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同步练习
一、基础题
1、按拼音写汉字
chǎng kāi fēn fāng cāng jìng wú xiàn xiōng jīn miáo huì
答案:敞开|芬芳|苍劲|无限|胸襟|描绘
解析:
分析:敞开:指打开,大开;摊开,直截了当。 芬芳 :一般用来形容盛开的花朵美丽芳香、香气浓厚。也可用来比喻美丽的女性,周身散发的浓烈香气。苍劲:指老练刚劲。无限:没有限制。胸襟:指人的气量、抱负。描绘:(动)画,描写。也说描画。
点评: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认读拼音的能力。
2、多音字组词
jìn sā
劲 撒
jing sǎ
答案:使劲|苍劲|撒开|撒种
解析:
分析:劲jìn 力气,力量:劲头。费劲。干劲。jing坚强有力:劲敌。劲旅。劲拔。劲悍。劲挺。劲秀。劲直。撒sā放开,发出:撒手。劲网。劲谎(说谎)。撒气。sǎ散播,散布,散落:撒种(zhóng )。撒播。把酒端平,别撒了。多音字,就是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也往往不同。多音字有以下几种用法:读音有区别词性和词义的作用;使用情况不同,读音也不同,读音有区别用法的作用;语体不同,读音不同,读音有区别语体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口语和书面语等;方言词汇的存在造成多音。这类多音字比较少,仅限于部分地区;文言文中的一些通假字延续使用到现在而形成了多音字,普通用法和人名地名等用法不同而造成多音等。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的对字的理解
3、我是拼音小能手
威风 饱览 呼吸 浩瀚 云锦 相聚
答案:wēi fēng|bǎo lǎn|hū xī|hào hàn|yún jǐn|xiāng jù
解析:
分析:威风:指威严;使人震惊的气势。饱览:览 饱:丰富,充足 览:阅读,浏览,观览 词义:尽情地看,充分地看,尽兴地看,看个够。呼吸:是指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过程。浩瀚:形容词,形容广大,无边无际。如:星空浩瀚,形容广大繁多。云锦:为南京丝织特产,因其绚丽多姿,美如天上云霞而得名。 相聚:交互,行为动作由双方来,互相。相等。相同。相识。
点评: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认读拼音的能力。
4、写出近义词
芬芳— 挺拔 — 绚丽—
胸襟— 浩瀚— 洋溢—
答案:芳香|挺立|美丽|胸怀|广大|荡漾
解析:
分析:芬芳: 比喻美好的德行或名声,香,香气,芬芳的花朵,气味芬芳 。挺拔:指直立而高耸。亦形容高超出众。绚丽:灿烂美丽。胸襟:指人的气量、抱负。浩瀚:水势广大的样子。洋溢: 充满,广泛传播。如:声名洋溢。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
5、写出反义词
敞开— 明亮 — 相聚— 浩瀚—
答案:关闭|昏暗|分离|渺小
解析:
分析:敞开:打开,大开;摊开,直截了当;随便,不受限制。明亮:指发亮或发光;光线充足;含有闪耀的强烈光亮。相聚:聚在一起,彼此相会。浩瀚:水势广大的样子。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
6、按课文内容填空。
青山说: ,饱览无限的风光,满怀少年的 !绿水说: ,奔向浩瀚的大海,显示少年的 !
