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讲04陆地和海洋【考点串讲65张PPT】-六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鲁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串讲04陆地和海洋【考点串讲65张PPT】-六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鲁教版)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12-12 15:30: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5张PPT)
鲁教版(六年级上册)
第三章 陆地和海洋
1
课标要求
2
思维导图
3
考点突破
CONTENTS
课程目录
4
考向探究
5
热点好题
考点要求 课标要求
1.大洲和大洋 阅读世界地图,描述世界海陆分布状况,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2.世界的地形 在世界地形图上指出陆地主要地形和海底主要地形的分布,观察地形分布大势。
3.海陆变迁 结合实例,说明海洋和陆地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
说出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并解释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课标要求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
第一部分
大洲和大洋
考点01 海陆分布
考点梳理
地球表层由海洋和陆地构成。海洋面积占 %,陆地面积占 %。
概略地说,地球表层是“ 海洋, 陆地”。
71
29
七分
三分
71%
29%
世界海陆面积比较
陆地
39%
海洋
61%
北半球
陆地
19%
海洋
81%
南半球
陆地
38%
海洋
62%
东半球
陆地
20%
海洋
80%
西半球
无论怎样划分,地球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考点01 海陆分布
考点梳理
考点02 七大洲和四大洋
考点梳理
A
B
C
D
E
F
A、半岛:一面与陆地相连,三面被水包围的陆地。
B、海峡:沟通两个海域之间的狭窄水道。
C、岛屿:散步海洋、河流或湖泊中的小块陆地。
D、海:海洋的边缘部分。
E、洋:海洋的主体部分。
F、大陆:面积广大陆地。
大洲是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的合称。
1.相关概念
亚 洲








大 洋 洲
欧 洲
南 极 洲
亚洲
4400
非洲
3000
北美洲
2400
南美洲
1800
南极洲
1400
欧洲
1000
大洋洲
900
亚非北南美 南极欧大洋
考点02 七大洲和四大洋
考点梳理
2.七大洲
大洲 轮廓 特征
亚洲 南部有三个半岛 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面积最大
欧洲 轮廓支离破碎,与亚洲相邻 平均海拔最低、发达国家最多
非洲 大致呈“梯形+倒三角”,岛屿较少,东南部有个小岛(马达加斯加岛) 最干旱、世界上黑色人种最多
北美洲 呈倒三角形,南部类似一条小尾巴 国家较少、经济发达
南美洲 手枪腿形状,南部狭长,与南极洲隔海相望 最湿润、距南极洲最近
大洋洲 远离其他陆地,包括澳大利亚大陆 面积最小
南极洲 大致呈贝壳形状(无人定居) 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平均海拔最高
考点02 七大洲和四大洋
考点梳理
3.四大洋
面积最大
呈“S”型
位于东半球
面积最小
太大印北
单字记忆面积大小
考点02 七大洲和四大洋
考点梳理
观察地球仪,找出七大洲、四大洋,看看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
亚洲
南极洲
大洋洲
非洲
欧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大西洋
印度洋
北冰洋
北冰洋



南极洲
考点02 七大洲和四大洋
考点梳理
北美洲和南美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
亚洲、欧洲和非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
赤道横穿哪几个大洲的大陆。
赤道穿过的洲 。
没有热带的洲有 洲。
纬度最高的大洲有 。
非洲大陆和南美大陆
西半球
东半球
南美洲、非洲
欧洲、南极洲
南极洲
难点突破
大洲的相对位置
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有哪些?
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哪个?
被三个大洋包围的大洲是哪个?
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是哪个?
