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器和感觉器官》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眼球内折射光线的主要结构是 ( )
A.房水 B.瞳孔 C.视网膜 D.晶状体
2.在遇到巨大声响时,应该迅速张开口或者用手掩耳,这样做的好处是 ( )
A.防止声音入耳
B.使鼓膜内侧气压大于鼓膜外侧气压
C.防止灰尘入耳
D.使咽鼓管张开,保持鼓膜两侧气压平衡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不要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
B.鼻咽发炎时,容易引起中耳炎
C.遇到巨大响声,要迅速张开口
D.噪声对听觉不会造成伤害
4.下列结构中,能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是 ( )
A.半规管 B.耳蜗 C.听小骨 D.外耳道
5.听觉的形成部位是 ( )
A.鼓膜 B.听小骨 C.耳蜗 D.听觉中枢
6.对于进入眼球的外界物体的反射光,具有折射作用的最主要的结构是 ( )
A.角膜 B.房水 C.晶状体 D.玻璃体
7.眼球中对光线敏感的细胞存在于 ( )
A.晶状体 B.视网膜 C.脉络膜 D.角膜
8.有些人乘车、乘船会晕车、晕船,与此现象相关的结构是 ( )
A.鼓膜 B.耳蜗 C.前庭与半规管 D.听小骨和鼓室
9.从暗室走到阳光灿烂的地方,瞳孔的变化是 ( )
A.由大变小 B.由小变大
C.大小不会发生变化 D.无法确定
10.人眼的“白眼球”和“黑眼珠”实际上分别是指 ( )
A.虹膜和角膜 B.角膜和巩膜
C.角膜和虹膜 D.巩膜和虹膜
11.某人失聪后,医生根据检查结果认为他耳的结构没有受损伤,那么可能发生病变的部位是 ( )
A.耳蜗 B.听神经和听觉中枢
C.内耳 D.鼓膜
12.下列关于皮肤的结构和功能的说明没有科学依据的是 ( )
A.表皮的生发层有很强的分裂增生能力
B.皮肤被划破后感到疼痛,说明已经伤到了生发层内的感觉神经末梢
C.真皮内有大量的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使皮肤柔韧而富有弹性
D.真皮内含有丰富的血管,参与体温调节
二、非选择题
13.如图为皮肤结构示意图,分析回答问题:
(1)皮肤由表皮和[2] 构成,含有毛发、指甲、趾甲等附属物;结构[2]比表皮厚,主要由 组织构成.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表皮分为角质层和[ ] .角质层细胞排列紧密,可以有效防止细菌的侵入以及体内水分的过度散失.21·cn·jy·com
(3)图中参与体温调节的结构是[ ] 和[ ] .
(4)人们通过皮肤能感受外界的冷、热、痛、触、压等刺激,这是因为在皮肤中有丰富的 .
14. 下课铃响了,你匆匆地跑出教室,直奔食堂。你看到了饭菜的颜色,闻到了饭菜的气味,尝到了饭菜的味道,手指感觉到了馒头的温热……请据下图回答问题。
(1)你能够看到饭菜的颜色,是因为光线经过[ ] ______的折射,成像在了[ ] ______上,并最终形成了视觉。21教育网
(2)你能够听到下课铃声,是因为声波引起[ ] ________的振动,刺激了[ ]________
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并最终产生了听觉。
(3)你能够看到饭菜的颜色,闻到饭菜的气味,尝到饭菜的味道,手指感觉到馒头的温热,都是靠分布在身体不同部位的____________获取信息,这些感觉最终都是在____________形成的。www.21-cn-jy.com
15.据调查,我国青少年的近视发病率高选60%,居世界首位,并且还以每年1O%的速度增长,这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下图是近视眼成像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近视患者看不清____处的物体,可以配戴装有______透镜的眼镜加以矫正。
(2)如果把眼睛比喻成心灵的窗户,那么结构[①]是窗户上那明亮的玻璃。结构[①]的名称是________。21cnjy.com
(3)在眼球的成像过程中对进入眼球的光线起折射用的结构主要是[ ]__________ 。
(4)眼球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似,相当于胶卷的眼球结构是[ ]_______________,该结构上的一些细胞将图像信息通过视觉神经传到____________的一定区域,产生视觉。
参考答案
1.D
2.D
3. D
4. A
5. D
6. C
7. B
8.C
9. A
10.D
11.B
12.B
13.(1)真皮;结缔
(2)[5]生发层
(3)[7]汗腺[8]血管;
(4)感觉神经末梢
14.
