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整体教学】5.5自制乐器 单元整体设计+课件+教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单元整体教学】5.5自制乐器 单元整体设计+课件+教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8.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大象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12-11 18:15:20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第5课时
自制乐器
(大象版)三年级

01
学习目标
内容总览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4
课堂练习
05
课堂总结
06
作业布置
教学目标
知道不同的乐器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掌握制作简单乐器的方法和步骤。
01
02
知道完成一项工作需要分工与合作,认识到设计会受到一定条件的制约。
03
能提出关于乐器发声的问题,并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进行探究;能设计并制作简单的乐器,并对其进行调试和改进;能与同学们合作完成乐器制作任务,并进行交流和分析。
科学观念
04
对科学探究保持好奇心和兴趣,勇于尝试和创新,不怕失败;尊重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善于合作。
科学思维
探究实践
态度责任
新知导入
乐器能演奏美妙的音乐
探究新知
观 察
琴码
琴箱
吉他的结构
琴颈
琴头
琴弦
探究新知
设计制作
自制橡皮筋吉他
纸筒
卡纸
橡皮筋
纸盒
探究新知
纸盒 橡皮筋 颜料 纸筒
材料超市
卡纸 安全剪刀 美工刀 吸管
探究新知
设计制作
自制橡皮筋吉他
①在纸盒中间挖一个大圆孔。
②在大圆孔的下方钻四个小孔。
探究新知
设计制作
自制橡皮筋吉他
③剪一张卡纸条,在卡纸条上钻四个小孔,然后将四根橡皮筋分别穿入四个小孔并打结。
④将四根橡皮筋的另一端从盒子上对应的小孔里面往外拉出。
探究新知
设计制作
自制橡皮筋吉他
⑤以同样的方法固定好琴弦的另一端,并用卡纸作为琴码盖住橡皮筋。
⑥在盒子上方打一个圆孔,把纸筒插入孔中,再用卡纸装饰琴头。
探究新知
设计制作
看视频找灵感
探究新知
拓展活动
我们还可以制作一些其他的简单乐器。让我们开一场音乐会吧!
探究新知
拓展活动
我制作一些其他的简单乐器
探究新知
设计制作
看视频找灵感
新知导入
小贴士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不同的乐器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发声部位和结构不同,我们在制作乐器时,要仔细观察。
课堂练习
一、根据吉他的结构,完成填写。
琴箱
琴头
琴弦
课堂练习
二、填出我们在自制橡皮筋吉他时各部分使用的物品。
橡皮筋
纸盒
课堂总结
我们学会了制作吉他,仔细观察手边的吉他,我们一起看看还能做出哪些乐器吧。
板书设计
我们的猜想和假设可以用实验来验证,猜想和假设不一定正确,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要勇于调整自己的观点。
自制乐器
吉他的结构
自制橡皮筋吉他
作业布置
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一把纸吉他。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5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5 自制乐器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设计了“观察吉他——设计制作——拓展活动”三个环节,帮助学生将前4课学习的知识转化成一次实践活动。本课通过观察认识吉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利用制作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创造音乐会情境游戏作为拓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课的总结性活动,既能巩固学生的科学知识目标,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和积极的科学态度,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学习者分析 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声音的强弱、高低等特征有了一定认识,且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可以较好地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通过动手制作乐器,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并提高创造力、动手能力,培养合作精神。
