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7张PPT)
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
古诗文阅读精讲
文言文阅读考点精讲及方法突破
2025年中考语文主题训练
考点速览
考点1 断句(5年5考) 考点2 文言词语释义(5年5考)
考点3 句子翻译(5年5考) 考点4 内容理解与概括(5年3考)
考点5 对比分析(5年2考) 考点6 分析人物形象(5年0考)
考点1 断句(5年5考)
方法技巧1 根据动词断句
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常省略,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
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
典例分析
例 给“倏 忽 跃 起 数 千 丈 映 射 江 水 悉 成 明 霞 演 漾 不 定”断
句。(用“/”标三处)
【分析】 观察句子,可知本句无主语,应找出动词“跃起”“映射”“成”“演漾”,
在动词前断开。故答案为:倏忽跃起数千丈/映射江水/悉成明霞/演漾不定。
方法技巧2 根据名词断句
在文言文中,名词常作主语、宾语等,断句时可先找出名词,如人名、地名、
国名、官职名等。一般来说,若名词作主语,其前可断开;若名词作宾语,其后可
断开。因此,找到句子中出现的名词就不难断句。
典例分析
例 给“沧 州 南 一 寺 临 河 干 山 门 圮 于 河 二 石 兽 并 沉 焉”断
句。(用“/”标两处)
【分析】 观察句子可知,“河干”为宾语,“山门”为主语,故“河干”后应断开;
“河”为宾语,“二石兽”为主语,故“二石兽”前应断开。故答案为:沧州南一寺临
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方法技巧3 根据虚词断句
在断句时,虚词是非常重要的标志。一般来说,一些语气词、连词的前后
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断句标 志词 方法
句首发 语词 “夫”“盖”“其”“然”“则”“然则”“岂”“安”“既”“既而”“故”“至若”“若夫”
“初”“惟”“斯”“凡”“且”“请”等词,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前
面一般要断开。
句尾语 气词 “者”“也”“欤”“哉”“乎”“耳”“焉”“耶”“矣”等词,常用于句末,其后往
往可以断开。
断句标 志词 方法
疑问语 气词 “何”“胡”“安”“奚”“焉”“孰”“孰与”“何如”“奈何”等词或固定结构,
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上下文文意贯通,之后就可断开。
复句关 联词 “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是故”等词,在它们的前面一
般要断开。
其他词 语 “以”“于”“为”“则”“而”等词,往往用于句中,在它们前后一般不断
开。如果“而”字表转折且后面为一个完整或较长的句子时,“而”字
前面就应该断开。
典例分析
例 给“且 欲 与 常 马 等 不 可 得 安 求 其 能 千 里 也”断句。
(用“/”标一处)
【分析】 “安”为疑问代词,表示反问,在它前面应该断开。故答案为:且欲与常
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方法技巧4 根据句式断句
古人行文,喜欢用整齐的句式,解题时,可以利用古文讲究整齐对称,行文中
上下句常字数相同、结构相似的特点进行断句。利用这一特点进行断句,常常
是断开一处,接着便可断开几处,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文言语法中有一些固定结构,如“……者,……也”“不亦……乎”“何……之
有”“孰与……乎”“为……所……”“受……于……”等,根据这些结构也可断句。
典例分析
例 给“不 以 物 喜 不 以 己 悲”断句。(用“/”标一处)
【分析】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句式相同,中间应断开。故答案为: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方法技巧5 根据修辞断句
对偶、排比、顶真、反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以四
六句居多。
典例分析
例 给“子 又 生 孙 孙 又 生 子 子 又 有 子 子 又 有 孙”断句。
(用“/”标三处)
【分析】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为顶真句,依据顶真
句的特点断句即可。故答案为: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
