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重难点检测卷-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期末重难点检测卷-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49.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12-12 06:21: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重难点检测卷-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针走1小格,秒针走一圈。B.妈妈做晚餐大约用了20秒。 C.180秒=18分。
2.学校合唱队有6名男生,30名女生,30÷6=5表示( )。
A.男生人数是女生的5倍 B.女生人数是男生的6倍 C.女生人数是男生的5倍
3.在一个边长为6米的正方形的一角剪去一个边长为1米的小正方形,原正方形的周长( )。
A.变小了 B.不变 C.变大了
4.下面各数最接近350的是( )。
A.401 B.342 C.351
5.“洛阳牡丹甲天下”,来洛阳旅游的游客总喜欢买一些牡丹饼做为纪念,大张超市一盒牡丹饼8元,周末一共卖了212盒。图中的“96”表示( )。
A.买10盒的钱 B.买12盒的钱 C.买2盒的钱
二、填空题
6.涂色部分是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7.用2、3、5这三个数组成的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的差是( )。
8.600米+400米=( )千米 1吨-50千克=( )千克
4厘米+6毫米=( )毫米 85秒=( )分( )秒
9.同学们用12个边长都是1分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有( )种不同的拼法,拼出来的图形周长最短的是( )。
10.一个长方形的长为10厘米,宽为7厘米,在这个长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11.小丽比妈妈小30岁,妈妈今年的岁数正好是小丽的4倍。妈妈今年( )岁。
12.计算3□□×4时,小飞把第一个乘数十位上的6看成9,算出的结果比正确的大了( )。
13.为开展阅读、写字、写作、演讲、竞赛和社团活动等“六项关键”工作,提升同学们的综合素质,学校组织三(2)班同学参加口算、作文竞赛人数如图,参加这两项竞赛活动一共有( )人。
三、判断题
14.全班共45人,其中男生22人,这两个数量的关系可用表示。( )
15.一根2分米长的绳子,对折再对折后,每段绳子长5厘米。( )
16.369+154的结果比500小。( )
17.把一块蛋糕分成4小块,其中的3块就是。( )
18.如果两个数的乘积末尾有0,这两个因数末尾一定有0。( )
19.如图,一个长方形被分成了甲、乙两部分,甲的周长大于乙的周长。( )
四、计算题
20.直接写出得数。
21×4= 0×430= 1500×6= 2000×4=
60×8= 25×3= 800×5= 129×3≈
21.用竖式计算。


22.计算图形的周长。(单位:厘米)
五、作图题
23.画一条比4厘米多2毫米的线段。
六、解答题
24.为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实验小学新进了一批国学类书籍。《诗经》有287本,《论语》比《诗经》多96本,《论语》和《诗经》一共进了多少本?
25.学校举行运动会,每个班级要走方阵进行开幕式展演活动,三年级(1)班有6面红旗和49面黄旗,要组成一个旗帜方阵,黄旗的数量必须是红旗的7倍。如果黄旗的数量不变,要增加或减少多少面红旗?如果红旗的数量不变,要增加或减少多少面黄旗?
26.一列动车从甲地开往乙地,上午8:00出发,上午11:00到达。
(1)甲地距乙地多少千米?
(2)爸爸和同事一共4人从甲地到乙地去出差,往返车票共需要多少元?
27.秋天到了,苹果丰收了。红红家收获了870千克苹果,第一天卖出了245千克,如果剩下的苹果每天卖出215千克,那么3天能卖完吗?
