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全真模拟试卷(3)
(测试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分)2024年10月5日在广州演唱会上刀郎演唱《西海情歌》,徐子尧等和声。观众区分刀郎声音的依据是
A.传播速度 B.响度 C.音调 D.音色
【答案】
【解析】不同歌手的声带结构不同,发声方式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因此,在晚会上,观众能分辨出是歌手刀郎的声音,依据的是声音的音色,故正确。
故选:。
2.(2分)如图所示,关于实验室温度计的使用,下面方法正确的是
A.图甲:用温度计直接测量火焰的温度
B.图乙: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内的液面相平
C.图丙:温度计的玻璃泡触碰容器的壁或底部
D.图丁:将温度计从被测物体中拿出来读数
【答案】
【解析】火焰的温度很高,用温度计直接测量火焰的温度会损坏温度计,故错误;
读数时,视线要与液柱表面相平,若俯视则示数偏大,仰视则示数偏小,故正确;
在测量过程中,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触容器壁,否则温度计的示数可能会受环境温度影响,甚至可能损坏温度计,故错误;
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水中后,要等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且读数时不得使温度计的玻璃泡脱离液体,否则温度计的示数会受空气的影响发生变化,故错误。
故选:。
3.(2分)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水杯中的铅笔在水面处“折断”
B.运动员在阳光下形成的影子
C.居民小区中凸面镜中成的物体的像
D.放大镜把课本上的字放大
【答案】
【解析】、斜插水中的笔看起来弯折了是由于光从水中通过空气进入人的眼睛时,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而形成的虚像,故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不符合题意;
、运动员在阳光下形成的影子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居民小区中凸面镜中成的物体的像,属于凸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符合题意;
、放大镜把课本上的字放大属于凸透镜成像,凸透镜成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
4.(2分)如图所示的活动中,用来探究真空不能传播声音的是
A.将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
B.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
C.将发声手机置于密闭瓶内并抽气
D.用硬卡片在梳齿上快划、慢划
【答案】
【解析】、将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能够感受到音叉在振动,可以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故不符合题意;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改变了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响度发生变化,探究的是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故不符合题意;
、将发声手机置于密闭瓶内并抽气,空气变稀薄,声音越来越小,当瓶内处于真空状态时,外面九听不见手机发出的响声,故探究的是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故符合题意;
.用硬卡片在梳齿上快划、慢划,改变硬卡片振动的快慢,改变了硬卡片振动的频率,从而改变了声音的音调,故探究的是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
5.(2分)如图所示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A.图中,平面镜成像时进入眼睛的光线是由像发出的
B.图中,凹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
C.图中,人们看到的“鱼”是实像
D.图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但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答案】
【解析】、平面镜成虚像,虚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虚像不会发出光线,故错误;
、图乙中,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后远离主光轴,说明凹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故错误;
、叉鱼时,看到水中的“鱼”,是由于水中鱼反射的光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因此人们看到的是变浅的鱼的虚像,故错误;
、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正确。
故选:。
6.(2分)某同学为了探究“视力矫正”原理,利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做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光屏上得到的是模糊的倒立实像,他将一个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和烛焰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清晰了,他移走眼镜片,稍微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片是
A.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B.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C.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D.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答案】
【解析】由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光屏上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物距应大于2倍焦距,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但光屏上得到的是模糊的倒立实像,说明像距不合适,由稍微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可知像距太近了,所以当将一个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和烛焰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清晰,说明该透镜对光线有会会聚作用,因此是远视眼镜片。
故选:。
7.(2分)如图是某种物质物态变化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图像,下列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这种物质是非晶体,其熔点是
B.在0至物质处于固态
C.在段物质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D.在段物质处于液态
【答案】C
【解析】.通过图像可知,物质的温度随着时间的增加呈降低趋势,是物质的凝固过程,该物质凝固时有固定的凝固温度,所以是晶体的凝固图像,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则此物质的熔点是,故错误;
.在0至物质的温度持续下降,但还没有达到凝固点,此时物质处于液态,故错误;
.段是晶体的凝固过程,此时物质放热但温度不变,故正确;
.在段物质的温度持续下降,凝固已经完成,物质处于固态,故错误。
故选:C。
8.(2分)根据生活常识,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一部手机的质量约为
B.普通居民楼每层高约为
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D.成年人步行速度约为
【答案】
【解析】、一部手机的质量约为,故错误;
、普通居民楼每层高约为,故错误;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故错误;
、成年人步行速度约为,故正确。
故选:。
9.(2分)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其解析正确的是
A.夏天,在教室内洒水可以降温,这利用了水的液化吸热
B.寒冬,在冰雪路面上撒盐便于除雪,这利用了盐熔化放热
C.夏天,盛冷饮的杯子外壁出现水珠,这是水的汽化现象
D.寒冬,房间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这属于凝华现象
【答案】
【解析】
、因水蒸发有致冷作用,使周围空气温度降低,所以夏天洒水是利用了蒸发吸热的道理,故错误;
、寒冷的冬季,向积雪撒盐,在其它条件相同时,积雪上洒盐水是参有杂质,积雪的熔点降低,使积雪熔化,故错误;
、夏天,盛冷饮的杯子外壁出现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错误;
、寒冬,房间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是水蒸气,直接变成冰,这是凝华现象,故正确。
故选:。
10.(2分)炎炎夏日,汽车停在露天停车场。若把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留在汽车内,太阳光通过矿泉水瓶后可能会把汽车内的易燃物引燃。此时矿泉水瓶所起的作用相当于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平面镜 D.凸面镜
【答案】
【解析】装满水的矿泉水瓶是一个柱状的凸透镜,相当于多个凸透镜叠放,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这样就会使太阳光会聚于一条线;
太阳光经过凸透镜会聚后,能量集中,焦点的温度高,达到易燃物的着火点,易燃物燃烧引起火灾,故正确。
故选:。
11.(2分)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照射在光屏上(未画出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向斜上方偏转
B.光按原来方向传播
C.在光屏上呈现各种色光
D.光屏上只呈现红、绿、蓝三种色光
【答案】
【解析】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光将向斜下方偏折,如图所示;
故正确,错误。
故选:。
12.(2分)根据表中的内容,利用你学过的物理知识,可以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晶体 熔点
纯铁 1535
钢 1515
冰 0
固态酒精
固态水银
固态煤油
A.固态酒精的温度一定低于
B.南极的最低气温达,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选用水银温度计
C.钢的温度达到时,一定是液态
D.水达到就一定会结冰
【答案】
【解析】固态酒精的温度一定不大于,故错误;
南极的最低气温达,此时水银处于固态,水银温度计无法使用,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选用酒精温度计,故错误;
钢是晶体,钢的温度达到时,温度高于熔点,一定是液态,故正确;
