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自然资源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中国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海洋资源等自然资源的主要特征,举例说明自然资源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认识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意义。
一阶 基础知识·自主学
思维导图
知识梳理
知识点1 自然资源概况
知识点2 中国的土地资源、水资源(省卷6年3考)
知识点3 海洋资源
知识点4 矿产资源[2022课标新增]
二阶 练讲重难·提能力
重难点1 新能源的特点及能源转型的意义
通过太阳能、风力等可再生能源发电进行电解水制取的氢能(氢气)称为“绿氢”。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储存和运输氢能存在泄漏和爆炸的风险。目前,我国氢能运输以公路运输为主。我国正在拟建首条跨省区、大规模、长距离的“绿氢”输送“西氢东送”管道,管道建成后,将大力缓解京津冀地区“绿氢”供需矛盾。读“西氢东送”管道示意图,完成1~3题。【资源开发与调配主题】
1. 与石化能源制氢相比,“绿氢”制取的突出优点是( )
A. 成本低廉 B. 原料丰富 C. 方便快捷 D. 无碳排放
2. 内蒙古自治区成为我国“绿氢”生产基地的主要优势在于( )
①有广阔的沙漠区,降水少,光热丰富
②临近冬季风源地,风能丰富
③区域内煤炭、稀土资源十分丰富
④邻近京津冀地区,市场需求大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3. 建设“西氢东送”工程,对京津冀地区的有利影响有( )
①缓解能源短缺 ②根治大气污染
③加快氢能开发 ④改善生态环境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青海共和光热电站项目位于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生态太阳能发电园区,是国家首批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之一。读青海共和光热电站项目图,完成4~6题。【新能源开发主题】
4. 光热电站项目生产所利用的太阳能资源属于( )
A. 矿产资源 B. 传统能源资源
C. 可再生资源 D. 非可再生资源
5. 青海省建设光热电站的优势条件是( )
①太阳能资源丰富 ②科学技术水平高
③未利用土地广阔 ④能源市场前景广阔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6. 太阳能光热发电与火电相比具有的优势是( )
A. 发电成本较低 B. 占地面积较小C. 对环境影响较小 D. 受天气影响较小
解题技巧
思路分析
风力、光热电站的布站条件
(1)风力电站
①距海近→海陆热力差异大→风能资源丰富。
②靠近风源地→受季风影响→风能资源丰富。
③地形平坦,植被较少→对风的阻挡作用小→风能资源丰富。
例如:我国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海陆热力差异大,风力强劲;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靠近冬季风源地。
(2)光热电站
①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日照时间长。
②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
③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烈。
例如:青藏高原以高原山地气候为主,全年降水量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海拔高,空气稀薄,且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太阳能资源丰富。
解题模板
能源转型的意义
(1)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2)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创造就业机会,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3)减少对进口化石能源的依赖,保障能源安全。
(4)缓解常规能源短缺问题,减少进口能源的依赖程度,提高国家能源、经济安全,优化能源结构。
重难点2华北地区缺水原因及应对措施
(2024茂名模拟)下图为我国重点缺水地区分布图。读图,完成7~9题。【资源跨区域调配主题】
7. 我国重点缺水地区集中分布在( )
A. 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
B. 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
C. 西南地区和东南地区
D. 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
8. 甲地区缺水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 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B. 降水较少,分配不均
C. 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D. 水污染、水浪费严重
9. 目前,缓解甲地区缺水的主要工程措施是( )
A. 大规模海水淡化 B. 增加人工降雨 C. 大量开采地下水 D. 跨流域调水
2024年1月,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首个重大项目——引江补汉工程进入全面施工阶段。该工程全线采用深埋隧洞输水。读引江补汉线路示意图,完成10~11题。 【资源跨流域调配主题】
10. 引江补汉工程建设有利于( )
A. 缓解华北平原水资源矛盾 B. 增加南水北调东线调水量
C. 改善长江中下游生态环境 D. 加快构建国家航运网骨架
11. 引江补汉工程全线采用深埋隧洞输水的主要目的是( )
①减少水分蒸发 ②降低建造成本
③保障供水水质 ④改善长江水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解题技巧
