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一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无锡一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70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12-11 23:53: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江苏省无锡一中 2024-2025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1 小题,共 44 分。
1.关于物体的动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同一物体,动量越大,速度越大
B. ( 8 / )的动量小于(+6 / )的动量
C. 物体的动量发生变化,其动能一定发生变化
D.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动量不变
2.如图所示,在一条张紧的绳上挂7个摆,摆球质量均相同,先让 摆振动起来,则其余各摆也随之振动已
知 、 、 三摆的摆长相同,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7个摆的固有频率都相同 B. 振动稳定后7个摆的振动频率都相同
C. 摆的振幅最大 D. 、 摆离 摆最近,它们的振幅最大
3.如图所示,两个小球 , 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相向运动,它们的质量分别为 = 6 , = 3 ,速度
分别是 = 6 / (为正方向), = 6 / ,则它们发生正碰后,速度的可能值分别为( )
A. ′ = 4 / ,
′ = 2 / B. ′ = 4 / ,

= 15 /
C. ′ = 2 / ,

= 10 / D.

= 3 / ,

= 12 /
4.如图甲所示为光滑水平面上的弹簧振子,以平衡位置 为原点,在 , 之间做简谐运动,某时刻开始计
时,以向右为正方向,其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 随时间 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弹簧振子的振幅为10 B. 该振动系统的振动周期为2.5
C. = 0时,弹簧振子动能最大 D. = 1.5 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第 1 页,共 10 页
5.如图甲为手控可调节亮度的台灯,其内部电路可简化为如图乙所示的电路图。通过调节图乙所示电位器 0
接入电路的阻值,即可调节电源的输出功率。若电源电动势 = 10 ,内阻 = 2 ,灯泡电阻 = 8 (固定
不变),调节电位器 0即可改变台灯亮度,电位器 0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可在0 30 之间调节,则( )
图甲 图乙
A. 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为8 B. 灯泡 消耗的最大功率为2.5
C. 电位器 0的最大功率为8 D. 当 0 = 10 时,电源输出的功率最大
6.如图所示电路中,定值电阻 1和 2的阻值与电动机 的内阻 相等。闭合开关 ,电动机正常工作。则( )
A. 电阻 1上消耗的电功率等于电阻 2上消耗的电功率
B. 电阻 1两端的电压等于电动机两端的电压
C. 电流通过电阻 1做的功等于电流通过电动机做的功
D. 电流通过电阻 1产生的电热等于电流通过电动机产生的电热
7.一简谐横波沿 轴负方向传播, = 0时刻波形图如图甲所示, 、 、 是波上的三个质点,图乙是波上某
一点的振动图像,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图乙可以表示质点 的振动图像
B. 该波的传播速度大小为 = 16 /
第 2 页,共 10 页
C. 质点 在 = 1 时位于波谷
D. 质点 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 = 0.1sin ( )
8.如图,一列沿 轴传播的简谐横波在 = 0时刻的波形如图中实线所示,经过 = 0.5 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
该波的周期 大于0.5 ,图中 = 0.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波速大小一定为0.8 /
B. 若波沿 轴正方向传播,则周期为3
C. = 1.2 和 = 2.4 处的两质点在沿 轴方向上的最大距离为10
D. 在 = 0时刻若 点向下振动,则 = 1.2 处质点的振动方向也向下
9.如图所示,有一质量为 的小球,以速度 0滑上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带有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的滑块。
滑块的质量为3 ,小球在上升过程中始终未能冲出圆弧,重力加速度为 ,在小球运动过程中,( )
A. 小球和滑块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B. 小球在圆弧轨道最高点的速度大小为 0
3
3 2
C. 小球在圆弧轨道上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0
8

D. 小球离开圆弧轨道时圆弧轨道的速度大小为 0
3
10.在如图所示电路中,闭合开关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向上滑动时,六个理想电表的示数都发生了
变化,电表的示数分别用 和 ( = 1、2、3下同)表示,电表示数变化量的大小分别用 和 表示.下列
分析结论正确的是( )
第 3 页,共 10 页

