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生物的进化(第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节生物的进化(第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G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12-12 10:24:52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四川省成都东部新区
贾家初级中学
张玉清
第2节 生物的进化(第2课时)
1.通过对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学说的学习,了解生物进化的原因和生物适应性形成的原因。
2.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学生观看视频 自然选择 ,并思考:达尔文是怎样提出科学的进化理论的
一、达尔文的环球航行和考察
达尔文
贝格尔号舰在航行
航行路线
提问:达尔文是怎样提出科学的进化理论的
1.从小热爱自然,喜欢观察并不断提出问题。
2.科学考察,发现许多与“上帝造物论”不一致的问题。
达尔文观察搜集动植物和地质方面大量材料,归纳整理综合分析形成生物进化概念。
1859出版《物种起源》
达尔文的研究是由我们司空见惯的生物变异现象入手的,从人工选择形成新品种的过程得到了启发。
我们从下面的原鸡的进化中能得到什么启发呢?
几个品种的鸡与原鸡相比,它们分别有何不同?
这些品种的鸡是怎样产生的?
(肉用)
(卵用)
(观赏用)
(药用)
(卵、肉兼用)
二、人工选择
家养原鸡,产生不同变异
有些变异得到遗传积累
根据人们的需要和爱好,进行选育
逐代定向选择,培育出不同新品种
人工选择
人工选择
根据人类的需求和爱好,经过不断的选择形成生物新品种的过程。
你能说出生活中用人工选择的方法培育成的植物和动物品种吗?
岩鸽
归巢性强,飞翔持久
羽色悦目,体态新奇
营养丰富,繁殖力强
观赏鸽
肉食鸽
信鸽
家鸽品种的选育过程
人工选择能培育出不同品种的金鱼
通过人工选择可以使生物进化产生新品种。那么自然界形形色色的生物,又是怎样进化的呢?
观察思考
绿叶上的蛙
枯叶上的蛙
是枯叶吗?
达尔文由人工选择的许多实例联想到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生物,它们在进化过程中,起选择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案例分析:
  英国桦尺蛾的事例
活动:捕食桦尺蛾的游戏
由于黑烟的污染,浅色桦尺蛾停息在灰黑色的树干上,目标显著,易被鸟类发现而不易生存;
深色桦尺蛾停息在灰黑色的树干上,体色与环境比较一致,不易被鸟类发现而生存下来;这样经过一代代选择,所以在工业污染区的深色桦尺蛾占多数。
两种体色的桦尺蛾数量的变化主要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为什么深色桦尺蛾的数量能一代代增多
想一想
自然因素
煤烟污染、天敌
内在基础
遗传和变异
三、自然选择
生物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在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
自然选择学说
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
过度繁殖
生存斗争
遗传变异
适者生存
(提供选择材料,是进化条件)
(是生物进化的手段、途径和动力)
(进化的内在因素)
(环境的选择是进化的外在因素)
(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建议活动:模拟自然选择(课后完成)
材料用具:
用四种不同形状的工具,模拟“豆豆鸟”不同的喙。
培养皿中的豆豆模拟自然界中的食物;毛巾模拟豆豆鸟的嗉囊。
方法步骤:
1.假设每种亲代的“豆豆鸟”在生存中必须取得20个豆豆才有可能繁殖后代。
2. 在规定时间,用“喙”将培养皿中的豆豆依次放入自己面前的毛巾上。
思考:
1.生存下来的个体最多的是哪一种“豆豆鸟”?
2.如果再繁殖下去,且都存活的话,数量是多少?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3.为什么有些种类“豆豆鸟”没机会繁殖
被淘汰?
4.如果食物足够多,它们会被淘汰吗?
5.每种鸟喙的特点 会有差异?
6.是什么因素决定了哪种“豆豆鸟”占优势,哪种逐渐被淘汰?
7.如果豆豆变小了,且变得分散了,情况会是怎样?这说明环境在生物的进化中起了什么作用? 
1. 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在1859年发表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
的生物进化理论的巨著是( )
A.《人口论》 B.《在贝格尔舰上的旅行》
C.《物种起源》 D.《昆虫记》
2. 20世纪60年代,用DDT杀虫效果很好,但到了80年代,杀虫效
果却显著下降,原因是( )
A.害虫体表由于长期沾染DDT而形成了抗DDT的保护膜
B.长期使用DDT,导致害虫体内产生了抗DDT的抗体
C.80年代 DDT生产水平下降,品质下降
D.自然选择作用使害虫种群中抗DDT的比例增大
C
D
反馈练习
3.19世纪中叶,生活在英格兰曼彻斯特的桦尺蛾大多是浅灰色的,但一百年后,曼彻斯特变成了一个工业城市,而此时生活在此地的桦尺蛾大多数是深黑色的。桦尺蛾的这种变化是( )
A.人工选择的结果
B.自然选择的结果
C.工业粉尘染黑的结果
D.桦尺蛾只产生深色变异的结果
B
4.青霉素刚制造出来时,能杀死多种致病细菌,是人们治病的良药.但由于人们滥用青霉素,使得有些细菌不再受青霉素的影响了。对这种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
A.细菌的适应能力特别强
B.青霉素的药效很不稳定
C.能抵抗青霉素的细菌存活下来,且大量繁殖
D.青霉素使细菌发生变异,细菌产生了抗药性
C
5.自然选择:生物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在生存竞争中, 生存, 被淘汰的过程 ;选择结果是 。
6. 是自然选择的基础和内因; 是自然选择的前提; 是自然选择的手段和过程,也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7.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生物的 和多样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作用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8. 是生物进化论的核心内容。
适者
不适者
适者生存
自然选择学说
环境的定向选择
适应性
过度繁殖
生存斗争
反馈练习
遗传和变异
小结:这节课我学会了什么
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出思维导图
一、人工选择
根据人们的需要和爱好
二、自然选择学说
自然选择学说内容:过度繁殖(条件)
生存斗争(手段、途径、动力)
遗传变异(内在基础)
适者生存(结果)
思维导图生命的起源(第2课时)
四川省成都东部新区贾家初级中学
教学目标
通过对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学说的学习,了解生物进化的原因和生物适应性形成的原因。
2.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达尔文提出自然选择说的过程和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达尔文提出自然选择说的过程和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教学方法
读书指导法、讲解法
教学用具
1.各种生物进化的相关资料(图片、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 自然选择 。
合作探究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合理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
(一)达尔文的环球航行和考察
提问:达尔文是怎样提出科学的进化理论的
(1)从小热爱自然,喜欢观察并不断提出问题。
(2)科学考察,发现许多与“上帝造物论”不一致的问题。
(二)人工选择
1.问:几个品种的鸡与原鸡相比,它们分别有何不同?
2.什么是人工选择
请学生例举说出生活中用人工选择的方法培育成的植物和动物品种
教师补充例举家鸽、菊花品种的选育过程
自然选择理论: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3.自然界的生物又是如何进化的呢
引出自然界中的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如保护色、拟态等。
案例分析:英国桦尺蛾的事例
(三)自然选择
1.播放视频 自然选择学说 ,学生思考自然选择的内容包括哪些
2.请学生回答,内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课后活动:模拟自然选择
三、小结
1.这节课我学会了什么 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出思维导图
2.板书
第2节 生物的进化(第2课时)
一、人工选择
根据人们的需要和爱好
二、自然选择学说
自然选择学说内容:过度繁殖(条件)
生存斗争(手段、途径、动力)
遗传变异(内在基础)
适者生存(结果)
四、作业
1.多媒体展示:反馈练习。
2.课后思考与练习。
3.练习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