3.学习目标确定 科学观念:知道不同的乐器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掌握制作简单乐器的方法和步骤。 科学思维:知道完成一项工作需要分工与合作,认识到设计会受到一定条件的制约。 探究实践:能提出关于乐器发声的问题,并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进行探究;能设计并制作简单的乐器,并对其进行调试和改进;能与同学们合作完成乐器制作任务,并进行交流和分析。 态度责任:对科学探究保持好奇心和兴趣,勇于尝试和创新,不怕失败;尊重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善于合作。
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完成一项工作需要分工与合作,认识到设计会受到一定条件的制约。 难点:能分工协作,完成多人合作的活动,培养分析综合和归纳概括等科学思维能力。
5.学习评价设计 1、知道完成一项工作需要分工与合作,认识到设计会受到一定条件的制约。 2、能分工协作,完成多人合作的活动。 3、乐于完成活动、分享想法。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引入新课教师活动1 (出示图片) 这些不同的乐器,都可以演奏出美妙的音乐,我们可以制作出这些乐器吗?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自制乐器》。学生活动1 认真倾听,自由发言,引入新课。活动意图说明:从自由谈论开始,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巧妙延伸出本课的研究问题。 环节二:观察吉他的结构教师活动2: (出示图片)吉他图片。 制作橡皮筋吉他的第一步,就是要先认识吉他的结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吉他都有哪些部分 学生活动2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回答。 琴头、琴颈、琴弦、琴箱、琴码。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观察吉他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吉他的结构及各部分功能,也可以要求学生自己介绍一种乐器的结构和功能,作为本课的开始。环节三:设计制作:自制橡皮筋吉他教师活动3: 一、自制橡皮筋吉他 认识橡皮筋吉他的结构。 二、需要的材料 纸盒、橡皮筋、颜料、纸筒、卡纸、安全剪刀、美工刀、吸管 三、制作步骤 ①在纸盒中间挖一个大圆孔。 ②在大圆孔的下方钻四个小孔。 ③剪一张卡纸条,在卡纸条上钻四个小孔,然后将四根橡皮筋分别穿入四个小孔并打结。 ④将四根橡皮筋的另一端从盒子上对应的小孔里面往外拉出。 ⑤以同样的方法固定好琴弦的另一端,并用卡纸作为琴码盖住橡皮筋。 ⑥在盒子上方打一个圆孔,把纸筒插入孔中,再用卡纸装饰琴头。 四、看视频找灵感 播放视频《自制橡皮筋吉他.》学生活动3 学生观察图片,根据生活经验回答。 纸盒、纸筒、卡纸、橡皮筋 学生动手制作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让学生纸盒可以提前让学生自己准备材料,引导学生讨论准备做一个什么形状的吉他。并让学生明白设计是要受到条件限制的,制作完成后,让学生试着弹奏出高低、强弱不同的声音。让学生以事实为依据,设计出作品,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环节四:拓展活动教师活动4 一、我们还可以制作一些其他的简单乐器。让我们开一场音乐会吧!。 二、(出示图片)我们可以制作这些简单乐器 三、看视频找灵感 播放视频《吸管排箫》 四、小贴士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不同的乐器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发声部位和结构不同,我们在制作乐器时,要仔细观察。学生活动4 学生阅读并进行讨论,说出自己的理解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引导制作完成乐器,并进行一场简单的音乐会,形成乐于完成活动,分享想法。
7.板书设计 自制乐器 吉他的结构 自制橡皮筋吉他
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课堂练习: 一、根据吉他的结构,完成填写 二、填出我们在自制橡皮筋吉他时各部分使用的物品 答案解析 一、琴箱 琴头 琴弦 二、橡皮筋 纸盒 作业布置: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一把纸吉他。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单元基本信息
单元主题 奇妙的声音
课标要求 一、核心概念: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二、学习内容 3.3声音与光的传播 举例说明声音因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举例说明声音在不同物质中可以向各个方向传播, 知道声音有高低和强弱之分,声音高低和强弱的变化是由于振动的变化引起的;制作能产生不同高低、强弱声音的简易装置。 知道噪声的危害和防治,学会保护听力的常用方法, 三、学业要求 能解释声音产生与物体振动的关系,以及声音高低、强弱的改变与振动变化的关系, 能说明声音可以在不同物质中传播,了解生产生活中的噪声现象和防噪办法; 能解释物体振动与声音产生及其变化之间的关系。 能在教师指导下设计实验,探究声音与物体振动的关系。
单元课时设计 5课时
一、单元学习主题分析(体现学习主题的育人价值)
主题名称 奇妙的声音
