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课件(35张PPT+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课件(35张PPT+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2-11 11:48:29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历史课堂
导入:
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2课时)
八年级 历史学科
部编人教版
两种文明的冲击·交流·反思
目录/Contents
历史课堂
01
02
03
近代教育的发展
文学艺术成就
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历史课堂
01
近代教育的发展
自学成果展示一:速读课本补充下列表格
中国教育近代化进程 阶段 时期 成果
产生 洋务运动时期
发展 甲午战争后
进一步发展 百日维新期间
1904 兴办学堂、颁布学堂章程
1905
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
北洋西学堂
京师大学堂
废除科举制
京 师 同 文 馆 旧 址
北 洋 西 学 堂 旧 址
京师同文馆于1962年洋务派创办,是教育近代化的开端。
北洋西学堂:系天津大学前身,始建于1895年10月2日 。1951年,北洋大学与河北工学院合并。
福州船政学堂:创办于1866年,是中国第一所近代海军学校。初建时称为“求是堂艺局”。
北京大学:创立于1898年维新变法之际,初名京师大学堂。1912年改为国立北京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返回北平。
京 师 大 学 堂 旧 址
北 京 大 学
鬼计本多端,使小朝廷设同文之馆;军机无远略,诱佳子第拜异类为师。
—— 张守常《中国近世谣谚》
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今求之一艺之末,而又奉夷人为师…天下之大,不患无才,何必夷人,何必师事夷人?
——倭仁奏折
△整理自苏精《清季同文馆及其师生》
问题1:京师同文馆创建之初为何招不来学生?
百姓排斥
封建守旧势力阻碍
列强侵略
近代化探索
时代发展的要求
欲悉各国情形,必先谙其言语文字,方不受人欺蒙……而中国迄无熟习外国语言文字之人,恐无以悉其底蕴。
——《恭亲王又奏》,《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八,第30页。
问题2:为什么近代中国要变革教育?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嗣后英国文书俱用英字书写……凡有文词辩论之处,总以英文作为正义。
—1858 年中英《天津条约》
隋朝
创立
隋文帝提出分科考试
606年,隋炀帝设
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建立
唐朝
完善
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
武则天创殿试和武举
唐玄宗增加诗赋内容
明朝
清朝
明太宗实行八股取士
僵化
废除
1905年废除科举制
自学成果展示二:补充时间轴,回顾科举制发展历程
科举制存在了 年
1300
①社会变革的推动
②西方文化的传入
③科举考试的僵化
④教育改革的要求
科举制度作为封建社会的一种选官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中国知识分子开始了解到西方教育和科学的方法和优点
僵化的考试形式使得考试变得更加机械化和应试化,难以选拔出真正优秀的人才
在当时的清朝政府中,有一些官员和教育家已经开始认识到科举制度的弊端,并提出了教育改革的要求
意义:科举制的废除是中国近代教育发展、进步的重要表现。
问题3:小组合作讨论科举制废除的原因有哪些?
教学内容
学习目的
学习方式


以儒家经典如“四书五经”为核心
继承了中国传统儒学的精髓,还加入了适应近代化发展需要的课程,如外语、军事、自然科学等
为了应对科举考试,成为官员
培养学生的基本生产生活技能,更注重实用性
沿用了传统的“私塾教育”
打破陈规,引入现代教育理念和方法
客观上有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培养了一批务实有用人才
使教育开始摆脱科举制的束缚
问题4:结合材料分析,新式学堂的出现有什么作用?
△整理自左松涛《近代中国的私塾与学堂之争》
清末新政小学堂数量表(单位:所)
历史课堂
02
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上海、香港等地创办了许多供在华外国人阅读的外文报刊。
①《申报》——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1872年在上海创刊,1949年5月27日停刊。是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久、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报纸,是中国现代报纸开端的标志。被人称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
(1)新闻业
自学成果展示三:快速阅读课本,列举近代新闻出版业的成就
②民国时期著名的报纸——《大公报》、《新闻报》、《解放日报》
③民国时期著名的杂志——《东方杂志》、《新青年》、《生活》
上海的 《东方杂志》
陈独秀创办的 《新青年》
邹韬奋主办的《生活》周刊
问题5:新式报刊发展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①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商务印书馆,编辑出版多种中小学教科书、字典和大批文化学术著作,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
(2)出版业
自学成果展示四:快速阅读课本,列举中国近代有哪些著名的出版机构?
