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教案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朗诵诗词并对内容进行赏析,把握诗词艺术技巧,提高自我对词的鉴赏能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通过对比来抒发感情的写作手法;理解文学作品将抽象的感性形象化的艺术手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反复吟咏感受李煜词深远的意境美、真挚的情感美和动人的音乐美;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寻找意象,感悟意境,培养审美情趣,提高鉴赏能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理解、把握作品中蕴含的亡国之痛与故国之思;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内容赏析,把握诗词艺术技巧;理解、把握作品中蕴含的亡国之痛与故国之思
教学难点:学习通过对比来抒发感情的写作手法;理解文学作品将抽象的感性形象化的艺术手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有一位君王,“他曾有“梦里不知身是客”的片刻欢悦,有“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别恨,更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小楼昨夜又东风”的故国感念。他跌宕起伏的薄命人生,蜕变而成一首首人间绝唱。后世称其为“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这个人就是李煜。我们曾于《相见欢》中感受到这位帝王充满哀怨的浅唱低吟,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这位南唐末代帝王的内心世界,去感受这位亡国之君声声血泪写成的作品《虞美人》。
(由对词人——李煜的词作内容的回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知人论世
1.作者简介
李煜(937—978),原名从嘉,字重光,五代时南唐的最后一个君主,世称李后主,著名词人。工书善画,洞晓音律,诗、词、文皆通,以词的成就最为突出。
2.作品风格
(1)前期,作为南唐的国君,他生活豪华奢侈,词的题材狭窄,无非是描写宫廷享乐及男欢女爱,词风绮丽。
(2)后期,亡国后的孤寂悲凉的处境,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格调衰婉凄楚。
3.写作背景
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宋兵攻克金陵,李煜肉袒出降,被押送到汴京,封“违命侯”,实际上如囚徒一般,过着“北中日夕,只以泪水洗面”的日子。三年后,李煜四十二岁生日时,作《虞美人 》词,并令歌伎演唱,此曲触怒宋太宗,不久便赐酒将他毒死。这首《虞美人》也便成了李煜的绝笔之作。
(知人论世,有助于学生对词作内容和感情的把握。)
三、诵读全词,整体感知
这首词的词眼(可以概括全文的感情)是哪个字或词?词人的“愁”有哪些?
明确:愁。词人的“愁”有:往事之叹、离家之痛、思家之苦、亡国之恨。
四、内容赏析
思考1:“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道少”
(1)从这首词中,我们可以看出词人在愁什么?
明确:对于往事的忧愁。(具体可以结合背景进行分析)
(2)“春花秋月”是美好的事物,词人为何希望它早点结束?
明确:“春花”象征着“生命与希望”;可是此时此刻的李煜却被囚禁在异乡,失去了自由。“秋月”,遥寄相思;此时此刻的李煜也一定在望月兴叹,想起了远方的故乡吧。“何时了”,春花秋月年年如期而至,可作为一个被囚禁在异国的亡国之君,这只意味着屈辱的日子也会如春花秋月一年又一年地延续下去,因而这位被囚禁的亡国之君仰头问苍天:“这样的日子何时才是尽头呢?”
(3)“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指的是什么?“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 :“往事”的内容很丰富,可以泛指词人做君王时的一切活动,如后宫佳丽的簇拥、庙堂高坐万手称臣的威严以及随心所欲的自由等。
“又”是说词人降宋后又过了一年,时光在不断流逝,与开头照应。季节的变化引起了他的无限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随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感慨复国之梦随花开月圆而逐渐破灭。
思考2:“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1)从这两句词中,我们可以看出词人在“愁”什么呢?
明确:亡国之愁、亡国之痛。
(2)从哪些意向中可以体现出这种“愁”的?
明确:小楼、东风、故国、月。
思考3: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这句话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慨?与哪首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处 ?
明确:抒发了词人对青春、美好事物流逝的感慨。旧日南唐的宫殿应该还在,只是宫女们可能都青春已逝,变得苍老憔悴了吧 “改”的不仅仅只是朱颜,还有人的地位(从皇帝沦为囚徒)、人的感受(由安富尊荣到忍辱蒙羞)。
那么没有改变的有什么?是春花秋月、小楼东风、雕栏玉砌——景物依旧、物是人非的悲愁之感油然而生。意境相似的诗句:“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思考4: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写愁?
明确:比喻。作为一位亡国之君,李煜过着屈辱的生活,人生的愁思、故国灭亡之恨,犹如滔滔江水,一泻千里,绵延不绝。
五、艺术手法的赏析
阅读诗歌,小组合作探究,作者是如何表现他的愁绪的?【对比】
明确: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宇宙永恒不变)VS(人生短暂无常)
今昔对比,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唱出词人心灵上的波涛起伏,忧思难平,唱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
六、小结
《虞美人》这首词通过今昔交错对比,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对故国的思念、对俘囚生活的幽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绵绵无尽的愁绪。
【板书设计】(略)
七、课外拓展
比较阅读《相见欢》和《浪淘沙》。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相见欢》和《浪淘沙》分别描绘了月夜与雨夜,对表达作者的情感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明确:月夜和雨夜都是孤独的、凄冷的,诗人借此抒发了无限的哀痛。
说说名句“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一句好在哪里 ?
