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高中历史选修五第一章第四节 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测试题【带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选修五第一章第四节 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测试题【带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4-01 16:37: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选修五第一单元历史与历史的“重现”
第四节 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测试题【带答案】
1.北京人遗址中发现许多石片、石块、考古界认为有些是北京人创造的工具,最有力的依据是
 A.数量很大,约有10多万件    B.出土集中,可能有意堆放
 C.形状多样,有些还有锋刃     D.便于使用,留有打制痕迹
2. 2004年3月,青浦区“惊现上海第一人”的同时,还出土一只几乎没有野猪特征的红彩猪形陶器,它
A.说明了吴越文化起源于畜牧 B.反映了该地区驯化猪的历史
C.证实了上海曾经是陶瓷中心 D.显示了青浦的先民只用红色
3. 20世纪80年代,有人类学家认为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现代人都起源于20万年前的非洲。假设现代中国人的祖先由非洲迁徙到中国,验证这种假设最可能用的研究方法是
A.基因分析法 B.民俗调查 C.实地考查 D.文献查阅
4.确立“中国人种自生说”最有力的证锯是中国原始人类的
A.传说、记载和遗址 B.遗物、遗址和传说
C.遗址、遗物和记载 D.化石、遗址和遗物
5.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之初的情况,下列文献可供参考的是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大西洋宪章》
6.(2004年上海,P57)就论证端节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而言,下列哪方面的证据应当最有说服力?
A.古籍的记载 B.屈原的作品 C.政府的声明 D.学者的解释
7.人们通常根据文献资料研究历史,而今以口述回忆为基本史料的口述史正悄然兴起。下列最适合用口述史方法进行研究的是
A.红军战士长征日记 B.解放初期的梁价波动情况
C.鸦片贸易的统计资料 D.文革时期的民众生活状况
8.据报道,上海发现了一张可能是元朝棉纺织革新家黄道婆的真人画像。某同学想从下列四方面考证画像真伪,最关键的应该是确认画像的
A.人物年龄 B.尺寸大小 C.创作时间 D.色彩浓度
9. 最近,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为增补共产国际代表尼科尔斯基的照片费尽周折。假设寻找时发现了下列原始材料,能佐证他出席中共一大的是
A.1921年10月开往上海的船票
B.1919年签发的苏联护照
C. 1921年7月初和马林在上海的合影
D.1925年向共产国际汇报五卅运动情况的俄文原稿
10. 司汤达小说中的人物曾说:“自从蒸汽机成为世界的王后以来,贵族头街已成为无用之物。”结合所学史实,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客观真实,可以采信 B.主观臆断,有待考证
C.背离史实,不足为信 D.小说家言,皆不可信
11.2008年5月10日,胡锦涛主席访问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日本奈良的唐招提寺。该寺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的历史,当初是为从唐朝来的鉴真和尚建的道场。以下研究鉴真东渡历史的方法和途径中最不可靠的是
A.查阅历史文献       B.参观唐招提寺
C.咨询专家学者       D.观看故事片《鉴真东渡》
12.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一种文明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历史,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它有待解决的问题不在于要告诉人们关于希腊文明或中世纪中国我们所知的一切――而是要告诉人们在西欧或现代中国以前的时代与今天仍旧相关的东西。”在这里,布罗代尔强调的是
