享用。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五、研读文本——第四段
(至于)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如果不是我所有的东西,即使一丝一毫也不敢取用。只有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到它就成为声音,眼睛看到它就成为颜色,取用它们没有人禁止,享用它们也不会竭尽,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而我和你可以共同享用。”
译文:
1、本段主要写什么内容?感彩如何?
苏子反驳客人的观点,阐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
感彩变为喜悦。
五、研读文本——第四段
2、面对客人的悲观,苏轼是怎样劝慰客人,使他从悲情中解脱出来的?
苏轼的回答照应文章开头的写景和客人的回答。
以江水、明月作比,先从“变”与“不变”的角度,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不必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不必纠结人生的短暂,阐发变化与永恒的辩证关系。再从“取”与“不取”的角度,阐述大自然是个无穷宝库,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不取碌碌官位、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而取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己享用,从中得到乐趣。苏轼的回答传达着轻物质而重精神,执着于理想抱负,并保持好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五、研读文本——第四段
肴核:菜肴和果品。
既:已经。
狼籍:凌乱。
枕藉:互相枕着垫着。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 ,不知东方之既白。
五、研读文本——第五段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 ,不知东方之既白。
五、研读文本——第五段
客人高兴地笑了,(于是)洗净酒杯重新斟酒再喝。菜肴和果品都已经吃光了,酒杯盘碟凌乱(地摆着)。(我们)在舟中互相枕着垫着(躺在一起),不知不觉东方已经显出白色(天亮)了。
译文:
五、研读文本——第五段
6、本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结尾写客人听完苏轼的一席谈话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
照应开头,写尽游赏之乐,而至于忘怀得失,超然物外。
皆大欢喜?
保留传统赋体的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吸取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赋在句式、声律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有散文的透辟理念。散文笔势笔调,使文情沉郁顿挫,极富声韵之美。
如文中描写洞箫声的悲凉,连用五个比喻,将抽象的声音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效果极佳。
六、写作特点
1、以文为赋。
2、形象优美,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
全文无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形成情、景、理的融合。
通篇以景贯穿,“风”和“月”是主景,山和水辅之。作者抓住“风”和“月”展开描写和议论:先写月夜泛舟大江,饮酒赋诗,使人沉浸美景而忘怀世俗的快乐心情;再从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促,万物变动不居,跌入现实的苦闷;最后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表达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六、写作特点
3、情、景、理融为一体。
总结
《赤壁赋》记叙了苏轼与客人月夜泛舟游赤壁所见所感,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为线索,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脱的达观。
全文通过主客问答所表现的喜乐与悲伤,是作者内心矛盾和复杂情感的真实反映。作者抒发哀怨之情时,流露出“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在作者对“变”与“不变”的辩证思考中,化为洒脱、豪迈的气度,展现出作者积极进取、达观超然的人生态度。
回顾梳理
内容回顾
七、回顾梳理
1、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1)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2)写景抒情(苏轼的乐情,客人的哀情);
(3)叙事说理(“变”与“不变”)。
苏轼与客人夜游赤壁,抒发对人生的感慨。
2、主人与客人的人生看法有什么不同?
“变”
“不变”
主人-乐观
客人-悲观
3、全文的感情如何变化?
