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1-15:BCDDD DBCCC BABCB
16.(共9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 脑干 分级 (2) Na+
(3) 副交感 突触
(4) 小于(2分)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起作用,副交感神经作用更强(2分)
17.(共12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 体液(1分) K+和Ca2+ 机体出现低血糖症状
(2) 胰岛素(1分)
(3) ② 小于 GLP-1发挥作用依赖于葡萄糖,当胰岛素分泌导致血糖浓度下降时,GLP-1不会持续发挥作用
18.(共11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抗原呈递细胞(APC)(1分) 辅助性T细胞表面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
(2)抗体(1分) 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3)生物成分A通过一系列过程促进调节性T细胞分泌IL-10和TGF-β等抑炎因子,抑制辅助性T细胞与B细胞的相关作用,进而来减少抗体的释放
(4)将易过敏大鼠随机均等的分为三组,使用过敏原刺激后,分别给以适量且等量的生物成分A、泼尼松和生物成分A+泼尼松,一段时间后观察过敏大鼠的过敏症状(3分)
19.(共11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 提供能量、作为信号(答对1点得1分)
(2) 维持种子休眠
(3) 降低(1分) ABA抑制种子萌发,在相同浓度ABA的影响下,野生型种子中含CRY1,其发芽率比突变型高,说明CRY1能降低种子对ABA的敏感性
(4)抑制α-淀粉酶基因的表达,α-淀粉酶含量减少,使淀粉的分解减少,种子萌发所需能量供应不足。
(5)激素调节(1分) 环境因素调节(1分)
20.(共12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标记重捕法(1分) 偏高
(2)衰退型(1分) 丙
(3)增加 减少
(4)非法捕猎导致大量藏羚死亡,直接提高了种群的死亡率并降低了出生率,使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答到提高死亡率得1分,降低出生率得1分)南充高中高2023级第三学期第二次月考
生 物 试 题
(时间:75分钟 总分:100分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每年5月25日是世界预防中风日。研究表明,出现血浆渗透压升高、呼吸性碱中毒(肺呼吸
过度,CO2大量排出)和代谢性酸中毒等内环境稳态失调的脑卒中患者死亡率较高。下列相
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正常人吃进适量酸性或碱性的食物不会使血浆的pH发生紊乱
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是脑卒中死亡的重要诱因之一
C.血液中含氧不足可能是引起呼吸性碱中毒的重要原因
D.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位于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可产生兴奋
2.研究表明渐冻症的发病机理之一是谷氨酸在神经细胞之间堆积,造成神经细胞损伤。患者的
大脑、脑干和脊髓中的运动神经元受到损害,导致肌肉逐渐萎缩,功能减退,但患者感觉和
思维活动正常。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可通过服用抑制谷氨酸释放的药物缓解病症
B.患者感觉和思维活动正常,故患者体内的感受器和传入神经元未受损
C.患者肠胃蠕动减慢,消化能力降低可能与交感神经等外周神经受损有关
D.神经细胞间谷氨酸堆积,过度刺激受体,可能导致神经元过度激活而损伤
3.艾滋病病毒(HIV)包括HIV-1型和HIV-2型,艾滋病(AIDS)可通过HIV抗体检测进行诊
断,有望通过疫苗进行预防和利用骨髓移植进行治疗。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艾滋病可以通过性传播、血液传播,也可以由母亲遗传给子女
B.艾滋病毒的核酸包含2条相同的DNA链,是复制更多病毒的遗传物质
C.AIDS是免疫缺陷病,HIV主要攻击细胞毒性T细胞而使特异性免疫几乎瘫痪
D.AIDS可通过HIV抗体检测进行诊断,这利用了抗原和抗体反应的高度特异性
4.皮肤上的痒觉感受器能将组胺刺激引发的信号经感觉神经元传入脊髓,整合上传后最终形成
痒觉并引起抓挠行为。为研究机体内PTEN蛋白和TRPV1蛋白在上述过程中的作用,科研人
员利用组胺分别刺激①正常小鼠②敲除了PTEN基因的小鼠③同时敲除PTEN+TRPV1基因的
小鼠的皮肤,结果如图。下列相关说法或推测正确的是( )
A.小鼠产生痒觉需要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共同参与
B.组胺刺激使小鼠形成痒觉属于非条件反射
C.PTEN蛋白可提高机体对外源致痒剂的敏感性
D.使用TRPV1蛋白抑制剂可舒缓组胺引起的瘙痒
5.历经一系列科学实验后,人们发现了对生命活动有调节作用的激素,并成功地将激素应用于
生产生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采用饲喂法研究生长激素对动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B.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得出“神经调节不参与促胰液素的分泌”这一结论
C.鱼类养殖时可注射性激素类药物,促使亲鱼的卵和精子成熟,从而进行人工授精和育苗
D.阻断垂体与下丘脑之间的血液联系,可导致生殖器官萎缩,依据了实验变量控制中的“减
法原理”
糖皮质激素是一种固醇类激素,因其对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免疫功能等有重要调节作用,
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其分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注:CRH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A.CRH在引发垂体细胞发生代谢变化后会失活
B.适度使用糖皮质激素可以缓解自身免疫病症状
C.在调节血糖浓度时,糖皮质激素和胰高血糖素表现为协同作用
D.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7.一个处于安静状态的人,在不同气温中皮肤血管血液的相对流量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
