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贵州省中考复习试题分类汇编:统计与概率之数据分析(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贵州省中考复习试题分类汇编:统计与概率之数据分析(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97.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12-12 12:39:27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贵州省中考复习试题分类汇编:统计与概率之数据分析
一、单选题
1.五位同学中身高最高的是151厘米,最矮的是123厘米,他们的平均身高可能是( )
A.110厘米 B.119厘米 C.123厘米 D.138厘米
2.已知一组数据1,2,x,4,它们的平均数是,则x的值为( )
A. B. C. D.
3.若的方差为5,则,,的方差为( )
A.3 B.4 C.5 D.6
4.数据,,,,,,的平均数为,则数据,,,,,,的平均数为( )
A. B. C. D.
5.某中学校园文化艺术节歌唱比赛有15名同学参赛,得分前8名的同学进入决赛,经过角逐,这15名同学的得分各不相同,小明知道自己的得分后,要判断自己能否进入决赛,还需要知道这15名同学得分的( )
A.平均数 B.方差 C.众数 D.中位数
6.学校举办了以“不负青春,强国有我”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已知某位选手的礼仪服装、语言表达、举止形态这三项的得分分别为90分,85分,82分,若依次按照的比例确定成绩,则该选手的成绩是( )
A.86分 B.85分 C.84分 D.83分
7.已知一组数据4,6,8,7,5,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A.6 B.6.5 C.7 D.5
8.现有一列数:6,3,3,4,5,4,3,若增加一个数x后,这列数的中位数仍不变,则x的值不可能为( )
A.3 B.4 C.5 D.6
9.某公司计划招聘一名公关人员,对甲、乙、丙、丁四位应试者进行了面试和笔试,他们的成绒(百分制)如表:公司决定将面试与笔试成绩按的比例计算个人总分,总分最高者将被录用,则公司将录用( )
应试者 甲 乙 丙 丁
面试 80 85 90 83
笔试 86 80 83 90
A.甲 B.乙 C.丙 D.丁
10.某次比赛共有15位选手参加角逐争取8个晋级名额,已知他们的分数互不相同,小张要判断自己是否能够晋级,只要知道下列15名选手成绩统计量中的(  )
A.众数 B.方差 C.中位数 D.平均数
11.数据2,6,4,5,4,3的众数是( )
A.2 B.3 C.4 D.5
12.已知一组数据2,3,5,x,5,3有唯一的众数3,则x的值是( )
A.3 B.5 C.2 D.无法确定
13.为筹备毕业聚餐,班长对全班同学爱吃东北菜、川菜、湘菜、粤菜中的哪一种菜系的人数比较多做了民意调查.班长做决定最关注的统计量是(  )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D.方差
14.园园所在的社团,两年来人员没有变化,嘉淇计算了目前社团人员年龄的方差为1,则两年前该社团人员年龄的方差为( ).
A.4 B.3 C.2 D.1
15.如果样本方差,那么这个样本的平均数和样本容量分别是( )
A.20,20 B.20,18 C.18,18 D.18,20
16.已知一组数据6、2、4、4、5,则这一组数据的极差为( )
A.1 B.2 C.3 D.4
17.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学校举行“快乐阅读,健康成长”读书活动.小明随机调查了本校七年级30名同学近4个月内每人阅读课外书的数量,数据如下表所示,则阅读课外书数量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
人数 6 7 10 7
课外书数量/本 6 7 9 12
A.9,9 B.10,9 C.7,12 D.8,9
18.期中考试后,班里有两位同学各科平均成绩相同,但是标准差不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平均分数相等说明两名同学各科学习成绩一样
B.标准差较大的说明各科成绩比较稳定
C.标准差较大的说明成绩比较好
D.标准差小的比标准差大的各科成绩之间差异较小
19.一家商店在一段时间内销售了四种饮料100瓶,各种饮料的销售量如表所示:
品牌 甲 乙 丙 丁
销售量/瓶 12 42 13 33
建议这家商店进货数量最多的品牌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0.我市永逸百货某品牌女装销售专柜对一月来的销售情况进行了统计,销售情况如下表所示:
颜色 黄色 紫色 白色 蓝色 红色
数量(件) 120 180 200 80 450
经理决定下月进女装时多进一些红色的,可用来解释这一决定的统计知识是( )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D.方差
21.为了解甲,乙两种甜玉米产量的情况,农科院各用10块自然条件相同的试验田进试验,得到的各试验田每公顷的产量绘制统计图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种甜玉米平均产量大 B.乙种甜玉米平均产量大
C.甲种甜玉米产量波动大 D.乙种甜玉米产量波动大
二、填空题
22.若a、b、c的平均数是5,d、e的平均数是10,则a、b、c、d、e的平均数是 .
