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备人 陆丽 用案人 陆丽 授课时间 年 月 总第 课时
课题 选修改革专题八、明治维新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重点 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 难点 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教法 提问法、阅读法、讨论法、习题演练法
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个案调整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知识整合、有序识记(一)、历史背景1.政治:各阶层对幕府统治的不满情绪高涨 ( http: / / www.21cnjy.com ),幕府面临统治危机。2.经济:幕府政策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3.外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入侵,日本陷入半殖民地的危机之中,民族危机加剧。4.条件:倒幕派推翻幕府体制,建立并巩固了明治政府。(二)、主要内容1.政治上,废除旧体制,建立新的社会体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废藩置县,确立中央集权;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实行四民平等。2.经济上,发展新经济,币制改革;实行土地私有制,地税改革;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发展资本主义新经济。3.文化上,倡导“文明开化”,建立近代教育体制;生活习俗推进西化。4.军事上,建立近代军事体制并辅以武士道教育。5.法制上,制定1889年《日本帝国宪法》,建立近代天皇制。名师点睛 (1)明治维新通过“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实现四民平等,破除旧政治体制。(2)明治维新通过“殖产兴业”、“富国强兵”、“文明开化”等“立新”措施,使日本发展成为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3)明治维新的目的在于富国,其中关键在于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在当时经济落后、民智未开的日本,人们缺乏创办工业的勇气、信心、技术和资金,因此,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植,“殖产兴业”政策的主要精神在于充分利用政府的力量发展经济,是日本明治维新的核心内容。(三)、历史作用1.进步性: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加速了日本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富国强兵,成为亚洲强国。其成功经验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2.局限性: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形成带有浓厚封建专制色彩的日本近代天皇制,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给亚洲邻国带来了巨大灾难。名师点睛 (1)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采取非正常手段完成了向帝国主义的过渡。(2)1889年的《日本帝国宪法》初步建立起君主立宪形式的资产阶级国家体制。(3)日本通过武装入侵朝鲜、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的胜利,树立了东亚的强国地位,踏上了军国主义的不归路。史论结合、重点深化明治维新的背景史料一 今世的诸侯,不论大小……都是对富商卑躬屈膝,以期能向他们借钱,并仰赖江户、京都等地的商人以维生计。 新兴商人集团出现,政治地位提高,成为改革的推动力量。史料二 将军和大名因财政支绌,减少或发不出武士的禄米,使武士的生活陷入困境。因此,中下级武士对社会现实相当不满。 中下级武士地位下降,后成为倒幕主力。史料三 德川幕府后期农民起义统计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 由史料可看出农民生活困苦,起义不断,幕府统治危机严重。史料四 ①日本向美国开放下田、箱馆两处港口。②美国可在下田设立领事馆。③今后日本给予他国的一切权益无条件地适用于美国。——摘自《日美亲善条约》 史料反映出美国打开了日本门户,欧美列强势力渗入,日本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明治维新史料一 (日本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内容涉及工业、市政、交通、军事、文教各方面,体现了向西方学习的全面性、有选择性学习、主动性学习、与国情相结合吸收工业革命等特点。明治维新前后的变化政治上:明治维新前,日本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个封建割据的国家。明治维新后,日本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资本主义国家。幕府统治被推翻,天皇掌握了政权,大名、武士对地方的统治权被剥夺,商人、资本家、新兴地主、中下级武士掌握了领导权。2.经济上:明治维新前,资本主义生产关 ( http: / / www.21cnjy.com )系取得进一步发展,商品经济渗入农村,工场手工业得到较大发展,商业资本发展迅速。明治维新后,日本大力发展工商业,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机器生产代替了工场手工业。3.对外关系上:明治维新前,日本遭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美、俄、英、法等国的侵略,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明治维新后,日本逐步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三、课时训练、规范答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嘉永年间(1848~185 ( http: / / www.21cnjy.com )4)美国人跨海而来,仿佛在我国人民的心头燃起了一把烈火,这把烈火一经燃烧起来便永不熄灭。 ——(日)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材料二 日本新领导人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者将一无所获。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 明治维新也存在不足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局限,主要是明治改革的显著不平衡性和不彻底性。改革涉及物质、体制和精神三个层面,物质层面比较容易通过引进、移植来实现新旧更新 ( http: / / www.21cnjy.com ),日新月异,成就惊人。在体制方面,实现新旧更替要难一些。……精神层面属于深层次,明治年间这方面的实质性进展很有限。——齐世荣《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的历史演变》请回答:材料一中“这把烈火”的含义是什么?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日本新领导人”是怎样学习西方文明“增强了民族力量”的。举例说明19世纪末日本又是怎样“为自己去掠夺”的?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日本改革后在体制、精神上的局限性的史实。【学后反思】 了解教学目标内容,明确学习方向。了解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为什么)?明治维新与中国的戊戌变法在接受外国进步文明分方式上有什么最大的区别?识记明治维新的内容。结合维新内容评价这次改革。进步性局限性完成史论结合的习题在做题中掌握做材料题的方法、分析维新前后的变化1、2、3、自主完成课时训练习题。(1)(2)(3)知识总结学后反思
板书设计
当堂作业
课外作业
教学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