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老舍
济
南
的
冬
天
谈到冬天,大家会想到什么呢?
凛冽的北风
刺骨的寒流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1. 了解课文的整体内容,学会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来描写景色。
2.分析品味文章,学会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3.通过品读文章,感受作者对于济南冬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于中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与自豪。
教学目标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家,有“人民艺术家”之称。
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他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风尚及运用的群众语言,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
作者简介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断魂枪》等。
写作背景
本文节选自《一些印象(四、五、六、七)》(《老舍全集》第十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略有改动。
老舍1930年7月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多年,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称山东为他的“第二故乡”。
本文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原为一系列直接描写济南风景名胜的长篇散文《一些印象》中的第五节。此文虽是节选,但能独立成篇。
多音字
济 济
jǐ
济南
jì
救济
澄 澄
chénɡ
澄清
dènɡ
黄澄澄
露 露
lù
露水
lòu
露面
着 着 着 着
zhuó
着落
zhāo
着数
着急
zháo
zhe
听着
读读记记
词语解释
响晴
晴朗无云。
温晴
温暖晴朗。
设若
假若。
着落
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
镶
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或围在另一物体的边缘。
绿萍
植物名,又名“满江红”,叶子浮出水面,春季绿色,夏季红褐色。
澄清
文中指水清澈见底。
蓝汪汪
形容蓝得发亮。
读读记记
初读感声
听读课文,听准字音,注意重音、停顿、语气、语调。并思考
文中哪一个词写出了济南冬天独具一格的风貌?
预习感知
温
晴
再读感景
快速浏览全文,并思考以下问题
1.作者运用了何种方法写出济南冬天的整体特点
2.作者围绕着“温晴”选取了哪些具有代表性的景物来描写济南的冬天?
3.按描写的不同景物,给文章分段,归纳段意。
自主学习
再读感景
温晴
与北平相比
无风声
与伦敦相比
无重雾
与热带相比
无毒日
宝地
主要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济南冬天的总体特点
1.作者用什么样的方法写出济南冬天的总体特点?
2.作者围绕着“温晴”选取了哪些具有代表性的景物来描写济南的冬天?
再读感景
温晴
山
水
澄清碧绿的水
阳光朗照下的山
薄雪覆盖下的山
城外远山
再读感景
3.按描写的不同景物,给文章分段,归纳段意。
第1自然段
第一段
总写济南冬天
“温晴”的特点。
第2-6自然段
第二段
济南冬天的山
水。
第7自然段
第三段
总结全文、照应开头,抒发喜爱之情
第二课时
温故知新
作者喜爱济南冬天的“温晴”,不只是喜爱某种气候,而是喜爱其中包含的某种温和明朗的美感。
写的既是“济南的冬天”,一个季节,又是“冬天的济南”,是一个城市的气质。
冬天的济南在作者的眼中是个“理想的境界”,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精读赏析
研读2—6段并思考
1.第二段在全文结构上有什么作用?写出了济南冬天的什么特点?
2.结合具体语句说说这部分写了山的什么特点?
3.第四段作者按照什么顺序描写小雪后的山景,有何妙处?
4.结合具体语句分析城外的远山和水有何特点?
自主学习
精读赏析
1.第二段在全文结构上有什么作用?写出了济南冬天的什么特点?
过渡段:承上启下。
“这一圈小山......这保准暖和。”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说明济南冬天温暖的原因,再现了这一”理想境界“温暖和舒适的特点;小山说话,将一圈小山写得如慈母般温存、体贴、慈祥。
精读赏析
2.济南冬天的山有怎样的特点?(抓住关键词概括)
山
阳光朗照下的山
可爱
薄雪覆盖下的山
秀气
城外的远山
淡雅
精读赏析
空间顺序
高
低
3.第4段运用了怎样的顺序来写雪后山景?这样写有什么妙处?
山上
松树的尖上顶白花(像看护妇)
山尖
全白(镶银边)
山坡
白雪黄草(穿花衣)
山腰
薄雪露粉色(害羞)
精读赏析
雪后山景“妙”在何处?