23.已知的平均数是5,那么的值是 .
24.甲、乙、丙、丁四名射击运动员进行射击测试,每人 次射击成绩的平均数(单位:环)及方差(单位:环)如下表所示:
甲 乙 丙 丁
9 8 9 9
1.2 0.4 1.8 0.4
根据表中数据,要从中选择一名成绩好且发挥稳定的运动员参加比赛,应选择 去参加比赛.
25.一组数据23,27,20,18,x,12,它们的中位数是21,则x= ,已知一个样本-1,0,2,x,3,它们的平均数是2,则这个样本的方差为s2= .
26.某鞋厂调查了商场一个月内不同尺码运动鞋的销量,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这三个统计量中,该鞋厂最关注的是 .
27.甲、乙两人进行射击测试,每人20次射击成绩的平均数都是环,方差分别是 ,则射击成绩较稳定的是 (填“甲”或“乙”).
28.某测试中心分别从操作系统、硬件规格、屏幕尺寸、电池寿命四个项目对新投入市场的一款智能手机进行测评,各项得分如下表:
测试项目 操作系统 硬件规格 屏幕尺寸 屏幕尺寸
项目成绩/分 8 8 6 4
最后将操作系统、硬件规格、屏幕尺寸、屏幕尺寸这四项成绩按3:3:2:2的比例计算综合成绩,则该手机的综合成绩为 分.
29.初三(1)班统一购买夏季校服,统计出各种尺码的校服的数量如表所示:
校服的尺码(单位:厘米) 160 165 170 175 180 185 195
数量(单位:件) 2 4 10 22 14 6 1
由表可以看出,在校服的尺码组成的一组数据中,众数是 .
30.为了铸牢学生的安全意识,学校举行了“防溺水”安全知识竞赛,记分员小红将7位评委给某位选手的评分进行整理,并制作成如下表格,若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表中数据一定不发生变化的统计量是 .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方差
8.9 9.1 9.1 0.11
31.一中和二中举行数学知识竞赛,参赛学生的竞赛得分统计结果如表:
学校 参赛人数 平均数 中位数 方差
一中 45 83 86 82
二中 45 83 84 135
某同学分析上表后得到如下结论:①一中和二中学生的平均成绩相同;②一中优秀的人数多于二中优秀的人数(竞赛得分≥85 分为优秀);③二中成绩比一中成绩稳定.上述结论中正确的是 .(填写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
三、解答题
32.为了从甲、乙两学生中选拔一人参加射击比赛,现对他们的射击水平进行测验,两人在相同的条件下各射靶6次,命中环数如下:
甲:
乙:
(1)求甲同学的成绩平均数;
(2)已知甲、乙同学的成绩平均数相同,求的值;
(3)如果谁的成绩稳定,派谁参加比赛,应选谁参加比赛?
33.某公司欲招聘一名公关人员,对甲、乙两位应试者进行了笔试和面试,他们各自成绩
(百分制)如下表所示.