满分特训
1.[2024福州模拟]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飞忿惋泣下,东向再拜曰:“十年之力,废于一旦。”初,飞每对客叹息,
又以恢复为己任,不肯附和议。桧亦以飞不死,终梗和议,己必及祸,故力
谋杀之。岁暮狱不成桧手书小纸付狱即报飞死。时年三十九。
(《宋史·岳飞传》,有删减)
A.岁暮狱不成/桧手书小纸/付狱/即报飞死
B.岁暮/狱不成/桧手书小纸付狱/即报飞死
C.岁暮/狱不成/桧手书小纸付狱即报/飞死
D.岁暮狱不成桧/手书小纸/付狱/即报飞死
√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给语句断句,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再弄清楚
句子的成分。一般来说,主谓之间,谓语、宾语、补语之间应有停顿。“岁暮
狱不成桧手书小纸付狱即报飞死”意为:年底,案子也定不了,秦桧亲手写了
一张字条交给审判官,审判官立刻回报岳飞被处死。“岁暮”为时间状语,此处
应有停顿;“狱不成”“桧手书小纸付狱”“即报飞死”都是完整的句子,句子之间
应有停顿。故断句为:岁暮/狱不成/桧手书小纸付狱/即报飞死。故选B。
【参考译文】 岳飞愤怒惋惜地流下眼泪,向东方拜了两拜,说:“北伐十年
的成果,一天就毁废了。”最初,岳飞常常对着朋友慨叹,又把恢复(中原)
作为自己的责任,不肯依附和议的主张。秦桧也认为如果岳飞不死,始终会
阻碍议和,自己一定会招致灾祸,所以极力谋划杀死他。年底,案子也定不
了,秦桧亲手写了一张字条交给审判官,审判官立刻回报岳飞被处死。岳飞
死时年仅三十九岁。
2.[2024宁德模拟]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已而贼大集,侯还守州治。壬午贼攻西门侯奋身率先力战贼稍却。俄而,
马中流矢,遂坠地被执。贼首谓侯曰:“公廉能名素著,欲屈公仍尹此州,
何如 ”
C
A.壬午贼攻/西门侯奋身/率先力战/贼稍却/
B.壬午贼攻/西门侯奋身率先/力战贼/稍却/
C.壬午/贼攻西门/侯奋身率先力战/贼稍却/
D.壬午/贼攻西门/侯奋身率先力战贼/稍却/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壬午”表示时间,所以要停顿。“贼攻西门”是一
个主谓宾完备的句子,停顿。“侯奋身率先力战”是一个主谓句,主语是“侯”,
“贼稍却”也是一个主谓句,主语是“贼”,两个句子主语不同,所以要在“贼”
之前停顿。故选C。
【参考译文】 过了不久,敌人聚集的人数更多,伯颜退回到府衙内。壬午
的时候,敌人攻破西门,伯颜奋不顾身带头和敌人作战,敌人稍稍退却。不
久,伯颜的马被敌人的流箭射中,于是他从马上掉下来被敌人捉住。贼人的
首领对侯伯颜说:“您清廉贤能的名声向来显著,(我)想委屈您仍然担任
这个州郡长官,怎么样?”
考点2 文言词语释义(5年5考)
方法技巧1 课内迁移法
1.联想该文言词语在课内的义项。
2.将义项代入课外文言语句中进行验证。需要注意的是,大部分文言实词
具有多个义项,要确定一个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含义,需要根据具体语境辨
析几个义项,选取最贴切的代入课外文言语句中。
3.结合上下文进行判断,得出最佳答案。
典例分析
例 解释“竟不上岸,因还如期”中“因”的意思。
【分析】 第一步,结合所学知识联想词义。联想该词在课内文言语句中的常
见义项。
因 趁、乘 未若柳絮因风起(《咏雪》)
顺着、就着 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于是 余因得遍观群书(《送东阳马生序》)
第二步,代入词义验证。把联想到的义项一一代入课外文言语句中进行验
证,可知“因”解释为“于是”最恰当。
方法技巧2 词典义项代入法
观察已给出的义项,将义项代入具体语境,根据语句的含义确定文言词
语的词义。
典例分析
例 根据“直”的含义“①一直;②只是;③当,对着”解释“非直衔杯酒而已”中
“直”的意思。
【分析】 解释该词含义时,可将其义项分别代入句中去辨析。根据“非直衔杯
酒而已”的含义“不只是一同举杯饮酒的交情而已”可知,“直”应取“只是”之意。
方法技巧3 语境推断法
文言文中多排比句、对偶句等,其中对应位置的词语往往词性相同,意义
相反或相近,故可结合具体语境推断文言词语的含义。
典例分析
例 解释“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中“转”的意思。
【分析】 两个句子为对偶句,首先找出对应位置的词语,“转”字与“叫”字位置
相对。然后根据其他对应词语间的关系可知,这两个句子表达的意义相近,如
“不穷”与“无绝”位置相对,都是“不停”的意思。故“转”和“叫”意思相近,结合句
首的主语“蝉”可推测“转”的意思是“蝉叫、蝉鸣”。
方法技巧4 成语联想法
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解释文言词语的意思时,可以联系相关成
语推断词义。
典例分析