跨经度最多的洲是 : 。
跨经度最多的洋是: 。
本初子午线穿过的大洲是: 。
欧洲、北美洲
南极洲
南极洲
亚洲
欧洲、非洲、南极洲
南极洲
北冰洋
大洲的相对位置
难点突破
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的大洲有大洋洲和亚洲;
跨纬度最广、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
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
面积最大的大洋是太平洋;
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北冰洋;
易错警示
4.七大洲的分界线
亚洲、欧洲分界:
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乌拉尔山
【乌乌里,大黑土】
考点02 七大洲和四大洋
考点梳理
亚洲、非洲分界:
苏伊士运河
苏伊士运河
考点02 七大洲和四大洋
考点梳理
亚洲、北美洲分界:
白令海峡
欧洲、非洲分界:
直布罗陀海峡
南美洲、南极洲分界:
德雷克海峡
考点02 七大洲和四大洋
考点梳理
亚洲欧洲本一体,乌拉高加分两边;
亚非原本相连接,苏伊运河来隔断;
亚洲北美隔水望,白令海峡在中间;
南北美洲来牵线,巴拿运河又阻隔。
七大洲分界线
速记口诀
考点02 七大洲和四大洋
考点梳理
【典例】我们生活在陆地上,陆地的周围是广阔的海洋。读北、南半球海陆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海陆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表面大约为三分海洋、七分陆地
B.陆地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C.海洋连为一体,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多块
D.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特点是七分海洋、三分陆地,A错误;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B错误;海洋连为一体,而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很多块,面积较大的为大陆,面积较小且四面临海的为岛屿,C正确;北半球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D错误;故选C。
考向01 海陆分布
考向探究
C
2.下列大洲中,被三大洋所环绕的是( )
A.非洲 B.南极洲 C.南美洲 D.大洋洲
【解析】2.读图可知,非洲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A错误;南极洲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包围,B正确;南美洲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C错误;大洋洲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D错误;故选B。
考向01 海陆分布
考向探究
B
【变式】水半球和陆半球分别指海洋分布最集中的半球和陆地分布最集中的半球(如图所示)。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世界陆地和海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所有陆地都连接在一起
B.陆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C.三分海洋,七分陆地
D.图中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为①
【解析】根据图示数据看地球上的陆地并不是都连接在一起的,有大陆和岛屿之分,大陆是面积广大的陆地,岛屿是面积较小的陆地,它们被海洋分隔,A错误;陆半球是陆地面积最大的半球,但陆地面积仍然小于海洋面积,B错误;地球上海洋面积约占 71%,陆地面积约占 29%,是七分海洋,三分陆地,C错误;图中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为①北美洲,D正确。故选D。
考向01 海陆分布
考向探究
D
2.图中序号表示非洲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②、③两大洲之间的分界线是( )
A.苏伊士运河 B.土耳其海峡
C.巴拿马运河 D.马六甲海峡
【解析】
2.读图可知,①是北美洲,②是亚洲, ③是非洲, ④是大洋洲,故选C。
3.读图,根据位置和轮廓可知,图中②、③所示两大洲分别是亚洲和非洲,它们之间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A正确;土耳其海峡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之一,巴拿马运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马六甲海峡不是分界线,BCD错误。故选A。
考向01 海陆分布
考向探究
C
A
【典例】我们生活在陆地上,陆地的周围是广阔的海洋,全球共有七大洲和四大洋,掌握海陆知识是我们学习区域地理的基础。读世界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代表的大洲分别是( )
A.亚洲、欧洲 B.欧洲、亚洲 C.亚洲、非洲 D.欧洲、非洲
2.图中序号与大洲分界线上的地理事物,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大高加索山脉 B.②-乌拉尔河
C.③-乌拉尔山脉 D.④-土耳其海峡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读图可知,依据大洲轮廓及位置,图中甲为欧洲,乙为亚洲,ACD错误,B正确,故选B。
2.图为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图中①、②、③、④表示的地理事物分别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霍尔木兹海峡,B正确,ACD错误,故选B。