七、回顾梳理
(1) 月下泛舟 游赏之乐(主人、客人)
(2-3) 开怀畅饮 乐甚(主人畅饮放歌)
怀古伤今 人生之悲(客人洞箫哀音)
(4-5) 阐述哲理 超脱之乐(主人说理)
由悲转乐 超脱之乐(客人听理)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赤壁之景
“举酒属客”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客人
1、乐极生悲
2、释悲生议
主人
1、借景说理
2、解客之悲

景、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月夜泛舟
英雄易逝
人生苦短
仙愿难成
“变”“不变”
3
优课PPT网页端,轻松下载(不限速)  读苏轼《定风波》
  丘麦
  苦难沧桑见真情,微言大义慰生平。
  穷经品读圣贤训,守拙行藏浅薄名。
  欲缚苍龙磨利剑,为擒猛虎展长缨。
  莫言秃笔终无用,会挽狂澜大厦倾。
  北宋嘉佑二年(1057年),年方21岁的苏轼在应礼部试时所作申论文章《刑赏忠厚之至论》,令主考官欧阳修和副主考官梅尧臣大为赞叹,欧阳修认为该文说理透彻,结构严谨,文辞简练而平易晓畅,“脱尽五代宋初以来浮靡艰涩之风”,“有孟轲之风”,甚至断言“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在文坛领袖欧阳修的宣传下,风华正茂的苏轼声名大噪,风头一时无两,连曹太后(神宗的祖母)也喜欢读他的诗文,成了他粉丝团的核心成员。
  虽然拿到了官场的入场券,拥有较高的起点,但步入仕途后的苏轼却没有一路顺遂。众所周知,他的一生颠沛流离,受尽坎坷,经历生死,到过许许多多的地方,但这一路风雨,这一路艰辛,这一路坎坷,这一路苦楚,他以祸为福,以苦为乐,坦然面对,自我调侃,没有消沉,没有失落,没有抱怨,文学殿堂永远可以听到那《赤壁赋》《念奴娇》《水调歌头》等华美乐章,从他的笔下永远也看不到那软绵绵的情诗与愁苦。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是45岁的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后所作的《定风波》。散步途中风雨忽至,本是令人扫兴的事,友人深感狼狈,兴意阑珊,苏轼却全不在乎,一副泰然自若的模样昂首前行。寥寥数笔,它记录了诗人的不屈,展现了诗人的坚韧。经历了乌台诗案,诗人已成长为关东大汉,他只会吟“大江东去”的豪迈,他只会唱“千古风流人物”的激昂。
  如果镜头可以回放: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上诉谈新法弊病,因此受到王安石等人的排挤。苏轼于是自请离京任职,这便到了杭州,后来又调往密州等地。元丰二年(1079年),43岁的苏轼被调为湖州知州,也正是这一年,乌台诗案拉开序幕,一盆特大号的脏水出其不意泼向了他。
  所谓“乌台”,即御史台,因官署内遍植柏树,柏树上常有乌鸦栖息筑巢,人称乌台。后人把此案称为“乌台诗案”。乌台诗案是一场官场的角力、一场民心的较量。双方均以诗人为棋子,人性之卑劣、手段之残酷、政治之黑暗展露得淋漓尽致。
  脏水不是本来就脏,而是有人不断朝水里丢下污垢,有意把水扰浑;苏轼也不是本身就错,而是庙堂风云诡异,尔虞我诈、抹黑搞臭对手已成常态,一着不慎,他便成为别人的牺牲品。