例 解释“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中“叟”的意思。
【分析】 解释词义时,可联想成语“童叟无欺”,该成语的意思是“对待小孩和
老人的态度一样,不会欺瞒”,不难看出“叟”是“老人(老年男子)”的意思。
满分特训
3.[2024福州模拟] 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4分)
加点词语 方法提示 词义(填写文字)
飞遣子云领骑兵直 贯其阵 成语联想:调兵遣将 (1)遣:_______
戒之曰 使用词典选择义项 戒:A.警戒,戒备;B.同“诫”,告 诫;C.戒除;D.斋戒 (2)戒:_______
_______
贼尸布野 组词法 (3)布:______
飞忿惋泣下 课内迁移:康肃忿然曰 (4)忿:______
派遣
同“诫”,
告诫
遍布
愤怒
4.[2024宁德模拟] 根据语境,参照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3分)
加点词 方法提示 词义(填写序号)
且逼州境 关联教材 年且九十。 (《愚公移山》) (1)且:_______
____________
又谕乡民各团 结自相保 查阅词典选择义项 谕: ①告诉,使人知道。②知道,了 解,明白。③比喻。(《古汉语常用字 词典》) (2)谕:____
侯乃啮舌出血 联系上下文推断 (3)啮:____
将近,将要
①
咬
考点3 句子翻译(5年5考)
方法技巧
句子翻译既是文言文学习的重点,又是文言文考查的重点,因此谨记文
言文翻译要点尤为重要。文言文翻译一般采用“留”“替”“调”“补”“删”的翻译
方法。
①留:国号、年号、地名、书名、人名等可以保留,直接使用。
②替:用现代汉语双音词替换古代汉语单音词。
③调:调整语序,使其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④补:补充省略部分,使意思完整。
⑤删:删去无实在意义的词,不译。
以上所说的“留”“替”“调”“补”“删”的翻译方法,不是各自独立的,在具
体的翻译过程中,它们是相互关联、交互运用的,不能截然分开。
典例分析
例1 翻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分析】 ①留。人名“怀民”可保留不译。
②替。部分单音词换成双音词或现代汉语常用词语。
③调。本句为状语后置句。“步于中庭”应调整为“于中庭步”。
④补。“相与步于中庭”前省略了主语,即“(我们)相与步于中庭”。
故句子应翻译为:张怀民也没有睡觉,(于是我们)共同在院子里散步。
例2 翻译“何陋之有”。
【分析】 ①替。“陋”替换为“简陋”。
②调。该句为宾语前置句。调整后的语序为“有何陋”。
③删。句中的“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翻译时,可删去不译。
故句子应翻译为:有什么简陋呢?
抢分秘籍
常见的特殊句式
1.判断句。
现代汉语的判断句,一般要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判断动词“是”。古代汉
语的判断句,通常不用“是”,常采用以下方式表示:
(1)用语气助词来表示判断。常采用“……者,……也”“……,……也”
“……,……者也”“……者……”等格式。翻译判断句时一般要译出“是”或“不
是”。如“南冥者,天池也”(《北冥有鱼》),应翻译为:南海,是一个天
然形成的水池。
(2)用“乃”“则”“即”“皆”等副词加强判断的语气。当用副词加强判断语气时,
翻译时应把副词的基本义翻译出来,并补上判断词“是”。如“此皆良实,志
虑忠纯”(《出师表》),翻译时应将“皆”译出并补上“是”,即译为:这些都
是忠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思虑忠诚纯正。
2.倒装句。
在一定条件下,文言语句中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这就是古代汉
语中所谓的倒装句。倒装句有下面几种情况:
(1)宾语前置句。现代汉语中宾语一般处于谓语之后,用来回答是“谁”或
是“什么”。而古代汉语中往往出现宾语放置在谓语前的情况。翻译时需要将
宾语调到谓语后。如“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翻译时,应调
整为“微斯人,吾与谁归”。
(2)主谓倒装句。谓语一般放在主语后,但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有时为
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的位置,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如“贤哉,回
也!”(《〈论语〉十二章》)的正常语序应是“回也,贤哉!”。谓语前置,
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颜回真是有才德的人啊!”