晶体凝固的条件:达到熔点,放热;只达到熔点不一定凝固,水达到就不一定会结冰,故错误。
故选:。
13.(2分)根据对密度公式的理解,下列能正确反映同种物质的质量、体积、密度三者关系的是
A. B.
C. D.
【答案】
【解析】.由可知,同种物质密度相同,它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即二者图像是一条通过坐标原点的倾斜直线。故错误;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对于确定的某种物质,它的密度不随质量、体积的改变而改变。因此二者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故正确,错误。
故选:。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题,每小题3分,共9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得0分。)
14.(3分)观光电梯的轿厢壁是透明的,游客可乘电梯观看轿厢外的景物。若甲、乙两人各乘一台观光电梯,甲看见楼房和乙都在匀速上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和乙一定都相对地面下降 B.乙看见甲在匀速下降
C.乙有可能相对地面下降 D.甲有可能相对地面静止
【答案】
【解析】甲看到楼房在匀速上升,说明以地面为参照物,甲是匀速下降的;
甲看到乙在匀速上升,则乙相对于地面可能是静止的、也可能是在匀速上升、也可能正在匀速下降但速度小于甲的速度;
由运动的相对性可知,乙看见甲则应是在匀速下降,故错误、正确。
故选:。
15.(3分)为保护人民的安全,满足城市治安防控和管理的需要,国家在公共聚集地区安装了先进的3600高清摄像头,这种镜头的功能类似于人眼睛的晶状体,焦距可以调节,它的像距几乎不变,如图所示,某嫌疑犯在成像板上已经成清晰的像,此时镜头的焦点在处,在监控此人的过程中(该人在成像板上的像保持清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该人远离镜头,镜头的焦点可能变在点
B.如果该人远离镜头,镜头的焦距会变短
C.如果该人靠近镜头,镜头的聚光能力会减弱
D.如果该人靠近镜头,镜头的焦点可能变在点
【答案】
【解析】
、如果该人远离镜头,物距变大,像距要相对变小,不改变镜头和成像板之间的距离,则应通过增大凸透镜的焦距,来使像距要相对变小,才能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所以镜头的焦点将可能变在点,故正确,错误;
、如果该人靠近镜头,物距减小,像距要相对增大,不改变镜头和成像板之间的距离时,则应通过减小凸透镜的焦距,来使像距要相对变大,才能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所以镜头的焦点可能变在、点,此时镜头的聚光能力增强,故错误,正确。
故选:。
16.(3分)下表是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下列选项中最接近“上海磁浮列车”最大速度的是
