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课堂导入
秦坑儒谷碑
(唐) 章碣 《焚书坑》
学习目标
1、了解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的时间、原因,秦朝灭亡的基本史实 。
2、了解秦末农民起义的历史意义。
3、掌握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2.秦暴政的表现
1.秦朝统治的特点
我家有三子:
老大修长城,多年未相逢;
老二戍边关,至今未归还;
老三忙耕田,租税沉甸甸;
饭菜不得饱,一家难团圆;
敢怒不敢言,惟恐遭劫难。
1.秦朝统治的特点
一、秦的暴政
秦始皇
的功绩
秦始皇的统治特点
秦朝建立后,秦始皇推行巩固统一的措施,注重发展生产,加强对社会的管理,对历史发展作出了贡献。
好大喜功,急于求成,统治暴虐。
秦朝刑具
秦朝时民谣
董仲舒:“(秦朝)田租、口赋(人头税)、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
——《汉书·食货志》
一岁屯戍,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 ——《汉书 食货志》
2.秦暴政的表现
一、秦的暴政
赋税沉重
表现1
秦朝的赋税主要有田赋(土地税)、口赋(人口税),口赋每人1千钱,除此之外,还要缴纳牲畜、桑麻、等杂税,这些赋税占农民收入的三分之二。
材料
秦朝修建骊山陵和阿房官役使70多万人,征伐南方调发了 50万士卒,北击匈奴及修筑长城征派了40万人。当时全国人口约2000万,而每年服役的成年男子就有300万左右。秦始皇先后进行 5次大规模的巡游,在名山胜地刻石记功,耗费大量财力和人力。
始皇初即位(前246),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前221),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
……
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西汉)司马迁《史记》
2.秦暴政的表现
一、秦的暴政
秦始皇陵
阿房宫
秦长城
秦直道
徭役兵役沉重,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表现2
秦始皇陵
一人犯法,亲族和邻里都要受牵连;当时的刑罚极其残酷,有各种残害肢体的肉刑,单死刑就有车裂、 腰斩、活埋等10多种。
秦简记载:
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
刑罚严酷
表现3
2.秦暴政的表现
一、秦的暴政
材料
秦律
“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
——《史记·儒林列传》
2.秦暴政的表现
一、秦的暴政
秦始皇为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下令烧毁各国史书和民间 收藏的诸子百家著作,仅留下秦国的史书及医药、种植、占 卜之类的书籍;又将非议朝政的460多个儒生和方士全部坑杀, 史称“焚书坑儒”。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采纳丞相李斯建议,下令在全国范围内“焚 书”,主要是焚毁民间收藏的《诗》《书》、记述六国历史的书籍 诸子百家著作。
材料
焚书坑儒,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
表现4
陕西渭南的“焚书”灰堆遗迹
指
鹿
为
马
这是一匹好马
秦二世在位时,丞相赵高想篡(cuàn)权,恐怕群臣不听他的,就设法试探一下自己的威信。他牵来一头鹿献给秦二世,并说这是马,同时还问群臣到底是鹿还是马。有的大臣坚持说是鹿,有的拥护赵高说是马。事后,那些说鹿的大臣都被赵高杀害了。
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领而观其政。
——《过秦论》
2.秦暴政的表现
一、秦的暴政
材料一 大事毕,已臧,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者。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二世更加变本加厉,以“杀人众者为忠臣,”各级官吏都是奉行这种刑法的刽子手。如范阳令“杀人之父,孤人之子,断人之足,黥人之首甚众多。”于是造成了“刑者相半于道,而死人日成积于市“的惨状。
——朱绍侯、张鹏海、齐涛《中国古代史》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游途中病死。
秦二世统治更加残暴。
表现5
2.秦暴政的表现
一、秦的暴政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唐·杜牧《阿房宫赋》
沉重赋税,徭役兵役繁重,刑法严酷,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南北征伐,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物力的补充来自赋税,同时用严刑峻法来维持社会的运转。大量的农民脱离农业生产,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秦朝的残暴统治,使人民陷入无法生活的境地。面对秦朝的诸多暴政,当时的百姓是怎样选择的呢?是沉默还是爆发?
思考
2.结果如何?
1.起义的原因是什么?
3.有何影响?
