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三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广州市三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11 15:41: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三校联考”检测题
高一级语文(问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最美奋斗者”——中国天眼的奠基人南仁东,22年扎根深山铸造大国重器,带领团队经历近百次失败,终获成功,建造出了世界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天眼”,让中国的天文科研水平领先世界20年。由此可见,要获得成功必须有攻坚克难的精神。
首先.攻坚克难要敢字当头。敢于斗争,勇于胜利,是攻坚克难的常胜法宝。在这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时代,我们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开拓精神。相信大家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很多困难起初看起来很大,但是你咬紧牙关,横下一条心,豁出去干一场,最后任务都完成了。回头一看,“轻舟已过万重山。”
飞天梦就寄托着中国人敢想敢干、矢志赶超的壮志。世界上第一架飞机升空时,中国人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刚刚竣工;阿波罗登月之际,我们的第一颗卫星还在艰苦制造当中……如果要寻找一条证明自身实力的跑道,太空无疑是再合适不过的了。1970年,“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新加坡《民报》报道称:“从天外飞来的音波,不但震荡了全世界的人心,也使美、苏两国闻之相顾失色。”2000年6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成功发射,中国成为名副甚实的航天大国。正是因为中国人自主创新的冲动,中国航天人才创造了迅速崛起的奇迹。在建成现代化强国的征途中,九天之上,中国卫星为我们生机勃勃的美丽星球闪耀,为全人类造福。
其次,攻坚克难要干字当先。天下之事,为之则易,不为则易者难。古人云:“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很多时候,所谓的坚和难,是我们自己想象出来的,或者为我们所夸大。很多事情,不能因其艰难我们就不去做,恰恰是因为我们不去做才变得更艰难。面对困难,我们要力戒拖延症,马上就办,说干就干,并且在干中逐步完善提高。很多人总想等条件完全具备了或者在更好的条件下再开始,总想以更完美的姿态迈出第一步,其结果是永远没有迈出第一步,使得梦想最后只成了梦和想。
最后,攻坚克难,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既然是攻坚克难,就必然需要时间,需要毅力,需要艰苦的努力和持续的付出;既然是攻坚克难,就要做好攻克过程中会出现曲折和反复的心理准备,随时准备迎接暂时的失利、局部的失败。苏东坡说,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当你遇到困境、逆境乃至“山穷水尽疑无路”的绝境时怎么办?回答只有两个字:坚持,一直坚持到“柳暗花明”,坚持到日出云开。时代铁人王启民,栉风沐雨36年,以顽强拼搏的精神投身油田开发科研工作,攻克了一个又一个世界性难题。他曾带领试验组先打了3口探井,结果全告失败。接着打下19口探井,结果还是失败。面对挫折,王启民没有怨天尤人,经过52次封窜、堵水,终于使19口井都达到了正常产量,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毛主席说过:“我们是为着解决困难去工作、去斗争的。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要去,这才是好同志。”所谓“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在艰难面前不低头,在压力之下不逃脱,在坎坷路上向前冲。人生的价值和乐趣不正体现在这攻坚克难的征途中吗?