物体 速度
上海磁浮列车 可达120
喷气式客机 约250
超音速歼击机 约700
子弹(出膛时) 约1000
同步卫星 3070
A. B. C. D.
【答案】
【解析】上海磁浮列车的速度:,故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
故选:。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2分。)
17.如图所示,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物体长度是 。
【答案】;3.20。
【解析】因为分度值是刻度尺最小一格表示的长度,所以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刻度尺读数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物体的长度为。
故答案为:;3.20。
18.某市公安交通管理条例规定:汽车在市区的街道行驶,不准鸣喇叭;棉纺厂的职工工作时,需要戴防护耳罩。从减小噪声的方法来看,前者是在 处减小噪声的,后者是在 处减小噪声的。
【答案】声源;人耳。
【解析】汽车在市区的街道行驶,不准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小噪声的;棉纺厂的职工工作时,需要戴防护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小噪声的。
故答案为:声源;人耳。
19.运动损伤的疼痛常用“冷疗法”治疗:即把氯乙烷(通常情况下是气态)采用加压的方法液化后储存在罐中,对准损伤处喷射,氯乙烷在皮肤上会迅速 (填物态变化名称),同时 大量的热,使受伤部位温度降低。
【答案】汽化;吸收。
【解析】当液态的氯乙烷喷出遇到温度较高的皮肤时,会迅速汽化为气态;液态的氯乙烷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量;
故答案为:汽化;吸收。
20.如图所示,一束光在水和空气的界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则入射光线是 (选填“”“ ”或“” ,折射角是 度,界面的下方是 (选填“空气”或“水” 。
【答案】;60;水
【解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由图可知,,所以为法线;
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析在法线的两侧,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所以为入射光线、为反射光线、为折射光线;
折射角,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界面的下方为水。
故答案为:;60;水。
21.如图为甲、乙两物体运动时,相隔相同时间所在的不同位置。由图可知, 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相邻间隔的时间为,则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的速度为 。
【答案】甲;0.75。
【解析】(1)两个球的图象之间时间间隔相同,根据,甲图象,两个小球图象间的间隔相同,应为匀速直线运动;乙图象,两个小球图象间的间隔越来越大,说明该小球速度越来越快,做变速直线运动;
(2)由图象可知,甲物体运动路程为,时间,
其速度。
故答案为:甲;0.75。
22.邵阳大曲酒属湖南的特色酒品,是以湖南省邵阳地区所产的优质糯米为原料精心酿制而成。小林观察发现酒瓶上标有“净含量”字样,她查阅得知酒的密度约为,她计算后发现瓶中装有酒约 。
【答案】0.54。
【解析】由题意知,酒的体积,
由得,瓶中装有酒的质量:
。
故答案为:0.54。
四、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
23.(2分)请补充完整通过凹透镜两条光线的光路图(其中一条光线指向透镜右侧焦点,另一条光线平行于主光轴)。
【答案】
【解析】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
24.(2分)如图所示,湖边上方、两点中有一点是路灯,另一点是潜水员在水下处看到路灯的像,请画出潜水员看到路灯像的光路图。
【答案】
【解析】连接,与界面的交点即为入射点,就是折射光线,连接,就是入射光线,即可完成水下处的人看到路灯的光路图,如图所示: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25分。)
25.小刚在验证液体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在四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然后进行如图1所示的实验探究。
(1)通过、两图的对比,可以验证水蒸发的快慢与 有关。
(2)通过 (填字母)两图的对比,可以验证水蒸发的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3)小刚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多少有关,于是他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和两滴水(如图,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于是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多少有关,水越少蒸发越快,你认为这个结论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原因是 。
【答案】(1)表面积;(2)、;(3)不正确;没有控制水的表面积相同。
【解析】(1)比较、两图可知,水的温度和水上方空气流动的速度相同,而水的表面积不同,所以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表面积有关;实验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2)要研究水蒸发的快慢与水的温度的关系,应控制水的表面积和水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由图可知应选、两次实验过程;
(3)根据“甲图中水的质量较小、水先蒸发完”,从而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小,水蒸发越快;从得出结论环节看,“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不正确的,因为从设计的环节看他没控制水的表面积相同。
故答案为:(1)表面积;(2)、;(3)不正确;没有控制水的表面积相同。
26.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安装实验器材时,按照 (选填“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 安装顺序更合理,原因主要是考虑 。
(2)为了便于实验,应选用颗粒较 (选填“大”或“小” 的萘块;除了图甲中所示的器材外,还必须具有的测量器材是 ;加一个玻璃棒是实验中要不停地搅拌,其目的是 。
(3)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 (选填“快”或“慢” ,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同时可以延长萘熔化的时间。
(4)图乙是萘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图象中可看出,萘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所以萘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萘的熔点是 ,第30分钟处于 态,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 。
(5)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 (选填“”或“” 。
.寻找普遍规律 .减小实验误差
【答案】(1)从下到上;酒精灯用外焰加热;(2)小;秒表;使物质受热均匀;(3)慢;(4)不变;晶体;80;固液共存;10;(5)。
【解析】(1)先安装下面器材,再安装上面器材,便于调节器材间的距离,在固定石棉网时,因酒精灯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所以应处于酒精灯火焰的外焰加热;
(2)实验中宜选用等质量的碎萘块,均匀受热,效果更好些;此实验中需要探究萘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所以用的测量器材除了烧杯、酒精灯、铁架台、计时器,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温度计;
再加一个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使物质受热均匀;