A.史学是当代人的历史认识      B.以探索的精神研究历史
C.史学无需穷尽人类文明的历史    D.从文明传承的角度阐释历史
13.在历史的学习与认识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许多复杂的历史任务。以什么为标准,才能使我们尽可能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
A.他们所处的时代 B.正义还是非正义
C.无产阶级的利益 D.现代的思想认识
14.恩格斯说:假如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是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的。这句话反映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是
A.拿破仑只是代表一个人的名字符号 B.时势造英雄
C.英雄主宰时局 D.群众创造历史
15.《毛泽东读二十四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有言:“一部二十四史大半是假的,所谓实录之类也大半是假的。但是,如果因为大半是假的就不读了,那就是形而上学。不读,靠什么来了解历史呢?反过来,一切信以为真,书上每一句话,都当作证实的信条,那就是历史唯心主义了……”。下列结论违背作者意图的是
A.二十四史和实录之类的记载也是文献史料,有一定的史学研究和参考价值
B.二十四史大半是假的,虽然是可读的文献史料,但没有史学研究和参考价值
C.了解历史真相,可以参考二十四史或实录之类的记载史料,尽管其中大半是假的
D.一部二十四史,包括一些实录虽然是文献史料,但是也有大半可能是假象
16.近年在长江流域发现了一处远古时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文化遗存,出土了距今6000年的人工培育水稻、干栏式房屋以及用动物骨头制成的骨耜。据此,我们可以推断
A.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最早发源地 B.长江流域是我国农业发源地之一
C.从骨耜出土说明当时是游牧社会 D.我国南方已经成为当时经济中心
17.史家不离事而言理,客观精神乃是历史写作的第一守则。在描写一个历史事件时,下列哪一项最不易受到史家主观因素的影响
A.事件发生的时地 B.事件的前因后果
C.事件的历史意义 D.事件的是非评价
18.现在“口述历史”正在悄悄升温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口述历史”发展过程中,历史学家曾经为“怎样的人才能成为被访谈者”而争论。就研究上海知青问题来说,哪些人是合适的访谈对象是 ①上海老知青 ②原市政府负责人 ③老街坊邻居 ④插队地区的农民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9.人们在研究历史中,由于立场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评价)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鸦片战争这一事件:过去,英国史学家总以英国利益为中心来理解;我国史学家则从民族命运来思考这一战争;在当今文明史观认识下,人们又会有新的结论。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A.英国史学观/文明冲突,中国史学观/商业战争,文明史观/侵略战争
B.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C.英国史学观/侵略战争,中国史学观/商业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D.英国史学观/侵略战争,中国史学观/文明冲突,文明史观/商业战争
20. 世界文明丰富多彩,总是呈现多元化的特 ( http: / / www.21cnjy.com )点。我们在观察各地区衣食住行的生活特征和考察各民族在思想意识文化的差异时,分析其原因必须考虑的是①地理环境 ② 生产方式 ③历史传统 ④民族心理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1.某英国人著书说,中国的郑和船队早在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前就已经到达过加勒比海。你认为判断该说法是否成立的最可靠依据是