单元设计意图 本单元选择学生已有一定经验基础的声音为载体,落实作出假设这一科学探究要素。作出假设是学生在探究之前对研究问题所进行的一种科学预见性活动,是学生确定研究方向,选择实验方法、实验器材的基础。 结合《课程标准》,本单元的科学知识目标有三个: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向各个方向传播;声音因物体振动而产生;声音的高低、强弱与物体振动有关。学生通过自然界的风声雨声、城市里的汽车声、演出活动的乐器声等体验活动,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其中所蕴含的科学知识缺乏比较系统的思考。本单元将引领学生探索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振动的频率与音高、声音的振幅与音量间关系的基本规律,并通过游戏活动去引导学生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与振动的关系。 围绕知识目标本单元教材设计了《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的传播》声音的高低变化》《声音的强弱变化》《自制乐器》五课内容。
主题学情分析 通过两年的科学课学习,学生对科学课的认识得到了一定提高,学生小组内的合作交流也有了基础。三年级的学生都喜欢实验,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在动手实践的基础上,学生不仅能揭开声音的神秘面纱,而且会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进行实验,从中发现他们听到的声音和观察到的现象之间的联系,对声音的理解逐渐加深但部分学生在实验中无序操作,科学探究的习惯尚未养成,有些学生常常使学习任务难以按学习计划完成,要求老师调整课时进行帮助。
开放性学习环境 1.指导性预习:阅读+问题+检测; 2.大单元大概念大任务课堂学习:问题+探究+讲述+整合+实战; 3.现代教育新技术:PPTX+微视频+网络+师生互助。
二、单元学习目标设计(基于标准、分析教材、结合学情,体现素养导向)
单元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知道影响声音的高低、强弱变化的因素;知道噪声的危害和防治;知道保 护听力的方法。 科学思维:在教师引导下,能基于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从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提出假设。 能借助恰当的工具来观察一些不易直接观察到的现象。 探究实践:通过观察、假设、实验等方法,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机制,经历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记录数据并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能制作简单乐器,完成后进行相应的测试和调整。 态度责任:在探究活动中能分工协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能调整自己的观点。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方法完成科学探究,体会创新的乐趣。学会在科学探究中以事实为依据,乐于完成探究活动。
三、学习活动/任务设计(指向学习目标,强调学生的活动与体验)
第1课时 任务1 名称:猜想假设 猜想:发声物体有什么共同点 想一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学生的假设可能会是“声音是物体碰撞产生的”“声音是物体击打产生的”等。让学生充分讨论和质疑,从而产生认知冲突,激发他们继续探究的兴趣。 设计意图:通过基于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根据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提出假设,激发学生动手探究的兴趣。
任务2 名称:实验——声音产生的原因 通过动手实验和观看视频,归纳总结声音产生的原因。 实验1:击打小鼓,观察小鼓发出声音和不发出声音时,鼓面有什么变化。若现象不明显,可以在小鼓上放一些碎纸屑。 实验2:在水槽里盛上约水槽高度:2/3的水,用未击打过的音叉和击打过的音叉分别轻轻接触水面,观察水面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实验验证声音产生的原因观察鼓、音叉、口哨等发声时是否都在振动。不让它们振动还能发声吗 将未击打过的音叉和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有什么不同,对猜想进行验证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了解学情,实验探究做好准备。
任务3 名称:得出结论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认识到声音是因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同时拓展蚊子是如何发出声音的。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声音是因物体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第2课时 任务4 名称:提出问题 首先列举现象,铃声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声音,铃声响起时,我们在校园的各个角落都可以听到。接着提出问题:“声音是怎样传进我们耳朵的 ” 设计意图:通过基于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根据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提出假设,激发学生动手探究的兴趣。