(1)4晶状体 7视网膜
(2)11鼓膜 9耳蜗
(3)感受器(或感觉器官) 大脑皮层(或大脑)
15.
(1)远;凹;
(2)角膜;
(3)3视网膜;大脑皮层
课件23张PPT。第十二章 第二节
感受器与感觉器官北师大版初中生物精品课件第一课时为什么不同人种眼珠的颜色不同?
近视是怎么形成的?如何矫正?1.知道眼球的结构与各部分功能;
2.会描述视觉的形成过程;
3.解释近视、远视视物不清的原因及矫正方法。
看一看:观察同桌的眼睛,找出眼睛的结构眼球的附属结构观察眼球结构模型1.观察眼球外形,辨识眼球的解剖方位;
2.观察眼球壁各层及眼球内容物中晶状体和玻璃体等各部分结构的形态、位置。眼球的结构晶状体、房水、玻璃体视网膜、有感光细胞眼球 的 结 构眼球的结构 眼球各部分功能
角 膜
巩 膜
脉络膜
虹 膜
晶状体
睫状体
视网膜
无色透明,感觉 非常灵敏。 支持、保护眼球。含丰富的血管和黑色素,对眼球有营养作用 控制瞳孔大小,调节进光量对光线有折射作用。调节晶状体的曲度。 含有大量视细胞,是光感受器,产生冲动视觉的形成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角膜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大脑瞳孔视神经在亮处在暗处观察猫的瞳孔的变化为什么我们看到的是正立的物象?视网膜上形成的像根据成像原理形成的是倒像,刚出生的婴儿看到的就是倒立的像,但是在生长过程中大概一周时间,经过大脑神经的调节,人就适应了这一过程,倒像就正立了。因此人在认识外界时,各种感觉器官(视觉,触觉,运动觉)作为一个统一主体协同活动,相互验证,通过实践活动,最后才能正确反映客观现实。正常眼:远处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的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上。如果对于一个正常的眼球来说,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都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清晰的物像。但是,在生活中,由于有些人具有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或不注意用眼卫生,遗传等因素造成了眼部的一些疾病,近视和远视就是最常见的两种类型。 近视矫正近视眼
晶状体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使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近视眼及其矫正远视矫正远视眼:
晶状体曲度过小或眼球前后径过短使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远视眼及其矫正异常视力及其矫正视觉的形成
眼睛的结构
视觉的形成:外界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主要折射结构)→玻璃体→视网膜(形成物像)→ 视神经→大脑皮层视觉中枢(产生视觉)眼球内容物:晶状体、玻璃体眼球壁
中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外膜—角膜、巩膜
内膜—视网膜(光感受器)1.眼球的结构包括 和 两部分。
2.视网膜含有能感受光刺激 ,所以视网膜就是 。
3.患远视眼时,眼球的前后径 , 成像在
,看不清 处 物体,应配戴