A.史学权威的观点 B.当地的民间传说 C.历史文献的记载 D.当地的出土文物
22.宁夏银川郊外的贺兰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保存了数千年前生活于此的原始先民创造的大量岩画。其中有一幅岩画有些缺损,为修补该图并得到准确的历史信息,首选的方法应该是
A.查阅后人的有关记载 B.与当地同时代的岩画比较
C.对照当地的民间传说 D.邀请画家复原这幅岩画
23.历史事实是客观存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不以研究者意志为转移。历史认识是相对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学术研究的深入而不断发生变化。而对于客观历史认识的发展必须首先遵循的治学精神是
A.大胆设想、小心求证 B.史由证来、论从史出
C.理论引领、服务现实 D.创思维新、以论带史
24.根据已有的材料,作出合理的推测和假设,是历史研究中常用的方法。证实这些“推测和假设”的最有力的证据是
A.科学论证 B.文献记载 C.新的考古发现 D.民间传说
25.传统史学的研究对象侧重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等,而现行教材把衣食住行等内容纳入了史学研究的范畴,这一视角的转换体现了
A.生态史观 B.全球史观 C .社会史观 D.革命史观
26.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为我们研究下列哪些历史内容提供了宝贵史料①艺术 ②手工业 ③军事 ④阶级关系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7.一般认为史学研究分为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和历史解释等环节。下列表格的
形成属于史学研究的
年代 商办 外国人办
设厂数 资本(千元) 资本所占比重 设厂数 资本(千元) 资本所占比重
第一时期1872~1894 53 4687 9.6% 103 28000 57.3%
第二时期1895~1913 463 90810 41% 136 103153 46%
A.问题形成 B.史料收集
C.史料整理 D.历史解释
28.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近年来,争议颇多。某课题小组收集到如下材料,
最有价值的材料是
A.长篇历史小说《李鸿章》 B.“文革”中出版《李鸿章反动言论》
C.关于李鸿章的史学论著 D.部分李鸿章奏折、书信的影印件
选择题参考答案:1——5 DBADA ( http: / / www.21cnjy.com ) 6——10 ADCCA 11——15 DDABB 16——20 BADBD
21——25 DBBCC 26——28 DCD
29.历史学习和历史研究中首要的一环是对史料的甄别,阅读以下材料并加以甄别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败。普鲁士首相俾斯麦高兴地给威廉二世发去E—mail捷报:“尊敬的国王陛下:我们已取得决定性的大捷。色当一战,俘虏了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世,高卢牛已经完蛋了。我已派一位将军护送皇帝乘专机前往陛下王宫……您的谦卑的仆人俾斯麦敬上”
问题:(7分)
(1)上述材料你认为有什么地方需要改正?(4分)
(2)要学习、研究普法战争史,可以找哪些体例的历史专著?请举例说明。(3分)
(1)不符合史实处:威廉二世应该是威廉一世;E—mail,当时还未产生互联网;当时法国皇帝是拿破仑二世;飞机要到20世纪初才出现。(4分)
(2)通史类:《德国通史》、《法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通史》;专题史类:《普法战争史》;回忆录类:俾斯麦回忆录、路易 波拿巴回忆录等等。或答:编年体类:《德国历史大事年表》,《法国历史大事年表》;人物传记:如《俾斯麦传》、《路易 波拿巴传》;地方史类:如《色当历史》等等。(只要有理,皆可得分,总分不超过3分)
