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绝密★考试结束前
浙江省金兰教育合作组织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地理学科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2024年3月23日世界时01时左右,太阳释放了一个强烈爆发,伴随一个朝向地球强力日冕物质抛射(CME),这可能给地球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闪电 B. 磁暴 C. 极光 D. 断电
根据轨迹计算,一颗编号为2024PT5来自小行星带、直径约10米的小行星将于2024年9月29日进入地球轨道,并在之后的两个月内围绕地球完成一次完整的轨道运行,暂时成为地球的“迷你月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 小行星2024PT5来自()
A. 地球与火星轨道之间 B. 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
C. 木星与土星轨道之间 D. 金星与地球轨道之间
3. “地球迷你月亮”属于()
A. 行星 B. 卫星 C. 恒星 D. 彗星
月晕是我们在月亮周围看到的光圈,它是月光透过高而薄的白云时受到冰晶折射的地理现象。下图是月晕图(左图)和日地月三者关系示意图(右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月晕现象发生在()
A. 电离层 B. 平流层 C. 臭氧层 D. 对流层
5. 左图月晕现象发生时,月球最可能位于右图的()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浙江金衢盆地的东阳市是我国著名的“恐龙之乡”,在地层中出土了大量恐龙骨骼化石,还发现有罕见的“龙蛋共生”现象,这表明金衢盆地在当时是以湖沼为主的恐龙生活、繁殖之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发现恐龙化石的地层形成于()
A. 前寒武纪 B. 古生代 C. 中生代 D. 新生代
7. 下列最不可能成为化石的是()
A. 恐龙骨骼 B. 恐龙蛋 C. 恐龙足印 D. 恐龙肌肉
8. 关于恐龙生活时期金衢地区的地理环境推测合理的是()
A. 湖中三叶虫游弋 B. 湖滨被子植物繁盛
C. 天空偶有鸟类飞过 D. 山上猿猴长啼
下图是某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下列海水等温线图中的四地与乙地洋流的流向、性质一致的是()
A. A B. B C. C D. D
10. 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洋流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甲沿岸沙漠广布②乙沿岸森林茂密③丙海域鱼类丰富④丁海域冰山矗立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下图是甲乙两地之间的某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如果上图是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和③数量不相等 B. ④是来自陆地的冬季风
C. ①是海洋上空降水 D. ②包括地表和地下径流
12. 如果上图表示湖泊与陆地之间的热力环流,甲乙是近地面,丙丁是高空,则()
A. 甲是陆地,气温较低 B. 箭头④表示陆风
C. 乙是低压,气流上升 D. 箭头②表示陆风
读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示意图,甲乙是地震波,虚线子丑寅卯是地球内部的四处界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图中关于子丑寅卯四处虚线的判断正确的是()
A. 子是莫霍面,寅是古登堡面 B. 子是古登堡面,卯是莫霍面
C. 丑是莫霍面,寅是古登堡面 D. 寅是莫霍面,卯是古登堡面
1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表示横波,传播速度较快 B. 岩浆物质来自子丑之间
C. 地震波不能在寅卯之间传播 D. 地表至寅之间是岩石圈
读城市绿化带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在城市道路中间建设凸起式绿化带的目的不包括()
A. 美化环境 B. 隔离车道 C. 维护生物的多样性 D. 防止道路路面积水
16. 相比较而言,下沉式绿化带在防治城市内涝方面的作用更好是因为()
①集水范围广②景观更丰富③蓄水功能强④降水强度小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位于墨西哥湾沿岸的马德雷湖(如图)南北长约151km,仅有南北两个缺口与海洋相通,湖水盐度通常维持在50‰以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 该湖湖水盐度常年高于墨西哥湾的主要原因是()
A. 水域封闭交换困难 B. 墨西哥湾暖流的影响
C河流带来盐分较多 D. 高盐度海水不断汇入
18. 河流输送的泥沙是帕德雷岛形成的主要物质来源,而对其南北狭长的形态起主导作用的是()
A. 海浪 B. 潮汐
C. 洋流 D. 海啸
19. 读世界某大洲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
图中四处海区,表层与深层海水密度差异最大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读某地周围的等压线及风向、受力状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20. 图中()
A. 甲是地转偏向力 B. 乙是下垫面的摩擦力
C. 丙表示高空风向 D. 丙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21. 如果该地位于南半球,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气流由四周向中心辐合②气流由中心向四周辐散
③中心气流垂直上升④中心气流垂直下沉
A. ②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①③
读北半球热力环流作用形成的等压面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22. 关于图中气压分布形势的判断正确的是()
A. ②和⑤的气压相等 B. ③处的气压最低
C. 甲处是高气压中心 D. ④是低气压中心