(3)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在水中加热,是为了使萘受热均匀,且加热过程缓慢,有助于时间的测量;
(4)图乙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图象中可看出,萘是晶体,这样判断的依据是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由图乙知,萘在第到第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所以熔点为,这段时间是萘的熔化过程,时间为;第30分钟时处于熔化过程,为固液共存态;
(5)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探究出萘熔化时的规律,故正确。
故答案为:(1)从下到上;酒精灯用外焰加热;(2)小;秒表;使物质受热均匀;(3)慢;(4)不变;晶体;80;固液共存;10;(5)。
27.如图所示是重庆一中初二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1)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为 。
(2)图乙是某次实验时观察到光屏上清晰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仅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可以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此时看到的是倒立的、 的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 ,是与 (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投影仪” 的应用原理相同。
(3)实验时,光屏上得到了蜡烛清晰的像,一位同学用手指仅捏住凸透镜的下半块,则光屏上看到蜡烛的像是 (选填序号)。
.下半部有手指的像
.上半部有手指的像
.完整的
.没有成像
(4)生活中我们选用凸透镜治疗 (选填“近”或“远” 视眼。现将另一个凸透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保持光屏和透镜位置均不变,仅将蜡烛向 (选填“左”或“右” 移动一段距离,则又能在光屏上看到蜡烛的像。
【答案】(1)10.0;(2)放大;投影仪;(3);(4)远;右。
【解析】
(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
(2)由图知,物距大于像距,所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仅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根据光路可逆可知,物距变为原来的像距,像距为原来的物距,仍可成清晰的像,可以再次看到清晰倒立、放大的实像,其应用是投影仪;
(3)遮住凸透镜的一半,物体上任一点的光射向凸透镜的另一半,经凸透镜折射后,照样能会聚成像,像的大小不发生变化,折射光线减少,会聚成的像变暗,故正确;
(4)远视镜是凸透镜,即选用凸透镜治疗远视限;
若将另一个凸透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因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此时清晰的像在光屏的左侧;若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动,仅移动蜡烛,要使清晰的像呈在光屏上,则应增大像距,同时减小物距,所以应使蜡烛靠近凸透镜,即将蜡烛向右移动一段距离。
故答案为:(1)10.0;(2)放大;投影仪;(3);(4)远;右。
28.在学校组织的物理创新实验比赛中,某同学在没有量筒的情况下,只用天平、烧杯、水,测出某种食用油的密度。他进行了下列实验操作:
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
用烧杯装大半杯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
再用这只烧杯装与水体积相同的食用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油的总质量为。(天平示数如图所示乙)。已知水的密度,试完成下列问题:
(1)若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左端的零刻度线时,天平的指针指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则要使天平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 移,直到指针指在中央红线。
(2)烧杯和油的总质量为 。
(3)用题中已知的量和所测的物理量表达所测油的密度, 。
【答案】(1)右;(2)57.8;(3)
【解析】
(1)在调节托盘天平时,首先将其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放在标尺的左端零刻度线处,此时,若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零刻度线的左边,说明左侧质量略大,应旋动横梁右端的螺母,使之向右移动;
(2)(3)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
②用烧杯装大半杯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
则水的质量,由可求得,水的体积,
③再用这只烧杯装与水体积相同的食用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油的总质量为,标尺的分度值为,则;
则油的质量:,
烧杯内水的体积等于油的体积;
则油的密度表达式。
故答案为:(1)右;(2)57.8;(3)
六、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4分。解答时要求在答题卡相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得分。)
29.(7分)冬季来临,武汉市疾控中心向广大市民发出提醒:要提高防病意识,继续保持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等良好卫生习惯;小红同学的妈妈准备步行去离家的某大型超市买一些抗疫物品,已知小红妈妈步行的速度约,买回的物品中有一壶、的酒精消毒液,如图甲所示,产品详情如图乙所示,小红通过查资料知道,“”是指酒精体积与酒精消毒液总体积的百分比,已知壶中酒精消毒液的质量为(忽略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的变化)。
(1)小红妈妈从家里步行到该大型超市所需时间约多少?
(2)这壶酒精消毒液的密度是多少?
(3)小红同学阅读乙图标定的产品详情得知:酒精消毒液中的酒精含量应该在之间(即其所含酒精的体积应占酒精消毒液总体积的,请通过计算说明:小红家买的酒精消毒液中的酒精含量是否与乙图上标定的规格相符?
【答案】(1)小红妈妈从家里步行到该大型超市所需时间约;
(2)这壶酒精消毒液的密度为;
(3)小红家买的酒精消毒液中的酒精含量与乙图上标定的规格相符。
【解析】(1)超市离家,小红妈妈步行的速度约,
由可得小红妈妈从家里步行到该大型超市所需时间:
,;
(2)由图可知这壶酒精消毒液的体积为,壶中酒精消毒液的质量为,
这壶酒精消毒液的密度:
;
(3)酒精的密度为,水的密度为,酒精消毒液的质量为,体积,包括酒精的体积和水的体积,即,
由可得,
即,
解得,
所以消毒液中酒精的体积,
酒精消毒液中酒精含量为,
因为,所以小红家买的酒精消毒液中的酒精含量与乙图上标定的规格相符。
答:(1)小红妈妈从家里步行到该大型超市所需时间约;
(2)这壶酒精消毒液的密度为;
(3)小红家买的酒精消毒液中的酒精含量与乙图上标定的规格相符。
30.(7分)动车从上海始发,途径南京等地,到达终点站武昌站,部分具体行程见列车时刻表。
车站 到达时间 发车时间 里程
上海 始发站 0
南京 301
合肥 457
武昌 终点站 841
(1)动车在南京到武昌间行驶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2)途中动车以的速度匀速穿过一条长度为隧道,动车完全穿过隧道用时,求动车的长度。
【答案】(1)动车在南京到武昌间行驶的平均速度为;
(2)动车的长度为。
【解析】(1)动车在南京到武昌间行驶的路程为,
运行的时间为,
动车在南京到武昌间行驶的平均速度为;
(2)动车的速度,穿过隧道的时间,隧道长;
由可知,动车行驶的路程,
动车的长度。
答:(1)动车在南京到武昌间行驶的平均速度为;
(2)动车的长度为。
31.(10分)我市为了净化环境卫生,环卫工人驾驶洒水冲洗车对城区道路进行清扫。已知某洒水冲洗车空车质量为,水罐容积为。,求:
(1)洒水车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多少?
(2)冬季来临,停放洒水车前应将水泵和水管内的水放空,以防冻裂相关设备。若水罐内残留有的水,当温度下降,水凝固成冰后,体积增大了多少?