3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如果我仅仅考虑强力,以及强力所得出的效果,我就要 说:当人民被迫服从而
服从时,他们做得对;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摆脱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摆脱它时,他们就做得
更对。因为人民既是根据别人剥夺他的自由所根据的那种同样的权利来恢复自己的自
由,所以人民有理由重新获得自由的,否则别人当初夺去他的自由就不毫无根据的了。
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诸自
然的,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社会契约论》
材料二 如果立法权与行政权掌握在一个机关手中的话,那么颁布法律的机关同时也执
行法律,这样一来就不会严格遵守法律中的规定,就会破坏法律,国家就将落到暴政下
面,而专制制度的弊害就在这里。如果在一个机构中同时集中司法权和行政权,那么也
将同样流于专制。那时法官将成为压迫者,因为他既是法律监督者,又是法律 执行者。
同样地,如果司法权与立法权集中于一个机构,法官在判决案件时,将不会严格遵守法
律,因为法律就是自己制定的,他可以改变法律的内容。
——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 近代史编》
材料三 参考书目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李泽厚 人民出版社
《文艺复兴史纲》 陈小川 人民大学出版社
《法国革命史》 马迪厄 商务印书馆
(1)材料一、二是否可以作为研究启蒙运动的史料?结合材料内容说明其理由。(5分)
(2)作为资料,你认为材料一和材料二哪个史学价值更大?为什么?(2分)
(3)如果要对启蒙思想这一主题作进一步的研究,在材料三所列书目中你都可以选用。
(1)可以。(1分)理由:因为材料一的观点是人民主权、社会契约;(2分)材料二的
观点是三权分立。(1分)都属于启蒙运动的思想内容。(1分)
(2)材料一的史料价值更大。(1分)因为材料三是原始的(第一手的、直接的);或答材料二是后人撰写(第二手的、间接的)。(1分)
(3)选《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理由:启蒙思想是近代中国先进思想的理论来源;选《文
艺复兴史纲》理由:启蒙运动是对文艺复兴的继承和发展;选《法国革命史》理由: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3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30分)
材料一:(7月25日)上午六时半许,在丰岛方向 发现两缕烟柱 原来是清国军
舰“济远” 号和“广乙”号。这时,清舰对我将旗(“吉野” 号挂有舰队司令官的将
旗)不仅不发礼炮致敬,反而做战斗准备。 敌我距离约三千米,“济远”号首先开
炮,我亦迎战。 (鱼类击中“高升”号运兵船后)清兵争先恐后跳入海中,一部分
人用步枪进行抵抗。不久,该船开始下沉,我放下小艇救助溺水者和包括英舰长在内的
两名英国人。
——(日)1938年《近世帝国海军史要》,出自《清末海军史料》下
材料二:7月中旬,日本海军已经完成了发动战争的组织准备工作。 22日 要求
朝鲜政府“亟令清军退出境外”。当时,海军大臣西乡从道提出质询;若于此最后通牒
期间后遇中国舰队,或中国有更增派军队之事实,“日本舰队立即开战,在外交上有无
困难?”陆奥宗光果断地回答:“作为外交上的顺序,没有什么问题。”
——藤村道生《日清战争》中译本,戚其章著《甲午战争史》
材料三:日本浪速舰长东乡平八郎海军大佐在日记中写道:“午前7点20分,在丰岛海
上远远望见清国军舰济远号和广乙号,即时下战斗命令。”
——《东乡平八郎击沉高升号日记》,《甲午战争》(6)
材料四:当高升号将沉之际,高善继等意气自若,同士兵意气誓死抵抗。在浪速炮火的
猛烈轰击下,用步枪“勇敢的还击”。浪速虽不停地“向垂沉的船上开炮”,但清军官兵
视死如归,仍然英勇战斗,直至船身全部沉没。日舰为了报复,对落水的中国士兵进行
了野蛮的屠杀,竟“用快炮来向水里游的人射击”,为时达“一时之久”。
——《汉纳根大尉关于高升商轮被日军舰击沉之证言》、
《高升号遭难遇救者之陈述》,《中日战争》(6)(注:
汉纳根为当时在英国商船高升号上的德国籍工作
人员)
(1)上述材料记载的是什么事件?发生于哪一年?(2分)
(2)根据上述材料,概述这次战役的基本情况。(4分)
(3)这次战役中的一些细节,不同的材料有着截然不同的记载和观点。从上述材料中找