中华书局
开明书店
生活书店
延安新华书店旧址
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新华书店,成为出版发行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
②中华书局、开明书店、生活书店等,也是当时有影响的出版机构。
今天下可传之事甚多矣,而湮没不彰者比比皆是,其故何欤 盖无好事者为之纪 (记) 载,遂使奇闻逸事闻然无称,殊可叹惜也!自新闻纸出,而凡可传之事无不遍播于天下矣;自新闻纸出,而讹之览者亦皆不出户庭而知天下矣。岂不善哉!
影响:丰富人们的信息、知识来源,成为了解外部的重要窗口,促进 文化事业发展。
问题4:阅读材料,思考新闻出版业的发展有何影响?
历史课堂
03
文学艺术成就
分类 时间 成就(作者、作品)
文 学 20C后
解放区
艺 术 美术 歌剧 音乐 电影 鲁迅《狂人日记》《阿Q正传》 郭沫若《女神》 茅盾《子夜》曹禺《雷雨》 巴金《家》 老舍《骆驼祥子》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周立波《暴风骤雨》
齐白石:擅绘花鸟草虫 徐悲鸿:《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
聂耳作曲《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 田汉作词《义勇军进行曲》
冼星海作曲《黄河大合唱》
1905年京剧《定军山》(第一部无声电影)
1931年《歌女红牡丹》(第一部有声电影)
赵丹、周璇等电影明星:《十字街头》《马路天使》《渔光曲》
《白毛女》
自学成果展示五:快速阅读课本P129-P130,补充下列表格
鲁迅
《阿Q正传》,深刻解剖了整个民族的精神弱点,成为批判国民性问题的经典之作。
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无情批判吃人的封建礼教,成为一篇讨伐封建主义的檄文。
鲁迅杂文思想深刻,语言犀利,是中国文学史上的辉煌篇章。
齐白石
齐白石擅绘花鸟草虫,画法上工笔、写意兼长,造诣精深。
齐白石的虾
保持民族气节的艺术老人--齐白石
齐白石是木匠出身的民间画师,经过辛勤努力,终于成为独树一帜的国画艺术大师。
日军占领北平后,70多岁的齐白石闭门谢客。他在大门上贴了一张纸条:“白石老人心病复作,停止见客。”尽管如此,日伪汉奸仍不断前去骚扰。齐白石在大门上贴上“停止卖画”,表现了这位艺术老人的民族气节。恼怒的日伪汉奸没收了他的存款,扰乱他的画室。但齐白石没有被吓倒。他借画抒发自己的苦闷与义愤。他在《群鼠图》上题句:“群鼠群鼠,何多如许!何闹如许!既啮我果,又剥我黍。”他又在《螃蟹》上题诗:“处处草泥乡,行到何方好!昨岁见君多,今年见君少。”
代表作品:
徐悲鸿
《愚公移山》
《田横五百士》
借用寓言故事表达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坚韧不拔、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坚定信念。
以西洋写实主义的技法来改革中国画法,在中国技法和意境上开辟了新时代
代表作品:《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等
聂耳
代表作品《黄河大合唱》
冼星海
问题5《义勇军进行曲》和《黄河大合唱》反映了怎样的时代主题?
抗日救亡!
20世纪初,西方发明的电影传入中国。早期的电影只有影像,没有声音,称为无声电影。
2、影视艺术的发展
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1905年拍摄的京剧《定军山》,第一部有声电影是1931年拍摄的《歌女红牡丹》。
《定军山》剧照
我国第一部无声电影是1905年拍摄的、由京剧大师谭鑫培先生主演的京剧片《定军山》。
《歌女红牡丹》剧照
我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是1931年拍摄的《歌女红牡丹》。
赵丹
周璇
《马路天使》剧照
《十字街头》剧照
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留下许多珍贵的历史镜头
问题5:阅读课本,近代影视艺术的发展有何影响?
新式教育的建立
创办同文馆、京师大学堂等新式学校
废除科举制,统一全国学制
报刊:《申报》《东方杂志》
出版:商务印书馆、新华书店
出版业的发展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文学艺术
文学:鲁迅、郭沫若、茅盾
绘画:齐白石、徐悲鸿
音乐:聂耳、冼星海
电影:《定军山》《歌女红牡丹》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方法,认识)还有哪些疑惑?
作业设计:
1.必做:绘制本课时思维导图
2.选做:请同学们从教育、新闻出版或者文学艺术中选择一个板块,制作一张历史小海报,对中国近代教育文化的发展进行宣传。
谢 谢 聆 听
历史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