28.有这样一张长方形纸。
(1)这张长方形纸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2)从这张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A C B C B
1.A
【分析】本题考查钟面上指针的认识和对时间单位的运用和换算,需熟练掌握。钟面上,时针走一大格,经过了1小时。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走一大格是5秒,走一圈是60秒,也是1分,分针正好走1小格。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走一大格是5分,走一圈是60分,也是1小时。1小时=60分,1分=60秒。逐项分析判断。
【详解】A.分针走1小格,秒针走一圈。说法正确;
B.妈妈做晚餐大约用了20分。原题说用了20秒,时间太短,平时洗菜都要约60秒。说法错误;
C.180秒=3分钟,原题错误。
故答案为:A
2.C
【分析】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30是女生的人数,6是男生的人数,用30÷6求的是女生的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倍,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30÷6=5表示的是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5倍。
故答案为:C
3.B
【分析】根据题意可画出如下图形,可通过平移的方法对减去前、后两个图形的周长进行比较即可。
【详解】通过平移可知,在一个边长为6米的正方形的一角剪去一个边长为1米的小正方形后的周长等于原正方形的周长。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利用平移的方法比较两个图形的周长的大小,应熟练掌握。
4.C
【分析】要求下列数最接近350的,就用这个数和350作差,差最小的那个数最接近350,据此逐项判断。
【详解】A.401-350=51;
B.350-342=8;
C.351-350=1;
51>8>1
所以最接近350的是351。
故答案为:C
5.B
【分析】从竖式中可以看出:96是212中的“12”与8相乘的结果,即表示12盒乘每盒8元得到96元,所以96表示买12盒的钱。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图中的“96”表示买12盒的钱。
故答案为:B
6.;;;
【分析】根据对分数的初步认识可知,分母表示平均分的总份数,分子表示涂色的份数;
(1)将整个图形平均分为6份,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1份,用分数表示即;
(2)将整个图形平均分为8份,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4份,用分数表示即;
(3)将整个图形平均分为4份,通过旋转外圈涂色部分的位置,可得出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2份,用分数表示即;
(4)将整个图形平均分为9份,涂色部分的两个小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小正方形,则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2份,用分数表示即。
【详解】根据解析填空如下:
7.297
【分析】要想组成的数最大,就把这三个数字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从高位到低位排下来;要想组成的数最小,就把这三个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从高位到低位排下来,据此写出最大的三位数和最小的三位数,再相减即可解答。
【详解】用2、3、5这三个数组成的最大的三位数是532,组成的最小的三位数是235。
532-235=297
用2、3、5这三个数组成的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的差是297。
8. 1 950 46 1 25
【分析】根据米和千米的换算可知,1000米=1千米,据此换算即可;
由吨与千克的换算可知,1吨=1000千克,据此解答即可;
1厘米=10毫米,则原式化为40毫米+6毫米,据此计算即可;
1分=60秒,则85秒=60秒+25秒,据此换算并计算即可。
【详解】因为1000米=1千米,则600米+400米=1000米=1千米;
1吨=1000千克,1吨-50千克=1000千克-50千克=950千克;
1厘米=10毫米,4厘米+6毫米=40毫米+6毫米=46毫米;
1分=60秒,则85秒=60秒+25秒=1分25秒。
9. 三/3 14分米/14dm
【分析】长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根据题意将所有情况画出来,第一种单行排列;第二种两行排列,第三种三行排列,再进行相关的周长计算,从中求出最长的周长即可
【详解】
第一种:
(12+1)×2
=13×2
=26(分米)
周长为26分米。
第二种:
(6+2)×2
=8×2
=16(分米)
周长为16分米。
第三种:
(4+3)×2
=7×2
=14(分米)
周长为14分米。
26>16>14,
有三种不同的拼法,拼出来的图形周长最短的是14分米。
10.28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在这个长方形中所画最大正方形的边长等于长方形的宽,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把数据分别代入公式解答。
【详解】7×4=28(厘米)
所以,这个正方形的周长为28厘米。
11.40
【分析】妈妈今年的岁数正好是小丽的4倍,则妈妈比小丽大4-1=3倍,用年龄差除以倍数差就是小丽的年龄,进而求出妈妈的年龄。
【详解】30÷(4-1)
=30÷3
=10(岁)
10+30=40(岁)
【点睛】解答本题根据差倍公式进行求解:两数差÷倍数差=较小数。
12.120
【分析】根据题意,把第一个因数6在十位上,把6个十看成了9个十,9个十比6个十多3个十,也就是多4个30是120;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90-60)×4
=30×4
=120
则算出的结果比正确的大了120。
【点睛】根据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
13.35
【分析】用参加口算的人数加上参加作文竞赛的人数,再减去既参加口算又参加作文竞赛的人数,即为总人数,据此作答。
【详解】23+18-6
=41-6
=35(人)
所以参加这两项竞赛活动一共有35人。
14.×
【分析】全班共45人,其中男生22人,全班人数里面包含了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所以两者是包含关系,据此解答。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男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一部分,剩下的是女生人数,不存在既是男生又是女生的人,故这两个数量的关系不可用表示。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集合问题的实际运用,再解答有关包含问题时,我们常常利用圆圈图(韦恩图)来帮助分析思考。