(3)定语后置句。古代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语之
后。翻译时须将定语放在中心语前。如“马之千里者”(《马说》)中“千里”
为定语,置于中心语“马”之后,翻译时,应调整语序,译为“千里马”。
(4)状语后置句。古代汉语中常将状语放在中心语的后面,以突出中心语。
翻译时,应按照现代汉语的语序将状语调在中心语前。如“此所谓战胜于朝
廷”(《邹忌讽齐王纳谏》)中,“于朝廷”为状语,置于中心语“战胜”之后,
翻译时,应调整语序为“此所谓于朝廷战胜”。
3.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是被动关系。被动句主要有两种情况:
(1)用“于”“为”“为……所……”“见”等表被动。如“士卒多为用者”
(《陈涉世家》),应译为“士卒大多是被(他)所用的”。
(2)没有被动词,但意思隐含被动,要根据上下文语意去推断。如“至于夏
水襄陵,沿溯阻绝”(《三峡》)应译为“到了夏天,水漫上山陵,下行和上
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4.省略句。
古代汉语的省略句常省略主语、谓语、宾语或介词,有时也省略数量词
或定语等。翻译此类句子时,须分析上下文,将省略的成分补充出来,再翻
译。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应补充为“一鼓作
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满分特训
5.[2024厦门模拟]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后爱莲说
张履祥
莲之为物,爱之者或以臭味,或以芳泽,未有能知其德者也。自周子
为之说,而人莫不称其德矣,然未及其才也。
窃见用之大者,实与根可以供笾豆 ,可以充民食,可以疗疾疢,细至
叶须茎节,无一不可资人采择者。群卉之中,根之美者叶或弃,落其实者干有
遗,求其兼善,盖罕及焉。而又阳煦已盛,厥荣渐敷 ;阴节未凝,蛰藏
早固。合乎君子进退出处之义。故予非惟爱之,益敬之。而引焉环堵 间,
备师友云。
(选自《张履祥诗文选注》,有删改)
【注】 ①周子:即周敦颐。②笾(biān)豆:古代祭祀及宴会时使用的礼
器,此处指祭拜仪式。③厥(jué):突然。④敷:伸展。⑤环堵:四面土墙,
形容狭小、简陋的居所。
(1)无一不可资人采择者。
[答案] 没有一处不可以供人采摘的地方。
(2)故予非惟爱之,益敬之。
[答案] 所以我不只爱莲,更敬重莲。
【参考译文】 莲这种植物,喜欢它的人有的是因为它的气味,有的是因为
它的美丽,没有能知道莲花品德的人。自从周敦颐写了《爱莲说》之后,人
们无不称赞它的品德,但还没有人说到它的才能。
我私下观察莲花用途广大的地方,莲子和莲藕可以供奉祭祀,可以充当
百姓的食物,可以治疗疾病,细微到叶子、须、茎、节,没有一处不可以供
人采摘的地方。在众多花卉中,根美的叶子会废弃,需要它的果实的枝干会
被遗弃,寻找各个方面都完美的花卉,大概很少能达到。而且它在阳气温暖
已经很旺盛时,它的花就逐渐开放;阴气的节度还没有凝聚时,它就早早地
蛰伏扎根。符合君子进退和出仕、退隐的义理。所以我不只爱莲,更敬重莲。
并且把它引种在屋舍周围,作为我的老师和朋友。
考点4 内容理解与概括(5年3考)
方法技巧
课外文言文内容理解与概括的具体解答方法如下:
第一步: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解答课外文言文问题的关键是读懂选文,中考课外文言文难度一般都不大,
内容比较浅显,考生借助所给注释并迁移课内所学就能读懂大意。
第二步:分析选文,把握主要内容。
具体分析时,首先要明白选文的类型(写人叙事、写景抒情、哲理思辨
等),然后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写人叙事类文章,要分析写的是谁,做了何
事;写景抒情类文章,要分析写的是什么景,景物有什么特点,抒发了什么情感;
哲理思辨类文章,要把握文章阐释的道理。
概括时可采用以下四种方法:
1.标题扩展法。如果标题本身交代了某件事,便可在标题上增加相应的要素对
其进行扩展。
2.要素归纳法。可根据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等要
素归纳概括。其中,人物和事件是最主要的。如果选文中特意强调了时间或地
点,那么在概括时就需要加上。
3.段意合并法。首先把选文划分成几个部分,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每个部
分的内容,最后合并起来,就是选文的主要内容。
4.借助关键句法。从结构上看,选文中会有总领句、过渡句、总结句、中心句
等,可借助这些关键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第三步:分析题干,确定答题指向和答题采分点。
分析题干,首先明确题干要求概括的是整篇文章的内容还是某一部分的内
容,抑或是某件事的内容;其次要看是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还是用原文语句回答;
最后看分值,以此为据确定答题采分点。
第四步:组织语言,整合答案。
典例分析
例 《陋室铭》一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陋室不陋”的?