出不同的记载和观点。(4分)
(4)评述上述各段材料,还原这些细节的历史真相。(20分)
(1)共2分:甲午战争爆发的战役——丰岛海战(1分);1894年(1分)。
(2)共4分:1894年7月,日本蓄谋挑起中日战争,丰岛海战爆发。日本以优势兵力
——三艘军舰突然袭击中国的两艘军舰,后击沉运兵船高升号。
(3)共4分:是日本还是清军开了第一炮(2分);高升号被击沉后,落水的清军受到了
救助还是炮击(2分)。
(4)分层评价:
第一层次:没有运用材料,直接判断历史真相。(0—4分)
如:认为是日本发动战争蓄谋已久,首先向清舰发炮,引发战争。日军的确曾向落水的
清军进行了炮击。
第二层次:能运用材料,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得出结论。(5—10分)
如:根据材料可知(藤村道生《日清战争》中译本、日本浪速舰长东乡平八郎海军大佐
的日记中的记载等),日本在战前就作好了战争的准备,并首先炮击清朝舰队。史料中
(《汉纳根大尉关于高升商轮被日军舰击沉之证言》、《高升号遭难遇救者之陈述》等)也明确记载了日军曾向落水的清军进行了炮击
(只笼统的提及材料,得出结论,得5—7分;能引用材料,如括号中的内容,从材料中得出结论,可得8—10分)
第三层次:在第二层次的基础上,能分析材料的类型和出处,甄别史料的不同历史价值。
(11—18分)
如:在第二层次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所提供的史料中包括日本官方记载、参战军官的
日记等,虽是第一手史料,但出于立场角度的关系,其真实性令人怀疑,而材料四引用
的是中方遇险者的陈述,尤其是德国工作人员的证言,更为客观,更为真实可信。
(第二层次的阐述不全,而又涉及第三层次,得11—12分;第二层次的阐述基本完整,
第三层次能对材料进行分析,得13—15分;第二层次的阐述完整合理,且对材料能进
行详细的甄别、分析,得16—18分。)
第四层次:在第三层次的基础上,能意识到通过补充更多的各方面的材料,能使真相更
清楚。(19—20分)
32.(2008上海)下图是发现于高昌古 ( http: / / www.21cnjy.com )城(位于今新疆吐鲁番地区)的一幅珍贵壁画“圣枝图”。有人认为:“这幅壁画是公元5世纪左右景教(基督教)传入高昌的历史见证。”观察此画,回答问题:(8分)
(1)请你从壁画中找出支持这种观点的证据。(2分)
(2)这种观点有哪些史实依据?(4分)
(3)如果要进一步证实这一观点,你该怎么做?(2分)
(1)壁画中人物的相貌、服饰,壁画中的场景等。
(2)丝绸之路已经开通,东西方之间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够进行经济、文化等交流,或从西汉到5世纪时期,匈奴活跃在西域及欧亚广袤草原上,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佛教就是通过西域流传到中原的。
(3)关于景教传播的文献记载、该地区的其它考古资料、专家学者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等。
33.(2001年上海P69)西汉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中央集权国家的巩固,与边疆各民族的联系也得到了加强。请回答以下问题:
(1)列举西汉同西域关系的主要史实。(5分)
(2)2000年北京老山汉墓被确认是汉 ( http: / / www.21cnjy.com )武帝儿子燕王夫人之墓。科学家对女主人的头像进行了复原后,意外地发现她极像西域女子(见下图),这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猜测:她是今新疆地区人 是古代中亚人 是有西域民族血统的汉族人 还是西域以外的人 你倾向于哪一种说法 请简要说一说你的理由。(3分)
(3)女主人究竟属于哪一民族,需要进一步探究。研究这一问题有何历史意义 (1分)
(4)揭开这一谜底,有待进一步收集直接和间接的证据。你认为有哪些方法 (4分)
(1)汉与匈奴的战争、和亲、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西域物产传内地、西汉技术入西域。西域都护设置等,以上几点每点1分,5点以上给5分。
(2)能以一定的史实为依据;(1分)能结合史实,逻辑合理(2~3分);