答案:攀登吧|豪情|前进吧|胸襟
解析:
分析:青山说:攀登吧,饱览无限的风光,满怀少年的豪情!绿水说:前进吧,奔向浩瀚的大海,显示少年的胸襟!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7、选词填空
呈现 出现 显示 展现
① 小草丛石缝中钻出来, 了他顽强的生命力。
②走入公园的大门,一幅美丽的画卷 在我们眼前。
③祖国到处都 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④翻过一座小山,我们的眼前 了一条清澈的小河。
答案:显示 展现 呈现 出现
解析:
分析:呈现:展现:是故意的,人为、有意识的来展示某样事物。 呈现,是指非刻意安排下所看到的样子。多指自然景象,或是某件事自然呈现出的样子。显示:明显地表示 显示出他的才能 。展现 ;动词 呈现;展示;明显地表现出 。
点评:考查学生对词义的理解与掌握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的绿茵 的早晨 的大海
答案:清凉|明媚|浩瀚
解析:
分析: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9、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形容词。
的大门 的空气 的黄昏
答案:绿色|芬芳|愉快
解析:
分析: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10、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完成练习。
祖国 绿色的大门,给孩子们一片 。去吧,去呼吸山水间 ,去吧,去打开大自然 。
答案:敞开了|清凉的绿阴|芬芳的空气|绿色的课本
解析:
分析:祖国敞开了绿色的大门,给孩子一片清凉的绿阴。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 去吧,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11、用下列词语造句
①云锦:
②洋溢:
③温馨:
④饱览:
答案:①傍晚的天空中云锦片片,美不胜收。
②节日的校园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③春天的阳光洒在我身上,这种感觉真温馨啊。
④进入图书馆,我开始饱览诗书,仿佛走进了知识的殿堂。
解析:
分析:语言表达能力是指在口头语言 ( http: / / baike. / view / 626538.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说话、演讲、作报告)及书面语言 ( http: / / baike. / view / 626542.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回答申论问题、写文章)的过程中运用字、词、句、段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具体指用词准确,语意明白,结构妥贴,语句简洁,文理贯通 ( http: / / baike. / view / 2790224.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语言平易,合乎规范,能把客观概念表述得清晰、准确、连贯、得体,没有语病 ( http: / / baike. / view / 537718.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语言表达的掌握
12、根据课文内容,解释下列词语
①苍劲
②洋溢
③绚丽
④沃野
答案:①苍劲:(树木、诗文、字画、歌声等)苍老挺拔。
②洋溢(yáng yì):渗透着、弥漫、充满着。
③绚丽(xuàn lì):灿烂美丽。
④沃野(wò yě):土地很肥的原野。
解析:
分析:苍劲:(树木、诗文、字画、歌声等)苍老挺拔。洋溢(yáng yì):渗透着、弥漫、充满着。绚丽(xuàn lì):灿烂美丽。沃野(wò yě):土地很肥的原野。
点评:考查学生对词义的理解与掌握
13、肯定句与否定句的变换
①这是伟大的奇观。
②你应该知道这件事。
③我们建成了希望小学。
答案:①谁也不能否认,这是伟大的奇观。
②你不可能不知道这件事。
③我们不是没有建成了希望小学。
解析:
分析:把肯定句改为否定句非常简单,直接在表示肯定的词语前加否定词即可。如果说肯定句是数学中的正数,否定句是负数,那么双重否定句就是负负相乘得正,双 重否定句不仅可以表达肯定的意思,而且,其肯定的语气较原来更加强烈,不得不、怎能不、非不、不能不等。
点评:考查肯定句与否定句的转换
14、把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同学们交给我一项任务。
②姐姐送我一件最有意义的礼物。
③陈医生看好了孩子的病。
答案:①同学们把项任务交给我。
②姐姐把一件有意义的礼物送给我。
③陈医生把孩子的病看好了。
解析:
分析:陈述句与被、“把”字句所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但句式变了,使用的场合和效果也有差别。把字句:要强调执行者,就将句中执行者(例:武松)调到句首做主语,后面再加上 把 字和被执行者,即成把字句。 被字句:要强调被执行者,就将句中的被执行者(例:老虎)调到句首做主语,后面再加上 被 字和执行者,即成被字句。
点评:考查陈述句与把字句、被字句的变换
15、将下列陈述句改成疑问句
① 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
②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③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答案: ①功课没做完,怎么能去看电影呢?
②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难道这不是真理吗?