诗人究竟犯了何事?苏轼不过是给神宗皇帝的《湖州谢上表》中无心吐槽了一句“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查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这翻译成白话,意思是“皇上也知道我本人是愚昧不堪,不合时宜,难以和变法派共事;又考虑我年老不爱生事,按照我的能力,在地方管理百姓还是称职的。”然而,到了某些别有用心的人眼里,这句话就变味了,变成了他本有二心,对皇上不敬,公然埋怨皇上对他安排不公。这是显然是授人以柄。于是,历史上最早的文字狱之一“乌台诗案”拉开了帷幕,一把明晃晃的利刃插向诗人的胸口。
 在官场,扳倒对手的手段基本上还是沿用历史上奸臣贼子们构陷忠臣良将的老一套办法,诸如歪曲事实、牵强附会、无中生有、罗织罪状、无限上纲、激怒权要和不讲道理,仗势欺人,等等。有了论点,还需要论据,还需要帮凶。单凭《湖州谢上表》里一两句话是不行的。偏偏凑巧,苏轼当时出版了新著《元丰续添苏子瞻学士钱塘集》,给御史台的新人提供了收集材料的机会。于是,一些人就撸起衣袖,充当“来俊臣”“周兴”这样的狠角色,他们认真研究苏轼在大宋各类媒体平台大小号公开发表的诗文,从中断章取义,捏造罪名,妄图挖掘出诗人埋怨皇上的“铁证”。正是苏轼这些信笔写来的诗词,为他的政治命运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在这场可耻的围攻中,一些品格低劣的文人充当了急先锋。首先由何正臣发难,挑起对苏轼的构陷,接着舒亶(dǎn)接棒,补充构陷苏轼的大量“证据”。在此基础上,对苏轼积怨甚深、重量级的御史中丞李定才披挂上阵,主导指挥对苏轼的构陷。这样的“组合拳”,既能给苏轼形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又能威吓那些试图想为苏轼讲公道话的正直之士缄口不言,更能引起拥有最高决定权的皇上重视,以达到一举将苏轼置于死地的目的。
  何正臣原是监察御史里行,一个不在编制员额内的御史台工作人员。他急于转正,一心想寻找“立功表现”来实现往上爬的目的。于是他首先从苏轼谢表中摘引“新进”“生事”等语上奏,给苏轼戴上“讥刺朝政”“妄自尊大,愚弄朝廷”的帽子,大获御史中丞李定的欢心,从而引发了一起轰动朝野,差点把苏轼处以极刑的“乌台诗案”。
 监察御史台里行舒亶是一个善打小报告的狂热分子。他经过4个月的潜心钻研,找出苏轼几首有非议朝廷倾向的“问题诗句”,他如获至宝,马上上表弹劾。舒亶是北宋词人,他创作的《虞美人·寄公度》是一首佳作,但他的艺术成就与人品成反比。他在揭发苏轼的同时也揭发了自己的恩人张商英,他的那位恩人正是举荐他做官之人。神宗皇帝看了他的表,就降了他恩人的职,贬到江陵。这似乎是一出农夫与蛇的故事。而正是此人与何正臣等人一起打小报告给宋神宗,诬陷苏轼写给皇帝的感谢信中有讥讽之意。这封感谢信宋神宗已看过,本来觉得没什么问题。但舒亶却苦口婆心地分析说,文中有“讥切实事之言”,而且意图谋反,“流俗翕然,争相传诵,忠义之士,无不愤惋”就是证据。“愤”的是苏东坡,“惋”的是皇帝,忠义之士没有不愤惋的。虽然他是胡诌乱造的,能让素来“注重公众形象”的宋神宗心头一颤,从而对苏轼起了疑心。
  “几缕白发有时能够冒充师长、掩盖邪恶,却欺骗不了历史。”监察御史中丞李定是“乌台诗案”攻击苏轼最凶的重量级人物。他是一个丧父之后不回家服丧而被司马光唾骂的人。古人非常重视孝道,父母逝世必须服丧三年,而这位大人却对组织不忠诚不老实,隐瞒父丧不回家守孝,贪恋权力。他是在王安石变法期间窜升上去的,惯于见风使舵、唯利是图之人,他以心胸狭窄,嫉妒心极强著称。苏轼名满天下,文采斐然,深得神宗皇帝的赞赏,他对此早已嫉妒之至。为了牢牢抓住手中的既得利益,阻止苏轼有机会奉召入朝,他在苏轼的谢恩表和一些诗词作品中断章取义,大肆行诬蔑和弹劾之能事,企图置他于死地。