(1)妙在雪光、雪色
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
青黑——白
(2)妙在雪态
“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
以动写静,写出动人的形态。
精读赏析
城外的远山:安闲舒适
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拟人、比喻
城外的水:暖、绿、青
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合作探究
细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思考:
1.标题可否换为“冬天的济南”?为什么?
2.本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结尾,能不能改成“这就是济南的冬天”?为什么?
3.本文多处运用了修辞手法,找出来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合作探究
1.细读课文,思考:标题可否换为“冬天的济南”?
不可以
因为“济南的冬天”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一特定地域的冬天;
“冬天的济南”目的在于赞美“冬天”这个特定时令的济南。
也就是:这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蓝水晶的世界就是冬天的济南呀!
合作探究
2.本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结尾,能不能改成“这就是济南的冬天”?为什么?
不能
这样的结尾点了题,和标题相比在结构上又有所变化,显示了作者的匠心。
因为上文描写的是冬天里整个济南鲜亮明丽的色彩,所以文末结句用“冬天”修饰“济南”,抒发了对“冬天”这个特定时令里的济南的感受。
与开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相呼应,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
合作探究
3.本文多处运用了修辞手法,找出来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把水藻、水和垂柳都人格化了,表现出济南的无限生机和在冬天里孕育出的朦胧春意。
比喻:突出了水的清亮的特征
(1)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再冻伤,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2)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用“银边”比喻小山山尖上的一圈薄雪的轮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雪过后,蓝天下薄雪覆盖在山头的美丽景象。
比喻
合作探究
常见的考查形式
某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请简析某句(段)的表达效果。
(2).答题模式
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物以人的情态(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物……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合作探究
请在文中找出这些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语句,并说说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直接抒情 例 句 特 点
①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第1段)
②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第2段)
③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第3段)
④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第4段)
⑤那些小山太秀气!(第4段)
直接抒情的语句往往有表达作者情感的形容词,如“宝”“理想”“可爱”“妙”“秀气”;有表示强调的副词,如“真”“最”;有语气词“呀”;还有表示强烈感情的问号、叹号,让读者直接感受到作者强烈的情感
合作探究
请在文中找出这些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语句,并说说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间接抒情 例 句 特 点
间接抒情,则主要在景物描写中传达情感。如例句①②写济南冬天的特点,其实包含着作者的主观感受,隐隐传达出作者对济南冬天的赞美之情;例句③写济南人们面上含笑,仿佛让读者看到作者自己幸福的笑容;例句⑤让人好像听见作者由衷的赞美“我爱济南”
①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②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第1段)
③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④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第3段)
⑤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第4段)
扩展延伸
本文在写法上与《春》有什么相同之处?
①都抓住了景物特征,合理安排写作顺序;
②都运用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
③都从多种感官角度来描写景物;
④都采用情景交融的写法,色彩明丽。
课堂小结
总写——真得算个宝地——温晴
总写
山
水
阳光朗照下的山——暖和、舒适
城外的远山——水墨画
薄雪覆盖下的山——娇美、秀气
分写
水——暖、绿、清亮
总写——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布置作业
本文中多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济南冬天山、水的特点。请你也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并借鉴老舍的写景方法,写一段描写景物的文字。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景
布置作业
那是一株怎样的薄荷啊!它在细细的雨中慵懒地舒展着叶片,在密密的雨中随意地洗了洗根茎,在轻轻的雨中自在地摇了摇身躯,它缓缓地散发出清逸的香气,落下来的雨点也沾染上这特别的气息,于是空气中便有了薄荷味。无声的雨静静地飘下,落在流淌的河水中,发出一阵沙沙的响声,仿佛在吟唱小曲;无声的雨缓缓地飘下,洒在嫩绿的草叶上,溅起一道道细小的水花,仿佛在勾勒写意。雨很美,无声无息地散发出独特的香气,然而染上薄荷香的雨更美。
写作示范
“慵懒”“洗了洗”“摇了摇”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薄荷在细雨中舒展、摇摆的姿态,富有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