【答案】(1)洒水车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
(2)若水罐内残留有的水,当温度下降,水凝固成冰后,体积增大了。
【解析】(1)由可知,装满水时水的质量:,
则洒水车装满水时的总质量:;
(2)由可知,水的质量:,
因为水结成冰后质量不变,所以冰的质量:,
由可知,冰的体积:,
所以增大的体积:△。
答:(1)洒水车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
(2)若水罐内残留有的水,当温度下降,水凝固成冰后,体积增大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粤沪版(2024)八年级上册期末检测
物理·答题卡
第Ⅰ卷(请用2B铅笔填涂)
第Ⅱ卷
贴条形码区
考生禁填: 缺考标记
违纪标记
以上标志由监考人员用2B铅笔填涂
选择题填涂样例:
正确填涂
错误填涂 [×] [√] [/]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在规定位置贴好条形码。
2.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 mm黑色签字笔答题,不得用铅笔或圆珠笔答题;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3.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注意事项
姓 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题,每小题3分,共9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得0分。)
1.[ A ] [ B ] [ C ] [ D ]2.[ A ] [ B ] [ C ] [ D ]3.[ A ] [ B ] [ C ] [ D ]4.[ A ] [ B ] [ C ] [ D ]5.[ A ] [ B ] [ C ] [ D ]6.[ A ] [ B ] [ C ] [ D ]7.[ A ] [ B ] [ C ] [ D ] 8.[ A ] [ B ] [ C ] [ D ]9.[ A ] [ B ] [ C ] [ D ]10.[ A ] [ B ] [ C ] [ D ]11.[ A ] [ B ] [ C ] [ D ]12.[ A ] [ B ] [ C ] [ D ]13.[ A ] [ B ] [ C ] [ D ]14.[ A ] [ B ] [ C ] [ D ] 15.[ A ] [ B ] [ C ] [ D ]16.[ A ] [ B ] [ C ] [ D ]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2分。)
17. , 。
18. , 。
19.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20. , , 。
21. 。 。
22. 。
四、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
23.(2分)
24.(2分)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25分。)
25.(1) 。
(2) 。
(3) , 。
26.(1) , 。
(2) ; ; 。
(3) 。
(4) , , , , 。
(5) 。
27.(1) 。
(2) , 。
(3) 。
(4)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28.(1) 。
(2) 。
(3) 。
六、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4分。解答时要求在答题卡相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得分。)
29.(7分)
(7分)
(10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全真模拟试卷(3)
(测试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分)2024年10月5日在广州演唱会上刀郎演唱《西海情歌》,徐子尧等和声。观众区分刀郎声音的依据是
A.传播速度 B.响度 C.音调 D.音色
2.(2分)如图所示,关于实验室温度计的使用,下面方法正确的是
A.图甲:用温度计直接测量火焰的温度
B.图乙: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内的液面相平
C.图丙:温度计的玻璃泡触碰容器的壁或底部
D.图丁:将温度计从被测物体中拿出来读数
3.(2分)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水杯中的铅笔在水面处“折断”
B.运动员在阳光下形成的影子
C.居民小区中凸面镜中成的物体的像
D.放大镜把课本上的字放大
4.(2分)如图所示的活动中,用来探究真空不能传播声音的是
A.将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
B.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
C.将发声手机置于密闭瓶内并抽气
D.用硬卡片在梳齿上快划、慢划
5.(2分)如图所示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A.图中,平面镜成像时进入眼睛的光线是由像发出的
B.图中,凹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
C.图中,人们看到的“鱼”是实像
D.图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但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2分)某同学为了探究“视力矫正”原理,利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做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光屏上得到的是模糊的倒立实像,他将一个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和烛焰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清晰了,他移走眼镜片,稍微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片是
A.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B.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C.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D.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7.(2分)如图是某种物质物态变化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图像,下列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这种物质是非晶体,其熔点是
B.在0至物质处于固态
C.在段物质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D.在段物质处于液态
8.(2分)根据生活常识,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一部手机的质量约为
B.普通居民楼每层高约为
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D.成年人步行速度约为
9.(2分)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其解析正确的是
A.夏天,在教室内洒水可以降温,这利用了水的液化吸热
B.寒冬,在冰雪路面上撒盐便于除雪,这利用了盐熔化放热
C.夏天,盛冷饮的杯子外壁出现水珠,这是水的汽化现象
D.寒冬,房间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这属于凝华现象
10.(2分)炎炎夏日,汽车停在露天停车场。若把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留在汽车内,太阳光通过矿泉水瓶后可能会把汽车内的易燃物引燃。此时矿泉水瓶所起的作用相当于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平面镜 D.凸面镜
11.(2分)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照射在光屏上(未画出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向斜上方偏转
B.光按原来方向传播
C.在光屏上呈现各种色光
D.光屏上只呈现红、绿、蓝三种色光
12.(2分)根据表中的内容,利用你学过的物理知识,可以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晶体 熔点
