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4张PPT)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学习目标
1.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实质的探究,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逐步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能力。
2.通过学习表示氧化还原反应的两种常见方法——双线桥法和单线桥法,培养电子守恒观念,建立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
旧知回顾
确定元素化合价方法:
先标出熟悉元素的化合价;
再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原子团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原子团所带电荷数,求出其他元素化合价。
H2 H2O2 H2SO4 O2 CO32- HCO3- H2C2O4 C2H6O CH4
NO3- NH4+ SO32- SO42- ClO4- MnO4- Cr2O72- CrO42-
0
+6
+4
+4
0
+3
-2
+5
-3
+4
+6
+7
+7
+6
+6
-1
-4
1.标出下列物质中打点元素的化合价:
新课导入
你知道,月饼盒中的小包袋装的是什么物质?作用是什么?
新课导入
脱氧剂的主要成分为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如铁粉),这类成分可通过与食品包装中的氧气反应,使包装内呈现无氧状态,从而达到防止食品因氧化而变色变质。
教学过程
1774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燃烧的氧化学说后,人们把物质与氧结合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把氧化物失去氧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
氧化铜:
_____氧,发生_____反应,被碳_____。
失去
还原
还原
碳:
____氧,发生____反应,被氧化铜____。
得到
氧化
氧化
高温
2CuO
+
C
2Cu
+
CO2↑
失去氧
得到氧
高温
Fe2O3
+
3CO
2Fe
+
3CO2
失去氧
得到氧
氧化铁:
_____氧,发生_____反应,被一氧化碳_____。
失去
还原
还原
一氧化碳:
_____氧,发生_____反应,被氧化铜_____。
得到
氧化
氧化
注意:得失氧是同时发生,对立统一,缺一不可!
一、从得失氧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同时发生,相互依存,把这样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过程
1、是不是所有的氧化还原反应都会同时存在得失氧呢?
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Fe + CuSO4 FeSO4 + Cu
==
【思考与讨论】
2、从化合价角度分析下列氧化还原反应的共同点?
高温
Fe2O3
+
3CO
2Fe
+
3CO2
-2
+4
-2
+2
-2
0
+3
+
+
高温
2CuO
C
2Cu
CO2↑
+2
-2
0
0
+4
-2
化合价降低
化合价升高
化合价降低
化合价升高
0
+2
+2
0
化合价降低
化合价升高
Fe + CuSO4 FeSO4 + Cu
==
共同点:均有化合价的改变,且元素化合价有升高,同时有降低
教学过程
1、定义:
凡是有元素 的反应叫氧化还原反应。
二、从元素化合价升降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化合价升降
2、特征:
反应前后有元素 。(判断依据)
化合价变化
注意:氧化还原反应与得失氧无必然联系。
化学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非氧化还原反应
反应前后是否有
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课堂练习
化学反应 基本类型 氧化还原反应
判断下列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并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角度对反应进行分类。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
复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
是
是
是
不是
不是
不是
不是
教学过程
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有 参与的化合反应及分解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单质
三、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关系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反应
反应
分解
化合
教学过程
化合价升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那么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它的本质原因是什么?
【思考与讨论】
元素形成化合物通常需要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四、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教学过程
相对稳定结构
排满就比较稳定,
稀有气体最稳定
第一层排满 第二层排满 第三层排满
2 8 8
教学过程
以钠在氯气中燃烧为例
得电子,化合价降低,
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0
+1
-1
0
失电子,化合价升高,
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通过电子得失达到稳定结构。
化合价升降的根本原因——电子得失。
+11
+17
Cl-
Na+
+11
Na
Cl
+17
2Na + Cl2 2NaCl
静电作用
Na+
Cl-
教学过程
【思考】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的变化是不是都通过电子得失来实现的?
+1
+17
H
Cl
+17
+1
HCl
均不容易失去e-
形成共用电子对,双方都达到稳定结构——共赢
结论:化合价升降的原因——共用电子对偏移
0 0 +1 -1
电子对偏离,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电子对偏向,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H2+Cl2 2HCl
点燃
教学过程
氧化还原反应中存在电子得失的实验探究?
【演示实验】将铁钉和碳棒用导线分别连接电流表两端,另一端插入到硫酸铜溶液中,形成闭合回路。
实验现象:(1)碳棒上有红色固体物质;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
教学过程
【思考与讨论】
1、电流计指针为什么发生偏转?
2、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说明了什么?