③我们怎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
解析:
分析: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 ① 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②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③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④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点评:考查对陈述句改成反问句的方法的掌握。
16、按要求用“苍劲” 造句。
① 形容树木:
②形容书画:
答案: ①华山顶上的那棵松树屹立百年,还那么苍劲挺拔。
②这位老爷爷的书法写的苍劲有力。
解析:
分析:苍劲,指(树木、诗文、字画、歌声等)苍老挺拔。例:华山顶上的那棵松树屹立百年,还那么苍劲挺拔;这位老爷爷的书法写的苍劲有力。语言表达能力是指在口头语言 ( http: / / baike. / view / 626538.htm" \t "http: / / baike. / view / _blank )(说话、演讲、作报告)及书面语言 ( http: / / baike. / view / 626542.htm" \t "http: / / baike. / view / _blank )(回答申论问题、写文章)的过程中运用字、词、句、段的能力。
点评:考查学生对语言表达的掌握
17、扩句
① 奶奶打水
② 天气热
③ 小鹿欣赏影子
答案:①奶奶水井边用水桶打水
②夏天天气热得像蒸笼
③小鹿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水里影子
解析:
分析:扩句,又称扩写,顾名思义,与缩写刚好相反,它是在主干的基础上添枝加叶,也就是说,根据表达的需要添加上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份,使句子的或课文意思更具体形象,充实丰满。
点评:考察学生对扩写句子的掌握
18、缩句
① 可爱的小红在认真地看着有趣的新书。
②爸爸在床上听到窗外一阵阵的锣鼓声和欢呼声。
③这是一座拔地而起、造型奇特的新建大楼。
答案:①小红看新书。
②爸爸听到锣鼓声和欢呼声。
③这是大楼。
解析:
分析: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就是去枝减叶。无论多么复杂的单句 ( http: / / baike. / view / 278361.htm" \t "http: / / baike. / view / _blank ),只要层层压缩,就会越来越简单,最后剩下的就是这个句子的“主干”,主干也就是主语 谓语 宾语。换句话说,“主干”就是把所有的定语、状语 ( http: / / baike. / view / 111834.htm" \t "http: / / baike. / view / _blank )、补语 ( http: / / baike. / view / 146650.htm" \t "http: / / baike. / view / _blank )都压缩了之后余下的部分。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缩句的掌握。
19、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 这难道不是天下奇观吗?
②天上的星星能数得清吗?
③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答案:①这是天下奇观。②天上的星星数不清。③这么远,箭射不到。
解析:
分析: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
将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即有“不”去“不”;无“不”加“不”.
将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
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点评:考查学生对句式的转换
20、判断把大自然说成“绿色的课本”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答案:比喻
解析:
分析:将“大自然”比喻为“绿色的课本”,给人深刻启迪,而“去打开”的召唤,读者触题即生感应,不可不说是独出心裁。修辞手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用于各种文章或应用文 ( http: / / baike. / view / 224293.htm" \t "http: / / baike. / view / _blank )的写作的语言表达方法的集合。修辞手法 ( http: / / baike. / view / 441349.htm" \t "http: / / baike. / view / _blank )一共有六十三大类,七十八小类。修辞手法是通过修饰 ( http: / / baike. / subview / 649419 / 12216276.htm" \t "http: / / baike. / view / _blank )、调整语句,运用特定 ( http: / / baike. / view / 654084.htm" \t "http: / / baike. / view / _blank )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 ( http: / / baike. / view / 1204760.htm" \t "http: / / baike. / view / _blank )的方式和方法 ( http: / / baike. / subview / 169819 / 5086681.htm" \t "http: / / baike. / view / _blank )。
点评: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
二、阅读题
21、熟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青山说:攀登吧,饱览无限的风光,满怀少年的豪情!绿水说:前进吧,奔向浩瀚的大海,显示少年的胸襟!”你是怎么理解的?