纯铁 1535
钢 1515
冰 0
固态酒精
固态水银
固态煤油
A.固态酒精的温度一定低于
B.南极的最低气温达,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选用水银温度计
C.钢的温度达到时,一定是液态
D.水达到就一定会结冰
13.(2分)根据对密度公式的理解,下列能正确反映同种物质的质量、体积、密度三者关系的是
A. B.
C. D.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题,每小题3分,共9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得0分。)
14.(3分)观光电梯的轿厢壁是透明的,游客可乘电梯观看轿厢外的景物。若甲、乙两人各乘一台观光电梯,甲看见楼房和乙都在匀速上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和乙一定都相对地面下降 B.乙看见甲在匀速下降
C.乙有可能相对地面下降 D.甲有可能相对地面静止
15.(3分)为保护人民的安全,满足城市治安防控和管理的需要,国家在公共聚集地区安装了先进的3600高清摄像头,这种镜头的功能类似于人眼睛的晶状体,焦距可以调节,它的像距几乎不变,如图所示,某嫌疑犯在成像板上已经成清晰的像,此时镜头的焦点在处,在监控此人的过程中(该人在成像板上的像保持清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该人远离镜头,镜头的焦点可能变在点
B.如果该人远离镜头,镜头的焦距会变短
C.如果该人靠近镜头,镜头的聚光能力会减弱
D.如果该人靠近镜头,镜头的焦点可能变在点
16.(3分)下表是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下列选项中最接近“上海磁浮列车”最大速度的是
物体 速度
上海磁浮列车 可达120
喷气式客机 约250
超音速歼击机 约700
子弹(出膛时) 约1000
同步卫星 3070
A. B. C. D.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2分。)
17.(2分)如图所示,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物体长度是 。
18.某市公安交通管理条例规定:汽车在市区的街道行驶,不准鸣喇叭;棉纺厂的职工工作时,需要戴防护耳罩。从减小噪声的方法来看,前者是在 处减小噪声的,后者是在 处减小噪声的。
19.运动损伤的疼痛常用“冷疗法”治疗:即把氯乙烷(通常情况下是气态)采用加压的方法液化后储存在罐中,对准损伤处喷射,氯乙烷在皮肤上会迅速 (填物态变化名称),同时 大量的热,使受伤部位温度降低。
20.如图所示,一束光在水和空气的界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则入射光线是 (选填“”“ ”或“” ,折射角是 度,界面的下方是 (选填“空气”或“水” 。
21.如图为甲、乙两物体运动时,相隔相同时间所在的不同位置。由图可知, 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相邻间隔的时间为,则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的速度为 。
22.邵阳大曲酒属湖南的特色酒品,是以湖南省邵阳地区所产的优质糯米为原料精心酿制而成。小林观察发现酒瓶上标有“净含量”字样,她查阅得知酒的密度约为,她计算后发现瓶中装有酒约 。
四、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
23.(2分)请补充完整通过凹透镜两条光线的光路图(其中一条光线指向透镜右侧焦点,另一条光线平行于主光轴)。
24.(2分)如图所示,湖边上方、两点中有一点是路灯,另一点是潜水员在水下处看到路灯的像,请画出潜水员看到路灯像的光路图。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25分。)
25.小刚在验证液体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在四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然后进行如图1所示的实验探究。
(1)通过、两图的对比,可以验证水蒸发的快慢与 有关。
(2)通过 (填字母)两图的对比,可以验证水蒸发的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3)小刚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多少有关,于是他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和两滴水(如图,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于是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多少有关,水越少蒸发越快,你认为这个结论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原因是 。
26.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安装实验器材时,按照 (选填“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 安装顺序更合理,原因主要是考虑 。
(2)为了便于实验,应选用颗粒较 (选填“大”或“小” 的萘块;除了图甲中所示的器材外,还必须具有的测量器材是 ;加一个玻璃棒是实验中要不停地搅拌,其目的是 。
(3)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 (选填“快”或“慢” ,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同时可以延长萘熔化的时间。
(4)图乙是萘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图象中可看出,萘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所以萘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萘的熔点是 ,第30分钟处于 态,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 。
(5)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 (选填“”或“” 。
.寻找普遍规律 .减小实验误差
27.如图所示是重庆一中初二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1)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为 。
(2)图乙是某次实验时观察到光屏上清晰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仅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可以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此时看到的是倒立的、 的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 ,是与 (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投影仪” 的应用原理相同。
(3)实验时,光屏上得到了蜡烛清晰的像,一位同学用手指仅捏住凸透镜的下半块,则光屏上看到蜡烛的像是 (选填序号)。
.下半部有手指的像
.上半部有手指的像
.完整的
.没有成像
(4)生活中我们选用凸透镜治疗 (选填“近”或“远” 视眼。现将另一个凸透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保持光屏和透镜位置均不变,仅将蜡烛向 (选填“左”或“右” 移动一段距离,则又能在光屏上看到蜡烛的像。
28.在学校组织的物理创新实验比赛中,某同学在没有量筒的情况下,只用天平、烧杯、水,测出某种食用油的密度。他进行了下列实验操作:
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
用烧杯装大半杯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
再用这只烧杯装与水体积相同的食用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油的总质量为。(天平示数如图所示乙)。已知水的密度,试完成下列问题:
(1)若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左端的零刻度线时,天平的指针指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则要使天平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 移,直到指针指在中央红线。
(2)烧杯和油的总质量为 。
(3)用题中已知的量和所测的物理量表达所测油的密度, 。
六、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4分。解答时要求在答题卡相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得分。)
29.(7分)冬季来临,武汉市疾控中心向广大市民发出提醒:要提高防病意识,继续保持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等良好卫生习惯;小红同学的妈妈准备步行去离家的某大型超市买一些抗疫物品,已知小红妈妈步行的速度约,买回的物品中有一壶、的酒精消毒液,如图甲所示,产品详情如图乙所示,小红通过查资料知道,“”是指酒精体积与酒精消毒液总体积的百分比,已知壶中酒精消毒液的质量为(忽略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的变化)。
(1)小红妈妈从家里步行到该大型超市所需时间约多少?
(2)这壶酒精消毒液的密度是多少?
