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晋江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第8课 小狗包弟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晋江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第8课 小狗包弟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4-02 07:35: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狗包弟》教案
晋江市第一中学 李嘉慧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提高阅读与筛选文章信息的能力
2.领会作者情感及写作意图。
二、过程与方法
1.批注法,圈点勾画信息要点,分析文本。
2.小组合作探究,分析作者写作意图。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理解作家写作本文的意图。
【核心概念】
悲剧
(课前预习)小狗的悲剧是什么?
一、初读文章,作者写小狗包弟是要表达何种感情?
明确: 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二、阅读文章,筛选信息,作者怀念包弟什么?
明确:(2——6段)讨喜、忠诚。
与我们感情深厚
三、作者为何要对包弟表示歉意?
既然“我”如此喜欢小狗包弟,又为什么将它送去医院做实验了?
明确: 为了要保全自己。(自私冷漠)
(课内探究)“我”的悲剧是什么?
四、是什么让“我”终于决定将小狗送走?(圈点勾画——分析)
环境 我的心情及态度
1、红卫兵开始上街“抄四旧”2、附近小孩时常打门大喊大嚷,说要杀小狗 胆战心惊
暗暗流泪(但不愿意)
3、红卫兵抄家,拿着东西进进出出,一些人在大声叱骂,有人摔破坛坛罐罐 十几天睡不好觉这一夜想得更多最终决定送走包弟
4、附近小孩几次打门捉小狗
紧张恐怖 自私冷漠
社会环境的逼迫最终让“我”决定将小狗送走,社会环境逼使我们变成了自私冷漠的人。
(相关链接)
链接材料一:
“文革”的全称是“无产阶级文化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革命”,破四旧,就是要批判清理旧文化、旧思想、旧风俗和旧习惯,简单说就是批判封(封建)资(资本主义)修(苏联修正主义)的文化。一方面是批判封资修文化的本身,一方面也就是要批判与改造有封资修文化的代理人物。
链接材料二:
  凡是和外国是有联系的,都被锁定为里通 ( http: / / www.21cnjy.com )外国。不少学者热情归国,却遭到了不幸。其中一位教授曾在日本留学,工宣队发现一张他在日本时和日本友人的照片,就被扣上里通外国的帽子,被诬为“大叛徒、大汉奸、日本特务”。
链接材料三:
1967年4月10日,清华大学召开 ( http: / / www.21cnjy.com )30万人的批斗王光美大会。是日清晨,清华大学红卫兵驱车入中南海把王光美押到清华园主楼七层的一间会议室里。王光美一进来,数十名红卫兵高声朗读毛主席语录,并伴以一阵阵高声质问。因为王光美陪同刘少奇访问印度尼西亚时穿过旗袍,戴过项练,被定为“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红卫兵强迫王光美穿上显然瘦得不能穿的旗袍,套上用乒乓球特制成的一串“项练”在批斗会上亮相。当王光美被押上会场时人群哗然。从北京各处赶来参加大会的人争相拥看王光美。批斗会结束后,“红代会清华大学井冈山兵团”的《井冈山》小报出了专刊,登载了一篇《三审王光美》的文章。
五、人性的悲剧是什么?
阅读全文,请大家思考,在这种社会环境之下,只有我这样自私冷漠吗,其他人呢?(圈点勾画——分析)
我周围的人 孩子们 劝我把包弟送走
妻子 同我一起决定把包弟送到医院去
其他人 这时节没有人愿意接受这样的礼物
艺术家与狗的故事 认识的人看到半死不活的他,都掉开头去
自私冷漠,具有普遍性——人性因社会环境而扭曲
六、如何化解人性的悲剧
(探究写作意图)既然是社会造成的人性自私冷漠,为何作者还要歉疚与煎熬?
(1)当作者真的将小狗送走之后,心情如何?
轻松 以为“甩掉了包袱”(不被小狗连累)
沉重(歉疚) 不曾甩掉什么(依然任人宰割)不能保护小狗而羞耻
矛盾 一方面责备自己,另一方面又想要保全自己(善与恶不断冲突)
(2)文革结束了,为什么作者的心依然煎熬?
文革前 文革后
草坪、葡萄架、竹篱笆、好几株花 衰草、无缝的砖墙、垃圾、大化粪池、不开花的树
(美好、诗意) (清冷、隔阂、衰败)
人性自私,人情冷漠
(3)如何才能摆脱这种煎熬?
明确:健康的社会滋养人性,病态的社会扭曲人性。
(4)合作探究:所以,作者写下这篇对小狗包弟致歉的文章到底有何意义。
明确:呼吁健康的社会和人性复苏。
总结反思。——说真话,会反思
说真话,方能清偿自己心灵的欠债。
会反思,方能给社会以借鉴,不再重蹈覆辙。
六、结束总结
现在那一切都已经过去,正在过去,或者就要过去。这次我在北京看见不少朋友,坐下来,我们不谈空洞的大好形势,我们谈缺点,谈弊病,谈前途,没有人害怕小报告,没有人害怕批斗会。大家都把心掏出来,我们又能够看见彼此的心了。
——巴金《说真话》
课后迁移
纵向关联阅读:巴金《随想录·小骗子》(文革小事的反思)
横向关联阅读:李碧华《霸王别姬》(人性善恶一念之间)
八、教学反思
本课在教学过程中落实了圈点勾画的批注阅读方法,同时对课文内容有比较深入的解读,但是对于高一学生而言,有些问题事实上是可以自行解决的,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应当放在最后对于作者意图的探究上面,对于这个问题的解读才有可能引导学生明白巴金为何是中国“二十世纪的良心”,也才可能真正明白忏悔和反省是解救人性的唯一办法。目标应当高远,而不拘泥于对文本本身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