(摘编自谭评《攻坚克难见精神》)
材料二:
无论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还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都是一部攻坚克难、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历史。这一精神品格闪耀着中华民族精神之光,彰显着共产党人意志品质。
中华民族是历经磨难、百折不挠的民族,愈是在艰难困苦和风险挑战面前,伟大的民族精神愈发彰显,其基因密码就在于始终不畏艰难险阻、勇于战胜困难,锐意进取、自强不息。从大禹治水的传说,到抵御外敌侵略的军事斗争,无不是这一精神的折射。同时我们还可以从“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意志品质、“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责任担当、“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坚定信念中,真切感知攻坚克难精神品格始终根植于绵延数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流淌在亿万中华儿女的基因血脉之中,成为中华民族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一百年来一代代共产党人,抱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前赴后继、上下求索,在各种艰难困苦和风险挑战面前,充分展现不畏强敌、不惧风险、顽强奋斗的优秀品质。所有这些,无不生动诠释着共产党人在面对顽敌强敌、应对艰难困苦时,所表现出的那种知难而进、勇猛顽强的宝贵精神品格。
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我们党凭着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精神,始终保持着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的精气神今天,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迫切需要迎难而上、挺身而出的担当精神;领导干部不论在哪个岗位、担任什么职务,都要勇于担当、攻坚克难;奋斗不只是响亮的口号,还要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中见精神。这些正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砥砺奋进、不懈努力、夺取胜利,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新奇迹的真实写照。
(摘编自张明刚《永葆攻坚克难的锐气和斗志》)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我们以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开拓精神去面对困难时,许多当初貌似非常困难的事情在我们的苦干下也能完成。
B.“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震惊了全世界,标志着我国成为名副其实的航天大国,这是中国人自主创新的伟大壮举。
C.时间、毅力、努力与付出,是攻坚克难的必备条件,而在攻坚克难的过程中,曲折和反复等,也是可能发生的事。
D.奋斗表现在细小而具体的行动中,体现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个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中,而不仅仅是口号。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攻坚克难的问题,都主要论述了怎样做到攻坚克难。
B.总想等条件都具备或更好点再开始,甚至想第一步就很完美,那是靠不住的。
C.做到攻坚克难,应敢想敢干、矢志赶超,要干字当先,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D.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运用了引用的论证方法,使论证更有力,增强了文章的文采。
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中“攻坚克难要干存当先”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毛泽东:“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就是由这里头出来的。”
B.彭端淑:“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C.袁枚:“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天下无易事,只怕粗心人。”
D.徐特立:“困难是坏事也是好事,困难会逼着人想办法,困难环境能锻炼出人才来。
4.邹韬奋说过“若不干,固然遇不着失败,也绝对遇不着成功”。请结合材料一内容以及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实践谈谈你的理解。(4分)
5.中国共产党人为什么要“永葆 坚克难的锐气和斗志”?请结合材料二简要说明。(5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突围
薛培政
在一座农家小院里,我见到了老英雄李子良。他看上去就是个普通的老农,可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负责信息采集的人说,李子良极不平凡的经历足够写一本书。
尽管老人言谈清晰,但一听说我要采访,他一句“比起那些死难的战友,俺没有啥好显摆的”,就让我吃了闭门羹。
眼看采访就要冷场,我忙给陪同的乡村干部使眼色。在大伙儿的恳求下,老人用一双布满老茧的大手,从床头柜里取出个黄色布袋,将一枚枚荣誉勋章一股脑儿抖在方桌上。在场的人不由得啧啧称赞,说:“了不起,真是名副其实的老英雄!”
“俺不是英雄,廖国栋才是真正的英雄!”老人情绪激动,陷入深深的回忆——
那是1942年冬天,日本鬼子调集重兵向鲁中抗日根据地发动了大规模的“扫荡”,企图“铁壁合围”一举歼灭根据地党政机关和主力部队。
战斗在傍晚打响,八路军某营凭借险要的地势顽强地进行阻击。敌人利用炮火优势向我方阵地发起一阵阵炮击,阵地很快变成了一片焦土。空气中呛鼻的硝烟还未散尽,山下集结的日伪军,又蝗虫般地向山上冲。
苦战多天,坚守在前沿的某营营长报告,全营只剩下十几个人,且弹药消耗殆尽……面对敌众我寡、异常严峻的情势,军区首长和地方领导紧急磋商,决定立刻分路突围。
天渐渐昏暗下来,夜幕终于降临了。一阵刺骨的寒风迎面吹来,吹得残留的灌木叶子瑟瑟作响,我不禁全身颤抖了一下。
这时,就觉得一个宽大的巴掌拍在我后背上,回身一看,是保卫干事廖国栋。他将我拉到一旁,小声命令道:“一会儿突围开始,你跟着机关转移,我随营掩护!
“不,我是一名战士,我要留下掩护!”我握紧了手中的“汉阳逢”。
“你个犟驴子,这时候还跟我较劲儿?忘了谁带你参加八路军的?”他声音虽不高,却带着几分严厉。
“廖老师——”望着他那严肃的面孔,我又像以往见到学堂里威严的廖先生一样,含泪轻轻地叫了一声,将头扭向一边。
“听话,都是八路军战士了,怎么还掉眼泪?”他上前替我擦了擦眼泪,“我是共产党员,必须坚守到最后!”他又为我紧了紧身上的衣服,神情严肃地叮嘱我:“突围时要跟紧,千万别掉队!”