应试者 笔试 面试
甲 85 75
乙 60 95
(1)如果公司认为笔试和面试同等重要,从他们的成绩看,被录取的是________;
(2)如果公司认为,作为公关人员面试应该比笔试更重要,按笔试成绩占,面试成绩占,计算应试者的平均成绩(百分制),谁将被录取?
34.2024 年 4 月 25 日 20 时 49 分, 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中国载人航天与空间站建设迎来全新的发展阶段. 某中学为了解本校学生对我国航天科技及空间站的知晓情况, 开展了 “航天梦科普知识” 竞赛活动, 满分 10 分, 学生得分均为整数. 在初赛中, 甲乙两组 (每组 10 人) 学生成绩如∶ (单位∶ 分)
甲组∶ .
乙组∶ .
组别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甲组 6
乙组 6.9 7
(1)以上成绩统计分析表中 ;
(2)小明同学说:“这次竞赛我得了 7 分, 在我们小组中属中游偏上! ” 观察上面表格判断, 小明可能是 组的学生.
35.为了解某校八年级男生在体能测试中引体向上项目的情况,随机抽查了40名男生引体向上项目的测试成绩(引体向上次数).
【整理描述数据】根据抽查的测试成绩,绘制出了如统计图:
【分析数据】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如表: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5.8 a b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______,______,并补全条形统计图;
(2)如果规定男生引体向上6次及6次以上,读项目成绩良好,若该校八年级有男生400人,估计该校男生该项目成绩良好的约有______人;
(3)从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中,任选一个统计量,解释其在本题中的意义.
36.某鞋厂为了了解初中学生穿鞋的尺码情况,对某中学八年级(1)班的20名男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所示.
(1)写出这20个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2)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中,鞋厂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个?
37.为了调查学生对防疫知识的了解情况,从甲、乙两校各随机抽取名学生进行了相关知识测试,获得了他们的成绩(百分制),并对数据(成绩)进行了整理、描述和分析.下面给出了部分信息.
.甲、乙两校名学生成绩的频数分布统计表如下
成绩学校


.甲校成绩在这一组的是:,,,,,, ,, ,, ,,
c.甲、乙两校成绩的平均分、中位数、众数、方差如下:
学校 平均数 众数 中位数 方差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__,________;
(2)将乙校成绩按上面的分组绘制扇形统计图,成绩在这一组的扇形的圆心角是_____度;
(3)本次测试成绩更整齐的是________校 (填“甲”或“乙”);
(4)在此次测试中,某学生的成绩是分,在他所属学校排在前名,由表中数据可知该学生是________校的学生(填“甲”或“乙”);
38.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某中学组织七、八年级全体学生开展了“党史知识”竞赛活动,为了解竞赛情况,从两个年级各抽取10名学生的成绩(满分为100分).
收集数据:
七年级:90,95,95,80,85,90,80,90,85,100;
八年级:85,85,95,80,95,90,90,90,100,90.
分析数据: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方差
七年级 89 m 90 39
八年级 n 90 p q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请直接写出表格中m,n,p的值;
(2)通过计算求出q的值;
(3)通过数据分析,你认为哪个年级的成绩比较好?说明理由.
39.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健康关系到国家富强和民族的昌盛,体育是学校培养全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项主要教育内容,在新课程理念下,上好初中体育课至关重要.某校为了解学生体育运动的情况,对全校男生投掷铅球进行测试,测试结束后,随机抽取了30名男生的成绩(单位:米),并对成绩进行整理得到下表:
组别 成绩x/米 频数 各组平均成绩/米
A 2 6.6
B 6 7.5
C 8.2
D 7 9.3
E 3 10.1
请你根据统计表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表中______,所抽取男生成绩的中位数落在______组;
(2)求所抽取的这30名男生投掷铅球的平均成绩;
(3)若该校有600名男生,请估计该校男生投掷铅球成绩不小于9米的学生人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贵州省中考复习试题分类汇编:统计与概率之数据分析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C D D A A A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A C D D D A D B C
题号 21
答案 C
1.D
【分析】本题考查了算术平均数,理解算术平均数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根据算术平均数的意义求解.