23. 甲乙之间的风向是()
A. 西南风 B. 东北风 C. 西北风 D. 东南风
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当近地面的空气快速冷却时,较高层的空气冷却较慢、温度相对稳定,容易形成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增的现象,称为辐射逆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 从大气受热过程看,下列表述有利于辐射逆温形成的是()
①秋季的晴天②夏季的阴天③沙漠地面④湖泊水面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25. 辐射逆温通常在傍晚生成并向上发展,在第二天日出后逐渐消亡。下列图示一次辐射逆温从生成到消亡的发展过程依次是()
A甲乙丙丁戊 B. 甲丙乙丁戊 C. 甲乙丁丙戊 D. 甲丙丁乙戊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50分)
26. 阅读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材料一金华燕尾洲公园曾获得WAF国际大奖,其设计提出了与洪水为友的理念,摒弃所谓固若金汤的石砌大堤,保护和恢复河漫滩湿地,源于板凳龙灵感的廊桥将两岸城区连为一体,是中国海绵城市的优秀范例。
材料二富有弹性的设计是燕尾洲公园的一大特点。梯田式生态防洪堤、大面积的湖泊湿地和砾石透水地面、丰富多样的湿地植被,使其既有丰富的景观特点,又能在洪水来临时具有较强的吸纳能力,成为像海绵一样能吐纳的公园。
材料三燕尾洲公园俯瞰图和公园中①②③三处的局部景观图
(1)近些年随着城市建设发展,城市内涝有趋于严重倾向。一方面是因为气候变化导致____;另一方面城市建设不合理也是城市内涝加剧的原因;说出导致城市内涝加剧的不合理的人类活动____。
(2)海绵城市的基本理念是通过“排、蓄、渗、净”等过程提高对洪水的吐纳能力。与石砌大堤相比,梯田式堤岸(如图)的优势包括加快____、提高____和____能力、增加下渗以及维护____、丰富景观层次等。防治城市内涝还可以在上游山区采取____、____等措施。
(3)例举4个“海绵体”。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发源于北部高原,自西北向东南流经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流经地区沙漠广布。
材料二西亚轮廓图和两河流域图
(1)曼德海峡表层的海水运动形式有____、____、____。
(2)幼发拉底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季节性积雪融水和____,简述幼发拉底河流经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后流量减少的原因____。
(3)图中甲地山谷风环流显著的原因是____。该谷地多夜雨现象,其原因是谷地河水____,水汽充足;夜晚山顶降温____,盛行____风,较冷的空气沿坡面下沉到谷底,迫使暖湿空气____,因为____而成云致雨.
28. 阅读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材料一位于天山之间的伊犁河谷,气候湿润,河湖众多,有“中亚湿岛”之称。
材料二新疆区域图和坎儿井示意图
(1)伊犁谷地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西部的大西洋,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中亚湿岛”的成因。
(2)新疆能源资源禀赋得天独厚,有丰富的矿物质能源和____能、风能;从热力环流的角度说明新疆风能丰富的原因____。
(3)“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是对当地气温日变化的生动写照。运用大气受热过程的原理解释当地气温日变化大的原因。
(4)坎儿井是当地一种古老的灌溉系统,从水循环的角度说明坎儿井这一独特灌溉系统的理由。
绝密★考试结束前
浙江省金兰教育合作组织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地理学科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答案】A
【答案】2. B3. B
【答案】4. D5. B
【答案】6. C7. D8. C
【答案】9. B10. D
【答案】11. D12. C
【答案】13. A14. B
【答案】15. D16. B
【答案】17. A18. C
19.
【答案】B
【答案】20. C21. B
【答案】22. C23. C
【答案】24. A25. D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50分)
26.
【答案】(1) ①. 极端暴雨天气多发 ②. 地面硬化;植被覆盖率下降;湖泊、湿地、河道填埋;排水管网设施落后;削高填低等
(2) ①. 排泄速度 ②. 蓄洪能力 ③. 净化水质 ④. 生物多样性 ⑤. 修建水库 ⑥. 植树造林(或提高植被覆盖率或修筑梯田)
(3)“海绵体”:河流、湖泊、湿地、森林、草地等
27.
【答案】(1) ①. 海浪 ②. 潮汐 ③. 洋流
(2) ①. 雨水 ②.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降水少;蒸发量大、下渗多;人为引水
(3) ①. 地势落差大,气温差异显著 ②. 蒸发 ③. 快 ④. 山 ⑤. 上升 ⑥. 冷却凝结
28.
【答案】(1)中亚深居内陆,降水稀少;伊犁谷地,向西开口的喇叭状谷地有利于水汽汇聚、抬升冷却凝结,多地形雨;夏季多高山冰雪融水;谷地平坦,地表径流众多
(2) ①. 太阳能 ②. 冬季多大风天气;地势落差大,山谷风环流显著;
(3)气候干旱、晴天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少,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多,地面温度高,地面辐射强;大气获得的热量多,气温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大气热量散失快、气温低.
(4)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地表径流少,水源缺乏;多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丰富;地下灌渠可以减少水分蒸发、下渗。
PAGE
第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