明确:暗喻,将“愁”化无形为有形,具体可感,形象地展示了心头无可解脱的愁苦之情。(共31张PPT)
编版高中语文教材 必修 上册
古诗词诵读
虞美人
李煜
授课教师:* * *
授课教师:* * *
编版高中语文教材 必修 上册
古诗词诵读
虞美人
李煜
情景导入
有一位君王,他曾有“梦里不知身是客”的片刻欢悦,有“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别恨,更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小楼昨夜又东风”的故国感念。他跌宕起伏的薄命人生,蜕变而成一首首人间绝唱。这个人就是李煜,后世称其为“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我们曾于《相见欢》中感受到这位帝王充满哀怨的浅唱低吟,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这位南唐末代帝王的内心世界,去感受这位亡国之君声声血泪写成的作品《虞美人》。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朗诵诗词并进行赏析,把握诗词艺术技巧,提高自我对词的鉴赏能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通过对比来抒发感情的写作手法;理解文学作品将抽象的感性形象化的艺术手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反复吟咏感受李煜词深远的意境美、真挚的情感美和动人的音乐美;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寻找意象,感悟意境,培养审美情趣,提高鉴赏能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理解、把握作品中蕴含的亡国之痛与故国之思;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知人论世
李煜(937—978),原名从嘉,字重光,五代时南唐的最后一个君主,世称李后主,著名词人。工书善画,洞晓音律,诗、词、文皆通,以词的成就最为突出。
作者简介
前期,作为南唐的国君,他生活豪华奢侈,词的题材狭窄,无非是描写宫廷享乐及男欢女爱,词风绮丽。
作品风格
后期,亡国后的孤寂悲凉的处境,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格调衰婉凄楚。
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宋兵攻克金陵,李煜肉袒出降,被押送到汴京,封“违命侯”,实际上如囚徒一般,过着“北中日夕,只以泪水洗面”的日子。三年后,李煜四十二岁生日时,作《虞美人 》词,并令歌伎演唱,此曲触怒宋太宗,不久便赐酒将他毒死。这首《虞美人》也便成了李煜的绝笔之作。
写作背景
知人论世
诵读全文
整体感知
二
这首词的词眼(可以概括全文的感情)是哪个字或词?
阅读思考
自由诵读,感知词作情感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
阅读思考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阅读思考
自由诵读,感知词作情感
往事之叹
离家之痛
思家之苦
亡国之恨
李煜的“愁”有哪些?
阅读思考
知人论世
内容赏析
三
(1)从这两句词中,我们可以看出词人在愁什么?
思考1:“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道少。”
阅读思考
明确:对于往事的忧愁。(具体可以结合背景进行分析)
明确:“春花”象征着“生命与希望”;可是此时此刻的李煜却被囚禁在异乡,失去了自由。“秋月”,遥寄相思;此时此刻的李煜也一定在望月兴叹,想起了远方的故乡吧。“何时了”,春花秋月年年如期而至,可作为一个被囚禁在异国的亡国之君,这只意味着屈辱的日子也会如春花秋月一年又一年地延续下去,因而这位被囚禁的亡国之君仰头问苍天:“这样的日子何时才是尽头呢?”
(2)“春花秋月”是美好的事物,词人为何希望它早点结束?
阅读思考
明确 :“往事”的内容很丰富,可以泛指词人做君王时的一切活动,如后宫佳丽的簇拥、庙堂高坐万手称臣的威严以及随心所欲的自由等。
“又”是说词人降宋后又过了一年,时光在不断流逝,与开头照应。季节的变化引起了他的无限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随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感慨复国之梦随花开月圆而逐渐破灭。
(3)“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指的是什么?“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阅读思考
(1)从这两句词中,我们可以看出词人在“愁”什么呢?
思考2:“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2)从哪些意象中可以体现出这种“愁”的?
阅读思考
明确:亡国之愁、亡国之痛。
明确:小楼、东风、故国、月。
明确:抒发了词人对青春、美好事物流逝的感慨。旧日南唐的宫殿应该还在,只是宫女们可能都青春已逝,变得苍老憔悴了吧!“改”的不仅仅只是朱颜,还有人的地位(从皇帝沦为囚徒)、人的感受(由安富尊荣到忍辱蒙羞)。
那么没有改变的有什么?是春花秋月、小楼东风、雕栏玉砌——景物依旧、物是人非的悲愁之感油然而生。意境相似的诗句:“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等。
思考3: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阅读思考
这句话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慨?与哪些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处 ?
明确:比喻。作为一位亡国之君,李煜过着屈辱的生活,人生的愁思、故国灭亡之恨,犹如滔滔江水,一泻千里,绵延不绝。
思考4: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写愁?
阅读思考
知人论世
艺术手法
四
永恒的“春花秋月”
今非昔比的“往事”
年年到来的“东风”
不堪回首的“故国”
应犹在的“雕栏玉砌”
已改的“朱颜”
不变的“外物”
巨变的“人事”
物是人非之痛
对比
全诗的变与不变之处
宇宙永恒不变
人生短暂无常
艺术手法
《虞美人》这首词通过今昔交错对比,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对故国的思念、对俘囚生活的幽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绵绵无尽的愁绪。
知人论世
课外拓展
五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课外拓展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课外拓展
1.《相见欢》和《浪淘沙》分别描绘了月夜与雨夜,对表达作者的情感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明确:月夜和雨夜都是孤独的、凄冷的,诗人借此抒发了无限的哀痛。
2.说说名句“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一句好在哪里 ?
明确:暗喻,将“愁”化无形为有形,具体可感,形象地展示了心头无可解脱的愁苦之情。
课外拓展
知人论世
板书设计
六
上片
实景:春花秋月 “何时了 ”
实景:登楼远望 “又东风”
虚写:回忆故国 “不堪回首”
虚写:回忆往事 “知多少”
韶光易逝
时光消逝
故国凄凉
物是人非
下片
虚写:雕栏玉砌 “应犹在”
朱颜已改 “ 人事非”
发问:愁思如水 “向东流” 愁
全文情感梳理
3
优课PPT网页端,轻松下载(不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