A. 2、 3、 1示数均减小 B.
1、 2、 3的比值均不变
1 2 3

C. 3、 3的比值绝对值均变化 D. 1、 2的比值绝对值均不变
3 3 1 1
11.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小平板车 的质量为 ,以水平速度 0向右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与此同时,质量
为 的小物体 从车的右端以水平速度 0沿车的粗糙上表面向左运动。若物体与车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则在足够长的时间内( )
2 2
A. 若 > ,物体 相对地面向左的最大位移是 0
( + )
2
B. 若 < ,平板车 相对地面向右的最大位移是 0

C. 无论 与 的大小关系如何,摩擦力对平板车的冲量均为 0
2
D. 无论 与 的大小关系如何,摩擦力的作用时间均为 0
( + )
二、实验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8 分。
12.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研究小球在斜槽末端碰撞时动量是否守恒。
(1)下列关于本实验条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同一组实验中,入射小球必须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
B.入射小球的质量必须大于被碰小球的质量
C.斜槽部分必须光滑
第 4 页,共 10 页
D.轨道末端必须水平
(2)图甲中 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小球多次从斜槽上同一位置 由静止释放,
通过白纸和复写纸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 ,测出平抛射程 ,然后,把半径相同的被碰小球静置于轨
道的水平末端,仍将入射小球从斜槽上的位置 由静止释放,与被碰小球发生正碰,并多次重复该操作,确
定两小球平均落地点位置分别为 、 ,测出碰撞后的各自射程 、 ,则实验中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_________ 。
(3)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若满足关系式________(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则可以认为两球碰撞前后
的动量守恒。
(4)若采用图乙装置来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实验中小球平均落点位置分别为 ′、 ′、 ′、 ′与小球在斜
槽末端时球心的位置等高。关于此碰撞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若 1 = 1 + 2 ,则动量守恒
′ ′ ′ ′ ′ ′
1 1 B.若 = + 2 ,则动量守恒
′ ′ ′ ′ ′ ′

C.若 1 = 1 + 2 ,则机械能守恒
′ ′ ′ ′ ′ ′

D.若 1 = 1 + 2 ,则机械能守恒
′ ′ ′ ′ ′ ′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48 分。
13.质量为1.0 的小球从离地面5.0 高处自由下落至地面,与地面碰撞后反弹,小球反弹的最大高度为3.2 。
设小球与地面碰撞时间为0.1 ,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小球受到地面的平均冲力为多大?( 取10 / 2)
14.一列简谐横波,在 = 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质点振动的振幅为20 . 、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 1 和
5 ,波沿 轴负方向传播.已知 = 0.5 时, 点第一次出现波谷.试计算:
(1)这列波的传播速度多大;
(2)当 点第二次出现波峰时, 点通过的路程为多少.
第 5 页,共 10 页
15.如图所示,甲图中变阻器的滑片从一端滑到另一端的过程中,两电压表的读数随电流表读数的变化情况
如图乙中的 、 两直线所示。不考虑电表对电路的影响。
(1)电压表 1、 2的示数随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图象应分别为 图象中的哪一条直线?
(2)定值电阻 0、变阻器的总电阻 分别为多少?
(3)求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1
16.如图甲,一种模块组合式儿童玩具车由以下模块组成:质量 = 1 、半径 = 0.9 的光滑 圆弧轨道 、
4
分别为轨道的最高点和最低点;质量 = 1 ,长度 = 1 的小平板车,小车的上表面与 点等高,距地
面高度 = 0.2 ;质量 = 1 的物块(可视为质点)。玩具车有以下几种模式:模式一:轨道和平板车固定
连接在一起并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模式二:轨道和平板车连接在一起放在摩擦可以忽略的固定水平轨道上,
它们的连接端有感应开关,可以控制轨道和平板车的连接与否。 = 10 / 2,试求:
(1)在模式一的情况下,物块从圆弧的最高点静止释放,物块滑到轨道上的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2)在模式一的情况下,若物块与平板车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 0.2,物块仍从圆弧最高点 由静止释放,
求物块落地时距平板车右端的水平距离;
(3)若在平板车上表面涂上一种特殊材料(质量不计),其动摩擦因数 从左向右随距离均匀变化,如图乙所示,
在模式二的情况下,物块从圆弧最高点 由静止释放,运动过 端时触发感应开关,轨道和平板车连接解除,
求物块落地时距平板车右端的水平距离。(结果可用根式表示)
第 6 页,共 10 页
第 7 页,共 10 页
1.【答案】
2.【答案】
3.【答案】
4.【答案】
5.【答案】
6.【答案】
7.【答案】
8.【答案】
9.【答案】
10.【答案】
11.【答案】
12.【答案】(1)
(2)入射小球和被碰小球的质量 1 、 2
(3) 1 = 1 + 2
(4)
13.【答案】小球落地的速度
1 = √ 2 1 = √ 2 × 10 × 5 / = 10 /
小球落地弹起的速度
2 = √ 2 2 = √ 2 × 10 × 3.2 / = 8 /
以向上为正方向,弹起的过程由动量定理
( ) = 2 ( 1)
解得
= 190
14.【答案】解:(1)由图可知,波长 = 4 ,质点的起振方向竖直向上。
3
由 = 0.5 时, 点第一次出现波谷,可知, = 0.5 = + .解得, = 0.4 ,波速 = = 10 / 。
2 4