是( )
A.D点以后机体大量出汗,只需及时补充大量水分即可
B.AB段引起皮肤血管血流量减少的调节中枢在下丘脑
C.AB段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的结构基础是内分泌系统
D.与0-5分钟相比,10-15分钟皮肤血管血流量减少,所以散热量更小
8.α运动神经元兴奋后会释放乙酰胆碱(Ach),Ach作用于肌细胞后会引起肌肉收缩,Ach作用
于Renshaw细胞后会促进该细胞兴奋并释放甘氨酸(Gly),Gly能抑制α运动神经元兴奋,机
制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α运动神经元通过Ach将兴奋从胞体传导至轴突末梢
B.Ach与受体结合后引起K+大量外流,从而产生动作电位
C.Renshaw细胞形成的反馈环路可以调控肌肉的收缩状态
D.Gly能促进阳离子内流从而抑制α运动神经元兴奋
9.有一种“生物活性绷带”的原理是先采集一些细胞标本,再让其在特殊膜片上增殖,5~7天后,
将膜片敷到患者伤口上,膜片会将细胞逐渐“释放”到伤口处,并促进新生皮肤层生长,达到
愈合伤口的目的。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种植在膜片上的细胞样本最好选择来自患者本人的干细胞
B.人的皮肤烧伤后易引起感染,主要是由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受损所致
C.若采用异体皮肤移植会导致排异反应,主要是因为抗体对移植皮肤细胞有杀伤作用
D.膜片“释放”的细胞能与患者自身皮肤愈合,与两者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有关
10.人体和动物的肠黏膜中存在着强大的免疫系统,排列在小肠绒毛上皮细胞间的M细胞(溶酶
体的数量非常低) 负责摄取并转运肠道中大部分的病原体给DC(树突状细胞) ,具体免疫过
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注:Th1分泌的细胞因子作用于细胞毒性T细胞,Th2分泌的细胞因子作用于B细胞
A.Th2能与B细胞结合,B细胞的细胞周期会延长
B.M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摄取、加工处理并呈递抗原
C.DC的突起可进入肠腔吞噬消化部分病原体,这属于第二道防线
D.Thl能识别并裂解被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体现了免疫防御功能
11.下列有关生长素的合成、分布、运输及生理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长素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的极性运输过程中会消耗能量
B.单侧光会刺激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并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C.发育中的种子中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以转变成生长素
D.某浓度的生长素对芽起抑制作用,则该浓度可能对茎起促进作用
12.网络上有人将用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过的水果称之为“激素水果”,并众说纷纭。
乙烯和乙烯利都常被用于对水果进行催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乙烯由植物体内成熟的部位合成,并受植物基因组控制
B.乙烯利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容易合成、效果稳定等优点
C.人体内不存在乙烯的受体,食用乙烯或乙烯利催熟的水果不会引起儿童性早熟
D.农业生产上应用乙烯利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时,要考虑施用浓度和残留情况等因素
13.铝(Al)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在酸性土壤中对植物根的生长有影响。通过外源施
加生长素合成抑制剂(yucasin)、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NPA),探究生长素在番茄铝胁迫
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实验结果如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注:CK为对照组。
A.两组实验中对空白对照组的处理应保持相同且适宜
B.生长素在合成部位、分泌与运输方式等方面都与动物激素类似
C.铝胁迫可能是通过积累根尖的生长素来抑制根的生长
D.铝胁迫下,20μmol/L的yucasin能缓解番茄根生长受抑制的现象
14.调查物种资源现状,可以评估濒危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受威胁状况,提出科学合理的物种资源
保护和利用建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提高K值是保护濒危物种的根本措施
B.人类活动可影响种群的迁入和迁出,从而影响种群数量
C.物种调查的准确性与样方大小无关而与样方数量有关
D.鸟类种群数量调查可通过辨别鸟类鸣叫声差异来进行
15.如图表示某物种迁入呼伦贝尔草原后的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经调查,第5年时的种群数量
为200只。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该物种迁入呼伦贝尔草原后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
B.理论上该种群在此草原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400只
C.由于天敌、有限的生活空间和资源等,第5年到第9年种群数量减少
D.若该物种为东方田鼠,在第5年时进行防治效果最好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5分)
16.心率为心脏每分钟搏动的次数。心肌P细胞可自动产生节律性动作电位以控制心脏搏动。同时,P细胞也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受体阻断剂A和B能与各自受体结合,并分别阻断两类自主神经的作用,以受试者在安静状态下的心率为对照,检测了两种受体阻断剂对心率的影响,结果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调节心脏功能的基本中枢位于___________ 。大脑皮层通过此中枢对心脏活动起调节作用,体现了神经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调节。