矫正 。
眼球壁内容物视细胞光感受器过短视网膜后方近凸透镜 4.对眼球具有营养作用的是 ( )
A.巩膜 B.角膜 C.视网膜 D.脉络膜
5.能感受光刺激的是 ( )
A.角膜 B.虹膜 C.视网膜 D.巩膜
6.视觉形成的部位是 ( )
A.角膜 B.虹膜 C.视网膜 D.大脑皮层DCD 7.有人把人的眼球比喻成一架照相机,那么照相机的结构分别相当于人眼球的哪些结构呢? 镜头 瞳 孔
? 底片 视网膜
? 暗箱的壁 晶状体
? 光圈 脉络膜 7.有人把人的眼球比喻成一架照相机,那么照相机的结构分别相当于人眼球的哪些结构呢?8.在光线到视网膜之前,经过哪些结构?9.有人摔伤了后脑勺,结果就失明了,为什么?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仅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昕图像还不够,还必须通过视神经传递给大脑的一定区域,才能形成视觉。此人损伤了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所以失明。调查同学患近视眼的情况,并作出统计。课件18张PPT。第十二章 第二节
感受器与感觉器官北师大版初中生物精品课件第三课时除了视觉和听觉我们还有哪些感觉?嗅觉味觉触觉温度觉……1.说明嗅觉与味觉感受刺激的性质与感受器的位置。
2.说明触觉敏感性与感受器分布特征的关系。
3.说明皮肤温度觉器适宜感受刺激的性质。嗅觉的形成鼻腔粘膜内大约有2千万个嗅觉感受器,而每个感受器末端有着许多毛发状的纤毛,它们可以捕获气味,感受器探知气味后向大脑发送神经冲动,从而形成嗅觉。鼻腔嗅觉神经末梢大脑 人的嗅觉辨别能力因人而异,差别有时较大。有人甚至缺乏一般人具有的嗅觉能力。测定人的嗅觉能力,可以用能够引起嗅觉 的气味物质的最低浓度来表示。如用人造麝香测定人的嗅觉时,每升空气中5×10-6 mg的含量 就能使人觉察到。
另外,人的嗅觉也很容易
产生适应。如果感受器持续受
到某种刺激,其产生冲动的能
力会随刺激持续时间的延长而
减弱,这叫做感受器的适应。
例如,人初到有某种气味的环
境时,可能会明显感到这里的
气味。但时间一长,这种感觉
会越来越弱,最后就感觉不到
这种气味的存在了。为什么人在伤风感冒鼻腔堵塞时对气味很不敏感?嗅黏膜所在的位置只能接触到经过鼻腔顶壁的回旋式气流,短促而频繁的吸气才容易在这里引起气流的回旋。当患感冒、鼻炎时,可能造成鼻腔通气异常而使嗅觉功能产生障碍。味觉人类味觉器官:舌观察舌的表面有什么特点?
有凸起物:味蕾味蕾能够分别的味道基本有四种咸甜酸苦前后侧侧酸甜咸苦酸吃苹果时,将橙子放在鼻前,同时吃苹果,
你觉得此时的味道是苹果味,还是橙子味,
还是两者的混合味,说明了什么?人的味觉和嗅觉是相互影响的。 当我们身体的一定部位,与外界物体接触时,会不同程度地感觉到物体的存在,甚至可能对物体的形状、硬度、光滑程度等情况做出一定判断,这就是触觉。触觉触觉敏感程度的测定实验注意:避免被试者看见测试部位,每一刺激作用的时间不要持续1S以上。
1.准备测试用针两个、毫米直尺一把、记录用纸和笔等。两个同学一组,相互轮换做测试者和被试者。
2.选择不同敏感性的测试部位:(1) 手指间;(2)手掌侧;(3)手背测。
3.开始测试,先使两点距离由近及远,再由远及近,分别得出阈值后取其平均值,记为该部位阈值。
4.整理实验数据,将测试结果填入下列表格:触觉两点阈测试结果(被试者______ 测试者______)
当我们接触的外界物体的温度发生变化,使皮肤和黏膜的温度也发生变化时,我们就会觉得“冷了”或“热了”,这就是温度觉。