3、定向移动的电子是怎么产生的?(结合视频和P23页的内容)
课堂总结
氧化还原反应的宏观特征
氧化还原反应的微观本质
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电子的转移
(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根本原因
化合价升降、电子转移、反应类型的关系:
失电子或电子对偏离
化合价升高
被氧化
得电子或电子对偏向
化合价降低
被还原
还原反应
升失氧,降得还
氧化反应
课堂练习
(1)____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该元素的原子____电子,被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而________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该元素的原子_____电子,被______(填“氧化”或“还原”)。
(2)该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____,被还原的物质是________。
(3)在反应中,1个Al原子失去________个电子。
3
铝
失去
氧化
铁
得到
还原
Al
Fe2O3
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C )
A.HNO2的电离:HNO2+H2O=H3O++NO2-
B.氢氧化铁溶于氢碘酸中:Fe(OH)3+3H+=Fe3++3H2O
C.往酸性碘化钾溶液中滴加适量的双氧水:2I-+2H++H2O2=I2+2H2O
D.向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钡至呈中性:SO42-+Ba2++OH-+H+=BaSO4↓+H2O
【详解】A. HNO2为弱酸,部分电离,应该用可逆符号,A项错误;
B. 氢氧化铁溶于氢碘酸,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Fe(OH)3+6H++2I-=2Fe2++6H2O+I2,B项错误;
C. 往酸性碘化钾溶液中滴加适量的双氧水,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I-+2H++H2O2=I2+2H2O,C项正确;
D. 向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钡至呈中性,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SO42-+Ba2++2OH-+2H+=BaSO4↓+2H2O
2.关于黑火药的制备反应方程式为S+2KNO3+3C=K2S+N2↑+3C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A.S和KNO3都是氧化剂 B.生成1个N2转移10个电子
C.CO2是氧化产物 D.K2S和N2都是还原产物
【详解】A.S、N元素化合价降低,S和KNO3都是氧化剂,故A正确;
B.S元素化合价由0降低为-2、N元素化合价由+5降低为0,生成1个N2转移12个电子,故B错误;
C.碳元素化合价升高,C发生氧化反应,CO2是氧化产物,故C正确;
D.S、N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K2S和N2都是还原产物,故D正确;
课堂练习
(1)____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该元素的原子____电子,被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而________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该元素的原子_____电子,被______(填“氧化”或“还原”)。
(2)该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____,被还原的物质是________。
(3)在反应中,1个Al原子失去________个电子。
3
铝
失去
氧化
铁
得到
还原
Al
Fe2O3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其配平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学习目标
2、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3、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方法。
旧知回顾
在用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时,有什么特征和规律?
哪一个正确?
KClO3+6HCl=3Cl2↑+KCl+3H2O
化合价降低,得到 5e-,被还原
化合价升高,失去 5×e-,被氧化
+5 -1 0 -1
KClO3+6HCl=3Cl2↑+KCl+3H2O
化合价降低,得到 6e-,被还原
化合价升高,失去 6×e-,被氧化
+5 -1 0 -1
教学过程
(1)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有升必有降。
1.价态规律
n(氧化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高价-低价)
n(还原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高价-低价)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2)氧化性、还原性和元素化合价之间的关系
课堂练习
A
课程练习
含有氧化剂XO3-的溶液与亚硫酸钠(Na2SO3)溶液恰好反应完全,已知Na2SO3被氧化为Na2SO4,已知XO3 -、Na2SO3的个数比为1∶2,则还原产物中元素X的价态是( )
A.+2 B.-2 C.+1 D.0
C
教学过程
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高价态+低价态→中间价态,即“只靠拢,不交叉”。
(3)归中规律:
例如,不同价态硫之间可以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是
注:中不会出现H2S转化为SO2而H2SO4转化为S的情况
课堂练习
KClO3+6HCl=3Cl2↑+KCl+3H2O
化合价降低,得到 5e-,被还原
化合价升高,失去 5×e-,被氧化
+5 -1 0 -1
KClO3+6HCl=3Cl2↑+KCl+3H2O
化合价降低,得到 6e-,被还原
化合价升高,失去 6×e-,被氧化
+5 -1 0 -1
-1 0 +5