水资源短缺原因及治理措施
思路分析
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1)气候干旱,降水少
①海陆位置→深居内陆→海洋湿润水汽难以到达→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②纬度位置→纬度较低→气温较高→蒸发量大。
③迎、背风坡→位于常年湿润风向的背风坡→受地形阻挡→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2)季风气候显著,降水季节不均
降水季节差异大→夏秋降水多,冬春降水少(季风不稳定)→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季节性干旱。
(3)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生产生活用水需求增加、水污染严重→水资源短缺。
解题模板
水资源匮乏原因及应对措施
(1)原因
①华北地区
a.自然原因:华北地区主要位于半湿润区,春季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春旱严重;流经本地区的河流少,且流量较小;
b.社会经济原因:人口多,生活用水量大;为我国主要的工业区、粮食和经济作物生产区,生产用水量大;水资源污染和浪费严重。
②喀斯特地貌地区:降水较丰富,但因喀斯特地貌地表主要为易溶性石灰岩,水流下渗快,地表水不易汇集。
③干旱区:距海远,受暖湿气流影响小,降水少,河流多为季节性河流,地表干旱,沙漠广布。
(2)应对措施
①跨流域调水;
②修建水库等水利设施,缓解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
③减少水污染和水资源浪费;
④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
⑤实行阶梯水价,树立节水意识等;
⑥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种植耐旱作物;
⑦沿海地区可发展海水淡化工程。
巩固练习
命题点1 我国能源开发及利用(省卷6年1考)
(2023深圳卷35~36题)原油是关系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性资源。左图为我国四大能源战略通道示意图,下图为2022年1—10月我国原油主要进口来源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能源安全主题】
1. 2022年1—10月,我国原油进口比重最大的通道是( )
A. 海上能源战略通道 B. 东北能源战略通道
C. 西南能源战略通道 D. 西北能源战略通道
2. 为保障能源安全,我国应( )
①加强与能源输出国的合作 ②增加化石能源消费比重
③加强对新能源的开发力度 ④增加煤炭对外出口通道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已被广泛利用于生产生活中。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开发利用前景广阔。下图为我国太阳能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新能源开发主题】
3. 下列有关我国太阳能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青藏地区大部分属于太阳能“丰富区”
B. 北方地区大部分属于太阳能“贫乏区”
C. 南方地区大部分属于太阳能“较丰富区”
D. 西北地区大部分属于太阳能“可利用区”
4. 下列城市居民使用相同的太阳能热水器,效果最佳的是 ( )
A. 广州 B. 重庆 C. 拉萨 D. 上海
拓展设问
5. 分析使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的优点。(6分)
命题点2 资源调配及意义
引汉江水入渭河流域的水利工程——“引汉济渭”,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其主体工程秦岭输水隧洞穿越秦岭,沿线山体岩石坚硬,地质灾害频发,施工难度创造多项世界纪录。下图为“引汉济渭”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6~7题。【资源调配主题】
6. “引汉济渭”主体工程施工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 ( )
A. 输水路线长 B. 植被分布广
C. 沿途水库多 D. 地质条件复杂
7. “引汉济渭”工程建设有利于 ( )
①改善渭河流域的生态环境
②解决黄河流域的缺水问题
③减轻汉江流域的洪涝灾害
④缓解渭河流域的缺水状况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025备考精练
基础题
“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像保护大熊猫那样保护耕地,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下图为我国人均农业用地面积与世界的比较图。据此完成1~3题。【土地资源+粮食安全主题】
1. 图中可直接反映出我国 ( )
A. 耕地资源总量少 B. 草地资源约占世界一半
C. 林地资源丰富 D. 人均农业用地面积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 下列有关我国土地资源现状和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土地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大 ②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区
③农耕区加强基本农田保护 ④牧区扩大载畜量,增加牧民收入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 为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
A. 围湖造田 B. 整理、复垦废弃土地变为耕地
C. 农业生产大量使用化肥 D. 毁林开荒,增加耕地面积
新考法 [生产情境] (2024佛山模拟)青海省的塔拉滩荒漠建起了光伏发电园。在光伏板下,人工草场长势良好,牧民和羊群穿行其间,而不远处的龙羊峡水电站与光伏发电园实现了水光发电互补,保证当地稳定的电能供应。下图为“光伏+牧场”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新能源开发主题】