又如知谏院张璪,最善于窥测风向,左右逢源。元丰年间张璪官拜参知政事时,朝臣群起而攻之,其中刘挚的话切中其要害:“初奉安石,旋附惠卿,随王珪,党章惇,谄蔡确。数人之性不同,而能探情变节,左右从顺,各得其欢心。”这就把张璪毫无操守、有奶是娘、谄媚权贵的小人嘴脸勾勒出来,十分贴切。张璪原是苏轼的同年进士,两人入仕后又在凤翔同事两年,交游颇密。在乌台诗案中,张璪以知谏院的身份参与推治,竟蓄意致苏轼于死地。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礼曾奉劝宋神宗宽恕苏轼,张璪竟闻之大怒,当面斥责帮苏轼说公道话的王安礼,惟恐苏轼得以免死。
  又如,一个芝麻小官李宜之。他在安徽灵璧县听说苏东坡以前为一个园林写过一句诗词,居然不加核实,也敢给皇帝上书,上纲上线,说什么“这样的诗没有正能量,会影响参加科举考试的人的进取心,还会使大宋王朝的人才政策得不到落实”云云。为何一个小人物也胆敢跳出来蹭热点、踩苏轼一脚?李宜之参与这“乌台诗案”的原因,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落井下石”。事实证明李宜之达到了目的,历史用另一种方式记住他的名字——他终于遗臭万年了。
又如知谏院张璪,最善于窥测风向,左右逢源。元丰年间张璪官拜参知政事时,朝臣群起而攻之,其中刘挚的话切中其要害:“初奉安石,旋附惠卿,随王珪,党章惇,谄蔡确。数人之性不同,而能探情变节,左右从顺,各得其欢心。”这就把张璪毫无操守、有奶是娘、谄媚权贵的小人嘴脸勾勒出来,十分贴切。张璪原是苏轼的同年进士,两人入仕后又在凤翔同事两年,交游颇密。在乌台诗案中,张璪以知谏院的身份参与推治,竟蓄意致苏轼于死地。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礼曾奉劝宋神宗宽恕苏轼,张璪竟闻之大怒,当面斥责帮苏轼说公道话的王安礼,惟恐苏轼得以免死。
  又如,一个芝麻小官李宜之。他在安徽灵璧县听说苏东坡以前为一个园林写过一句诗词,居然不加核实,也敢给皇帝上书,上纲上线,说什么“这样的诗没有正能量,会影响参加科举考试的人的进取心,还会使大宋王朝的人才政策得不到落实”云云。为何一个小人物也胆敢跳出来蹭热点、踩苏轼一脚?李宜之参与这“乌台诗案”的原因,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落井下石”。事实证明李宜之达到了目的,历史用另一种方式记住他的名字——他终于遗臭万年了。
性格决定命运,苏轼这种狂放不羁、耿介直率、不慎语言的个性招怨、树敌太多,使他在政治生涯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三人成虎。倒霉的苏轼,祸从天降,做了新旧政争旋涡中的“代罪羔羊”。一堆小人始终盯着苏轼不放,积极向宋神宗打小报告,从不同角度构陷抹黑,在这些人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结伙陷害、集体围剿下,终于动摇了宋神宗心底最后一丝对苏轼的信任,宋神宗接受了台谏们的“控”状,还以为不过找苏轼来问个明白而已,并不觉得事情有那么严重,后来才觉察到他们对苏轼实陷冤诬,意图救赎,但这场文字狱却已轰轰烈烈地烧了起来,苏轼终究没逃过牢狱之灾、皮肉之苦。