-1 0 +5
在反应 KClO3+6HCl(浓)=KCl+3Cl2↑+3H2O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之比为( )
A.1:6 B.6:1 C.1:5 D.5:1
D
教学过程
同种元素相同价态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的变化规律遵循:
中间价态→高价+低价。
如Cl2 + 2NaOH === NaCl + NaClO +H2O
0 -1 +1
失去1×e-
得到1×e-
例:在氧化还原反应3S+6KOH=K2SO3+2K2S+3H2O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硫原子数之比为
A.1:2 B.2:1 C.1:1 D.3:2
A
(4)歧化规律:
教学过程
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有得必有失。对于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失电子总数与得电子总教相等。
2.电子守恒规律
应用: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和相关计算的基础
+2 0 0 +1
得到1×2e-
失去2×1e-
CuO + H2 = Cu + H2O
教学过程
Na2Sx在碱性溶液中可被NaClO氧化为Na2SO4,而NaClO被还原为NaCl,若反应中Na2Sx与NaClO的个数之比为1∶16,则x的值为( )
A.2 B.3 C.4 D.5
D
教学过程
3.强弱规律——“强制弱”
还原剂 + 氧化剂===氧化产物 + 还原产物
(强还原性) (强氧化性) (弱氧化性) (弱还原性)
较强还原性的还原剂跟较强氧化性的氧化剂反应,生成弱氧化性的氧化产物和弱还原性的还原产物。
应用1:比较粒子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 还原剂>还原产物
课堂练习
根据下列反应:
H2SO3 + I2 + H2O == 2HI + H2SO4
2FeCl3 + 2HI == 2FeCl2 + 2HCl + I2
3FeCl2+4HNO3==2FeCl3 + NO↑+ 2H2O +Fe(NO3)3
判断有关物质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H2SO3> I- >Fe2+>NO B. I- >Fe2+>H2SO3> NO
C.Fe2+>I->H2SO3>NO D. NO>Fe2+>H2SO3> I-
A
教学过程
应用2: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否发生
D
课堂练习
现有下列三个氧化还原反应:
2FeCl3+2KI=2FeCl2+2KCl+I2
2FeCl2+Cl2=2FeCl3
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
若某溶液中含有Fe2+、Cl-和I-,要除去I-而不氧化Fe2+和Cl-,可以加入的试剂是 ( )
A.Cl2 B.KMnO4 C.FeCl3 D.HCl
氧化性:
KMnO4 > Cl2 >Fe3+>I2
C
教学过程
同一氧化剂与多种还原剂混合时,还原性强的先被氧化。
4、先后规律
同一还原剂与多种氧化剂混合时,氧化性强的先被还原。
应用:判断物质的稳定性和反应顺序。
铁粉先与AgNO3(即Ag+)反应
Fe粉
Cu(NO3)2
AgNO3
AgNO3
Fe
Zn
AgNO3优先与Zn反应
课堂练习
C
教学过程
活动二、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
1.基本原则
电子守恒原则
电荷守恒原则
质量守恒原则
标变价
列得失
等升降
标出变价元素的化合价
列出得失电子数
最小公倍数法配平使得失电子守恒
(确定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系数)
配系数
用原子守恒法配平其它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查守恒
检查原子、电荷是否守恒(离子方程式),并将短线改等号
2.配平步骤
教学过程
①标价态——标出变化的元素化合价
Cu+ HNO3 Cu(NO3)2+ NO + H2O
0 +5 +2 +2
②列得失——标出化合价的变化值(双线桥法)
Cu+ HNO3 Cu(NO3)2+ NO + H2O
0 +5 +2 +2
得3e-
失2e-
↑ 2e-
Cu :
+2
0
↓3e-
N :
+2
+5
×3
×2
教学过程
③求总数——求出得失电子的最小公倍数
Cu+ HNO3 Cu(NO3)2+ NO + H2O
0 +5 +2 +2
得3e-
失2e-
×3
×2
2和3的最小公倍数是6
教学过程
④配系数——确定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系数,
再根据质量守恒配平其他物质
Cu+ HNO3 Cu(NO3)2+ NO + H2O
0 +5 +2 +2
失2e-
×3
3 8 3 2 4
HNO3前面系数应为:变价的氮原子数+没有变价的氮原子数
得3e-
×2
⑤查守恒——最后利用O原子守恒来进行验证。
课堂练习
HCl(浓)+ MnO2 Cl2↑+ MnCl2+ H2O
KMnO4+ FeSO4+ H2SO4=== K2SO4+ MnSO4+ Fe2(SO4)3+ H2O
S+ KOH K2S+ K2SO3+ H2O
NO2 + H2O=== HNO3 + NO
Mg + HNO3=== Mg(NO3)2 + NH4NO3 + H2O
KNO3+ FeCl2 + HCl=== KCl + FeCl3+ NO↑+ H2O
1、配平下列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3
1
1
2
4
10
4
1
3
某元素化合部分变,含该元素的物质先配生成物。
3
1
4
3
1
1
2
4
1
1
1
2
2
10
8
1
2
5
8
3
6
2
1
3
FeS2 + O2 === Fe2O3 + SO2
4
11
2
8
课堂练习
2、请配平下列离子方程式。
(1) 在酸性条件下,K2Cr2O7与Fe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Cr2O72-+ ___Fe2++___ ______=____Cr3++___Fe3++___H2O,
(2) 在酸性条件下,SO2通入FeCl3溶液中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___Fe3++___SO2+___ _____=___Fe2++___SO42- +___ ___
1
6
14
H+
2
6
7
2
1
H2O
2
2
1
H+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