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第三节 多样的文化
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五章 居民与文化
课前准备:1.地理书
2.教辅
3.地理练习本
学习任务:
对照课本103-107页文字部分,完成教辅P98-99(3min)
要求:对改订正。
1.运用反映语言、宗教、习俗等内容的图文资料,描述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树立尊重世界不同文化习俗的意识。
2.结合实例,从建筑材料、气候等方面认识传统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运用反映语言、宗教、习俗等内容的图文资料,描述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树立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意识。
情境导入
视频资料:25种语言唱《冰雪奇缘》
不同的语言和宗教
阅读教材103页,说出语言的作用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的成果
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
不同的语言和宗教
阿拉伯语
英语
汉语
法语
俄语
西班牙语
做笔记到课本P103空白处
口诀:联合国有六语,英法汉俄与阿西
1.世界上的主要语言,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是哪六种?
不同的语言和宗教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根据2021年维也纳联合国中文日活动的介绍,中文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使用人数至少达到15亿,占据世界总人口的20%。
汉语不仅在中国广泛使用,也在东南亚等地有大量使用者。作为中国的官方语言,汉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世界主要语言6种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不同的语言和宗教
英语是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英语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广泛使用,全球约有18亿人可以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其中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数约为5.1亿 。全球超过70个国家将英语作为官方语言或通用语言 。
英语在全球的使用情况
欧洲 :虽然只有少数国家承认英语为官方语言,但许多国家如挪威、丹麦和荷兰的居民普遍使用英语 。
非洲 :24个非洲国家将英语视为主要语言之一,有些国家将其作为官方语言 2。
美洲 :美洲北部主要使用英语,中美洲和南美洲也有少数国家以英语为官方语言 2。
亚洲 :有五个国家承认和使用英语作为官方语言,许多亚洲国家的公民至少会一些英语作为第二或第三语言 2。
大洋洲 :大洋洲的大多数国家也使用英语
英语是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不同的语言和宗教
世界主要语言6种
不同的语言和宗教
宗教的产生
在古代,人们对许多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无法解释时,就说是“神的意志”,并创造了许多宗教。
问题:你指导世界有哪三大宗教吗?
多样的文化
三大宗教
基督教
基督教形成于 洲的西部,分布广泛,是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基督教发源地
亚
多样的文化
三大宗教
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产生于 半岛,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
伊斯兰教发源地
阿拉伯
多样的文化
三大宗教
佛教
佛教起源于亚洲的 部,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佛教发源地
南
多样的文化
不同的文化习、俗——饮食
欧洲畜牧业分布广,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烤制的面包、牛肉是主要食物,人们习惯用刀叉用餐。
多样的文化
不同的文化习、俗——饮食
亚洲东部和东南部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米饭是主要食物,人们习惯用筷子用餐。
多样的文化
不同的文化习、俗——饮食
拉丁美洲粮食作物以玉米为主,人们习惯用玉米饼盛装食物食用,玉米饼既是主要食物又是“餐具”。
多样的文化
不产茶叶的欧洲为什么盛行饮茶
茶叶原产于我国,茶树在我国主要生长在南方雨量充沛、云雾多、湿度大的山区。欧洲很多国家不种植茶树,却盛行饮茶。这是为什么呢?早在16世纪,欧洲人通过有关著作了解了中国茶叶。17世纪初,荷兰商船把少量茶叶运回欧洲后,饮茶在欧洲上流社会成为时尚。18世纪后,印度、斯里兰卡等当时的欧洲殖民地成为茶叶生产基地,所产茶叶主要供应欧洲,茶叶开始走进欧洲百姓的生活。现在,茶已成为欧洲的主要饮品之一。
多样的文化
不同的文化习、俗——传统服饰
传统服饰实用性强,能达到适应环境的要求。各地传统服饰,不论是面料、色彩还是样式,都具有鲜明的特点。
在气候寒冷的地区,传统服饰多以皮毛制品为主,并配有长靴、帽子和围巾,便于保暖。图为亚洲北部某地民众身穿传统服饰参加驯鹿拉雪橇比赛,庆祝驯鹿日。
多样的文化
不同的文化习、俗——传统服饰
传统服饰实用性强,能达到适应环境的要求。各地传统服饰,不论是面料、色彩还是样式,都具有鲜明的特点。
在气候炎热的地区,传统
服饰则以棉麻制品或丝织品为主,相对薄且宽松,以无领或者低领为主,便于散热。图为亚洲南部某地身着传统服饰的年轻人。
多样的文化
不同的文化习、俗——传统交通方式
世界各地自然环境差异较大,传统的交通方式不同。现在,有的地方仍沿用传统的交通方式(图5.16),而大多数地方以现代交通方式为主。
在亚洲东南部有些地区, 因河道纵横,陆路交通不便,
人们利用船只在河道上聚集交易,形成水上市场。
多样的文化
不同的文化习、俗——传统交通方式
世界各地自然环境差异较大,传统的交通方式不同。现在,有的地方仍沿用传统的交通方式(图5.16),而大多数地方以现代交通方式为主。
在非洲北部沙漠地区古老的商道上,仍有骆驼商队行走。
不同的文化习、俗——传统民居
多样的文化
在长期适应自然环境的过程中,各地传统民居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建筑风貌。例如,传统民居的建筑材料往往就地取材(图5.17),建筑结构具有适应气候的特征。
欧洲北部林木资源丰富,人们用木头建造房子。
不同的文化习、俗——传统民居
多样的文化
在长期适应自然环境的过程中,各地传统民居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建筑风貌。例如,传统民居的建筑材料往往就地取材(图5.17),建筑结构具有适应气候的特征。
地中海沿岸地区石材丰富,人们多用石材建造房子。
一些典型的传统民居是人类顺应自然环境的体现。可以从建筑材料、气候等方面认识传统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多样的文化
认识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 阅读图5.18,说说图示传统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亚洲西部热带地区的传统民居,多为
平屋顶的多层土楼,墙体较厚、窗小。
①亚洲西部沙漠广布,当地缺石少木,故建造房屋主要以土、土砖为基本材料,利于就地取材;
②亚洲西部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终年高温少雨,多风沙;当地民居墙厚,有利于隔热;小窗可以通风,同时减少白天从沙漠地区吹进屋内的热风和沙子。
如何分析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自然环境特征+民居特征+作用
(笔记写到P108页活动题旁边)
学法指导
一些典型的传统民居是人类顺应自然环境的体现。可以从建筑材料、气候等方面认识传统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多样的文化
认识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 阅读图5.18,说说图示传统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亚洲东南部热带地区的传统民居,多为斜屋顶的双层木楼或竹楼,下层空着或放杂物、养牲畜,上层住人,墙体较薄且透风。
①亚洲东南部水热条件好,森林丰富,故建造房屋主要以木材为基本材料,利于就地取材。
②亚洲东南部气候湿热,当地竹楼或木楼利于通风透气、避免潮湿。
小结
多样的文化
教辅当堂检测 P100—102
要求完成并用红色笔对改。
地理作业
多样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