答案:这两句采用拟人手法,将青山、绿水人格化,它们在召唤少年朋友“攀登”、“前进”,关键在于后续部分:只有不畏艰难险阻,去勇敢地攀登,才能饱览巍巍青山的无限风光,从而显示出少年朋友的所向无前的豪迈之情;同样,只有排除一切险阻障碍,毫不迟疑地前进,才能奔向浩瀚大海,以搏击险峰恶浪来显示少年朋友的阔大胸襟,从而实现美好的抱负。
解析:
分析:题干中两句采用拟人手法,将青山、绿水人格化,它们在召唤少年朋友“攀登”、“前进”,关键在于后续部分:只有不畏艰难险阻,去勇敢地攀登,才能饱览巍巍青山的无限风光,从而显示出少年朋友的所向无前的豪迈之情;同样,只有排除一切险阻障碍,毫不迟疑地前进,才能奔向浩瀚大海,以搏击险峰恶浪来显示少年朋友的阔大胸襟,从而实现美好的抱负。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22、根据课文内容回答:
课文把大自然说成绿色的课本,为什么?你喜欢这绿色的课本吗?
答案:大自然里隐藏着许多奥秘,有丰富的知识等待我们去学习、去探索。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善于发现,绿色的大自然会让我们的生活绚丽多姿多彩,会让我们收获许多知识和快乐。同时,亲近大自然还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开阔我们的胸襟,让我们健康成长。所以把大自然说成“绿色的课本”。我喜欢这课本。
解析:
分析:课文把大自然说成绿色的课本,因为大自然里隐藏着许多奥秘,有丰富的知识等待我们去学习、去探索。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善于发现,绿色的大自然会让我们的生活绚丽多姿多彩,会让我们收获许多知识和快乐。同时,亲近大自然还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开阔我们的胸襟,让我们健康成长。所以把大自然说成“绿色的课本”。我喜欢这课本。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23、理解课文,回答问题
课文共分几段?每段的大意是什么?
答案:共分三段,第一段写祖国召唤孩子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第二段写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善于发现,大自然会给我们丰富的馈赠;第三段写祖国对孩子们的召唤,呼应了开头。
解析:
分析:祖国召唤孩子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24、理解课文内容,写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答案:课文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问题蕴含丰富,以“绿色课本”喻“大自然”。作者以敏锐的目光捕捉了大自然的奇趣妙景,召唤儿童热爱自然,勇于探索,从大自然这“绿色课本”汲取丰富的营养。
解析:
分析: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25、阅读课外文章《春雨的色彩》,回答问题。
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没完没了地下到地上,沙沙沙,沙沙沙……
一群小鸟在屋檐下躲雨,他们在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小白鸽说:“春雨是无色的,你们伸手接几滴瞧瞧吧。”
小燕子说:“不对,春雨是绿色的。你们瞧,春雨落在草地上,草地绿了,春雨淋在柳树上,柳树绿了。”……”
麻雀说:“不,不!春雨是红色的。你们瞧,春雨洒在桃树上,桃花红了。春雨滴在杏树上,杏花红了。”
小黄莺说:“不对,不对,春雨是黄色的。不是吗?它落在油菜地里,油菜花黄了,它落在蒲公英上,蒲公英的花也黄了。”
春雨听了大家的争论,下得更欢了,沙沙沙,沙沙沙,它好像在说:“亲爱的小鸟们,你们的话都对,但都没说全面。我本身是无色的,但我给春天的大地万紫千红。”
(1)小鸟们在争论一个什么问题?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①瞧 ②争论
(3)小白鸽、小燕子、麻雀、小黄莺分别说春雨是什么颜色的?
①小白鸽说:
②小燕子说:
③麻雀说:
④小黄莺说:
(4)写春雨下来时的动作的词语有
答案:(1) 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2)看|辩论
(3) ①小白鸽说春雨是无色的。 ②小燕子说春雨是绿色的。
③麻雀说春雨是红色的。 ④小黄莺说春雨是黄色的。
(4)落、淋 、洒、 滴的?
解析:
分析: ①考察的是小鸟们郑坤的是什么? ②考察的是对词义的掌握。③考察的是动物们对春雨颜色的理解,④考察的是词义的理解。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1 页 (共 1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