【解答】解:∵最大值为151厘米,最小值是123厘米,
∴平均数x的值为:,
故选:D.
2.A
【分析】本题考查平均数、解一元一次方程,根据求平均数的公式求解即可.
【解答】解:由题意,得,
解得,
故选:A.
3.C
【分析】设的平均数为,则,,的平均数为,则,由,,,即可得到,,的方差.
【解答】解:设的平均数为,则,,的平均数为,
则,
∵,,,
∴,,的方差为,
故选:C
【总结】此题考查了方差,一组数据中的各个数据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后得到的新数据的方差与原数据的方差相等;若一组数据中的各个数据都扩大或缩小几倍,则新数据的方差扩大或缩小其平方倍.
4.D
【分析】根据算术平均数的概念求解可得.
【解答】解:,,,,,,
又数据,,,,,,的平均数为,
数据,,,,,,的平均数为.
故选:.
【总结】本题主要考查算术平均数,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算术平均数的定义.
5.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中位数的知识,熟练掌握中位数的定义是解题关键.根据中位数的定义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15个不同的成绩按从小到大排序后,中位数及中位数之后的共有8个数,故只要知道自己的成绩和中位数,就可以知道是否进入决赛.
故选:D.
6.A
【分析】本题考查了加权平均数的运用,根据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计算即可.
【解答】解:(分),
故选:A .
7.A
【分析】本题考查了中位数.将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解答】解:把数据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4,5,6,7,8,
中位数为6.
故选:A.
8.A
【分析】把这列数按从小到大排列,第四个、第五个数均为4,要使中位数不变,增加一个数后,数据由7个变为8个,则增加的数可以是4或大于4的数,从而可确定答案.
【解答】按从小到大排列如下:3,3,3,4,4,5,6,第四个、第五个数均为4,增加一个数x后,这列数的中位数仍不变,则增加的数可以是4或大于4的数,故不可能的数是3;
故选:A.
【总结】本题考查了中位数,熟悉中位数的意义是关键.
9.C
【分析】计算出甲、乙、丙、丁四位应试者面试与笔试成绩的加权平均数,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甲的总分为:,乙的总分为:,
丙的总分为:,丁的总分为:,
可知总分最高的是丙,
故选:C
【总结】此题考查了加权平均数,熟练掌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0.C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统计的有关知识中位数.熟练掌握中位数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利用中位数的意义判断即可.
【解答】解:∵15位选手参加角逐争取8个晋级名额,
∴小张要判断自己是否能够晋级,只要知道15名选手成绩统计量中的中位数就能判断,
故选:C.
11.C
【分析】此题考查了众数,解题关键是要明确众数的定义,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注意众数可以不止一个.根据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找出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即可.
【解答】解:∵数据2,6,4,5,4,3中,4出现了2次,是这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这组数据的众数为4.
故选:C.
12.A
【分析】根据众数的定义,结合这组数据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解:在这组已知的数据中,“3”出现2次,“5”出现2次,“2”出现1次,
要使这组数据有唯一的众数3,因此x所表示的数一定是3.
故选:A.
【总结】本题考查众数的定义,掌握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是这组数据的众数是正确判断的关键.
13.C
【分析】根据题意,调查大多数人喜欢的菜系,即可求解.
【解答】解:由于众数是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故班长最值得关注的应该是统计调查数据的众数.
故选:C.
【总结】本题考查了统计量的选择,熟练掌握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14.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方差,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方差的意义.根据两年后的社团人员年龄均增加2岁,其年龄的波动幅度不变,可知方差不变.
【解答】解:∵两年后的社团人员年龄均增加2岁,其年龄的波动幅度不变,
∴两年前该社团人员年龄的方差不变为1,
故选:D.
15.D
【分析】根据方差的计算公式,即可求得平均数和样本容量.
