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新版)人教版一上7.2《数量关系》(课件+教案+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新版)人教版一上7.2《数量关系》(课件+教案+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12-12 09:58:4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6.2 数量关系 教学设计
课题 数量关系 单元 第六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一年级
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与关联》中第二课时内容《数量关系》。教材通过“你会用加、减法解决哪些问题?”这个问题对本册的数量关系进行梳理。目的让学生掌握加、减法的含义并能用加、减法解决问题。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描述:能说出加法的含义,能根据情图例列算式解决问题;能根据线段图给出的信息,准确地找到问题,并解决问题;能根据文字的条件,正确解决问题。学习内容分析:本节课主要对加减法的知识进行梳理。教材安排了用加、减法解决的两个问题。从而引导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并能总结出加、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解决问题的方法。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 能说出加法的含义,能根据给出的条件解决问题。
难点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练习导入。1.火车快快跑。师:什么情况用加法?什么情况用减法?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板书课题:数量关系。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小组讨论。 通过独立完成,帮助学生复习计算的知识,同时为本课内容的学习做准备。
讲授新课 学习任务一:复习数量关系。1. 梳理数量关系。师:这学期我们学习的数量关系主要有加法和减法。数量关系包括加法和减法。加法: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减法: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2. 解 决 问 题(1)。1)你能解决下面的问题吗?2)原来有多少条鱼?教师订正。3)知识梳理。用加法解决问题:①“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②求原来的量是多少,就是求总量。用加法计算。3. 解决问题(2)。))))一共有6只 。还剩几只?教师订正。3)知识梳理。用减法解决问题:①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②求“还剩下多少?”用减法计算。3.解决问题(3)。))教师订正。2)知识梳理。用连加解决问题:把几个不同的数量合并在一起求总数时,可以使用连加计算。4. 解决问题(4)。1)梨树上有18个梨,,小红摘走了3,,小明摘走了4个,还剩下几个?2)把9个梨子装在袋子里,每个袋子装3个,可以装几袋?教师订正。3)知识梳理。用连减解决问题:①当需要从一个总数中连续减去几个数时可以使用连减。②分东西的情况,也可以用连减解决。5.解决问题(3)。1)树上有9只小鸟,飞走了5只,又飞来了12只。现在树上有几只小鸟?教师订正。2)知识梳理:用加减混合解决问题:当一个事物的总量经历了先增加后减少或者先减少后增加的连续变化时,适合用加减混合运算来解决问题。6.拓展延伸。小明套圈,投了两次,得了15分。他可能投中了哪两个数? 学生专心听讲。学生独立完成。学生独立完成。学生独立完成。学生独立完成。学生独立完成。学生独立完成。 通过专心听讲,知晓本学期学习的数量关系,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独立完成,总结用加法计算的题目特征。 通过独立完成,总结用减法计算的题目特征。 通过独立完成,总结用连加解决问题的特征。通过独立完成,总结用连减解决问题的特征。通过独立完成,总结用加减混合解决问题的特征。通过拓展延伸,使学生能从众多数据中找到合适的数据解决问题。
课堂练习 基础题:看图列式计算。填一填。3. 看图列式计算。4. 一辆公交车上共18人,到站后下去7人,又上来8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提高题:5.红铅笔有10支,蓝铅笔比红铅笔少8支,红、蓝铅笔共有多少支? 拓展题: 6. 妈妈买来一些糖,苗苗吃了一半后,妹妹吃了剩下的一半,还剩下3粒糖,妈妈买来了几粒糖? 教师巡视,指导学困生。 学生独立完成。 引导学生能够在课堂练习的完成过程中对要点知识加深巩固,增强语言表达并进行有效应用。
课堂小结 师:说一说,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教师总结。 指名说一说。生1:复习了加、减法的数量关系。生2:复习了怎样用加、减法解决问题。 通过师生回顾全课,说说本课所学内容,总结知识,升华认识。
板书 数量关系 加法: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有多数量关系 少,用加法计算。 减法: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复习与关联》单元整体设计
一、单元主题解读
(一)课程标准要求分析
《复习与关联》本单元内容以复习为主,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不仅是对前面五个单元知识的系统回顾与总结,更是一个引导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深化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提升问题解决能力的关键阶段。
《数学课程标准》:
在“内容要求”中指出:
数与代数:
1)在实际情境中,感悟并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理解数位的含义。
2)了解符号小于、等于、大于的含义,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通过数的大小比较,感悟相等与不相等的关系。
3)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感悟运算之间的关系。
4)探索加法和减法的算理和算法,会整数加减法。
5)在解决生活情境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与运算的意义,形成初步的符号意识、数感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
图形与几何:
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简单的立体图形,能对图形分类,会用简单图形拼图。
在图形认识与测量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和量感。
在“学业要求”中指出:
数与运算:
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说出不同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数值;能用符号表示数的大小关系,形成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意识。
能描述四则运算的含义,知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能熟练口算20以内数的加减法,形成初步的计算能力。
数量关系:
能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运用数与数的运算,合理表达简单的数量关系,解决简单的问题。
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的道理,解释计算结果的实际意义,感悟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关联,形成初步的模型意识、几何直观和应用意识。
能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能直观描述这些图的图形的特征。能根据描述的特征对图形进行简单的分类,会用简单的图形拼图,能在组合图形中说出各组合部分图形的名称。能说出立体图形中某一面儿对应的平面儿图形,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在“教学提示”中指出:
数与代数:数与运算的教学。数的认识与数的运算具有密切的联系,要注重各自的特征,也要关注二者的联系。数的认识是数的运算的基础,通过数的运算,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数。