(2)波从 点传到 点用时, 1 = = 0.4 = 。
第 8 页,共 10 页
5
点从开始振动到第二次出现波峰用时, 2 = 。 4
9
点振动的总时间为: = 1 + 2 = 。 4
9
则 通过的路程为 = × 4 × 20 = 180 。
4
答:(1)这列波的传播速度为10 / 。
(2)当 点第二次出现波峰时, 点通过的路程为180 。
15.【答案】解:(1)当变阻器的滑动片向左移动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电路中电流增大,定值电
阻 0的电压增大,即电压表 1示数增大;路端电压减小,即电压表 2示数减小。由图分析可得 1对应 、 2
对应 ;
6 1.5
(2)由题意得: 1 = 0,则 0 =
1 = = 3
2 0.5
当滑动变阻器取最大值时,电流最小 = 0.5 ,
而 = = 7.5 1.5 = 6
6所以 max = = = 12 ; min 0.5
2 6 7.5(3)因为 2 = ,则内阻 = | | = | | = 1 2 0.5
所以 = 2 + = 7.5 + 0.5 × 1 = 8 。
16.【答案】(1)在模式一的情况下,物块从圆弧的最高点静止释放,物块滑到轨道上的 点时,由动能定理

1
= 2
2
在 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2
=
代入数据求得
= 30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物块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 = = 30
(2)在模式一的情况下,物块从圆弧的最高点静止释放,物块到达平板车右端时,由动能定理有
1
= 2
2
物块从小车右端点水平飞出,做平抛运动,物块落地时距平板车右端的水平距离为
第 9 页,共 10 页
=

1 1
= 2 =
2 5
联立,代入数据求得
√ 14
=
5
(3)在模式二的情况下,物块从圆弧最高点 由静止释放,运动过 端时,物块,轨道及小车系统水平方向动
量守恒,则有
′ = 2 1
由能量守恒定律有
1 1
= ′2 + 2 2 2 2 1
联立代入数据求得
′ = 2√ 3 / , 1 = √ 3 /
此时触发感应开关,轨道和平板车连接解除,物块滑上平板小车,当滑到小车最右端时,小车及物块根据
动量守恒定律有
′ 1 = ′′ 2
根据功能关系有
1 1 1 1
= ( ′′
2 + 22 ) ( ′
2 + 2)
2 2 2 2 1
又因为
( 1 + 2 ) = 2
联立以上式子,代入数据求得
(√ 11+√ 3) (√ 11 √ 3)
′′ = / , 2 = / 2 2
此时,物块从小车右端水平抛出,落地时距离小车右端的水平距离为
√ 11
′ = ( ′′ + 2) = 5
第 10 页,共 10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