任务5 名称:猜想假设——声音的传播途径 玩玩“土”电话,细心观察,想一想声音是怎样传进我们耳朵的。引导学生假设声音传播的途径有哪些,这时学生的假设是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作出的,引导学生对所作假设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通过“土”电话游戏,引导学生在活动体验的基础上做出假设并说明理由。
任务6 名称:实验——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 1.空气传播声音:把发声收音机用绳子绑在玻璃罩里,抽空玻璃罩里的空气,发现声音消失;打开玻璃罩,声音恢复说明空气能传播声音 2.固体传播声音:把耳朵贴在桌面,轻挠桌面,能听到声音吗 3.水中传播声音:拿两块石块在水中敲击,我们仍能听到声音。在鱼缸旁拍手,水中的鱼会受惊吓 设计意图:通过按计划完成手指挠桌面、石头互相敲击、拍掌的实验,记录观察到现象,用事实说话,验证猜想。
任务7 名称:得出结论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归纳总结声音的传播规律——声音的传播要通过一定的物质,气体、固体、液体都能传播声音,声音可以向四面八方传播 设计意图:通过按计划完成实验,通过实验验证猜想,并通过多次实验,用不同物质进行实验,记录观察到现象,验证猜想,归纳声音传播的途径并得出声音的传播要通过一定的物质,气体、固体、液体都能传播声音,声音可以向四面八方传播的结论。
第3课时 任务8 名称:提出问题 引领学生关注声音的高低,提出“影响声音高低变化的因素是什么”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听一听乐器发出的声音,提示学生注意区分声音的高低,提出问题:影响声音高低变化的因素是什么 为提出假设打下基础,激发学生动手探究的兴趣。
任务9 名称:猜想假设 观察吉他和排箫的高音区、低音区,猜想物体的长短、粗细不同,发出的声音不同;声音是振动产生的,可能粗细不同的弦振动不同:我们来观察物体的振动和声音高低的关系,并提出如果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断改变,发出声音的高低会有变化吗 。 设计意图:通过基于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根据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提出假设,激发学生动手探究的兴趣。发现物体的长短、粗细不同,发出的声音也不同: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粗细不同的弦,振动不同,发出的声音也不同。
任务10 名称:实验:影响声音高低变化的因素 做实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把钢尺一端按压到同样高度后松手,预测声音高低与钢尺振动的变化,做好实验记录。 设计意图:通过按计划完成实验,用力拨动钢尺,听听钢尺发出声音的变化并观察钢尺振动频率的变化。并通过多次实验,用不同物质进行实验,记录观察到现象,用事实说话,验证猜想。
任务11 名称:得出结论 各小组对发现的声音变化的规律进行交流,而后得出结论。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物体振动的快慢是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物体振动越快声音越高;物体振动越慢,声音越低的结论。
第4课时 任务12 名称:提出问题 在欣赏钢琴曲的过程中提出:影响声音强弱变化的因素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让不同的学生用相同的乐器发出同一音节,找出声音之间的不同点和相同点,从而使学生更快地认识到声音的变化不仅仅包括声音的高低还包括声音的强弱,并抽出声音强弱变化的因素是什么的问题。
任务13 名称:猜想假设 观察皮筋琴的结构,猜一猜皮筋琴声音的强弱变化与什么有关。 设计意图:通过基于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根据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提出假设,激发学生动手探究的兴趣。
任务14 名称:实验——影响声音强弱变化的因素 实验:把橡皮筋分别拉开不同幅度(即振幅越来越大),观察记录声音和物体振动的情况把钢尺压弯不同高度后松手,观察记录声音和钢尺振动有什么变化,然后得出实验结论。 设计意图:通过完成观察实验过程中橡皮筋的振动发生了什么变化。引导学生观察影响声音变化的因素,并开展实验探究,得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的结论。
任务15 名称:阅读——噪声与听力保护 阅读噪声与听力保护,了解噪声的危害和保护听力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从而认识噪声,了解保护听力的方法。