  根据《东坡乌台诗案》记载,御史台于元丰二年十一月三十日奏上审讯结果。即苏轼从被押至御史台的八月十八日起,直至十一月底,“诗案”都处在审讯即“根勘”阶段。审讯的结果就是“供状”,苏轼“供状”的每篇都涉及另一个人(首先是王诜,其他如李清臣、司马光、黄庭坚等),苏轼与之发生了诗文唱和或赠送的关系,这些诗文被列举出来,追问其中是否含有讥讽内容。供状分列了大约四十篇。御史台在“供状”定稿已经提交后,还继续深挖苏轼的更多“罪状”,尤其是与驸马王诜交往中的“违规违法”事实。
  御史台对苏轼的指控,大多属于刻意引导,牵强附会。如解读《和韵》诗云:“嘉谷卧风雨,莨莠等我场。阵前漫方丈,玉食惨无光。”苏轼自己解释说,又取《诗》(诗经)云:“忧心悄悄,愠于群小。”御史台认为,这以讥讽当今进用之人为小人也。苏轼用“悄悄”、“愠”等词,暗藏“群小”之意。又如解读《汤村》诗云:“居官不任事,萧散羡长卿。胡不归去来,留滞愧渊明。盐事星火急,谁能恤农耕?薨薨晓鼓动,万指罗沟坑。天雨助官政,泫然淋衣缨。人如鸭与猪,投泥相溅惊。下马荒堤上,四顾但湖泓。线路不容足,又与牛羊争。归田虽贱辱,岂失泥中行?寄语故山友,慎毋厌藜羹。”御史台认为,这是对盐官在汤村一带开运盐河的不满。迫于巨大的精神压力和肉体折磨,苏轼写成数万字的亲笔供述,对大部分指控供认不讳,都承认在诗中批评新政。
  苏轼到底在御史台狱中受了受了多少刑,受多少苦?没人知道。后来苏轼在《狱中寄子由》写道,“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无比凄惨。可以想象得出,审讯者会常对他通宵审问。在等待最后判决的时候长子苏迈每天去监狱给他送饭。由于父子不能见面,所以在暗中约好:平时只送蔬菜和肉食,如果有死刑判决的坏消息,就改送鱼,以便心里早做准备。一日,苏迈因银钱用尽,需出京去借,便将为苏轼送饭一事委托远亲代劳,却忘记告诉远亲暗中约定之事。偏巧那个远亲那天送饭时,给苏轼送去了一条鱼。苏轼一见大惊,以为自己凶多吉少,便以极度悲伤之心,为弟苏辙写下诀别诗两首。其一:“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其二:“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额中犀角真君子,身后牛衣愧老妻。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应在浙江西。”从中可以想象苏轼身处深牢大狱的惶恐与无助。
  或许这就是跌入泥潭的人所共有的境遇。你身处高位,春风得意时,万众仰望,大家都为你歌功颂德,说你如何好如何水平高如何爱民如子,浑身上下都是优点,毫无瑕疵;当你交上华盖运掉入泥里,之前对你敬若天臣、视若亲朋的人会一夜之间离你而去;你的朋友圈也会在一夜之间清理得干干净净,似乎从来不曾结识。
  但善良的人爱苦受难,总会有人挺身而出。有几名狱卒知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大文豪,便轮番照顾他,尽力保障他的饮食生活;他的弟弟苏辙和朝中的好友不怕受牵连,接连上书为他开脱,宰相吴充直言“陛下以尧舜为法,薄魏武固宜,然魏武猜忌如此,犹能容祢衡,陛下不能容一苏轼何也?”;王安石和弟弟王安礼也上书神宗,劝说:“圣朝不宜诛名士”“自古大度之君,不以言语罪人”;一向欣赏苏轼诗文和为人、身患重病的神宗祖母曹太后也替他出面求情:“昔仁宗策贤良归,喜甚,曰:‘吾今又为吾子孙得太平宰相两人’,盖轼、辙也,而杀之可乎?”