15.√
【分析】熟练掌握利用份数关系解决简单的分数应用题,关键是确定整体“1”,根据基本数量关系解答即可。对折一次将这根绳子平均分成2份,对折两次将这根绳子平均分成4份,把这个绳子的长度看作整体“1”,求每段的长度也就是求这根绳子的,2分米=20厘米,每段绳子的长度是20÷4厘米。
【详解】2分米=20厘米
20÷4=5(厘米)
所以,一根2分米长的绳子,对折再对折后,每段绳子长5厘米。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6.×
【分析】首先根据整数加法的计算法则,求出该算式的结果,然后与500进行比较即可。
【详解】369+154=523
523>500
因此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7.×
【分析】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4小块,其中3块就是。但这个蛋糕不一定被平均分成4小块,所以其中3块不一定是。据此判断。
【详解】因为题目中没有明确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4小块,所以其中的3块不一定就是。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8.×
【分析】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则: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由题意得,两个数的乘积末尾有0,可以举例子来说明。如两个乘数分别是25和4或125和8,然后计算出它们计算的结果即可。
【详解】25×4=100,125×8=1000,它们的乘积末尾都有0,而这几个因数的末尾并没有0。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9.×
【分析】周长是围成图形的所有线段的长度和。由图意可知:围成甲和乙的分别是正方形的两条边长和公共曲线边长,则它们的周长相等;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因为甲的周长=正方形的两条边长+公共曲线边长,
乙的周长=正方形的两条边长+公共曲线边长,
所以甲的周长=乙的周长,原题的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周长的定义,注意中间的线虽然是曲线,但计算周长时也要算入。
20.84;0;9000;8000
480;75;4000;390
【解析】略
21.810;440;551
419;762;3240
【分析】三位数乘一位数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三位数的每一位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就在那一位的下面写上相应的积;整数加法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整数减法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
【详解】540+270=810 800-360=440 362+189=551

906-487=419 127×6=762 405×8=3240

22.52厘米
【分析】通过观察图形可知,这个图形的周长比长13厘米,宽9厘米的长方形的周长多2个4厘米,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详解】(13+9)×2+4×2
=22×2+8
=44+8
=52(厘米)
23.见详解
【分析】先用4厘米加上2毫米,求出所画线段的长度是4厘米2毫米。在直尺的0刻度线点上一个点,在4厘米2毫米刻度线点上一个点,过这两个点画一条线段即可。
【详解】
24.670本
【分析】根据题意,可先用 《诗经》的本数287本加上《论语》比《诗经》多的本数96本,得到《论语》的本数;再加上《诗经》的本数,即得到一共的本数;再根据两三位数连加的运算顺序,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据此解答。
【详解】287+96+287
=383+287
=670(本)
答:《论语》和《诗经》一共进了670本。
25.增加1面红旗;减少7面黄旗
【分析】如果黄旗数量不变,黄旗的数量必须是红旗的7倍,则用黄旗的数量除以7,求出红旗的数量为49÷7=7(面),再和原来红旗的数量相减求差即可;
如果红旗数量不变,黄旗的数量必须是红旗的7倍,则用红旗的数量乘7,求出黄旗的数量为6×7=42(面),再和原来黄旗的数量相减求差即可;据此解答。
【详解】49÷7-6
=7-6
=1(面)
49-6×7
=49-42
=7(面)
答:如果黄旗的数量不变,要增加1面红旗,如果红旗的数量不变,要减少7面黄旗。
26.(1)495千米
(2)1664元
【分析】(1)先用到达时间减去出发时间计算出动车行驶的时间长,然后用动车行驶的时间长乘动车每小时行驶的路程即可,依此计算。
(2)先用一张动车票的价钱乘4计算出单程需要车票的总价钱,然后用单程需要车票的总价钱乘2即可,依此计算。
【详解】(1)11时-8时=3小时
165×3=495(千米)
答:甲地距乙地495千米。
(2)208×4=832(元)
832×2=1664(元)
答:往返车票共需要1664元。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经济问题和普通行程问题的计算,熟练掌握三位数与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7.能卖完
【分析】根据题意,红红家共收获了870千克苹果,第一天卖出了245千克,先用减法计算出剩下多少千克,而剩下的苹果每天卖出215千克,要求3天能卖完,再用乘法计算出每天卖215千克,3天可以卖出多少千克,再和剩下的数量进行比较,看是否可以卖完,据此解答。
【详解】(千克)
(千克)
645千克>625千克
答:3天能卖完。
28.(1)40厘米
(2)20厘米
【分析】(1)一张长方形纸,宽5厘米,长是宽的3倍,用5×3=15厘米,求出长方形的长,再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C=(a+b)×2,代入数据解答即可。
(2)从这张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只能是5厘米;再根据正方形的周长公式:C=4a,即可解答。
【详解】(1)长:5×3=15(厘米)
(15+5)×2
=20×2
=40(厘米)
答:这张长方形纸的周长是40厘米。
(2)5×4=20(厘米)
答:正方形的周长是20厘米。
【点睛】此题考查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公式的实际应用,注意要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只能以长方形短边的长度作为正方形边的长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