第5课时 任务16 名称:观察——吉他的结构 观察:吉他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吉他的结构及各部分功能,也可以要求学生自己介绍一种乐器的结构和功能,作为本课的开始。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吉他的结构,了解吉他的发音方式。
任务17 名称:设计制作:自制橡皮筋吉他 提前让学生自己准备,橡皮筋、剪刀、纸筒、卡纸等材料引导学生讨论准备做一个什么形状的吉他。制作完成后,让学生试着弹奏出高低、强弱不同的声音。 设计意图:通过开展自制橡皮筋吉他,介绍橡皮筋吉他制作的流程,引导学生了解声音高低、强弱不同的产生原因。
任务18 名称:拓展活动 用自己制作的简单乐器,组织一场简单的音乐会 设计意图:通过用自己制作的简单乐器,组织的一场简单的音乐会,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单元学习评价设计
评价要素 针对单元整体描述
评价内容 第1课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知道声音是因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2、能对声音产生的原因作出假设,能借助恰当的工具来观察一些不易直接观察到的现象。 3、在探究活动中能分工协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 第2课时:声音的传播 1、知道声音的传播要通过一定的物质,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向各个方向传播。 2、能够基于已有经验,借助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实验,对声音的传播途径进行描述。 3、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能调整自己的观点。 第3课时:声音的高低变化 1、知道物体振动的快慢是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 2、探索实验中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按压钢尺一端到一定高度松手后声音的变化情况,并与振动联系起来。 3、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方法完成科学探究,体会创新的乐趣。 第4课时:声音的强弱变化 1、知道影响声音强弱变化的因素是物体振动的幅度。 2、能对物体发声时的振动状态进行描述并能把物体的振动与声音的变化联系起来。 3、学会在科学探究中以事实为依据,乐于完成探究活动。 第5课时:自制乐器 1、知道完成一项工作需要分工与合作,认识到设计会受到一定条件的制约。 2、能分工协作,完成多人合作的活动。 3、乐于完成活动、分享想法。
评价指标 第1课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认识“声音是振动产生的”这一科学概念,通过实验得出声音因物体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声音消失这个结论。(科学观念) 2、能对声音产生的原因作出假设,能借助恰当的工具来观察一些不易直接观察到的现象。(科学思维) 3、培养学生观察现象、提出问题、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活动深入理解声音产生和传播的科学原理。(探究实践) 4、激发学生对声音现象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积极主动探索科学问题的精神,增强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和责任感。(态度责任) 第2课时:声音的传播 1、知道声音的传播要通过一定的物质,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向各个方向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科学观念) 2、能够基于已有经验,借助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实验,对声音的传播途径进行描述。(科学思维) 3、能够通过实验探究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学会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科学结论。(探究实践) 4、对声音传播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增强学生合作学习和交流分享的意识。(态度责任) 第3课时:声音的高低变化 1、知道物体振动的快慢是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科学观念) 2、能够提出关于声音高低变化的问题,并进行猜想和假设。(科学思维) 3、能够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关系;能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并分析实验结果。(探究实践) 4、对声音的高低变化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能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能够与同学合作,共同完成实验探究任务。(态度责任) 第4课时:声音的强弱变化 1、知道影响声音强弱变化的因素是物体振动的幅度;了解噪声,掌握保护听力的方法。