数的运算教学,让学生感知数的加减运算要在相同数位上进行。体会简单的推理过程,引导学生通过具体操作,利用对应的方法理解加法的意义,感悟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在具体情境中启发学生理解。在教学活动中,始终关注学生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数量关系的教学,通过创设简单的情境,提出合适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数量关系。利用图画、实物操作等方法,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表达情境中的数量关系,体会几何直观,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包括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认识。图形的认识主要是对图形的抽象。学生经历从实际物体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认识图形的特征,感悟点、线、面、体的关系,积累观察和思考经验,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二)单元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回顾并巩固学生在数与代数、数量关系、图形与几何等多个领域的基础知识。旨在通过丰富的学习活动和实际应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与代数”部分,不仅回顾了数的认识、数的顺序和数的组成,还重点强调了数的大小比较的训练,使学生建立了清晰的数感。
“数量关系”部分,回顾了加、减法的运算意义,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搭建桥梁。
“图形的认识”部分回顾了四个立体图形的基本特征和性质,复习了立体图形的拼搭。
“应用提升”部分通过解决问题将全册数的知识进行梳理,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生认知情况
经过前五个单元的系统学习,学生已经在数学的世界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们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认识,能够熟练地进行数的读写,理解数的大小关系。这为他们后续的数学学习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在加减法运算方面,学生们已经能够熟练地进行20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掌握了凑十法、破十法等计算技巧,计算速度和准确性也都有了显著提升。他们还认识了常见的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能够区分这些图形的特征,并在实际生活中找到他们的身影。学生们已经能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数学概念,初步具备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他们能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如购物找零等。这种能力的培养对于他们后续的数学学习和生活实践都有着重要意义。
单元目标拟定
能正确数出1—20的数,能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知道几和第几的区别,能说出一个数的组成,能正确进行20以内加、减、加减混合的计算。
能说出加法的含义,能根据情景图列算式解决问题;能根据线段图给出的信息,准确地找到问题,并解决问题;能根据文字的条件,正确解决问题。
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能说出立体图形的特征,能说出给出图形的名字,能用立体图形进行拼搭。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关键内容确定
(一)教学重点
1.能正确数出1—20的数,能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知道几和第几的区别,能说出一个数的组成,能正确进行20以内加、减、加减混合的计算。
2.能说出加法的含义,能根据情景图列算式解决问题;能根据线段图给出的信息,准确地找到问题,并解决问题;能根据文字的条件,正确解决问题。
3.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能说出立体图形的特征,能说出给出图形的名字,能用立体图形进行拼搭。
4.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难点
从不同的视角观察问题,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解决问题。
四、单元整合框架及说明
整合指导思想定位:
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这是数学课程的核心素养内涵。《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尝试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形成初步的几何直观”
本单元教材的具体编排结构如下:
本单元教科书编写的基本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com
注重所学知识间的关联。
注重对所学知识的应用。
注重知识的梳理过程。
注重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
五、单元课时规划
单元划分依据 □课程标准 教材章节 □知识结构
课程内容模块 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
单元数量 1
单元主题 单元名称 主要内容 课时
复习与关联位数的加减法 复习与关联 数与代数。 1
数量关系 1
图形的认识 1
应用提高 1
重点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 抽象 符号化 □分类 □集合 对应 □演绎 归纳 类比 □转化 □数形结合 □极限 模型 □方程 □函数 □统计 分析 综合 比较 □假设 □其他
课时 学习目标 评价形式 评价标准
6.1 《数与代数》 目标: 能正确数出1—20的数,能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知道几和第几的区别,能说出一个数的组成,能正确进行20以内加、减、加减混合的计算. 任务一:问题导入。 这学期学习了哪些知识? → 任务二:复习数与代数的知识。 这学期我们认识了很多数,还学习了加法和减法,你有哪些收获? → 1.能说出这学期所学习的数与代数的知识。 2.能梳理出20以内数和计算的知识。
6.2 《数量关系》 目标: 能说出加法的含义,能根据情景图列算式解决问题;能根据线段图给出的信息,准确地找到问题,并解决问题;能根据文字的条件,正确解决问题。 任务一:练习导入。 火车快快跑。 → 任务二:复习数量关系的知识。 这学期我们学习的数量关系有哪些? → 1.能直接写出得数。 2. 能说出加法的含义和用加、减法解决问题。
6.3 《图形的认识》 目标: 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能说出立体图形的特征,能说出给出图形的名字,能用立体图形进行拼搭。 任务一:练习导入。 数一数,填一填。→ 任务二:复习图形的认识。 这学期我们认识了一些立体图形,你有什么发现? → 能认识四种立体图形,能数出立体图形的个数。 2.能说出学过的立体图形,并能说出这些图形的特点,并能用立体图形进行拼搭。
6.4 《应用提升)》 目标: 进一步认识20以内的数和加减法,并利用加减法解决问题,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 任务一:练习,引出新课。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 任务二:学习应用提升。 仔细观察下表,完成表后的问题。 → 1.会口算加减法、加减混合运算。 2. 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6张PPT)
6.2
数量关系
(人 教 版)一年级

01
教学目标
02
新知导入
03
任务一
04
任务二
05
拓展延伸
05
课堂练习
07
课堂小结
08
作业布置
09
板书设计
01
教学目标
能说出加法的含义,能根据情景图列算式解决问题;能根据线段图给出的信息,准确地找到问题,并解决问题;能根据文字的条件,正确解决问题。
01
02
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03
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02
新知导入
火车快快跑
3+8=
5+9=
5+7+6=
18-4=
19-5-4=
8+7-4=
11
14
18
14
10
11
02
新知导入
小组讨论
什么情况用加法?什么情况用减法?
