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测评】统编版六年级(上)语文第八单元考试试卷(提优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素养测评】统编版六年级(上)语文第八单元考试试卷(提优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45.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11 16:28: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第八单元考试试题
语 文(提优卷)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共三道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校填写在本试题密封线内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请在试题对应题目上作答,不要在密封线内答题。
4.请用黑笔在试题上作答。字迹要清晰,卷面要整洁。
5.考试结束后,本试题收回。
第一部分:基础·积累·运用(30分)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参差(chāi)   正月(zhēnɡ)
B.瘦削(xuē) 明晃晃(huǎnɡ)
C.供品(ɡōnɡ) 水浒传(zhuàn)
D.追悼(diào) 扎绷带(zā)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家景 错棕 凌乱 失生痛哭 B.刺猬 慈详 瞬间 一望无际
C.祭器 退缩 厨房 勿勿忙忙 D.害羞 浮动 澄碧 模模糊糊
3.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感彩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有的人想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
B.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
C.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
D.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
4.下列依次填入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报复 ②抱负 ③幽雅 ④优雅 ⑤骤然 ⑥陡然
(1)这里花木繁茂,环境_________,真适合度假!正想着,从小径深处走来一位举止_________的女子。
(2)伟大的_________里,从来就不包括_________别人。
(3)一场暴雨_________降临,令人猝不及防。雨过天晴,你会_________发现,天空是如此洁净。
A.④③①②⑥⑤ B.③④②①⑤⑥
C.③④①②⑥⑤ D.④③②①⑥③
5.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环境描写)
B.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神态描写)
C.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外貌描写)
D.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场面描写)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
B.伯父送我两本书,一本是表,一本是小约翰。
C.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
D.“碰壁?”我说:“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
7.填入下面句子中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得到了许多人的爱戴。
A.虽然 但是 B.即使 也 C.不但 而且 D.因为 所以
8.围绕话题“阅读”,四位同学各自拟了习作题目:《三更有梦书当枕》《爱书才会赢》《那人·那书·那故事》《阅读和写作是我的爱好,我的第二生命》。下列对这四个题目的点评,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三更有梦书当枕”用诗一般的语言,营造了一种魂牵梦萦的唯美阅读意境。
B.“爱书才会赢”化用歌名“爱拼才会赢”,显得新颖别致。
C.“那人·那书·那故事”中间隔号的运用,给读者创造出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D.“阅读和写作是我的爱好,我的第二生命”直截了当地表达了“我”热爱读书、热爱写作,主旨鲜明,凝练别致。
9.欣赏右侧两幅书法作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两幅书法作品的作者分别是颜真卿、欧阳询。
B.这两幅书法作品的作者是柳公权。
C.第一幅作品用笔方圆并施,点画棱角不明,结构精秒,整体上瘦硬挺拔,骨力遒劲。
D.第二幅作品笔力刚劲,点画的转换处一丝不苟,字形竖长,结构严谨。
10.下列对本单元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是哪一项?(  )
A.《少年闰土》通过“我”的回忆,刻画了一个机智勇敢、见多识广的农村少年形象,表现了“我”与闰土儿时短暂而真挚的友谊,表达了对闰土的怀念之情
B.《好的故事》是一篇散文,选自《野草》。作者借助梦境描写了一个美丽、幽雅、有趣的故事,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理想的坚定追求。
C.《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鲁迅的侄女为了表达对鲁迅先生的敬爱和怀念之情而创作的,她从语言、动作、神态等几个角度刻画了鲁迅先生的形象。
D.《有的人》通过两种“有的人”的对比,批判了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和压迫者,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
第二部分:阅读·知识·赏析(35分)
11.请补全鲁迅的人物档案卡。(6分)
鲁迅人物档案卡
(1)原名______,字__________,他是伟大的文学家、__________家、________家。
(2)代表作品:《故乡》《__________》《__________》。
(3)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__________》。
(4)五四运动前后,参加《__________》杂志的编辑工作,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
12.按照原文填空。(6分)
(1)读到《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中“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时,我想到了鲁迅先生的“横眉冷对千夫指,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