1.起义的原因
材料一:二世元年七月(公元前209年),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材料二:陈胜曰:“天下苦秦(秦的残暴统治)久矣……”
——《史记·陈涉世家》
直接原因:遇雨误期,按律当斩。
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二、陈胜、吴广起义
2.起义的过程和结果
二、陈胜、吴广起义
读地图
1.找到渔阳的位置和陈胜、吴广起义的地点。
2.找到张楚政权的根据地,并说明陈胜、吴广起义军的进军路线。
大泽乡起义(前209年秋
占领陈县,陈胜称王,建张楚政权
各地农民纷纷响应,起义军不断壮大
主力向西进攻,直逼咸阳
在秦军的强大攻势下,起义军最终失败
材料一:陈涉(陈胜)虽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竞亡秦,由陈涉(陈胜)首事也。 ——司马迁
材料二:从陈胜吴广开始,历史不断地发生农民反抗地主压迫的大小起义。 ——范文澜《中国通史》
大泽乡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显示出革命首创精神和敢于反抗追求平等的精神。
二、陈胜、吴广起义
3.起义的影响
得民心者得天,失民心者失天下;要以民为本,实行仁政;要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不能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
启示:
影响:
2.秦灭亡
1.起义范围扩大
轰轰烈烈的陈胜、吴广起义虽然失败、但反秦的浪潮并没有平息。其中,由项羽、刘邦领导的军队在斗争中逐渐壮大。
1.起义范围扩大
三、秦朝的灭亡
为什么陈胜、吴广起义虽然失败,但反秦的浪潮并没有平息
起义的深远影响、秦朝内部的矛盾与危机、反秦力量的壮大与联合以及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等因素共同推动了反秦浪潮的兴起和持续。
思考
三、秦朝的灭亡
项羽(前232年—前202年),名籍,字羽,泗水郡下相县(今江苏省宿迁市)人,是中国历史上秦末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人物,西楚霸王的称号持有者。他出生于楚国贵族家庭,是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
项羽自幼习武,有远大的抱负,不愿意学习文墨和剑术,而是追求成为“万人敌”的武将。在秦末民变中,项羽与叔父项梁一同起兵反秦,并在项梁战死后继承了领导权。
简介
三、秦朝的灭亡
刘邦(公元前256——前195),字季,沛丰邑中阳里人(今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汉朝开国皇帝。
刘邦出生农家,以其豁达大度和过人的智慧,在秦末民变中迅速崛起。他起初是泗水亭长,后因参与陈胜吴广起义,聚集了一支力量,自称沛公。在楚汉争霸中,刘邦最终战胜了西楚霸王项羽,结束了秦朝以来的分裂和战乱,统一了中国,建立了汉朝。
简介
1.时间:公元前208年 至 前207年
2.双方:项羽军和秦军主力
3.成语:破釜沉舟
4.意义:巨鹿之战是秦末农民战争所取得的一场巨大胜利。它基本上摧毁了秦军的主力,扭转了整个战局,奠定了反秦斗争胜利的基础,加速秦朝灭亡。
5.地位: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
3.秦灭亡
三、秦朝的灭亡
巨鹿之战
3.秦灭亡
三、秦朝的灭亡
秦军主力被歼后,秦统治集团分崩离析。赵高杀死秦二世,另立子婴(秦始皇长子扶苏的儿子)为王。子婴继位五天后将赵高诱杀。公元前207年,刘邦率领一支起义军进入关中,逼近咸阳。子婴出城投降,秦朝灭亡。
材料一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贾谊《过秦论》
材料二 秦始皇发动了若干次大规模战争,进行了巨大的国防建设和土木建筑工程。为动员人力、筹集费用,秦朝统治者大大加强了对人民的征敛,赋役非常繁重,刑罚非常严酷。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结合材料,评价秦始皇。
秦始皇灭六国,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他在位期间,建立了皇帝制度,在中央设“三公”,在地方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他大力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修建驰道;北击匈奴,修长城;南征南越,开灵渠。
要客观公正,一分为二地看待,结合当时的时代特征、史论结合。
在统治时期,焚书坑儒,刑法严苛,赋税沉重,徭役繁多,导致阶级矛盾非常尖锐。
评价方法:
评价秦始皇
BC209年
BC207年
BC206年
BC202年
西汉建立
秦的暴政
赋税沉重
徭役兵役繁重
刑法严苛
秦二世更残暴
秦末农民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
刘邦项羽灭秦
巨鹿之战:以少胜多
秦朝灭亡:前207年
时间:前209年
地点:大泽乡
意义:第一次大规模的
农民起义,具首创精神。
秦朝的灭亡
陈胜、吴广起义
巨鹿之战
秦朝灭亡
BC221年
秦朝建立
楚汉之争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