考向02 七大洲四大洋及大洲分界线
考向探究
B
B
3.乙、丙两大洲的分界线是( )
A.白令海峡 B.巴拿马运河
C.土耳其海峡 D.苏伊士运河
【解析】3.读图分析可知,图中乙为亚洲,丙为非洲,两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D正确;白令海峡是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土耳其海峡是亚洲与欧洲分界线之一。ABC错误,故选D。
考向02 七大洲四大洋及大洲分界线
考向探究
D
【典例】读竖版世界地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①、②两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地区降水量多于②地区
B.①所在的大洋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洋
C.离②地区最近的大洲是南美洲
D.甲地所在的经线为105°E
D
考向03 不同角度看世界
考向探究
【解析】1.本题考查世界不同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及经纬度的判读,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解答即可。①北极地区的降水量多于②南极地区,故A叙述正确;①所在的大洋是北冰洋,该大洋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故B叙述正确;距离②南极地区最近的大洲是南美洲,故C叙述正确;甲地所在的经线为75°E,故D叙述错误。故选:D。
2.中国某科学考察团从上海出发,乘船到①地进行考察,
其最短航线需经过的海峡或运河是( )
A.马六甲海峡 B.白令海峡
C.巴拿马运河 D.苏伊士运河
B
考向01 不同角度看世界
考向探究
【解析】
2.本题考查不同海峡或运河的位置,据图中所示的信息和所学知识点解答即可。中国某科学考察团从上海出发,乘船到①地进行考察,其最短航线需经过的海峡是白令海峡,该海峡沟通太平洋与北冰洋,是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故选:B。
第二部分
世界的地形
青藏高原
东非高原
巴西高原
中西伯利亚高原
伊朗高原
亚马孙平原
西西伯利亚平原
喜马拉雅山脉
阿尔卑斯山脉
安第斯山脉
落基山脉
考点01 陆地地形
考点梳理
1、最高的高原: ;
2、最大的高原: ;
3、最高的山脉: ;
4、最大的平原: ;
5、最高的山峰: ;
6、最长的山脉: ;
青藏高原
喜马拉雅山脉
巴西高原
亚马孙平原
珠穆朗玛峰
安第斯山脉
【世界之最】
考点01 陆地地形
考点梳理
高原分布较广;
非洲主要以高原为主。亚洲、南美洲也分布较多高原。
平原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区,大多由河流冲积而成;
其中亚洲、欧洲、南美洲分布有较多的平原
山地分布醒目,且呈条带状分布;多高大绵长山脉;
两大山脉带:太平洋沿岸山脉带、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山脉带
世界陆地地形特征
考点01 陆地地形
考点梳理
















考点02 海底地形
考点梳理
1 写出①-⑤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⑤____________。
2 坡度和缓,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人类活动最频繁的地方__________。
3 新海底诞生,火山活动最强烈的地方是____________。
4 海底地形中,坡度最陡,水深急剧增加的地方是__________。
5 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是_______。
6 海洋底部面积最大的地方是______。
7 世界最深的海沟是________________。
海面





海沟
洋盆
大陆坡
大洋中脊
大陆架
大陆架
大洋中脊
大陆坡
海沟
洋盆
马里亚纳海沟
考点02 海底地形
考点梳理
【典例】下面为小明描绘的地形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地形特点的描述,与序号所示地形互相匹配的是( )
A.①——海拔较高,顶面起伏较为和缓,外围较陡 B.②——四周高,中间低
C.③——海拔一般在200~500米 D.④——海拔高,峰峦起伏,坡度较陡
2.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点是( )
A.地表崎岖不平 B.地面起伏小 C.海拔低 D.坡度大
【解析】1.据图可知,①地形海拔较高,内部起伏和缓,地面平坦,边缘比较陡峭,是高原地形,A正确;②地形海拔高,峰峦起伏,坡度较陡,是山地地形,B错误;③地形四周高,中间低,为盆地地形,C错误;④地形海拔一般在200~500米之间,为丘陵地形,D错误。故选A。
2.山地海拔高,大于500米,峰峦起伏坡度陡峻,丘陵海拔较低,200~500米,地面起伏,坡度相对山地和缓,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点是地表崎岖不平,A正确,平原与高原内部地面起伏小,B错误;海拔低的是丘陵,坡度大的是山地,CD错误。故选A。
考向01 陆地地形
考向探究
A
A
【典例】海洋占据了地球表面的绝大部分空间,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对人类的未来有着绝对的重要性。读“海底地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A、B、C、E四处地形分别是( )
A.洋盆、大陆架、海沟、大陆坡
B.洋盆、大陆坡、大陆架、海沟
C.大陆架、洋盆、大陆坡、海沟
D.大陆架、大陆坡、洋盆、海沟
【解析】1.读图可知,海底地形由近海向远洋依次为A大陆架、B大陆坡、C洋盆、E海沟,D正确、ABC错误。故选D。
考向02 海底地形
考向探究
D
2.大陆架与人类活动关系最为密切。以下关于大陆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表面起伏较大
B.深度超过200米
C.水深较浅,阳光较好,渔业资源丰富
D.人类可以直接往大陆架排放废弃物
【解析】