【解答】解:,其中为平均数,为样本容量,
又∵
∴,,即平均数为18,样本容量为20
故选D
【总结】此题考查了方差的计算公式,由方差公式求解平均数和样本容量,熟练掌握方差公式中各字母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16.D
【分析】根据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的差就是极差,进行求解即可.
【解答】这组数据的极差是,
故选:D.
【总结】本题考查了极差的定义,熟练掌握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
17.A
【分析】本题考查中位数和众数,利用中位数,众数的定义即可解决问题.中位数:把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在中间的一个数字(或者两个数字的平均值)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解答】解:中位数是第个与第个数据的平均数,即为(本);
在这组数据中出现最多的是,即众数为本;
故选:A.
18.D
【分析】平均数反应的是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标准差反应的是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根据其定义解答即可.
【解答】平均分数相等只能说明平均水平相同,不能说明两名同学各科学习成绩一样,故A错误;
标准差较大的说明各科成绩之间差异较大,故B错误;C错误;
标准差小的比标准差大的各科成绩之间差异较小,故正确;
故选D
【总结】本题考查的是平均数及方差、标准差,掌握方差和标准差越小,这组数据的波动越小是关键.
19.B
【分析】本题属考查了确定一组数据的众数,熟练掌握众数的定义是解题关键.根据众数的意义和定义,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则进货数量最多的品牌应该是销售量最多的品牌(特别说明,其它品牌也进货,只不过不是进货最多).
【解答】解:在四个品牌的销售量中,乙的销售量最多,
故建议这家商店进货数量最多的品牌是乙.
故选:B.
20.C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统计的有关知识,主要包括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意义.反映数据集中程度的统计量有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各有局限性,因此要对统计量进行合理的选择和恰当的运用.商场经理最值得关注的应该是爱买哪种颜色女装的人数最多,即众数.
【解答】解:决定下月进女装时多进一些红色的,主要考虑的是各色女装的销售的数量,而红色上月销售量最大.由于众数是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故考虑的是各色女装的销售数量的众数.
故选:C.
21.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方差的意义等知识点,根据“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大,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大,即波动越大,数据越不稳定;反之,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的性质从图中数据的波动情况分析即可得解,熟练掌握方差的意义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解答】从图中看到,甲,乙两种甜玉米平均产量相近,甲种甜玉米产量的波动比乙的波动大.
故选:C.
22.7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算术平均数,根据算术平均数的定义求解即可,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算术平均数的定义.
【解答】解:由题意知,,
则、、、、的平均数是,
故答案为:7.
23.25
【分析】根据平均数的定义即可求解.
【解答】解:由题意得:

故答案为:25
【总结】本题考查平均数的计算.掌握计算原理是解题关键.
24.丁
【分析】此题考查了平均数和方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方差的定义: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大,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大,即波动越大,数据越不稳定;反之,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首先比较平均数,平均数相同时选择方差较小的参加比赛.
【解答】解:由表知甲、丙、丁射击成绩的平均数相等,且大于乙的平均数,
∴从甲、丙、丁中选择一人参加竞赛,
∵丁的方差较小,
∴选择丁参加比赛,
故答案为:丁.
25. 22 6
【分析】(1)中位数是21,这组数据有6个数,是偶数,因此21是最中间的两个数的平均数,再把这些数从小到大排列,16,18,20都比中位数21小,所以x排在20后面,进而求得x的值;
(2)先根据平均数是2求出x的值,再根据方差公式求解.
【解答】解:(1)根据题意和中位数的定义,21是最中间的两个数的平均数,
∵16,18,20都比中位数21小,
∴x排在20后面,
∵20与23的平均数大于21,
∴x排在23前面,
∴该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为:12,18,20,x,23,27,
∴,
解得,
故答案为:22;
(2)∵样本-1,0,2,x,3的平均数是2,
∴,
解得,

故答案为:6.
