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三单元课件:第6课《过零丁洋》(共4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2016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三单元课件:第6课《过零丁洋》(共4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4-01 18:20: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1张PPT。初二(3)班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课前导入: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大意:?凡是真正的志士仁人,都不会因为贪生怕死而损害仁义,应该为了成全仁德,可以不顾自己的生命。表示为了成全仁德,可以不顾自己的生命。或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今天,老师带领大家认识另一位爱国名将,文天祥,他的一首词《过零丁洋》一直为后世广为传颂,他的爱国情怀也激励着后人。 文天祥过零丁洋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2.?欣赏诗歌中生动的词语和含义深刻的句子;?
3.?结合资料理解诗歌意思,感受文天祥在诗中所表现出来的崇高气节。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欣赏诗歌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赏析生动的词语。谈谈你所知道的古今英雄.蔺相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苏武执汉节牧羊十九年;
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最终死在风波亭上;
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
刘胡兰在敌人铡刀下慷慨就义。
文天祥(1236——1282) 字宋瑞,二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理宗宝佑四年(1256)举进士第一。恭帝德佑元年(1275),元兵长驱东下,文于家乡起兵抗元。次年,临安被围,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奉命往敌营议和,因坚决抗争被拘,后得以脱逃,转战于赣、闽、岭等地,兵败被俘,坚贞不屈,就义于大都(今北京)。能诗,前期受江湖派影响,诗风平庸,后期多表现爱国精神之作。存词不多,笔触有力,感情强烈,表现了作者威武不屈的英勇气概,震憾人心。有《文山先生全集》。
走近文天祥文天祥纪念像 文天祥纪念錧过零丁洋——文天祥第一课时关于作品《过零丁洋》选自《文山先生全集》。本诗是文天祥的代表作,录自《指南录》,此诗作于1279年,即被元军所俘的第一年正月过零丁洋时。这首诗为誓死明志而作。作者从国家和个人两方面书写,极写出国破之恨、哀怨之情。 关于背景
?
1278年,文天祥率兵与元军作战于广东潮阳一带,不幸在五坡岭被俘。元军把文天祥囚于船上,元将劝他写信招降宋将张世杰,文天祥拒绝。经过零丁洋时,他面对浩渺沧海,感慨国家命运,于是写下了这首诗以表明自己的心志。课文朗诵欣赏注意听读准确字音及诗歌的节奏停顿。
       过零丁洋 作者: 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自读课文1.自读诗歌,读准字音及停顿。
2.小组内读诗歌,结合注释疏通诗意。
3.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朗读比赛。诗歌解析 辛苦遭逢起一经,
自幼刻苦研究经书,科举考试得中被朝廷选拔,入仕做官,
干戈寥落四周星。
频繁的抗元战争中已度过了整整四年注释遭逢:遭遇,指受到朝廷选拔。
起一经:指自已由科甲出身。
干戈寥落:意为冷清,稀稀落落,指兵力单薄。
四周星: 指四周年。 山河破碎风飘絮,
大好河山被敌人侵占,宋朝国势危亡如风中飘飞的柳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我这一生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浮。注释山河破碎:指宋朝国土被元军侵占。
风飘絮:形容山河破碎如柳絮片片飞散。
浮沉:时起时浮。
雨打萍:比喻个人经历坎坷不平如雨中浮萍时起时浮。
?
惶恐滩头说惶恐,
带兵抗元失败后经惶恐滩一带匆忙撤离,
零丁洋里叹零丁。
如今被浮,路过零丁洋,不禁叹息自己的孤苦零丁。
注释 惶恐滩:在今江西万安县,为赣江十八滩之一。水流湍急,是最险的一滩,几渡者皆惊恐,故名“惶恐滩”。
惶恐:惶惑和恐惧,引申也有惭愧的意思。
零丁洋:在今广东中山南的珠江口。
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 人生自古谁无死,
自古以来人生在世,谁能躲避一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为国捐躯,留下一颗爱国之心永照青史。
注释丹心:红心,忠心。
汗青:史册。纸张发明之前,用竹简记事。制作竹简时,须用火烤去竹汗(水分),故称汗青。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首联:颔联:颈联:尾联:自己走上仕途,
国家危急,勤王抗元国家分裂,命运艰辛(对仗)追忆过去,
悲愤忧惧直抒胸臆,感叹眼前,以死明志铺垫主旨根据诗的结构分析感知诗的主题
这是一首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的诗篇,
是文天祥的代表作。诗的尾联“人生自
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两句,已
成为中华诗史上千古不朽的名句。它
一直在感召着后代的仁人志士为祖国、
为民族、为正义事业而奋斗,而献身。主题:课后活动1.熟练背诵诗歌,疏通诗意。
2.文天祥拒绝降元“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个有骨气的人,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事例吗?
3.你还知道哪些像“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类透着铮铮骨气的名句?
第二课时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两件大事? 一是在他21岁时,因科举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颔联两句有何联系?用了什么修辞?——国家山河支离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用了比喻的修辞。理解颈联中“惶恐”、“零丁”含义?? 颈联上句追忆当年兵败福建时,忧念国事的心情,下句写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诗歌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可见,诗中“惶恐”、“零丁”具有双层含义。?? 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他的民族气节。??? 返回重点理解
三、四句:凄凉景象喻国事的衰微,深切地表现了他的哀恸艰苦卓绝的斗争坎坷不平的一生 。
一、二句:极好地写出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个人心境 。作者在面临生死关头,回忆一生,感慨万千。(就整个国家局势而言)高度概括了自己起兵勤王时和战败被俘后的心理感受。五、六、句七、八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崇高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 悲而壮,由郁而扬,形成一曲千古不朽的壮歌
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后世仁人志士常把它用来激励自己为民族大业慷慨激昂,视死如归。理解“惶恐”、“零丁”含义?? 颈联上句追忆当年兵败福建时,忧念国事的心情,下句写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诗歌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可见,诗中“惶恐”、“零丁”具有双层含义。??
颈联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他的民族气节。???
尾联课外拓展 文天祥拒绝降元“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个有骨气的人,你能举出类似的事例吗? 蔺相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苏武执汉节牧羊十九年;
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最终死在风波亭上;
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
刘胡兰在敌人铡刀下慷慨就义。 你还知道哪些像“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类透着铮铮骨气的名句?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 明.于谦<<石灰吟>>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唐.李白<>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宋.李清照<<乌江>>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徐悲鸿???? 同学们,如今我们的祖国,经济迅速发展,国家日益强盛,人民团结奋进。在这样和平安定的年代里,我们更爱我们的祖国。从现在起,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应该树立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勤奋刻苦,踏实进取,努力学习,为振兴中华打好坚实的文化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