“嗯!”我抬头凝望着他,一股难以名状的离别滋味,顿时涌上心头。
“不用为我担心,我好歹兄弟三人,真要有个三长两短,还有人为爹娘养老送终。”他说到这里,深情地望着我,“李大叔为打鬼子献出了生命,李大婶就你这根独苗,将来仗打完了,你要好好孝敬她老人家。”说着,他掏出一张纸条和一支钢笔,塞到我手中:“这是我家的地址,将来有机会了,替我回家看看双亲。——哦,革命成功别忘了学文化,要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啊!”说完,他一把夺过我手中的枪,趁着夜色冲向阵地最前沿。
突围开始,首长铁青着脸命令营长:“我现在带着机关人员突围,你带战士们坚守阵地钳制敌人兵力。我们走后半个小时,你们也要迅速撤离!”营长郑重地举起右手,敬了个军礼:“请首长放心,我们绝不放过一个敌人!”
一阵密集的枪炮声过后,首长带领机关突围的方向渐渐平息下来。在连续进攻失利后,敌人以数倍的兵力,疯狂向阵地上逼压过来。营长带领战士们边打边退,最后被敌人紧逼到悬崖顶上。为了不当俘虏,他们纵身跳下悬崖。
老人讲到这里,已是泣不成声。过了好一阵子,他缓过情绪后道:“仗打完了,全国解放了,俺做的头件事,就是去拜望廖干事的父母。费了好大劲儿,才在深山区的廖家坳找到他的家。”
老人说着,眼泪又不由得涌了出来,说:“唉,直到这时,俺才晓得,廖干事哪有兄弟三人?他也是个独子,家里就剩老娘一人,他是用自己的命换来了俺的命啊!”
老人顿了顿,呷了一口茶,道:“若是说战争年代里‘生死’是一面镜子,廖国栋就是俺身边最好的镜子。大半辈子了,俺没有忘记他嘱咐俺的话,入党后处处照着他的样子做。俺本来在部队已提为排长,可考虑再三,还是申请复员,在廖家坳安了家,一是要替廖国栋尽孝,二是要带领乡亲们战胜贫穷过上好日子。”
老人讲完这段往事,又在旱烟袋里装上烟丝,重重地吸了一口,长叹一声,说道:“相比那些年纪轻轻就牺牲在战场上的战友,俺还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呢?”
听了老人质朴的话语,我们不由得肃然起敬。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子良老英雄居住在农家小院里,看上去就是个普通的老农,但他身边的亲朋都知道他的不平凡的经历足够写一本书。
B.“俺不是英雄,廖国栋才是真正的英雄”,老英雄李子良的这句话表现了他对廖国栋的崇敬之情,也给读者设置了悬念。
C.李子良回忆了一次反“扫荡”的战斗,廖国栋主动向营长请缨,接替李子良掩护部队转移,最终跳下悬崖,壮烈牺牲。
D.小说以李子良的口吻,详细描绘了廖国栋战斗牺牲的场景,表现了共产党人不畏强敌敢于牺牲的精神,以及浓浓的战友情谊。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画线句运用了拟人,既表现出日伪军数量众多,攻势凶猛,又表达了对日伪军的蔑视和痛恨,突出了八路军战士英勇无畏的精神。
B.小说描绘了分路突围前的环境,夜幕降临,寒风吹面,木叶萧瑟,既写出了战斗环境的恶劣,也渲染了凄凉悲壮的氛围。
C.小说叙述了一位革命军人为国捐躯的壮烈故事,而在壮烈中又蕴含着浓浓的温情,语言亲切感人。
D.“我”对李子良的采访一开始并不顺畅,从采访的波折中,读者可以感受到李子良低调谦逊的高贵品质。
8.小说多次写到李子良流泪,每次流泪分别表现出李子良怎样的情感?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5分)
9.有人认为,薛培政“善于以小小说有限的篇幅,讲述有意义的故事”。请谈谈《突围》具有哪些意义。(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9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陶渊明,字元亮,或云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若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梁肉,麾而去之。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江州刺叟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之间邀之。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舁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迕也。先是颜延之沩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渊明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造渊明饮焉。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郡将尝候之,值其酿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着之。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元嘉四年卒,时年六十三。谥号“靖节先生”。
(选自萧统《陶渊明传》,有删改)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每往A必酣饮B致醉C弘D欲邀E延之坐F弥日G不得。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即表字,古时人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