(3)能正确对应和概括其历史意义(1分),如:假定为今新疆地区人,则可答进一步了解西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4)能结合史实具体回答(1~ ( http: / / www.21cnjy.com )4分)。如:可以从老山汉墓中继续查找(1分);到西域实地考查研究(1分);查阅有关历史文献资料(1分);如具体答《史记》、《汉书》等资料;民间的史料,国外记载的资料等(2分)。(如答从西域民族的衣食住行等风俗习惯上来旁证,或其他合理的方法,可酌情加1~2分)。
34.(2005年上海)“人们能使历史像用一盏神灯一样,一段一段地展现出来。”
下列试题选择了的历史片段,试透过这些片段发现过去时代的特性,发现它所包含的方向和意义,从而解读不同时空的文明。
匈奴的西迁与汉人的南移
材料一: 在欧洲,有人认为今天的一部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匈牙利人是西迁的匈奴族后裔。这些匈牙利人的长相与一般欧洲人明显不同;他们的民歌曲调与我国陕北、内蒙相似;他们也像陕北人一样吹唢呐和剪纸,甚至说话的尾音也有点相似。
材料二:中国古代历史上曾出现过几次大规模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北方人口南迁。科学家试图用“基因解码”的方法研究北方移民如何改变南方人的遗传结构,并已取得初步研究成果。
(1)(2)问略,(3)上述两则材料用了民俗调查、基因分析等研究方法,除此之外,你认为还可用哪些方法研究人口迁徙问题(1分)
(3)文献查阅(家谱、方志、专著)、实物(碑刻)、实地调查。
35.(2006年上海P13 ( http: / / www.21cnjy.com )3)某中学一研究小组就“同文馆”的历史进行探讨。他们在众多的材料中选择了时人日记、回忆录和后人著述等三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鬼计本多端,使小朝廷设同文之馆;军机无远略,诱佳弟子拜异类为师”。(清 李慈铭:《越缦堂日记》
材料二:“同文馆于同治元年(1862)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立。馆学最初只有英文、法文。……同文馆是成立了,但招不到学生,因为风气未开,无人肯入,大家以为学了洋文,便是降了外国。”(齐如山:《齐如山回忆录》)
材料三:“同文馆的学生并不多,1862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入学的仅10人,后增为30人,最多时也只有125人,1901年,该馆并入京师大学堂。……同文馆完全按正规的学校来办,入校学生不仅学外语,还学中文和自然科学,学制严格,八年毕业。……考试制度也很严格,月有月考,季有季考,岁有岁考,三年一大考。……总体来看,同文馆作为中国最早的近代新式学堂,其开一代风气之先的拓荒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李喜所:《中国最早的外语学校——同文馆》,载《中国礼制风俗漫谈》。)
(1) 材料二与材料三中哪一则是原始材料?(1分)
(2) (2)材料一反映了当时哪种人的态度?当时同文馆的处境如何?结合材料,分析出现这种处境的社会背景。(4分)
(1)材料二为原始材料。
(2)顽固守旧势力;招生苦难,学生不多或遭到社会的歧视;洋务派办新学与传统的教育制度相抵触;中国长期闭关自守不易接受新事物.
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分)
希腊自古相传,在克里特岛有一座令人向往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迷宫。1900年,英国考古学家伊文思在克里特岛的米诺斯遗址上开始挖掘。不久,有关克里特文明的一部分资料展现在人们面前:《荷马史诗 奥德赛》、伊文思《米诺斯王宫》、《百合王子》浮雕、线形文字“A”……。请回答:
(1)请你判断以上出土的资料哪些是文献资料,哪些是实物资料,哪些是口述资料?(3分)
(2)你认为米诺斯宫殿遗址的挖掘有否科学价值?说明你的理由。(4分)
(7分)(1)文献资料:伊文思《米偌斯王宫》 ( http: / / www.21cnjy.com )(1分);实物资料:《百合王子》浮雕、线形文字“A”(1分);口述资料:《荷马史诗 奥德赛》。(1分)
(2)第一种观点:没有(1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为伊文思在发掘米偌斯宫殿遗址的过程中,破坏了遗址的原貌,弊大于利(3分)。或第二种观点:有(1分)。伊文思利用自己的才能和财产,发掘出宫殿遗址,利大于弊。(3分)
37.中国发现世界?