(3)小红同学阅读乙图标定的产品详情得知:酒精消毒液中的酒精含量应该在之间(即其所含酒精的体积应占酒精消毒液总体积的,请通过计算说明:小红家买的酒精消毒液中的酒精含量是否与乙图上标定的规格相符?
30.(7分)动车从上海始发,途径南京等地,到达终点站武昌站,部分具体行程见列车时刻表。
车站 到达时间 发车时间 里程
上海 始发站 0
南京 301
合肥 457
武昌 终点站 841
(1)动车在南京到武昌间行驶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2)途中动车以的速度匀速穿过一条长度为隧道,动车完全穿过隧道用时,求动车的长度。
31.(10分)我市为了净化环境卫生,环卫工人驾驶洒水冲洗车对城区道路进行清扫。已知某洒水冲洗车空车质量为,水罐容积为。,求:
(1)洒水车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多少?
(2)冬季来临,停放洒水车前应将水泵和水管内的水放空,以防冻裂相关设备。若水罐内残留有的水,当温度下降,水凝固成冰后,体积增大了多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绝密★启用前|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全真模拟试卷(3)
(测试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分)2024年10月5日在广州演唱会上刀郎演唱《西海情歌》,徐子尧等和声。观众区分刀郎声音的依据是
A.传播速度 B.响度 C.音调 D.音色
2.(2分)如图所示,关于实验室温度计的使用,下面方法正确的是
A.图甲:用温度计直接测量火焰的温度
B.图乙: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内的液面相平
C.图丙:温度计的玻璃泡触碰容器的壁或底部
D.图丁:将温度计从被测物体中拿出来读数
3.(2分)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水杯中的铅笔在水面处“折断”
B.运动员在阳光下形成的影子
C.居民小区中凸面镜中成的物体的像
D.放大镜把课本上的字放大
4.(2分)如图所示的活动中,用来探究真空不能传播声音的是
A.将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
B.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
C.将发声手机置于密闭瓶内并抽气
D.用硬卡片在梳齿上快划、慢划
5.(2分)如图所示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A.图中,平面镜成像时进入眼睛的光线是由像发出的
B.图中,凹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
C.图中,人们看到的“鱼”是实像
D.图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但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2分)某同学为了探究“视力矫正”原理,利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做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光屏上得到的是模糊的倒立实像,他将一个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和烛焰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清晰了,他移走眼镜片,稍微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片是
A.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B.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C.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D.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7.(2分)如图是某种物质物态变化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图像,下列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这种物质是非晶体,其熔点是
B.在0至物质处于固态
C.在段物质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D.在段物质处于液态
8.(2分)根据生活常识,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一部手机的质量约为
B.普通居民楼每层高约为
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D.成年人步行速度约为
9.(2分)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其解析正确的是
A.夏天,在教室内洒水可以降温,这利用了水的液化吸热
B.寒冬,在冰雪路面上撒盐便于除雪,这利用了盐熔化放热
C.夏天,盛冷饮的杯子外壁出现水珠,这是水的汽化现象
D.寒冬,房间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这属于凝华现象
10.(2分)炎炎夏日,汽车停在露天停车场。若把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留在汽车内,太阳光通过矿泉水瓶后可能会把汽车内的易燃物引燃。此时矿泉水瓶所起的作用相当于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平面镜 D.凸面镜
11.(2分)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照射在光屏上(未画出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向斜上方偏转
B.光按原来方向传播
C.在光屏上呈现各种色光
D.光屏上只呈现红、绿、蓝三种色光
12.(2分)根据表中的内容,利用你学过的物理知识,可以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晶体 熔点
纯铁 1535
钢 1515
冰 0
固态酒精
固态水银
固态煤油
A.固态酒精的温度一定低于
B.南极的最低气温达,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选用水银温度计
C.钢的温度达到时,一定是液态
D.水达到就一定会结冰
13.(2分)根据对密度公式的理解,下列能正确反映同种物质的质量、体积、密度三者关系的是
A. B.
C. D.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题,每小题3分,共9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得0分。)
14.(3分)观光电梯的轿厢壁是透明的,游客可乘电梯观看轿厢外的景物。若甲、乙两人各乘一台观光电梯,甲看见楼房和乙都在匀速上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和乙一定都相对地面下降 B.乙看见甲在匀速下降
C.乙有可能相对地面下降 D.甲有可能相对地面静止
15.(3分)为保护人民的安全,满足城市治安防控和管理的需要,国家在公共聚集地区安装了先进的3600高清摄像头,这种镜头的功能类似于人眼睛的晶状体,焦距可以调节,它的像距几乎不变,如图所示,某嫌疑犯在成像板上已经成清晰的像,此时镜头的焦点在处,在监控此人的过程中(该人在成像板上的像保持清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该人远离镜头,镜头的焦点可能变在点
B.如果该人远离镜头,镜头的焦距会变短
C.如果该人靠近镜头,镜头的聚光能力会减弱
D.如果该人靠近镜头,镜头的焦点可能变在点
16.(3分)下表是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下列选项中最接近“上海磁浮列车”最大速度的是