【总结】本题考查利用中位数、平均数求未知数据的值,以及计算方差等知识点,熟练掌握中位数、平均数、方差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26.众数
【分析】鞋厂最感兴趣的是各种尺码运动鞋的销售量,销售量最多的即这组数据的众数.
【解答】解:由于众数是数据中出现最多的数,故鞋厂最感兴趣的销售量最多的尺码即这组数据的众数.
故答案:众数.
【总结】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统计量的意义的理解与运用,要求学生对对统计量进行合理的选择和恰当的运用,比较简单.
27.乙
【分析】本题考查了根据方差判断数据的稳定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方差越小数据越稳定.
【解答】解:∵,
∴乙的射击成绩较稳定,
故答案为:乙.
28.6.8
【分析】本题考查了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利用加权平均数按照比例计算,即可求得选手甲的平均分.
【解答】解:根据题意,
该手机的综合成绩为:;
故答案为:;
29.175
【分析】本题考查了众数的定义,熟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是解题关键.
【解答】解:由表格可知,尺码175数量为22件,出现的次数最多,
即众数是175,
故答案为:175.
30.中位数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统计量的选择,关键是掌握中位数定义.根据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可得答案.
【解答】解:如果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则表中数据一定不发生变化的是中位数,
故答案为:中位数.
31.①②
【分析】根据平均数、中位数、方差的定义即可判断.
【解答】解:由表格可知,一中和二中学生的成绩平均成绩相同,故此选项正确;
根据中位数可以确定,一中优秀的人数多于二中优秀的人数,故此选项正确;
根据方差可知,一中成绩的波动性比二中小,故此选项错误.
故①②正确,
故答案为:①②.
【总结】本题考查平均数、中位数、方差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32.(1)
(2)
(3)乙同学成绩更稳定,应派乙同学参加射击比赛,理由见解析
【分析】(1)根据平均数的定义求解;
(2)根据平均数相同,即可求出值;
(3)比较两人成绩的方差作出判断.
【解答】(1)解:甲同学成绩的平均数;
(2)解:∵,
∴;
(3)解:应派乙同学参加射击比赛,


∵,
∴乙同学成绩更稳定,应派乙同学参加射击比赛.
【总结】本题考查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的意义,是一个基础题,解题时注意平均数是反映数据的平均水平,而方差反映波动的大小,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
33.(1)甲
(2)乙将被录取
【分析】(1)根据笔试和面试同等重要的前提,算出各自的平均成绩再进行比较即可.
(2) 根据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1)根据题干:笔试与面试同等重要,甲方的平均成绩为:,乙方平均成绩为:.
∴甲方平均成绩大于乙方,被录取是甲方.
(2)甲的平均成绩:(分),
乙的平均成绩:(分),
因为,所以乙将被录取.
【总结】此题考查了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熟练掌握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4.(1) ,
(2)小明可能是甲组的学生
【分析】本题考查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1)根据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定义直接得出a,b,c的值;
(2)根据中位数的意义进行判断,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1)解:,
把这10个数从小到大排序第5个和第6个数都是6,

在3,6,6,6,7,7,8,8,9,9十个数中6出现的次数最多为3次,

故答案为:6.8,6,6;
(2)解:,
小明是甲组的学生;
故答案为:甲.
35.(1)6,5,条形统计图见解析;
(2)220;
(3)见解析
【分析】(1)根据中位数与众数的定义即可求解,先利用引体向上为8次的所占百分比乘以总的调查人数得到引体向上为8次的人数,即可补全条形图;
(2)引体向上6次及6次以上的人数所占比例乘以400即可得出结果;
(3)根据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说明即可.
【解答】(1)解:将调查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位于第20和21的数据都是6,调查的数据中,引体向上个数为5个的人数最多,
∴,;
引体向上为8次的人数为:(人),补图如图所示.