2.大陆架表面起伏较小,A错误;大陆架深度不超过200米,B错误;大陆架水深较浅,阳光较好,渔业资源丰富,C正确;人类不应该直接往大陆架排放污染物,会污染海洋,D错误。故选C。
考向02 海底地形
考向探究
C
第三部分
海陆的变迁
考点01 沧海桑田(海陆变迁)
考点梳理
海陆变迁 原因 举例
地壳的运动 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生物化石
海平面的升降 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的古河道遗迹
人类活动 荷兰的围海大坝、填海造陆等
大陆漂移学说 证据 提出者 时间
南美大陆和非洲大陆轮廓拼合 德国·魏格纳 20世纪初期
南美洲和非洲动物的相似性 南美洲和非洲动物的相似性
考点02 大陆漂移说
考点梳理
全球大致划分为   大板块分别是:
    板块;    板块;
    板块;    板块;
    板块;    板块。

亚欧
非洲
印度洋
太平洋
南极洲
美洲
地球表层不只是由六大板块组成,还包括有若干小板块。
板块的划分
考点03 板块构造学说
考点梳理
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属于什么板块?
【易错警示】
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属于亚洲,澳大利亚位于大洋洲。
但它们都属于印度洋板块。
考点03 板块构造学说
考点梳理
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
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大多集中分布在地壳比较活跃的板块交界地带,如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火山地震带示意图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考点03 板块构造学说
考点梳理
地壳运动状况 板块内部 板块交界地带 稳定
活跃(多火山、地震)
生长边界
(板块张裂)←|→
消亡边界
(板块挤压碰撞)→|←
形成裂谷或海洋
形成山脉、高原
红海
喜马拉雅山脉
六大板块
两大火山地震带
板块运动方式
日本是地震之国,印度尼西亚是火山之国,英国地震很少。图中字母A、B、C分别位于日本、印度尼西亚、英国。结合所学知识解释原因。
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等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跃。
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三大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跃。
英国位于亚欧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难点突破
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山脉、裂谷的形成,海洋的消失或扩大以及火山、地震的发生原因?
喜马拉雅山脉:
阿尔卑斯山脉:
落基山脉:
安第斯山脉:
地中海的消失:
东非大裂谷、红海的扩大:
日本多地震的原因:
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非洲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北美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南美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非洲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挤压。
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运动。
位于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交界处。
难点突破
【典例】2023年10月12日央视新闻报道,在喜马拉雅山脉卓奥友峰科考中,我国科学家发现了距今2.2亿年三叠纪晚期地层中的鲨鱼化石,被认为具有重大的科考和生物学演变方面的意义,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发现鲨鱼化石,说明该地区( )
A.这里曾是海洋环境 B.因海平面上升该地被淹没
C.鲨鱼曾生活在陆地 D.因人类活动将鲨鱼掩埋在此
【解析】1. 发现鲨鱼化石,说明该地曾经是一片海洋,后来由于地壳运动,海洋变成陆地,A正确;该地区因为地壳运动被抬升,B错误;鲨鱼一直生活在海洋里,C错误;该地区因地壳运动被抬升,与人类活动无关,D错误;故选A。
考向01 海陆变迁
考向探究
A
2.下列现象中不能证明海陆变迁的是( )
A.岛礁有时被淹没,有时露出
B.在落基山脉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C.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道和森林遗迹
D.日本通过填海造陆扩大陆地面积
【解析】2.海陆变迁是指曾经是海洋现在变成了陆地或者曾经是陆地现在变成了海洋。岛礁有时被淹没,有时露出是正常的潮涨潮落现象,与海陆变迁无关,A符合题意;在落基山脉发现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落基山脉以前是海洋,B不符合题意;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道和森林遗迹,说明这里以前是陆地,C不符合题意;日本通过填海造陆扩大陆地面积,是将海洋变成陆地,属于海陆变迁,D不符合题意;故选A。
考向01 海陆变迁
考向探究
A
【典例】大陆漂移说是在20世纪初,由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读大陆漂移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大陆漂移说的证据之一是( )
A.火山地震多分布在大陆边缘 B.非洲西岸与南美洲东岸轮廓基本吻合
C.青藏高原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D.意大利“水城”威尼斯具有独特风情