B.属,文中意为撰写,与《岳阳楼记》中“属予作文以记之”的“属”意思相同。
C.弦歌,含义丰富,有出任邑令,礼乐教化等义项。文中指出任邑令。
D.悉,文中意为全、都,与《桃花源记》中“悉如外人”的“悉”意思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陶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多识,擅长写文章,聪颖洒脱,卓尔不群,任性率真,曾经创作了《五柳先生传》来自况。
B.陶渊明虽然志在隐居,但也与官员有交往,甚至有官场好友,如颜延之就与他交情深厚,但他从不接受他们的馈赠。
C.陶渊明亲老家贫,不得已出仕,但是没几天就辞职了,后来又陆续做了一些小官,但最终解绶去职,并赋《归去来》。
D.陶渊明喜欢喝酒,友人庞通之在半路上邀请他喝酒,他欣然赴约,颜延之在浔阳时经常跟他一起喝酒,且一定要畅饮喝醉。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4分)
(2)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4分)
14.陶渊明为什么要辞任彭泽令?(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共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①绿绮:古代著名的琴。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这位琴师来自峨眉山,一个“下”字写出了琴师的气派,表达了诗人对他的倾慕。
B.颔联中“为我”二字体现了琴师与听琴之人的友情,“挥手”出自嵇康“伯牙挥手,钟期听声”。
C.“霜钟”二字用典,又点明时令,与后面的“秋云暗几重”照应,这句诗写琴声与钟声交响,也兼寓有知音的意思。
D.律诗讲究平仄、对仗,格律比较严格。而李白的这首五律语言庄重典雅、深沉顿挫,用典巧妙而又不着痕迹。
16.同为表现欣赏音乐感受的作品,试分析这首诗在描写音乐的手法上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有何相似之处。(6分)
(三)理解性默写(本题共5小题,共10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中表现炊烟轻柔而缓慢地向上飘升、山村安静祥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歌行》中用出自《诗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写姑娘思念情人来表达渴慕贤才之意。
(3)登高望远容易引发诗人内心的复杂之情。年轻时的杜甫登泰山,抒发的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而晚年漂泊西南时再次登高,抒发的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悲苦和孤独之情。
(4)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流水”这一意象抒发人生感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许多情思。古诗词中经常使用杜鹃意象,来表现孤独、悲苦、哀伤、乡愁等情感,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16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共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倘若提及黄沙岭,想必鲜有人知。但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则近乎________。这条从南宋走来的古道,因了辛弃疾的这首词而得名,成为江南一个美丽的注脚。黄沙古道是古时从上饶通往铅山石塘的必经之路。辛弃疾四十三岁那年,被谏官弹劾,惹得龙颜大怒,罢官,携家在信州上饶定居。
辛弃疾被迫离开战场,由一个抗金英雄改行当专业词人。这期间,辛弃疾常往返于上饶和铅山,写下有关上饶的词,多达两百首。可见,上饶是个多么有气场的地方。一个文人的气养足了,胸襟开阔豁达,才能有________的创作灵感。
沿着上饶黄沙村出来,徒步数里,人烟逐渐稀少。山涧如一把天工神斧,凭空将黄沙岭斫为两半。山岬摆着形状不一的造型踅进山的皱褶里,给山平添了几分森严。流水潺湲,________,让人想起古琴的声音,但绝不是古筝。古筝俗了些,是________用以表演助兴的热闹。古琴则不然,是独坐幽篁轻拨琴弦,弹奏一曲寻觅知音的绝响。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家喻户晓源源不断泠泠作响高朋满座
B.耳熟能详源远流长泠泠作响狐朋狗友
C.家喻户晓源远流长万籁俱寂狐朋狗友
D.耳熟能详源源不断万籁俱寂高朋满座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进行赏析。(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
尖叫是恐怖片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①,瞬间就会觉得周围的恐怖又多了几分,为什么尖叫声有这么大的威力呢?