4. 光伏发电园区内建设人工草场主要是为了( )
A. 提供牧场,增加牧民收入 B. 提供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
C. 增加绿化面积,美化环境 D. 防风固沙,保持光伏高效发电
5. 水光发电互补主要体现在( )
A. 夏季,水电可以弥补光伏发电量不足 B. 冬季,光电可以弥补水电发电量不足
C. 夏季,光电可以弥补水电发电量不足 D. 冬季,水电可以弥补光伏发电量不足
新考法 [生态文明建设] 海草床是指由单种或多种海草植物主导的海草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近海与河口水域中。它对缓解全球变暖现象有重要作用,被称为“海洋之肺”,也是重要的碳库和海洋渔场。目前我国超80%的海草床已经消失,保护这种重要资源刻不容缓。据此完成6~8题。【海洋资源+生态保护主题】
6. 海草床属于 ( )
A. 海洋生物资源 B. 海洋矿产资源 C. 海洋能源资源 D. 海洋空间资源
7. 海草床被称为“海洋之肺”是因为 ( )
A. 净化海水水质效果好 B. 吸碳和固碳能力强
C. 提供海洋生物栖息地 D. 鱼类食物重要来源
8. 应对我国海草床退化严重问题,我们应该 ( )
①建立海草保护管理体系 ②增加渔业捕捞活动
③加强海草床修复和重建 ④设立海草床保护区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2024东莞模拟)2024年3月8日中国海油宣布,在南海珠江口盆地发现我国首个深水深层油田——开平南油田,探明油气地质储量1.02亿吨油当量。到2025年,我国南海将建成“万亿方大气区”,为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岛提供充足的海底优质清洁能源。下图为海上油气资源勘探实景图。据此完成9~10题。【海洋资源开发主题】
9. 进行海底勘探的最大困难是 ( )
A. 海面风浪较大 B. 海上天气多变 C. 海洋地质条件极端复杂 D. 地壳运动活跃
10. “万亿方大气区”建成的意义有( )
①为区域建设提供充足的清洁能源 ②有利于改善珠三角大气环境质量
③有利于区域能源结构转型 ④彻底解决我国能源短缺问题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拔高题
11. [核心素养·综合思维](2024韶关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资源跨区域调配主题】
材料一:丹江口水库水域面积为840平方千米,蓄水总量达81亿立方米,是国家一级水源保护区、重要的湿地保护区、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
材料二:“丹水北运”项目利用浩吉铁路列车的返程空车进行“捎脚运输”,将淅川县2 150吨优质丹江水通过浩吉铁路运往内蒙古鄂尔多斯,为南水北调开辟出新途径。“丹水北运”首创集装箱专用尼龙材质畅顶箱复用液袋,全自动集装箱装卸水系统,不仅可以保障运水环境安全,还可以减少装卸、包装、运输成本。
材料三:左图为丹江口水库周边区域示意图,右图为浩吉铁路示意图。
(1)推断浩吉铁路重载列车在“丹水北运”项目开展前输送的主要货物及其运输方向。(4分)
(2)说出丹江口水库成为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的原因。(4分)
(3)试分析“丹水北运”选用浩吉铁路进行运输的原因。(6分)
(4)开放性设问 [影响]简述“丹水北运”项目的实施对水源输出地和输入地的有利影响。(6分)
中国的自然资源
知识点2 ①耕地 ②平原 ③水田 ④林地 ⑤西部内陆 ⑥水库(水利工程) ⑦南水北调 ⑧京杭 ⑨丹江口 ⑩华北和西北
知识点3 ①舟山 ②天然气 ③长芦 ④莺歌海
二阶
1. D 2. B 3. D 4. C 5. B 6. C 7. A 8. B 9. D
10. A 【解析】本题考查引江补汉工程建设的有利影响。引江补汉工程建成后,将连通三峡水库和丹江口水库两大战略水源地,增加南水北调中线调水量,提高中线工程稳定供水能力,缓解华北平原水资源矛盾;由材料可知,该工程全线采用深埋隧洞输水,不能改善长江中下游生态环境和加快构建国家航运网骨架。
11. B 【解析】本题考查引江补汉工程全线采用深埋隧洞输水的主要目的。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引江补汉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后续水源工程,从长江三峡库区引水入汉江,采用深埋隧洞输水可以防止水污染,保障供水水质,不受地表气候的影响,减少水分蒸发等,深埋隧洞输水建设成本高,不能改善长江水质。
巩固练习
1. A 2. C 3. A 4. C
5. ①减少环境污染问题;②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度;③有利于优化国家能源的配置结构,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的经济效益;④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每点2分,满分6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6. D 7. D
2025备考精练
1. D 2. B 3. B 4. D 5. B 6. A 7. B 8. B 9. C 10. A
11. (1)主要货物:煤炭;运输方向:自北向南。(每点2分,满分4分) (2)①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②有汉江注入,水源充足;③丹江口水库水域面积大,蓄水量大;④丹江口水库是国家一级水源保护区,水质好。(每点2分,满分4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3)①充分利用铁路空载,降低运输成本;②运输速度快,缩短运输时间;③充分利用现有线路,建设成本低;④运量大。(每点2分,满分6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4)对水源输出地:①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②促进当地相关产业发展;③增加就业机会,增加经济收入。对水源输入地:①增加优质水源供应;②缓解优质水源供应紧张的局面。(每点2分,满分6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