(2)柳公权是______代著名的书法家,与_________、颜真卿、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
人们常说的“颜筋柳骨”之“ _____”,即形容其书法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其楷书代表作之一。“颜筋”指的是________,我还知道“书圣”指的是___________,“草圣”指的是________,书法“二王”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口语交际。(3分)
为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鲁迅,老师摘引了两句话(如下),组织大家探讨鲁迅是“绝望而反抗者”
还是“希望而战斗者”,请你也发表看法,并结合下面两句话说明理由。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
路。(《故乡》)
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生命的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10分)
①天黑了,路灯发出微弱的光。我站在伯父家门口看着他们,突然感到深深 的寒意,摸摸自己的鼻尖,冷得像冰,脚和手也有些麻木了。我想,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
②伯父和爸爸回来的时候,我就问他们。伯父的回答我现在记不清了,只记得他的话很深 奥,不容易懂。我抬起头来,要求他给我详细地解说。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 地叹了一口气。
文中三处的“深”分别是什么意思?填在横线上。(2分)
A.距离开始的时间久。 B.距离大。
C.最大程度的。 D.高深不易了解。
(2)“伯父和爸爸回来的时候,我就问他们。”“我”问他们什么问题呢?(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描写伯父神情、动作的句子。(2分)
(4)文段中鲁迅先生的神情为什么变得那么严肃?( )(3分)
A.说明鲁迅先生对车夫不注意交通安全感到十分忧虑。
B.说明鲁迅先生看到了旧社会的罪恶,他无法控制对它的憎恶之情而怒形于色。
C.说明鲁迅先生知道千千万万劳动人民穷苦根源所在,然而又无法解除穷苦人的痛苦,因而脸色变得严肃。
15.课外阅读。(10分)
风筝
鲁迅
①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②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我现在在哪里呢?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③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④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现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蝴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 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⑤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⑥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⑦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⑧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呵。”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渐谈起儿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糊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呵。”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罢。
⑨“有过这样的事么?”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⑩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1)从文章中可以看出“我”对小兄弟喜欢风筝这件事的心理变化,请你将正确的顺序填写在括号中。(2分)
A.愧疚 B.鄙视 C.悲哀
( )—愤怒—( )—( )
(2)文章第①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小兄弟放风筝这件事,“我”对他的伤害表现在哪两方面?(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内容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无可把握的悲哀”指的是“我”为小兄弟感到的悲哀。
B.“寒威”和“冷气”只指当时的天气很冷。
C.“寒威”和“冷气”不仅体现了当时的天气很冷,更体现了“我”内心的寒冷。
D.“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说明“我”认为北京的冬天还是很令人期待的。
第三部分:写作·表达·能力(35分)
三、习作。(共35分)
16.将下面的题目分成四类,分别写到对应的横线上。(5分)
①狼牙山五壮士 ②开国大典 ③竹节人 ④少年闰土
⑤在牛肚子里旅行 ⑥军神 ⑦草船借箭 ⑧桥
(1)以文章中的主要人物为题目: _____________
(2)以文章中的主要事件为题目: _____________
(3)以文章中的主要事物为题目: _____________
(4)以匪夷所思的事件为题目: _______________
17.习作。(30分)
题目:有你,真好
要求:看到“有你,真好”这句话,你想到了谁?为什么觉得他“真好”?哪件事或哪几件事让你感触比较深?当时的场景是怎样的?要表达真情实感,把事情写具体,语句要通顺,不少于500字。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第八单元考试试题
语 文(提优卷)
参考答案:
1.B2.D3.C4.B5.B6.A7.D8.D9.B10.B
11.周树人 豫才 思想 革命 野草 彷徨 狂人日记 新青年
12.俯首甘为孺子牛 唐 欧阳询 柳骨 瘦硬挺拔 骨力遒劲 玄秘塔碑 颜真卿 王羲之 张旭 王羲之、王献之
13.我认为鲁迅属于“绝望而反抗者,从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没路的地方可见,鲁迅认为希望是不确定的,现实缺少可走的道路,从对路的开拓中可见,鲁迅认为必须反抗现实,实践道路才可能创造希望。”
14.(1)CDC(2)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
(3)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口气。(4)C
15.(1)BAC (2)引起下文 (3)一是我不准小兄弟放风筝 二是我愤怒地破坏了小兄弟做的风筝。(4)C
16.146 27 38 5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