一项科学研究表明,尖叫声之所以如此恐怖,②。声音的粗糙度越高,大脑的杏仁体就更容易捕捉到这样的声音,而杏仁体就是大脑中负责感受恐惧和危险的区域。这样的声音在平时的生活中是很少听到的,所以一旦听见这样的声音,大脑就会启动“警报”。正是因为人类在千百年的进化中已经把尖叫声默认为“警报”和“呼救”一类的声音,尖叫已经被赋予了很强烈的情感,所以每次听到尖叫声,③。
20.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画波浪线中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B.“七七事变”一起,清华图书馆的灯光全灭了。
C.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
D.“他有一种想把时间抢回来的劲头。”钟扬的同事回忆道。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3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有人说,当今生活在消费主义和娱乐化环境中的一代人,常常被“精彩”惯坏了,他们不习惯枯燥,有的喜欢刷抖音、打游戏、刷微博等,追求感官刺激;有的习惯将费力的文字转化成轻松的视听语言,植入笑点,以使自己远离枯燥。
但也有人认为,枯燥并不可怕,在很大程度上,它会成为生命的滋养。
作为当代青年,你认为应该怎样对待“热闹”与“枯燥”?校报“青年论坛”栏目即将举办一期研讨,征集大家的看法。请依据上述材料,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及简析: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Ⅰ(本题共 5 小题,18 分)
  1.B(“标志着我国成为名副其实的航天大国” 错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成功发射,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航天大国”,“东方红一号” 成功发射是重要开端,但不是成为航天大国的标志。)
  2.A(材料二主要论述中国共产党具有攻坚克难精神以及其重要意义,并非主要论述怎样做到攻坚克难。)
  3.B(彭端淑的话强调做事情去实践则难变易,不做则易变难,很好地支撑了 “攻坚克难要干字当先” 的观点。A 项强调精神的重要性;C 项强调有心人能克服困难,粗心人易失败;D 项强调困难能锻炼人才,均不太契合。)
  4.①邹韬奋的话强调了干的重要性,只有去做才可能成功,不干则绝无成功可能。②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实践中,如航天事业,从 “东方红一号” 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组网成功,是航天人不断实干的结果;科技领域的众多突破,也是科研人员勇于实践、努力奋斗取得的。③在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时,不能畏惧不前,而应积极行动,在干中积累经验、攻克难关,才能推动社会主义强国建设不断前进。(每点 2 分,答出两点即可得 4 分)
  5.①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攻坚克难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扬了这一精神,在百年奋斗史中,从石库门到天安门,在各种艰难困苦和风险挑战面前,始终保持这种精神,才得以成长壮大。②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依然面临重大挑战、风险、阻力和矛盾,需要这种精神来担当作为,领导干部要勇于担当、攻坚克难,在每一件小事、任务和职责中践行。③这是党团结带领人民砥砺奋进、创造奇迹的精神支撑,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和优秀品质。(答对一点得 2 分,答对三点得 5 分)
  (二)现代文阅读 Ⅱ(本题共 4 小题,17 分)
  6. B(A 项 “他身边的亲朋都知道” 文中未提及;C 项不是廖国栋主动请缨接替李子良,而是廖国栋让李子良随机关转移,自己留下掩护;D 项没有详细描绘廖国栋战斗牺牲的场景。)
  7. A(“蝗虫般地向山上冲” 运用比喻,不是拟人。)
  8. ①第一次流泪:“廖老师 ——” 这里的流泪体现了李子良对廖国栋的敬重与不舍,廖国栋像老师一样有威严又关心他,此时离别,心中难过。②第二次流泪:“他是用自己的命换来了俺的命啊!” 这是感激与愧疚的泪水,感激廖国栋的救命之恩,愧疚自己存活而廖国栋牺牲。③第三次流泪:“唉,直到这时,俺才晓得……” 这是对廖国栋的敬佩与怀念之泪,敬佩他舍己为人,怀念他的英勇事迹。(答对一点得 2 分,答对两点得 4 分,答对三点得 5 分)
  9. ①历史意义:通过讲述抗战时期八路军突围的故事,展现了那段艰难困苦的抗战历史,让人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②精神意义:体现了共产党人不畏强敌、不惧牺牲、舍己为人的精神,以及战友之间深厚的情谊,这种精神能激励当代人传承红色基因。③现实意义:李子良战后替廖国栋尽孝并带领乡亲脱贫致富,启示人们在和平年代也要坚守信念,为家乡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每点 2 分,共 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9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10. CFG(每往 A 必酣饮 B 致醉 C,弘 D 欲邀 E 延之坐 F 弥日 G 不得。)