温度觉冷和温是由同一种感受器感觉到的吗? 冷和温是由不同感受器感觉到的,冷感受器和温感受器在皮肤表层中均呈点状分布,温度感受器在面部、手背、前臂掌侧面、足背、胸部、腹部以及生殖器官的皮肤比较密集。冷点多于温点,在面部的皮肤每平方厘米约有16~19个冷点,温点的数目比冷点少4~10倍。在一定范围的温度内,两种感觉表现有一定程度的适应能力,在发生适应时,对温度刺激的敏感度明显降低。热感受器的适应只需几秒钟,但温觉的适应则需几分钟以上,可见人对温的适应并非完全决定于温感受器,而必须有中枢神经系统的适应功能参与。在热天澡盆内水温为28℃时,初进入时觉得冷,过一段时间后,也会发生适应,这种现象决定于人皮肤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别。所以,对于冷、温的感觉是相对的。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依靠眼耳鼻舌皮肤1.嗅觉感受器位于鼻腔顶壁,叫做 ,这里的一些“嗅细胞”受到某些挥发性物质的刺激就会产生神经冲动,冲动沿
传入大脑皮层而引起 。
2.味蕾分辨的味觉基本上有四种: 。
3.皮肤温度感受器能够感受使皮肤温度发生变化的刺激:当刺激使皮肤温度下降时,会感觉“ _______”;当刺激使皮肤温度升高时,则感觉到“_______”。嗅粘膜嗅神经嗅觉苦、甜、咸、酸冷热视觉感受器
听觉感受器
头部位置感受器
嗅觉感受器
味觉感受器 耳蜗
前庭和半规管
嗅黏膜
味蕾
视网膜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嗅黏膜所在的位置能接触任何形式的气流
B. 味蕾只能感受酸、甜、苦、咸
C. 将糖放在舌任何部位,都会感觉甜
D. 人体的唇、鼻尖、舌尖等处触觉非常敏感
5.连线:D 7岁的奥利维娅可能是全球第一个拥有不睡、不饿、无痛感三种症状的病患。据她的母亲称,奥利维娅曾经3天3夜不合眼,如今只能依靠药物入眠,并且她吃东西特别挑剔,因为“没有饥饿感,对食物丝毫不感兴趣”,她曾经一度只喝奶昔,有一年里只吃黄油三明治,现在只吃鸡肉面。更可怕的是,奥利维娅没有痛感,因此她没有“危险意识”。有一次,她把自己嘴唇咬掉了一块肉也一声不吭,后来不得不做整形手术矫正。这简直就是钢铁做的,现在知道她的人都叫她“超能”女孩。如今,她和一般小孩一样快乐的生活着,却也非常容易因为意外而丧命。没有痛觉的“超能女孩”课件21张PPT。第十二章 第二节
感受器与感觉器官北师大版初中生物精品课件第二课时为什么有的人听不到声音?
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耳朵?1.知道耳的结构与各部分功能;
2.会描述听觉的形成过程;
3.了解耳的卫生保健知识。与同桌同学互相观察耳,并阅读教材第84、85页的内容,学会耳朵有哪些结构?这些结构有哪些功能?耳廓外耳道外耳位听神经半规管前庭耳蜗内耳鼓膜听小骨鼓室中耳咽鼓管锤骨砧骨镫骨听小骨一、耳的结构 耳郭有收集声波的作用。将手作杯状放在耳后,会感觉声音变响,就是因为手比耳廓大,能收集到更多的声音。耳郭 外耳道约长2.5~3.5厘米,将耳廓收集的声波传到中耳,还具有防止外物侵入和保护中耳的作用。
外耳道的皮肤有耵聍腺,其分泌的耵聍与皮脂及脱落的表皮混合形成耳垢,可以抑制外耳道的细菌和真菌。外耳道 鼓膜略呈椭圆形,是一张富有弹性的半透明的银灰色肉质薄膜。鼓膜能随着外界空气的振动而产生共振,再把这振动传给后面相连的听小骨。 鼓膜鼓膜 中耳 鼓室位于鼓膜和内耳之间,像是一个不规则的小房间,容积约为1立方厘米。鼓室内有三块听小骨,还有与外界大气压力相等的空气。中耳有3块听小骨,是人体内最小最轻的骨,根据外形分别称为锤骨、砧骨和镫骨。三块听小骨相互衔接形成听骨链,可将声波对鼓膜的振动作用放大20倍,并传至内耳。
