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教材来源:初中九年级《数学(上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内容来源:初中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4 章
主 题: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课 时: 1课时
授课对象:九年级学生
目标确定的依据 :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了解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掌握切线的性质和判定。
2.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习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基础上学习的,也是为后面学习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及继 续学习几何知识作铺垫。 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3.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在此基础上学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会比较好掌握。
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过程;
2.经历探索切线的性质和判定定理的过程。
3.运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探索切线的性质和判定定理的过程
学习重点:探索切线的性质和判定定理的过程。
学习难点:切线的性质和判定定理的运用。
学习方法:观察法 讲解法和启发式教学相结合
评价任务:1. 了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探索切线的性质和判定定理
2. 运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解决问题。
3. 运用切线的性质和判定定理解决问题。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意,引入新课
活动1,(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唐朝诗人王维的诗句,它描述了黄昏日落时分塞外特有的景象.如果我们把太阳看成一个圆,地平线看成一条直线,那你能根据直线和圆的公共点个数想象一下,直线和圆有几种位置关系吗?
(2)观察用钢锯切割钢管的过程,抽象成几何图形间的位置关系.
学生观察一轮红日从海平面升起的过程和用钢锯切割钢管的过程,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结合学过的知识,把它们抽象成几何图形,再表示出来.
二、自主探索
活动2,请同学在纸上画一条直线,把硬币的边缘看作圆,在纸上移动硬币,你能发现直线和圆的公共点个数的变化情况吗?公共点个数最少时有几个?最多时有几个?
三、合作探究
活动3,
(1) 能否根据基本概念来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2) 是否还有其他的方法来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四、巩固练习
活动4,例 已知:如图所示,∠AOB=30°,P为OB上一点,且OP=5 cm,以P为圆心,以R为半径的圆与直线OA有怎样的位置关系?为什么?
①R=2 cm; ②R=2.5 cm; ③R=4 cm.
五.探索切线的判定
1. 思考:在⊙O中,经过半径OA的外端A作直线L垂直OA,则 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是多少?直线L和⊙O有什么位置关系?
归纳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注意: “经过半径的外端”和“垂直于这条半径”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2.思考: 在⊙O中,如果直线L是⊙O的切线,切点为A,那么半径OA与直线L是不是一定垂直呢?
归纳切线的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今年各国切点的半径
注意:经过切点的半径
归纳总结:在运用切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时往往需要添加辅助线。 (1)当已知一条直线是某圆的切线时,切点的位置是确定的,辅助线常常是连结圆心和切 点。得到半径,那么半径垂直于切线 (2)当要证明某直线是圆的切线时,如果已知直线经过圆上一点,则作出过这一点的半径。 证明直线垂直于这条半径
例:△ABC为等腰三角形,O是底边BC的中点,腰AB与⊙O相切与点D.求证:AC是⊙O的切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