或许是这些人的求情,或许根本审不出什么,或许宋神宗动了恻隐之心,元丰三年(1080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本来也不想滥杀无辜的宋神宗最终下召释放了已关押了130天的苏轼,把他贬往黄州(今湖北黄冈),充团练副使(相当于县武装部副部长),但不准擅离该地区,并无权签署公文。这样的结果,李定等人肯定大失所望。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人生是自己的,一定要活得精彩。苏轼不需要向陷害他、打击他的人说任何的言语,因为他改变不了那些人总想置他于死地的想法,诗歌就是他手中最强大最有力的武器。磨难总是能推进人的成熟,苏轼成熟于黄州这穷乡僻壤之间,成熟于孤独之中。自黄州始,小官员苏轼活成了大文豪、全才巨匠苏东坡。从此,官场少了个溜须拍马的苏轼,文坛多了位响遏行云的苏东坡。他撰诗并书法的《寒食帖》,发人生之叹,写苍凉之情,表惆怅孤独之怀,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异彩,势奔放,无荒率笔,被书法界公认为“天下第三行书”。
 黄州成了苏轼一生诗词与文章创作的顶点,也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坛的地位。他一反谪官在遭受打击时鸣冤叫屈、叹老嗟卑的常规,在诗文中虽自嘲不幸,却又以超旷的胸襟对待。苏轼这种“能从黄连中嚼出甜味来”的豁达乐观精神是令人最钦敬的地方,他在黄州的五年时间,在政治上虽然是低谷时期,但在创作上却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他在看透世间冷暖、寄情山水之际,写出了《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黄州寒食贴》等387篇流传千古的诗文和书法作品。除了作为宋词豪放派的开山鼻祖和“唐宋八大家”、书法家、画家等斐然成就,他还成了古代文学家中身处逆境而大有作为的励志典范,他“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境界永远是后人学习的榜样。
  作者:麦和幸
  责编:大志《赤壁赋》教学设计
【素养目标】
1.了解作品“以文为赋”、骈散结合的形式特点,品读赏析作品精当的语言,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2.根据作者运用的主客问答这一赋体的传统手法,体会作品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理解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培养勇于面对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1.品读赏析作品精当的语言,积累相关文言知识。
2.深入研读作品,体悟苏轼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
【教学难点】
1.根据作者运用的主客问答这一赋体的传统手法,体会作品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教学方法】诵读品悟法、情感体验法、探究学习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作者及作品知识,结合创作背景理清文章写作思路。
2.学习、积累、整理文言知识点,品读第1、2自然段,品味赏析优美的写景词句。
课前准备:回顾已学苏轼豪放词《江城子·密州出猎》《念奴娇·赤壁怀古》,梳理词人生平主要事迹。
一、导入:他曾自嘲“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而也恰恰是黄州成就了他在文学上的不朽之名。
明确:“乌台诗案”是苏轼人生的转折点。
二、知人论世
(一)作者简介: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20岁进士及第,少年成名。43岁时,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死后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2)创作背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代的黄州,即今天的湖北黄冈。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名为赤鼻矶。有人说这就是三国时期周瑜大破曹军的赤壁,实则不是。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秋冬,苏轼为排遣内心郁闷,泛舟赤壁,先后写下了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
3、文体常识
赋,本是一种文学表现手法,为《诗经》“六义”之一。汉代形成一种特定体制,成为一种文体。兼具诗和散文的性质,讲究文采,注重韵律。以铺叙事物为主的是“大赋”,以抒情为主的叫“小赋”,接近于散文的称“文赋”,接近于骈文的称“骈赋”“律赋”。
明确:古人常将“辞”“赋”合称,因二者都体形灵活,篇幅长短不限,句子以四、六言为主,且允许有参差落差,风格上都讲究文采,多用铺陈。
区别:“辞”在句中或结尾常用“兮”字调节音节,“赋”则多用散文句式,甚至整篇韵文中夹杂完全不押韵的散文语句。
四、整体感知
(一)吟哦讽诵
1.范读正音:
壬戌rén xū 属zhǔ客 窈窕yǎo tiǎo 万顷qǐng 冯píng虚 扣舷xián 桂棹zhào
溯sù流光 倚yǐ歌而和hè之 袅袅niǎo 幽壑hè 嫠lí妇 愀qiǎo然
相缪liáo 荆jīng州 舳舻zhú lú 旌jīng旗 酾shī酒 横槊shuó 麋mí鹿 扁piān舟