咽鼓管是由鼓室前下方通到鼻咽部的一条细长、扁平的管道。
咽鼓管的主要作用是使中耳内的空气跟外界空气相通,维持鼓膜内、外气压的平衡。
咽鼓管平时封闭,吞咽和打呵欠时张开。 咽鼓管
耳蜗是一条螺旋盘绕的管道,形似蜗牛,所以叫做耳蜗。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把振动转变成相关的神经冲动。内耳 前庭和半规管内有位觉感受器,可以感受头部位置和速度的变化。有些人的前庭和半规管过度敏感,微弱的刺激就能产生眩晕、恶心、呕吐症状。外耳 中耳 内耳 耳 廓: 外耳道: 鼓 膜: 听小骨: 鼓 室: 耳 蜗: 前 庭: 半规管: 收集声波 传送声波 传导鼓膜产生的振动 在声波的作用下,产生振动。 有一咽鼓管与咽部相通,空气能通过此管进入鼓室,维持鼓膜内外两侧气压平衡。 有听觉感受器。在听小骨传来的 振动的刺激下,产生神经冲动。 有头部位置感受器。能感受头部位置的变动。想一想:
仅有耳,能否形成听觉?听觉的形成,还需要什么的参与?还需要神经系统二、听觉的形成声波→外耳道→鼓膜(振动)→听小骨→耳蜗(神经冲动)→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导)→听觉中枢→形成听觉耳聋是怎么回事?传导性耳聋:鼓膜,听小骨损伤或发生障碍
1.急性中耳炎没有及时治疗
2.巨声或打耳光形成耳膜内外压力差
3.潜水过深
神经性耳聋:有关的听神经损伤引起
药物影响等等
如何保护耳和听力1.减少和消除噪声
2.不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
3.遇到巨大的声音,迅速张开口,或者堵耳、闭嘴。保持鼓膜大气压力平衡。
4.鼻咽部有炎症,及时治疗,避免中耳炎。
5.不让污水进入外耳道,避免其感染。1.我们能够听见声音,产生听觉的位置是在
( )
A.耳朵 B.鼓膜
C.耳蜗 D.大脑皮层
2.下列哪种情况会使人的听力完全丧失
( )
A.鼓膜破损
B.听小骨受损
C.半规管受损
D.与听觉有关的神经或听觉中枢受损DD3 .在听觉的形成过程中,振动刺激的接受和听觉的形成分别在( )
A.耳蜗和听觉中枢 B.鼓膜和耳蜗
C.位听神经和大脑皮层 D.听小骨和位听神经
4.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应将口微微张口,其目的是( )
A.使鼓膜内外的气压平衡,避免鼓膜受损伤
B.减缓紧张情绪
C.避免呕吐
D.进行深呼吸,以适应气压变化AA5.人体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位于( )
A.半规管和前庭 B.中耳和耳蜗
C.咽鼓管和中耳 D.小脑
6.鼓膜的作用是( )
A.将声波转换成振动向内传递
B.将振动转换成声波向内传递
C.接受振动,将振动转换成神经冲动
D.接受声波刺激,产生听觉 AA可能是听觉神经或者是大脑产生听觉的区域受损。根据听觉形成的过程分析,鼓膜等耳的结构没有损伤,说明声波可以传导到耳蜗。听觉形成是在大脑皮层,没有听觉,一种可能是声音信息不能传到大脑,那就是听觉神经受损了;另一种可能是声音信息可以传导大脑,但不能产生听觉,那就是大脑产生听觉的区域受损了。7.某人失聪后,经检查,医生认为耳的结构没有受损伤。那么可能是那部分结构发生病变?简要说明你判断的理由。●我国现有听力语言残疾人2057万,居各类残疾人之首。我国每年新增聋儿近3万名。
●我国把每年3月3日定为全国爱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