1421——明成祖永乐十九年:中国发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美洲大陆,早于哥伦布70年;中国人发现澳洲,先于库克船长350年;中国人到达麦哲伦海峡,比麦哲伦的出生还早一个甲子;中国解决计算经度的问题,远远领先欧洲三个世纪。过去的历史课本都可以扔了,过去学的也可以遗忘,因为这本书可能会改写一切。
——(英)加文 孟席斯:《1421年中国发现世界》
①孟席斯所说的“中国发现……”实指郑和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西洋。为何孟席斯会得出“过去的历史课本都可以扔了,过去学的也可以遗忘,因为这本书可能会改写一切。”这样的结论?(2分)
②孟席斯所说的“中国人到达麦哲伦海峡,比麦哲伦的出生还早一个甲子”,“一个甲子”指多长时间?(2分)
③孟席斯提出的观点目前并未得到史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界的认可,主要是其研究的方式并未表现出鲜明的史学特点。如果你要证明或反驳孟席斯的观点,研究方式上需要注意什么?请举例说明。(4分)
①过去的历史结论和教科书都认为新航路开辟作为到达美洲、麦哲伦海峡和澳洲。(2分)②60年(2分)
③考证文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如考证明史、郑和航海日志的记录的真实;考证当地出土文物,是否有能证明;考证遗迹和遗物;
同时注意要有多重印证,即文献、实物、遗物遗迹配合。
事例合理即可。(方法2分,事例2分)
38.(14分)史料的搜集、甄别、阐 ( http: / / www.21cnjy.com )释、运用是新课程下历史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形成正确的史料观。对于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的描述,有下列几则不同的材料:
材料一 “在(南京)马群镇警戒的时候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们听说俘虏们被分配给各个中队,每一中队两三百人,已自行处死。”“七千人的生命(俘虏)转眼之间就从地球上消失,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东史郎君日记》(日)
材料二 《南京大屠杀的虚构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版后,日本右翼给与了很高的评价,渡边升一在初版本的护封广告词中写道:“读了此书,如果今后有人仍然再提南京大屠杀,那就只能说他是煽动反日。”
材料三 下列三幅图片(略)(图片一:搞杀人比赛 图片二: 枪杀中国军俘虏 图片三:活埋中国平民)反映了日军在南京的暴行 。
材料四 青岛的余美红老师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给学生讲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时,引用了她父亲讲给她的一个事例:“当我7岁时,你叔叔4岁,鬼子打南京时,人们四处逃难。你叔叔尚小,就和保姆留在家里看房子。日军砸开咱家大门,保姆被杀,你叔叔右腿被打了一枪,昏死过去,侥幸捡了一条命”。
请回答:
(1)史料证据按照获取的途径和保存状态可以分为实物证据、文献证据和口传证据三类,请依此对上述材料进行分类。(3分)
(2)在《南京大屠杀的虚构》一书中,田中正 ( http: / / www.21cnjy.com )明说:“记述历史有一大禁忌,就是绝对不能以传闻(口述)为证据撰写论文或记事”。对此你做何评价?(3分)
(3)材料一、二同样出自日本人,但对南京大屠杀一事为何有不同的论定?这说明了什么?(3分)
(4)若想证实余美红老师父亲的说法,上述材料中最有力的证据是哪则?(1分)
(5)结合下图,请你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历史?(2分)
1972年9月28日,周总理和田中角荣举杯庆祝中日建交 (图片略)
(6)在下列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材料中,最有力的证是()(2分)
A.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 B.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记
C.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
(1)(3分)实物证据:材料三;文献资料:材料一、二;口传证据:材料四。
(2)(3分)传闻(口述)也是考证历史的有效 ( http: / / www.21cnjy.com )证据之一,尽管其真实性不如实物证据高,但是决不可否认其价值的有效性;田中正明说这番话目的是在否认日本侵华的历史,为南京大屠杀翻案;这种不能正确对待历史的举动将伤害两国人民的感情。
(3)(3分)东史郎先生勇于面对侵略历史,敢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承担历史责任,如实描述历史,有着强烈的正义感(1分);而渡边升一是日本右翼分子,极力为日本的侵略行径辩护,歪曲历史的真相(1分)。这说明了不同政治态度的人有不同的历史观;当今日本右翼势力的侵略野心不死等(1分任答一点)。
(4)(1分)材料三中的第一、第三幅图片。
(5)(2分)尊重历史,以史为鉴;要世代友好相处等(2分,任1点即可)
(6)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