匏páo樽 相属zhǔ 蜉蝣fú yóu 一粟sù 须臾yú 挟xié飞仙 遨áo游 消长zhǎng
苟gǒu非吾之所有 惟wéi江上之清风 无尽藏zàng也 洗盏zhǎn更酌zhuò 肴核yáo hé
狼籍jí 枕藉jiè
2.自由朗读,明确朗读注意点:读准字音,把握语速和语调,注意情感变化(“乐”的部分要读得轻松愉快;“悲”的部分要读得悲凉激昂;“喜”的部分要读得旷达洒脱)
3.集体朗读,明确文章内容,概括各段段意:
明确:第1段 作者游赤壁的情景,展现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交织,露珠水色辉映。
第2段 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箫声的悲凉。
第3段 客人感慨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悲观情绪。
第4段 作者劝慰客人抛开个人愁情,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的豁达开朗的心情。
第5段 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而眠。
(二)梳理字词
1.通假字: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凭”,乘)
山川相繆(“缭”,盘绕、围绕)
2.古今异义词:
白露横江(古:白茫茫的水汽 今:露水;二十四节气之一)
凌万顷之茫然(古:旷远的样子 今: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3.一词多义:
望(七月既望/望美人兮天一方)农历每月十五日/眺望,向远处看
歌(扣弦而歌/歌曰/倚歌而和之)唱/歌词/歌曲的声调和节拍
然(其声呜呜然/何为其然也)助词,......的样子/代词,这样
长(抱明月而长终/而卒莫消长也)永远/增长
于(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月出于东山之上/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介词,在/介词,从/介词,被
而(羽化而登仙/扣弦而歌/侣鱼虾而友麋鹿/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表承接/表修饰/表并列/表转折
之(月出于东山之上/凌万顷之茫然/哀吾生之须臾/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苟非吾之所有/取之无禁)
助词,不译/助词,定语后置标志/助词,的/代词,它/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它们
其(而不知其所止/其声呜呜然/何为其然也/方其破荆州)
代词,它,指“一苇”/代词,那/代词,箫声/代词,他,指曹孟德
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相与枕藉乎舟中)
形容词词尾,......的样子/语气词,表示疑问/介词,在
4.词类活用:
名词作状语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名词作动词 歌窈窕之章/下江陵,顺流而东也/况吾与子渔樵于江诸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使动用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形容词作动词 正襟危坐/不知东方之既白
5.特殊句式:
判断句 固一世之雄也/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被动句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宾语前置句 何为其然也/而今安在哉/而又何羡乎
定语后置句 凌万顷之茫然/客有吹洞箫者
状语后置句 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倒装句 渺渺兮予怀
五、研读文本
(一)第1段
明确:1.第一段怎样划分层次?
三层。第一层:第1句。点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是写赋的正规笔墨,如一篇长诗前的小序。第二层:第2-3句。第2句写景,第3句叙事,写月出之前的情况。第三层:第4-7句。第4、5句写景,第6、7句叙事,写月出之后的情况。
2.第一段哪些句子描绘了“七月既望”之夜赤壁的景色?哪些句子写出了泛舟者在这样景色下产生的心理感受?
景色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感受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3.第一段展示的境界如何?感彩如何?
友人相聚、泛舟赤壁(之下)、畅饮美酒、咏诵诗文、迎风赏月的舒畅飘逸、超然物外的境界。
感彩以喜悦为主。
(二)第2段
明确:4.第二段怎样划分层次?
两层。第一层:第1-3句。主人歌声。第二层:第4-6句。客人洞箫声。
5.第二段展示的境界如何?主客歌箫互答的喜悲交集的境界。
6.本段的“喜(乐)”从何体现?与上段的感情有何不同?
本段的“喜(乐)”体现在:主人“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本段的“喜(乐)”比上段程度更深,为下段突转写“悲”做铺垫,形成反差。
7.本段的“悲”从何体现?作者是怎样描写洞箫声之悲的?
本段的“悲”体现在:客人悲凉的洞箫声。作者运用生动的比喻,借助夸张、想象,化抽象为具体,描写出洞箫悲咽低徊的哀音。
8.歌词中的“美人”指代什么?歌词表达了主人怎样的情怀?