【分析】 首先通读全文,找出关于陋室的描写。“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写了陋室的环境;“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写了作者在陋室的交往人物;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写了作者在陋室的日
常生活。然后由这些描写不难概括出答案为: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
生活三个方面描写“陋室不陋”。
满分特训
6.结合第5题中文言文的内容,说出作者“敬”莲的原因。(4分)
[答案] (4分)示例:作者敬莲的原因是莲花“才德兼备”。首先,莲花之
“才”表现在可食用、可入药,有多种用途,对人有益(具有实用价值);其
次,莲花有“德”,莲花如君子一样“知进退”,在“阳煦已盛”时蓬勃盛放,
“阴节未凝”时蛰伏扎根,符合“君子之义”,是君子为人处世的典范。
考点5 对比阅读(5年2考)
方法技巧
课外文言文与课内文言文的对比阅读是文言文阅读的重要考点,考查的方
式一般有:
①由课外文段涉及的某件事或某句话联想课内的某句话;
②分析比较课外文言文与课内文言文在内容或写法上的异同点;
③对比课外文言文与课内文言文,分析出现某种情况的原因。
解答这类题要在厘清课外文言文内容的基础上,把握住“异中求同,同中求
异”的原则。答题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阅读课外文言文,整体把握该选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步:认真分析题干要求,明确比较的内容,厘清课外文言文要和课内文言文
的哪一篇的哪一方面进行比较。
第三步:回忆课内相应篇目的内容,通过比较,确定作答所需要的信息。
第四步:整合出符合题干要求的答案。
典例分析
例 下面文段与《岳阳楼记》都写到“进”与“退”,但分别体现了韩魏公与范仲
淹不同的品质,请简要分析。
韩魏公器量过人,性浑厚,不为畦畛峭堑。功盖天下,位冠人臣,不见其喜;
任莫大之责,蹈不测之祸,身危于累卵,不见其忧。怡然有常,未尝为事物迁
动,平生无伪饰其语言。其行事,进,立于朝与士大夫语;退,息于室与家人言,一
出于诚。人或从公数十年,记公言行,相与反复考究,表里皆合,无一不相应。
(节选自《忍经》,有删改)
【分析】 对比分析韩魏公与范仲淹的不同品质,应该结合事例分析说明人物
品质特点。本文中韩魏公“器量过人,性浑厚,不为畦畛峭堑”具体表现为“进,立
于朝与士大夫语;退,息于室与家人言,一出于诚”。可见韩魏公“进”“退”如一,体
现了他器量过人、待人真诚的品质。范仲淹则是“进亦忧,退亦忧”,“进”“退”都
心忧天下,体现了他忧国忧民的崇高品质。故答案为:韩魏公在朝廷上和在家
中表现如一,体现他器量过人、待人真诚的品质;范仲淹在朝廷为官或被贬
官在外都心怀天下,体现他忧国忧民的崇高品质。
满分特训
7.[2023福建中考] 下文的思想内涵与课文《桃花源记》有相通之处,请简要
概括。(4分)
旧说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 去来,不
失期。人有奇志,立飞阁于槎上,多赍 粮,乘槎而去。十余日中犹观星月
日辰,自后茫茫忽忽亦不觉昼夜。去十余日,奄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
严,遥望宫中多织妇,见一丈夫牵牛渚次饮之。牵牛人乃惊问曰:“何由至
此?”此人具说来意,并问:“此是何处?”答曰:“君还至蜀郡访严君平则知
之。”竟不上岸,因还如期。后至蜀,问君平,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
宿。”计年月,正是此人到天河时也。
(节选自西晋张华《博物志》)
【注】 ①海渚:海岛。②槎:木筏。③赍:携带。