物体 速度
上海磁浮列车 可达120
喷气式客机 约250
超音速歼击机 约700
子弹(出膛时) 约1000
同步卫星 3070
A. B. C. D.
第Ⅱ卷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2分。)
17.(2分)如图所示,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物体长度是 。
18.某市公安交通管理条例规定:汽车在市区的街道行驶,不准鸣喇叭;棉纺厂的职工工作时,需要戴防护耳罩。从减小噪声的方法来看,前者是在 处减小噪声的,后者是在 处减小噪声的。
19.运动损伤的疼痛常用“冷疗法”治疗:即把氯乙烷(通常情况下是气态)采用加压的方法液化后储存在罐中,对准损伤处喷射,氯乙烷在皮肤上会迅速 (填物态变化名称),同时 大量的热,使受伤部位温度降低。
20.如图所示,一束光在水和空气的界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则入射光线是 (选填“”“ ”或“” ,折射角是 度,界面的下方是 (选填“空气”或“水” 。
21.如图为甲、乙两物体运动时,相隔相同时间所在的不同位置。由图可知, 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相邻间隔的时间为,则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的速度为 。
22.邵阳大曲酒属湖南的特色酒品,是以湖南省邵阳地区所产的优质糯米为原料精心酿制而成。小林观察发现酒瓶上标有“净含量”字样,她查阅得知酒的密度约为,她计算后发现瓶中装有酒约 。
四、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
23.(2分)请补充完整通过凹透镜两条光线的光路图(其中一条光线指向透镜右侧焦点,另一条光线平行于主光轴)。
24.(2分)如图所示,湖边上方、两点中有一点是路灯,另一点是潜水员在水下处看到路灯的像,请画出潜水员看到路灯像的光路图。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25分。)
25.小刚在验证液体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在四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然后进行如图1所示的实验探究。
(1)通过、两图的对比,可以验证水蒸发的快慢与 有关。
(2)通过 (填字母)两图的对比,可以验证水蒸发的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3)小刚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多少有关,于是他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和两滴水(如图,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于是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多少有关,水越少蒸发越快,你认为这个结论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原因是 。
26.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安装实验器材时,按照 (选填“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 安装顺序更合理,原因主要是考虑 。
(2)为了便于实验,应选用颗粒较 (选填“大”或“小” 的萘块;除了图甲中所示的器材外,还必须具有的测量器材是 ;加一个玻璃棒是实验中要不停地搅拌,其目的是 。
(3)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 (选填“快”或“慢” ,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同时可以延长萘熔化的时间。
(4)图乙是萘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图象中可看出,萘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所以萘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萘的熔点是 ,第30分钟处于 态,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 。
(5)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 (选填“”或“” 。
.寻找普遍规律 .减小实验误差
27.如图所示是重庆一中初二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1)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为 。
(2)图乙是某次实验时观察到光屏上清晰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仅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可以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此时看到的是倒立的、 的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 ,是与 (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投影仪” 的应用原理相同。
(3)实验时,光屏上得到了蜡烛清晰的像,一位同学用手指仅捏住凸透镜的下半块,则光屏上看到蜡烛的像是 (选填序号)。
.下半部有手指的像
.上半部有手指的像
.完整的
.没有成像
(4)生活中我们选用凸透镜治疗 (选填“近”或“远” 视眼。现将另一个凸透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保持光屏和透镜位置均不变,仅将蜡烛向 (选填“左”或“右” 移动一段距离,则又能在光屏上看到蜡烛的像。
28.在学校组织的物理创新实验比赛中,某同学在没有量筒的情况下,只用天平、烧杯、水,测出某种食用油的密度。他进行了下列实验操作:
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
用烧杯装大半杯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
再用这只烧杯装与水体积相同的食用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油的总质量为。(天平示数如图所示乙)。已知水的密度,试完成下列问题:
(1)若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左端的零刻度线时,天平的指针指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则要使天平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 移,直到指针指在中央红线。
(2)烧杯和油的总质量为 。
(3)用题中已知的量和所测的物理量表达所测油的密度, 。
六、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4分。解答时要求在答题卡相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得分。)
29.(7分)冬季来临,武汉市疾控中心向广大市民发出提醒:要提高防病意识,继续保持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等良好卫生习惯;小红同学的妈妈准备步行去离家的某大型超市买一些抗疫物品,已知小红妈妈步行的速度约,买回的物品中有一壶、的酒精消毒液,如图甲所示,产品详情如图乙所示,小红通过查资料知道,“”是指酒精体积与酒精消毒液总体积的百分比,已知壶中酒精消毒液的质量为(忽略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的变化)。
(1)小红妈妈从家里步行到该大型超市所需时间约多少?
(2)这壶酒精消毒液的密度是多少?
(3)小红同学阅读乙图标定的产品详情得知:酒精消毒液中的酒精含量应该在之间(即其所含酒精的体积应占酒精消毒液总体积的,请通过计算说明:小红家买的酒精消毒液中的酒精含量是否与乙图上标定的规格相符?
30.(7分)动车从上海始发,途径南京等地,到达终点站武昌站,部分具体行程见列车时刻表。
车站 到达时间 发车时间 里程
上海 始发站 0
南京 301
合肥 457
武昌 终点站 841
(1)动车在南京到武昌间行驶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2)途中动车以的速度匀速穿过一条长度为隧道,动车完全穿过隧道用时,求动车的长度。
31.(10分)我市为了净化环境卫生,环卫工人驾驶洒水冲洗车对城区道路进行清扫。已知某洒水冲洗车空车质量为,水罐容积为。,求:
(1)洒水车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多少?
(2)冬季来临,停放洒水车前应将水泵和水管内的水放空,以防冻裂相关设备。若水罐内残留有的水,当温度下降,水凝固成冰后,体积增大了多少?
地理试题 第3页(共4页) 地理试题 第4页(共4页)
地理试题 第1页(共6页) 地理试题 第2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