03
任务一
复习数量关系
03
探究新知
知识梳理
数量关系
加法:
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
减法:
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03
探究新知
解 决 问 题
求一共多少只,我用加法计算。
5+2=7(只)
03
探究新知
解 决 问 题
把吃了得和还剩的加起来就是原来的。
8+5=13(条)
原来有多少条鱼?
我吃了8条。
还剩5条。
03
探究新知
知识梳理
用加法解决问题
“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
求原来的量是多少,就是求总量,用加法计算。
03
探究新知
解决问题
从12个中去掉4个,用减法计算。
12-4=8
03
探究新知
展示汇报
我用减法计算。
一共有6只 。
还剩几只 ?
6-4=2(只)
03
探究新知
知识梳理
用减法解决问题
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求“还剩下多少?”用减法计算。
03
探究新知
解决问题
?只
2+3+2=7(只)
03
探究新知
知识梳理
用连加解决问题
把几个不同的数量合并在一起求总数时,可以使用连加计算。
03
探究新知
梨树上有18个梨子,小红摘走了3个,小明摘走了4个,还剩下几个?
18-3-4=11(个)
解决问题
03
探究新知
把9个梨子装在袋子里,每个袋子装3个,可以装几袋?
18-3-3-3=0 (个)
口答:可以装3袋。
解决问题
03
探究新知
知识梳理
用连减解决问题
当需要从一个总数中连续减去几个数时可以使用连减。
分东西的情况,也可以用连减解决。
03
探究新知
树上有9只小鸟,飞走了5只,又飞来了12只。现在树上有几只小鸟?
9-5+12=15(只)
解决问题
03
探究新知
知识梳理
用加减混合解决问题
当一个事物的总量经历了先增加后减少或者先减少后增加的连续变化时,适合用加减混合运算来解决问题。
03
拓展延伸
小明套圈,投了两次,得了15分。他可能投中了哪两个数?
6+9=15
7+8=15
7
9
5
6
8
04
课堂练习----基础题
1. 看图列式计算。

○ =
7 + 4 11
(个)
04
课堂练习----基础题
2. 填一填。

15只
○ =
15 - 3 12
(只)
04
课堂练习----基础题
3. 看图列式计算。
16 - 2 – 4 = 10(个)
04
课堂练习----基础题
4. 一辆公交车上共18人,到站后下去7人,又上来8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18 - 7+8= 11(人)
04
课堂练习----提高题
5. 红铅笔有10支,蓝铅笔比红铅笔少8支,红、蓝铅笔共有多少支?
10-8+10=12(支)
04
课堂练习----拓展题
6. 妈妈买来一些糖,苗苗吃了一半后,妹妹吃了剩下的一半,还剩下3粒糖,妈妈买来了几粒糖?
3+3=6(粒) 6+6=12(粒)
05
课堂小结
说一说: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复习了加、减法的数量关系。
复习了怎样用加、减法解决问题。
06
作业布置---知识技能类
强强看故事书,看了12页,还剩7页,这本书
有多少页?
12+7=19(页)
06
作业布置---知识技能类
小明有15本故事书,借给小青7本,借给苗苗
4本,还剩几本
15-7-4=4(本)
06
作业布置---知识技能类
3. 苗苗想把草莓分给三个好朋友,小明和小敏各分到6个,小青得到4个,正好分完。茵苗原来有几个草莓?
6+6+4=16(个)
06
作业布置---选做题
4. 有18个同学排队做操,苗苗前边有4个同学,后边有几个同学?
18-4-1=13(人)
06
作业布置---综合实践类作业
关于加、减法的知识你还知道哪些,和同学说一说。
07
板书设计
数 量 关 系
数量关系
加法:
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
减法:
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