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8课《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8课《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4-01 17:53: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湖北省枝江市七星台一中 淡汉锋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的实词,整体感知文意。
2、揣摩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
3、通过诵读,体会作者蕴含在文章中思想情感。
二、课时安排 1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而杭州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西湖,更是以其秀丽的风光成为许多文人墨客竞相挥毫的地方,他们为西湖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你们说说看……西湖的春夏是那样的迷人,西湖的冬天又会是怎样的景象呢,今天让我们随着张岱的文笔,去欣赏雪中的西湖之景。
(二)简介作者
张岱(1597年明万历二十五年—1679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清康熙十八年),又名维城,字宗子,号陶庵,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明末清初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荣,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 明末清初文学家、散文家、史学家。是公认成就最高的明代文学家,其最擅长散文,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绝代文学名著。
他写了许多优秀的小品文,回忆往日的生活,表现出对乡土和故国(明朝)的怀念。描写细腻生动,文字清新活泼,富有诗情画意。
(三)诵读课文
1、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读准字音,听清句读,初步体会作者情感。
2、 检查听读情况。
读准字音:更定 挐一小舟 毳衣 雾凇沆砀 一芥 更有此人 强饮
读准句读:湖中人鸟声俱绝。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3、学生自读全文,要求字音准确,停顿恰当。
4、全班学生齐读,感知课文内容,进一步体会作者情感。
(四)疏通文意
1、 学生对照注释,自由译读全文,划出不懂的地方。
2、 学生质疑,师生合作,解决有疑问的字词和句子。
字词:
是日() 余挐一小舟()() 上下一白() 强饮三大白()()
客此() 及下船( ) 喃喃曰( ) 更有痴似相公者()()
句子: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3、四个学生共同翻译课文,每个人一段。
(五)品味雪景
1、学生找出直接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教师朗读,要求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张岱描写的画面。
2、学生把刚才想象的画面描述出来,学生边描述教师边在黑板上画出西湖雪景。
3、师生共同欣赏这段描写文字的写法及意蕴。
明确:张岱写景用的是白描手法。这是一种抓住 ( http: / / www.21cnjy.com )事物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作者是从两个角度来描写的。第一句从大处落笔,描写雪后西湖的全景,画面静寂、空旷、苍茫、博大;第二句落笔眼前,描写西湖远景,形象地描绘出眼前人和物的渺小与微弱。天地的宏大与人物的渺小构成强烈的对比,寄托了作者人生渺茫的无奈与伤感。
4、小组讨论:我们把“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分别改换成“一道”“一座”“一艘”“两三个”好吗,为什么?
(六)感悟主旨
1、作者是在明朝灭亡之后写此文的,本来已是清朝了,他为何还要用明朝的年号呢?
明确:张岱怀念明朝,痴情于故国。
2、查工具书,理解“痴”的意思。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相公痴”?
明确:“痴”有四种义项,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应取第二种义项“极度迷恋某人或某种事物”。作者在“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的情况下,在“更定”的时候,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说明他痴迷于山水之乐。
3、为什么说湖中人比相公更“痴”?
明确:湖中人到得更早,待得更久,还在那煮酒喝,而且是客居于此的“金陵(明朝之都)人”。
4、分明有舟子相伴,却说自己是“独往”湖心亭看雪, “独”字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怀?
明确: “独”表明他没把舟子看在眼里,舟子也无法知其心思。表现出作者孤傲高洁的情怀,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也更表现出作者的“痴”。
5、湖中人见到张岱后为何“大喜”?张岱见到湖中人后也是“大喜”吗?这说明了什么呢?
明确:他们都遇到了志趣相投的人,又因他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是“金陵人”来自于明朝首都,所以张岱便有了“天涯遇知音”的愉悦,而这也正好可以化解一下他心中淡淡的愁绪。
(七)总结全文
这篇文章开头不用清朝而用明朝年号纪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中间“独往”湖心亭看雪,文尾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可见作者始终是围绕着一个“痴”字在做文章。张岱的“痴”表现在他痴迷于对故国明朝的怀念,痴迷于欣赏西湖山水的乐趣,痴迷于世俗之外的孤傲高洁的情怀,痴迷于他乡遇故知的愉悦。
(八)拓展延伸
由“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我们可以联想到柳宗元的哪一首诗?齐读后比较它与本文在描写手法和表达感情上的异同。
附: 板书设计
湖心亭看雪
念念不忘故国明朝
独—痴 欣赏山水的乐趣
孤傲高洁的情怀
天涯遇知音的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