(2)解:(人)
故答案为:220(人)
(3)解:从平均数来看,估计该校八年级男生引体向上的平均次数是5.8;
从中位数来看,估计该校八年级至少有一半男生引体向上次数不少于6次;
从众数来看,估计该校八年级男生引体向上次数5次的人数最多.
【总结】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掌握样本估计总体的计算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36.(1)平均数为39.1码,中位数为39码,众数为40码;(2)鞋厂最感兴趣的是众数
【分析】(1)根据平均数、众数与中位数的定义求解分析.40出现的次数最多为众数,第10、11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
(2)鞋厂最感兴趣的是使用的人数,即众数.
【解答】解:(1)平均数=(37×3+38×4+39×4+40×7+41×1+42×1)÷20=39.1.
观察图表可知:有7人的鞋号为40,人数最多,即众数是40;
中位数是第10、11人的平均数,(39+39)÷2=39,
故答案为:平均数为39.1码,中位数为39码,众数为40码;
(2)鞋厂最感兴趣的是使用的人数,即众数,
故答案为:鞋厂最感兴趣的是众数.
【总结】本题考查平均数,众数与中位数.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是数据中出现最多的一个数.正确理解中位数、众数及平均数的概念,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37.(1),
(2)
(3)乙
(4)甲
【分析】(1)根据频数分布表即可得到的值,根据中位数的定义求解可得的值;
(2)根据乙校成绩在这一组的频数所占比例即可求解;
(3)根据方差的意义即可求解;
(4)根据这名学生的成绩为分,小于甲校样本数据的中位数分,大于乙校样本数据的中位数分可得.
【解答】(1)解:,
由频数分布表可知,甲校名学生成绩排在中间的两个数是和,

故答案为:,;
(2)乙校成绩在这一组的扇形的圆心角是,
故答案为:;
(3)甲校成绩的方差乙校成绩的方差,
本次测试成绩更整齐的是乙校.
故答案为:乙;
(4)在此次测试中,某学生的成绩是分,在他所属学校排在前名,由表中数据可知该学生是甲校的学生,理由:甲校的中位数是,乙校的中位数是;
故答案为:甲.
【总结】本题考查频数分布表,扇形统计图、中位数、方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熟悉统计基本概念.
38.(1)m=90,n =90,p =90
(2)30
(3)八年级的学生成绩好,见解析
【分析】(1)由中位数、众数、平均数的定义求解即可得出答案;
(2)根据方差的定义列式计算即可;
(3)在七、八年级学生成绩的中位数和众数相同的前提下,根据平均数和方差的意义即可判断;
【解答】(1)解:七年级的中位数为=90分,故m=90;
八年级的平均数为:×(85+85+95+80+95+90+90+90+100+90]=90,故n=90;
八年级中90分的最多,故p=90;
(2)解:八年级的方差q=×[(80﹣90)2+2×(85﹣90)2+4×(90﹣90)2+2×(95﹣90)2+(100﹣90)2]=30;
(3)解:八年级的学生成绩好,
理由如下:七、八年级学生成绩的中位数和众数相同,但八年级的平均成绩比七年级高,且从方差看,八年级学生成绩更稳定,
综上,八年级的学生成绩好;
【总结】本题考查了中位数、众数、平均数、方差等统计基础知识,明确相关统计量表示的意义及相关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39.(1)12,
(2)8.4米
(3)200名
【分析】本题考查频数分布表.
(1)由总人数减去已知组的人数即可求出,由求出的不难找到处于中间位置的数;
(2)用加权平均数公式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3)先算出用本所占的百分比,再用样本估计总体即可.
【解答】(1)解:由表格数据得
一共30人
成绩的中位数是第15,16个数的平均数
组一共(人),组一共(人)
第15,16个数在组
即中位数落在组
故答案为:12,;
(2)平均成绩为:(米)
∴所抽取的这30名男生投掷铅球的平均成绩是8.4米
(3)(名),
∴估计该校男生投掷铅球成绩不小于9米的学生有200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