(2)心肌P细胞能自动产生动作电位,不需要刺激,该过程涉及的跨膜转运。通常神经细胞只有受刺激后,才引起_______离子跨膜转运的增加,进而形成兴奋状态。
(3)据图分析,受体阻断剂A可阻断________神经的作用。兴奋在此神经与P细胞之间进行传递的结构为_____________。
(4)自主神经被完全阻断时的心率为固有心率。据图分析,受试者在安静状态下的心率_________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固有心率。若受试者心率为每分钟90次,比较此时两类自主神经的作用强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葡萄糖进入胰岛B细胞后被氧化,增加ATP的生成,引起细胞膜上ATP敏感性K+通道关闭,使膜两侧电位差变化,促使Ca2+通道开放,Ca2+内流,刺激胰岛素分泌。进食后,由小肠分泌的肠促胰岛素(GLP-1和GIP)依赖于葡萄糖促进胰岛素分泌,称为肠促胰岛素效应。人体内的GLP-1和GIP易被酶D降解,人工研发的类似物功能与GLP-1和GIP一样,但不易被酶D降解。回答下列问题:
(1)胰岛素需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_运输作用于靶细胞。药物甲只能与胰岛B细胞膜表面特异性受体结合,作用于ATP敏感性K+通道,促进胰岛素分泌。使用药物甲后,胰岛B细胞内__________(填“K+”“Ca2+”或“K+和Ca2+”)浓度增大。过量使用甲会产生严重不良反应,该不良反应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与正常人比较,患者A和B的肠促胰岛素效应均减弱,血糖异常升高。使用药物甲后,患者A的血糖得到有效控制,而患者B血糖无改善,患者B可能有___________分泌障碍。
(3)研究发现,与正常人比较,患者A的GLP-1表达量较低但其受体数量无变化,而GIP表达量无变化但其受体数量明显下降。若从①GIP类似物②GLP-1类似物③酶D激活剂中筛选治疗患者A的候选新药,首选__________(填序号)。若使用该候选药,发生(1)所述不良反应的风险___ 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使用药物甲,请根据肠促胰岛素效应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食物过敏是进食某种食物或添加了其他成分的食品后,部分人群身体某一组织器官甚至全身出现的不良反应,多发于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生物成分A可影响调节性T细胞分泌IL-10和TGF-β等抑炎因子来缓解食物过敏症状,相关机理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①是___________,细胞②受到过敏原直接接触和___________等两个信号,开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 B 细胞。
(2)食物过敏时,过敏原会与吸附在肥大细胞表面的________结合后释放组胺等物质,引起过敏反应。食物过敏除了有快慢之分,还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物成分A可对食物过敏进行治疗,据图分析其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
(4)以易过敏大鼠为材料,为验证生物成分A与泼尼松(抗过敏药物)在治疗食物过敏中具有协同作用,写出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拟南芥种子中的隐花色素 (CRY1) 是感受光的受体。研究发现,CRY1能作用于脱落酸(ABA) 从而影响种子萌发。为了进一步探究其作用机制,研究人员将野生型拟南芥的种子和CRY1突变体(无法合成CRY1) 的种子, 分别放在含0 mol/L、0.5 mol/L、0.8 mol/LABA的培养基中, 置于适宜光照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得种子的发芽率如图1所示。研究小组分别用三组试剂(①②③) 对拟南芥种子进行处理,结果如图2所示。
(1)光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
(2)脱落酸能降低拟南芥种子的发芽率,从器官水平分析是由于脱落酸能_________,从而影响了种子发芽。
(3)据图1推测,CRY1对拟南芥种子萌发的影响可能是通过________(填“提高”或“降低”) 种子对ABA 的敏感性来实现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2中②③组结果表现出高度的相似性,请分析ABA 降低种子发芽率的作用机制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以上信息说明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基因表达调控、________和________共同完成的。
20.藏羚是中国特有物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某年,研究团队对甲、乙、丙三个地区的藏羚种群特征进行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并跟踪调查丙地区的藏羚在数年内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得到两者的比值曲线(R=出生率/死亡率)如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藏羚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________法,若藏羚被捕过一次后更难捕捉,则估算的种群密度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
(2)图1中Ⅰ、Ⅱ、Ⅲ、Ⅳ分别对应大、中、小、幼四个年龄等级。图1中甲的年龄结构类型为________,预测此后一段时间,________地区藏羚种群数量将持续增长。
(3)据图2分析,a~b段藏羚种群数量变化最可能为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先增加后减少”),c~d段藏羚种群数量变化最可能为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
(4)藏羚濒危的主要原因除了栖息地破坏外,还有非法捕猎等人类活动干扰,从种群数量特征角度分析,非法捕猎使藏羚种群数量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2023级生物试题 第9页 共10页 高2023级生物试题 第10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