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大附中高一(上)第二次月考
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40分。
1.赵凯华教授说过“加速度是人类认识史上最难建立的概念之一,也是每个初学物理的人最不易真正掌握的概念”。所以对加速度的认识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越大,加速度越大
B. 加速度是矢量,方向一定与速度方向相同
C. 加速度变大,则速度也一定是在变大
D. 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2.如图所示的位移时间图像和速度时间图像中给出了四条图线,甲、乙、丙、丁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出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内,甲车做加速运动,乙车做减速运动
B. 内,丙、丁两车一定存在加速度相等的时刻
C. 时刻乙车在前,甲车在后
D. 时刻丁车在前,丙车在后
3.精确测量不同地区重力加速度值的大小有助于了解地球内部结构,近年来测值的一种方法叫“对称自由下落法”。具体做法:将真空长直管沿竖直方向放置,自其中点竖直向上抛出小球,小球又落回原处的时间为,在小球运动过程中经过比点高的点,小球离开点至又回到点所用的时间为,测得、和,可求得等于( )
A. B. C. D.
4.如图甲,起重船“振浮号”将一个质量为吨的巨型圆钢筒吊在空中,特制起吊绳通过液压机械抓手连接钢筒,每根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如图乙所示,每根绳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图乙中仅画出两根起吊绳,则至少需要多少根绳子才能成功起吊( )
A. 根 B. 根 C. 根 D. 根
5.如图所示,两楔形物体,叠放在一起保持静止,的上端与一竖直细线连接,细线的另一端固定在天花板的点,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能受四个力的作用
B. 可能受两个力的作用
C. 受到的摩擦力可能沿、接触面斜向下
D. 地面对的支持力可能小于和的总重力
6.如图所示,质量的物体静止在地面上,用轻绳通过光滑、轻质定滑轮与质量的小球连接在一起,初始时刻滑轮与间的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小球刚好位于竖直方向,现在用一水平向左的力缓慢拉动小球,直到物块刚要在地面上滑动。已知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此过程中受到的力最大值为
B. 即将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C. 小球与滑轮间的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最大为
D. 即将滑动时,轴对滑轮的作用力大小为
7.如图所示,一轻弹簧一端套在固定的光滑水平轴上,另一端固定在质量为的小球上,在点的正上方有一光滑定滑轮,细绳通过滑轮与小球连接,在细绳的另一端用适当大小的力拉住,使小球处于静止状态。若缓慢拉动细线始终保持小球平衡直到小球刚到滑轮的正下方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细绳的拉力大小不变 B. 细绳的拉力大小逐渐变小
C. 弹簧形变量不变 D. 弹簧形变量逐渐变大
8.如图所示,四个通过绳子连接起来的大灯笼被吹起来处于静止状态,悬挂最上面灯笼的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灯笼序号自上往下依次标记为、、、,灯笼质量均为,每个灯笼所受的风力大小相等,方向水平向右,重力加速度大小为,则( )
A. 每根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相等
B. 若增加悬挂灯笼绳子的长度,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变小
C. 若再挂上一个同样的灯笼,最上面灯笼的绳子与竖直方向夹角变小
D. 若再挂上一个同样的灯笼,最上面灯笼的绳子与竖直方向夹角不变
9.如图甲所示,在倾角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上,以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时刻,将一质量的物体轻放在斜面上,同时施加如图乙所示的平行于斜面方向的力。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其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可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已知,,取重力加速度。则图中可能正确反映物体受到的摩擦力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10.两无人机、进行“空中停车”测试即减速直至停在空中。它们沿同一直线同向飞行。时刻,以速度、加速度大小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此时在的后方距离为处,以速度、加速度大小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为了避免和前方的相撞,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时,、的速度相等
B. 测试过程中、的最大距离为
C. 若不减速则末追上
D. 若时,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为了避免和前方的相撞,的加速度大小至少为