“美人”指代作者所思慕的人(月亮、圣主贤臣、美好理想)。歌词表达了主人对自己政治仕途的感慨,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着和积极乐观的态度,对政事的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
9.本段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
转折过渡。内容上:叙事、写景→叙事说理;情感上:喜→悲。
六、课堂小结
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充分展现了月夜下赤壁之景的美。如此美景,游人心胸开阔,无拘无束,情景极佳。几缕悲凉的箫声,让人从眼前美景抽身而出。
七、作业布置
1.整理本节课的文言知识点。
2.梳理第1、2段相关内容并背诵。
八、板书设计
赤壁赋
苏轼
一、知人论世
号: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乌台诗案”
2、赋
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写景,借景抒情
写景叙事,抒情说理
三、第1段
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月出东山,徘徊斗牛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事:泛舟赤壁 举酒诵诗
情:遗世独立 羽化登仙
四、第2段
情:饮酒乐甚,扣弦而歌
事:客吹洞箫,倚歌而和
情:如泣如诉,蛟舞妇泣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作者运用主客问答这一赋体的传统手法,体会文章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2.理解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培养勇于面对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一、复习导入:检查文章字、词、句的积累;抽查第1、2段的背诵。
二、研读文本
(一)第3段
明确:1.第三段主要写什么内容? 客人的回答,阐发怀古伤今之情(悲伤的原因)。
2.本段的感彩如何?“客”是如何阐发“悲”的情怀的?
悲伤。面对主人“何为其然也”的发问,客人并不是直陈其事,而是连用两个问句,使文章陡生波澜。从眼前美景联想到曹操诗句,进而联想到曹操生平经历,触景伤情,感慨人生的短暂,表现出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的思想。
3.如何理解“客”这种“悲”的情怀?
对于封建社会的文人来说,政治失意就意味着前途尽失,往往就容易陷入到心情苦闷和前途迷茫之中。客人的回答表现出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在文中虽为“客”语,实际上反映了苏轼本人思想中的消极层面。
(二)第4段
明确:4.本段主要写什么内容?感彩如何?
苏轼反驳客人的观点,阐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感彩变为喜悦。
5.面对客人的悲观,苏轼是怎样劝慰客人,使他从悲情中解脱出来的?
苏轼的回答照应文章开头的写景和客人的回答。
以江水、明月作比,先从“变”与“不变”的角度,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不必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不必纠结人生的短暂,阐发变化与永恒的辩证关系。再从“取”与“不取”的角度,阐述大自然是个无穷宝库,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摒弃碌碌官位。蜗角虚名,而取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己享用,从中得到乐趣。苏轼的回答传达着轻物质而重精神,执着于理想抱负,并保持好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三)第5段
6.本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结尾写客人听完苏轼的一席谈话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
照应开头,写尽游赏之乐,而至于忘怀得失,超然物外。
3、写作特色
明确:1.以文为赋。
2.形象优美,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
3.情、景、理融为一体。
四、课堂小结
《赤壁赋》记叙了苏轼与客人月夜泛舟游赤壁所见所感,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为线索,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脱的达观。
全文通过主客问答所表现的喜乐与悲伤,是作者内心矛盾和复杂情感的真实反映。作者抒发哀怨之情时,流露出“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在作者对“变”与“不变”的辩证思考中,化为洒脱、豪迈的气度,展现出作者积极进取、达观超然的人生态度。
五、作业布置
1.整理本节课的文言知识点。
2.背诵全文。
3.课外阅读《后赤壁赋》,结合所学诗文,谈谈你对苏轼的认识。
六、板书设计
赤壁赋
苏轼
赤壁之景 客人 1、乐极生悲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2、释悲生议— 英雄易逝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人生苦短 悲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乐 仙愿难成
月夜泛舟
举酒属客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主人 1、饮酒乐甚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2、借景说理— “变” 乐
“不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