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我们每个人都爱听好的故事,而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又为我们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这个故事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一同走进鲁迅为我们营造的故事世界。
新课导入
26 好的故事
课时目标:
1.会写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2.知道“好的故事”是指“我”的梦境。
3.能读懂第1自然段,了解“我”的现实处境。
第一课时
鲁迅代表作品:
【小说集】《呐喊》(共14篇),包括《故乡》《狂人日记》
《孔乙己》《阿Q正传》等。《彷徨》(共11篇),包括《伤逝》《祝福》等。
【散文集】《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
原名《旧事重提》。《朝花夕拾》共收入10篇作品。
【散文诗集】《野草》。《好的故事》即选自《野草》。
知识锦囊
01
读准字音,读懂词语,读通句子。
02
作者为我们讲的“好的故事”指的是什么?
初读感知
搁在
错综
蓑笠
澄碧
萍藻
荡漾
参差
瘦削
胭脂
瞬间
泼剌
凝视
骤然
蹙眉
投掷
陡然
ɡē
píng
yàng
là
zhòu
zōng
suō
chéng
cēn cī
cù
dǒu
xuē
zhì
伽蓝
qié
yān
齐读生字词
会 写 字
温馨提示
书写时注意生字的占格哟!
“澄”字要写得左窄右宽。右部的横撇和捺要有力,“豆”的第一横要短。
书写指导
辨
字
识
记
澄澈 心境澄明
瞪眼 目瞪口呆
“漾”字右部上边的三横长短不一,中间一横稍短,右部下边不要少写一点。
书写指导
辨
字
识
记
荡漾 碧波荡漾
游泳 泳衣
“凝”字左小右大,“疑”字左收右放,“矢”的末笔捺要改点。
书写指导
辨
字
识
记
凝视 屏息凝神
疑惑 半信半疑
写近义词:
幽雅——( ) 澄碧——( )
荡漾
澄碧
错综
幽雅
幽静而雅致。
纵横交叉。
清而明净。
(水波)一起一伏地动。
幽静
澄净
词语解释
缕缕
凌乱
参差
骤然
突然;忽然。
长短、高低、大小不齐;不一致。
不整齐,没有秩序。
形容一条一条,接连不断。
一缕缕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房间里来。
词语解释
用“缕缕”造句:
自主阅读《好的故事》这篇课文,结合课文内容,按下图提示找出相应的段落。
现实
梦境
现实
( )——( )
( )——( )
( )——( )
1
2
3
9
10
12
整体感知
作者为我们讲的“好的故事”指的是什么?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讨论交流
“好的故事”其实是一个梦境。
我闭了眼睛,像后一仰,靠在椅背上;捏着《初学记》的手搁在膝髁上。
我在蒙胧中,看见一个好的故事。
我正要凝视他们时,骤然一惊,睁开眼,云锦也已皱蹙,凌乱……还剩着几点虹霓色的碎影。
灯火渐渐地缩小了,在预告石油的已经不多;石油又不是老牌,早熏得灯罩很昏暗。鞭爆的繁响在四近,烟草的烟雾在身边:是昏沉的夜。
齐读课文第1自然段,第1自然段中描写了“昏沉的夜”的情景,在这里“昏沉的夜”有什么特殊含义?你是怎么理解的?