  11. B(《岳阳楼记》中 “属予作文以记之” 的 “属” 是 “嘱托” 之意,与本文 “善属文” 的 “属” 意思不同。)
  12. B(“他从不接受他们的馈赠” 错误,颜延之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只是把钱送到酒家,方便取酒。)
  13. (1)父母年老,家庭贫困,(陶渊明)被起用任命为州祭酒,忍受不了官场琐事,不久自己弃官回家。(“亲”“堪”“少日”“解归” 各 1 分)
  (2)来拜访的人不论贵贱,只要有酒就招待他们。(“贵贱造之者” 定语后置 1 分,“辄” 1 分,“设” 1 分,语句通顺 1 分)
  14. 因为督邮到县,县吏要求陶渊明束带迎接,他认为自己不能为了五斗米的俸禄而向乡里小儿弯腰行礼,这违背了他任性率真、坚守气节的本性,所以辞任彭泽令。(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共 9 分)
  15. D(李白这首诗语言清新明快,不是庄重典雅、深沉顿挫。)
  16. ①都运用了比喻手法,本诗 “如听万壑松” 将琴声比作万壑松声,《琵琶行》中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等多处用比喻描绘琵琶声。②都运用了侧面烘托,本诗通过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从听琴者的感受、环境的变化侧面烘托琴艺高超;《琵琶行》中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通过周围船只和环境来烘托琵琶女弹奏技艺之高。③都化用典故,本诗 “客心洗流水” 化用伯牙子期高山流水的典故,《琵琶行》中 “江州司马青衫湿” 等多处用典。(每点 2 分,共 6 分)
  (三)理解性默写(本题共 5 小题,共 10 分)
  17. (1)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4)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5)示例: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或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等)
  三、语言文字运用(16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 I(本题共 2 小题,共 7 分)
  18. A(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这里强调辛弃疾的词大家都知道,用 “家喻户晓”。源源不断:形容接连不断。源远流长:比喻历史悠久。这里说创作灵感不断,用 “源源不断”。泠泠作响:形容水声清越。万籁俱寂: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这里说山涧流水声,用 “泠泠作响”。高朋满座: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形容宾客很多。狐朋狗友:比喻品行不端的朋友。这里说热闹场景,用 “高朋满座”。)
  19. 把山岬比作在山中摆出造型的物什,形象地写出了山岬形状各异的特点;把山的皱褶比作衣服的皱褶,生动地描绘出山的形态,使山的形象更具体可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每点 2 分,共 4 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 Ⅱ(本题共 2 小题,共 9 分)
  20. A(文中引号表示特殊含义,A 项同;B 项表示特定称谓;C 项表示突出强调;D 项表示引用。)
  21. ①只要听到那刺耳的尖叫 ②是因为其粗糙度很高 ③大脑都会本能地紧张起来(每处 2 分,共 6 分)
  四、写作(60 分)
  22. 【立意参考】
  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
  ①辩证看待 “热闹” 与 “枯燥”,在追求热闹的感官刺激时,也要能忍受枯燥,让枯燥成为成长和沉淀的契机。
  ②在消费主义和娱乐化环境中,不能被 “精彩” 完全左右,要认识到枯燥对生命滋养的重要性,如在学习、科研等需要专注和深度钻研的领域,枯燥是必经之路。
  ③当代青年应在 “热闹” 中保持清醒,不沉迷于轻松的娱乐,以积极的态度对待 “枯燥”,从枯燥中汲取力量,实现自我提升与成长,在二者之间找到平衡,丰富生命内涵。
  【评分标准】
  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立意准确,内容充实,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有文采等,可得 50 分以上。
  立意较准确,内容较充实,结构较完整,语言通顺,可得 40 - 49 分。
  立意基本准确,内容单薄,结构基本完整,语言较通顺,可得 30 - 39 分。
  偏离题意,内容空洞,结构混乱,语言不通顺等,30 分以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