(科学观念) 2、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声音强弱变化的规律。(科学思维) 3、学会使用简单的实验器材进行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探究实践) 4、对声音的强弱变化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培养学生尊重事实、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态度责任) 第5课时:自制乐器 1、知道不同的乐器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掌握制作简单乐器的方法和步骤。(科学观念) 2、知道完成一项工作需要分工与合作,认识到设计会受到一定条件的制约。(科学思维) 3、能够提出关于乐器发声的问题,并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进行探究;能够设计并制作简单的乐器,并对其进行调试和改进;能够与同学们合作完成乐器制作任务,并进行交流和分析。(探究实践) 4、对科学探究保持好奇心和兴趣,勇于尝试和创新,不怕失败;尊重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善于合作。(态度责任)
评价方法 课上评价 1.教师激励评价 2.学生自我反思评价 3.成果展示,学生互评:赞赏性评价和质疑性评价 5.使用评价量化表,延时评价 课后评价 1.课时作业 2.单元测试
五、单元作业设计
第1课时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一、填空题 1.大量事实证明:声音因物体( )而产生。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2.用( )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被激起一圈圈的波纹。 3. 蚊子发出的嗡嗡声,就是它们在飞行时因为翅膀的( )而产生的声音。 二、实验题 1. 刚击打过的音叉接触水面会( ),水面的现象是( ) 2.用手紧握敲击后的音叉,音叉 ( )振动,( )发出声音。(均填“停止”或“继续” 图一 图二 答案解析: 一、填空 1、振动 2、刚击打过 3、振动 二、实验题 1.发声 水面激起大量水花 2. 停止 停止 第2课时 声音的传播 一、填空题。 1. 声音的传播要通过一定的( ),声音可以在( )、液体和固体中向各个方向传播。 2. ( )听到水中石块相互敲击发出的声音,说明液体( )传播声音。(均填“能”或“不能”) 3. ( )听到手指轻挠桌面发出的声音,说明固体( )传播声音。(均填“能”或“不能“)。 二、实验题 接抽气机如图,慢慢抽空玻璃罩里的空气,听到收音机的声音越来越( ),最后( ),说明气体传播声音,真空( )传播声音。 答案解析: 一、填空题。 1. 物质 气体 2. 能 能 3. 能 能 二、实验题。 1. 弱 2. 听不到了 3. 能 不能 第3课时 声音的高低变化 一、填空题。 1.声音有高有低。声音的高低和节奏变化形成了音乐的旋律。 2.物体振动的快慢是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物体振动越快声音越高;物体振动越慢,声音越低。。 3. 比较钢尺伸出桌面不同长度时振动的快慢和发出声音的高低, 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 动得越慢,声音越低。 二、实验题。 影响声音高低变化的因素 伸出的长度较长 1、当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较长时,钢尺振动( ),发出的声音( )。 伸出的长度较短 2、当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较短时,钢尺振动( ),发出的声音( ) 3、改变条件:( ),不变条件:每次按压钢尺的高度等。 4、实验结论:物体( )是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物体振动越( )声音越高;物体振动越慢,声音越低。 答案解析 一、填空题 1.流动过来 2.上升 周围较冷的空气 3.多一些 旺一些 4.多种思路 二、实验题 1、慢 低 2、快 高 3、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 4、振动的快慢 快 第4课时 声音的强弱变化 一、填空题 1. 影响声音强弱变化的因素是物体振动的( )。物体振动的幅度( ),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2. 高低和强弱变化( )、听起来( )且不和谐的声音,被称为噪声。噪声会使人( ),噪声过强甚至会危害健康。 3、声音的强弱可以用( )表示。保护听力的最好办法就是( )和控制声源。 二、实验题 影响声音强弱变化的因素 1、拉开幅度较小 橡皮筋拉开幅度较小,橡皮筋振动的幅度( )发出的声音较弱 2、拉开幅度较大 橡皮筋拉开幅度较大,橡皮筋振动的幅度( )发出的声音较强 答案解析 一、填空题 1. 幅度 越大 2. 混乱 嘈杂刺耳 心情烦躁 3. 分贝 远离噪声 二、实验题 1. 较小 2. 较大 第5课时 自制乐器 一、根据吉他的结构,完成填写 二、填出我们在自制橡皮筋吉他时各部分使用的物品, 答案解析 一、琴箱 琴头 琴弦 二、橡皮筋 纸盒
六、单元教学结构图
七、反思性教学改进(实施后填写)
实施后填写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