课文解读
该文写于一九二五年二月,当时北京笼罩在极其混沌、黑暗、恐怖的气氛中。封建军阀卖身投靠帝国主义,把中国变成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人民在苦难的深渊里挣扎,因此“昏沉的夜”象征了当时的封建军阀统治。
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许多美的人和美
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
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
运用两个生动的比喻,将故事中“美的人和美的事”比作“一天云锦”“万颗奔星”,概括写出了故事的特点:变化无穷,充满生机。
课文解读
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有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交织,飞动扩展,以至于无穷,十分壮美。下节课我们就一起去看看这个故事吧。
课时目标:
1.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故事的
“美丽,幽雅,有趣”体现在哪里。
(重点)
2.能结合“阅读链接”中的材料,
说出对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的
理解。(难点)
第二课时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到鲁迅梦境的世界去游览一番,再读第四至八自然段,找出文中让你感受到梦境“美丽、幽雅、有趣”的句子。
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许多美的人和美
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
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
云 锦
万颗奔星
中国四大名锦之首,因其色泽光丽灿烂,美如天上云霞而得名。
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
作者回忆了“坐小船经过山阴道”时所见到的美好景致。一口气连用十九个名词和词组,一下子亮出十多个自然景
物和生活片段,让我们也仿佛置身于明媚秀丽的江南水乡。
课文解读
近于原形
退缩
融合
扩大
摇动
解散
水中倒影不停地变化
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诸影诸物,无不解散,而且摇动,扩大,互相融和;刚一融和,却又退缩,复近于原形。
课文解读
大红花和斑红花,都在水里面浮动,忽而碎散,拉长了,如缕缕的胭脂水,然而没有晕。茅屋,狗,塔,村女,云,……也都浮动着。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表现出红花色彩鲜艳、斑斓多姿的特点,也具体地反映了“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
课文解读
“红锦带”与“狗”“白云”“村女”等错综飞动,展现了所见景物的无穷变化,给人以“织锦”一般的感觉和美的享受。
大红花一朵朵全被拉长了,这时是泼剌奔迸的红锦带。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在一瞬间,他们又将退缩了。
课文解读
为什么作者把这些景物写得纷繁复杂,几乎没有规律可言?
这些景物都来自江南水乡,为什么鲁迅会梦到这些景物?
“我”的梦境中为什么都是水中的倒影?
(恰恰表现了梦境的变幻无常。)
(这些景物都是他童年熟悉的美的人和美的事。)
(寓意美的人和美的事只是在梦中、在水中的虚幻场景,还没有实现。)
合作探究
作者强烈地追求美的人和美的事,把它们比作好的故事,描绘得“美丽,幽雅,有趣”。这梦是如此美丽、幽雅、有趣,可它终究是一场梦,当他骤然醒来时,心中却满是不舍。
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我抛了书,欠身伸手去取笔,——何
尝有一丝碎影,只见昏暗的灯光,我不在小船里了。
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
此时此刻,这梦中“好的故事”与眼前的“昏沉的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鲁迅先生的心中,这梦只是一场普通的梦,这夜也只是寻常的夜吗?
课文解读
“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表明作者对故事的喜爱,对故事的留恋,也是对美好世界的追求与留恋。夜虽然昏沉,但作者依旧怀抱希望,怀抱对“好的故事”的期待。总之,即使再昏暗,还有微弱的灯光;纵使再虚幻,也是美好的故事。
默读“阅读链接”,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完成图示。
理想/美好的生活/向往的生活
对比
现实/黑暗的现实
美的人和美的事
美好的梦境
昏沉的夜
“真爱/总记得好的故事”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对黑暗现实的厌恶
拓展延伸
《野草》是现代文学家鲁迅先生创作的一部散文诗集,收1924年至1926年间所作散文诗23篇。
诗集内容形式多样、想象丰富、构思奇特、语言形象,富有抒情性和音乐性;在艺术上最鲜明的特点就是象征手法的广泛运用。
知识锦囊
读一读“阅读链接”中的材料,想一想:“梦境”和“昏沉的夜”象征着什么?作者说“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想表达什么情感?
自主探究
“梦境”象征美好的理想,“昏沉的夜”象征黑暗的社会现状,作者说“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想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本文通过对梦境中“好的故事”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在希望与失望的矛盾中,启示人们毁掉“昏沉的夜”,实现充满“好的故事”的生活的强烈愿望,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理想的热烈憧憬。
主旨探究
感兴趣的同学们可以读一读《野草》中的其他散文诗,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和父母、老师交流,也可以主动查一查资料。
能 力提 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