二、综合题:共60分。
11.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离地高度释放重物,其操作步骤如下,下述步骤中有错误的是______。
A.按照图示的装置安装实验器材
B.先释放纸带再闭合开关接通电源,打出一条纸带
C.多次正确进行实验,选择点迹最清晰的纸带
D.逐差法计算重力加速度时,每隔四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
在做“研究小车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每隔四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为,且,,,,,实验所用电源频率为。
相邻两个计数点间所对应的时间间隔 ______,计数点和计数点之间的距离 ______;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______,打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 ______;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如果当时电源的频率是,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2.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已知两根直杆在同一竖直面上,杆竖直,杆倾斜,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两端分别固定在杆上、两点,轻绳穿过光滑的轻质动滑轮,动滑轮下端连接物块,在轻绳的左端连接力传感器力传感器的重力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为。实验步骤如下:
用天平测出物块的质量;
测出轻绳的长度,、两点间的水平距离;
改变物块的质量,记录力传感器相应的示数。
要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力传感器的示数与物块的质量满足关系式______用题中给出的物理量表示。
若轻绳的端不动,将端沿杆稍微向上移动,力传感器的示数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某同学改变物块的质量,作的图像,如图乙,图像的斜率为,但是他忘记了记录间距的大小,利用图乙和已知物理量求出为______已知。
13.如图甲所示,银行取款机房装有单边自动感应门,其中有一扇玻璃门与墙体固定,另一扇是可动玻璃门。当人进入了感应区时,可动玻璃门将自动开启,反之将自动关闭,图乙为感应门的俯视图。当某人一直在感应区内时,可动玻璃门先匀加速运动了,用时,而后立即匀减速运动了恰好停下。求可动玻璃门:
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大小;
开启全程运动的总时间。
14.如图所示,两根直木棍和相互平行,斜靠在竖直墙壁上固定不动。一个半径、质量的水泥圆筒从木棍的上部恰好能匀速滑下,已知两木棍间距,与水平面的夹角。取。求:
每根直木棍对水泥圆筒的摩擦力;
水泥圆筒与直木棍的动摩擦因数。
15.如图所示,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斜面倾角为,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轻绳一端通过两个滑轮与物块相连,另一端固定于天花板上,不计轻绳与滑轮的摩擦及滑轮的质量。已知物块的质量为,连接物块的轻绳与斜面平行,挂上物块后,滑轮两边轻绳的夹角为,物块、都保持静止,重力加速度为,假定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已知:,,,。
若挂上物块后,物块恰好不受摩擦力作用,求轻绳的拉力的大小;
若物块的质量为,求物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为保持物块处于静止状态,求物块的质量范围。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偏大
12. 变大
13.解:依题意,可动玻璃门加速过程中
解得
依题意,可动玻璃门加速过程中,最大速度大小为
依题意,可动玻璃门减速过程中
解得减速时间为
全程的总时间为
答: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大小为;
开启全程运动的总时间为。
14.解:从右侧视角分析,在沿斜坡方向根据平衡条件有
解得
,方向沿木棍向上;
由底部沿木棍向上看,水泥圆筒受力关系如图所示
根据几何知识有
解得
根据平衡条件有
解得
所以动摩擦因数为
解得
。
答:每根直木棍对水泥圆筒的摩擦力为,方向沿木棍向上;
水泥圆筒与直木棍的动摩擦因数为。
15.解:由滑轮相连轻绳的拉力处处相等,对物块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恰好不受摩擦力作用有:
沿斜面方向:
解得:;
对物块受力分析,设轻绳对物块的拉力为,则由平衡条件有:
已知,解得:
再对物块 受力分析,因为,有下滑趋势,故受到的静摩擦力沿斜面向上,
则由平衡条件有:
解得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为:;
物块刚好要沿斜面向上滑时,物块的质量最大
此时轻绳拉力为:
对受力分析有:
解得物块的最大质量为:
物块刚好要沿斜面向下滑时,物块的质量最小
对受力分析有:
解得物块的最小质量为:
所以,物块的质量范围为:。
答:若挂上物块后,物块恰好不受摩擦力作用,轻绳的拉力的大小为;
物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为、方向沿斜面向上;
为保持物块处于静止状态,物块的质量范围为。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