[答案] (4分)①对美好生活的向往;②对未知世界的探索。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勾连。首先,审题,明确答题中心,
即“思想内涵”。然后,结合课内所学和对课外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分别明确
《桃花源记》和选文的思想内涵。最后,概括其共同点。
【参考译文】 往昔的传闻说银河与大海相连通。近年有居住在海岛上的人,
每年八月(会看到海上)有漂浮着的木筏来来往往,从不误期。有一个人胸
怀不平凡的志向,在木筏上建造了一座楼阁,携带很多干粮,乘着木筏离开。
十多天的时间里,他还能看到日月星辰,后来就恍恍惚惚,也分不清白天黑
夜。离开了十多天,忽然到达一个地方,(那里)有城市的样子,房屋十分
整齐。远远望去,房子里有许多织布的女子,看到一男子牵着牛在小洲旁让
它饮水。牵牛的人(看到他)便吃惊地问:“什么原因来到这里?”这个人详
细说明了来意,并问:“这是什么地方 ”(牵牛人)回答说:“你回去后到蜀
郡,寻访严君平就知道了。”(这个人)最终没有上岸,于是按期回去了。
后来(这个人)来到蜀郡,询问严君平,(严君平)说:“在某年某月某日,
有客星冲犯了牵牛星宿。”计算年月,正是这个人到达天河的时间。
考点6 分析人物形象(5年0考)
方法技巧
分析人物形象是课外文言文阅读的一个重要考点。解答此类试题,可从
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看标题,有些标题直接点出了人物特点。
②看事例,通过剖析事件分析人物。
③看细节描写,从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的内容分析人物。
④看他人评价,从他人评价性的句子中分析人物。
典例分析
例 结合全文说说《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齐威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分析】 文中对齐威王着墨不多,一句是应答邹忌的讽谏,一句是下令发布
政策。通过应答的语言描写可看出齐威王从谏如流,通过下令发布政策的语
言描写可看出齐威王行动果敢。所以齐威王是一个从谏如流、行动果敢的人。
满分特训
8.选文中的钱金玉有哪些宝贵的品质?请分条概括。(4分)
钱金玉官松江千总 ,性刚果。道光壬寅鸦片衅起,钱方假归省亲,闻
讯,即束装起行。其戚友尼 之曰:“军事方急,祸福不可知,君方在假,
上官又未有文檄趣 君往,何急急为?”钱不听。既至吴淞,从守西炮台,
与部卒同饮食卧起,以力战相勖 。及东炮台陷,弹丸咸集于西炮台。钱奋
勇督战,喋血数小时,左臂中三弹,曾不少却。其近卒泣陈:“公有老母在,
不可死。”笑谢曰:“焉有食国之禄,而逃其难者乎?幸勿为吾母虑也!”未几,
一弹来,中左乳,遂仆。弥留之际,犹大呼“贼奴误国”不置 。
(有删改)
【注】 ①千总:清朝武官名称。②尼:阻止。③趣:催促。④勖(xù):勉
励。⑤置:停。
[答案] (4分)①刚毅果敢。②忠于职守。③忠贞爱国。④英勇无畏,不怕牺
牲。⑤与士卒同甘共苦。
【参考译文】
钱金玉担任松江的千总,性情刚毅果敢。道光壬寅年间鸦片战争爆发,钱
金玉正在休假回乡探亲,听到消息,立即收拾行装动身。他的亲友阻止他说:“战
事正紧急,是祸是福不可知晓,您正在休假,上级官员又没有文件催促您前去,为
什么急急忙忙地回去呢 ”钱金玉不听。回到吴淞后,(他)就跟从军队守卫西
炮台,和士兵一起吃饭睡觉,一起行动,他们用努力作战的话相互勉励。等到东
炮台陷落后,枪弹炮弹全落到西炮台。钱金玉奋勇指挥战斗,浴血奋战几个小
时,左臂中了三弹,却毫不后退。他身边的士兵哭着说:“您有老母亲在,不能
死。”钱金玉笑着辞谢说:“哪里有享受国家俸禄,却在国家有难时逃避的道理
呢 希望你不要为我母亲担心!”不久,一颗枪弹飞来,击中了(他的)左胸,于是
倒下了。临死的时候,他还不停地大呼“卖国贼害了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