【解析】1.火山地震多分布在大陆边缘,是因为板块运动;非洲西岸与南美洲东岸轮廓基本吻合,是大陆漂移假说的证据之一;青藏高原发现海洋生物化石,是海陆变迁的例证;意大利“水城”威尼斯具有独特风情和大陆漂移假说无关,排除ACD,故选B。
考向02 大陆漂移说
考向探究
B
2.依据大陆漂移说分析现在的大西洋( )
A.没有变化 B.即将消失 C.不断缩小 D.不断扩张
【解析】2.大陆漂移假说是20世纪初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认为,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块叫“泛大陆”的庞大陆地,被叫做“泛大洋”的广 袤海洋所包围。大约两亿年前,泛大陆开始破裂,碎块像浮在水上的冰块一样向外越漂越远。距今大约两三百万年前,形成现 在七大洲,四大洋的基本面貌。据图可知,大西洋从2亿年前、6500年前直至现在,逐渐扩张。D正确,ABC错误。故选D。
考向02 大陆漂移说
考向探究
D
【典例】考古学家们认为,中龙是生活在古生代的一种淡水爬行动物,其化石仅发现于非洲和南美洲南部。读图1“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2“南美洲和非洲古老地层及动、植物化石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结合中龙的生活习性及其化石分布,地质学家魏格纳推理得出( )
A.非洲与南美洲南部曾发生多次地震 B.南美洲南部曾经是广阔的海洋
C.非洲大陆与南美洲大陆曾连在一起 D.目前大西洋面积还在逐渐缩小
【解析】1.地质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推理得出非洲大陆与南美洲大陆曾连在一起,C正确;南美洲南部为陆地,B错误;非洲与南美洲南部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A错误;目前大西洋面积还在逐渐变大,D错误。故选C。
考向03 板块构造学说
考向探究
C
2.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科学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
①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②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内部
③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④一般来说,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红海不断扩张将会成为新的大洋,主要原因是( )
A.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不断张裂 B.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不断张裂
C.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不断张裂 D.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不断张裂
【解析】2.地球表层分为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①正确;各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动活跃,多火山地震,③④正确, ②错误,D正确,ABC错误。故选D。
3.红海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这两个板块在不断地张裂拉伸。随着板块的张裂,红海的面积不断扩大,未来有可能会形成新的大洋,C正确,ABD错误。故选C。
考向03 板块构造学说
考向探究
D
C
【典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台湾省多地震的原因是( )
A.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产生碰撞挤压
B.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产生碰撞挤压
C.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产生张裂运动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产生张裂运动
2.依据图中板块运动方向推断,地中海的面积将( )
A.缩小 B.扩大 C.不变 D.不确定
【解析】1.我国台湾省多地震的原因是: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边界,地壳运动十分活跃,多火山地震,故选B。
2.读图可知,地中海处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碰撞挤压边界,面积不断缩小,故选A。
考向04 火山地震的成因
考向探究
B
A
热点好题
下图为东西半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示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非洲地跨南北半球 ②纬度最高的是欧洲
③面积最大的是非洲 ④南北美洲主要位于西半球
⑤南北回归线同时穿过非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③④⑤
2.对世界海陆分布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东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B.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C.西半球海洋面积小于陆地面积 D.任意半球海洋面积均大于陆地面积
C
D
某校同学通过“一笔画世界”活动学习世界的海陆分布。读“小顺同学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3.为了将各大洲的位置尽量画准确,应首先( )
A.确定起笔点 B.画出重要经纬线
C.标出七大洲 D.明确绘图顺序
4.在小顺同学的作品中,没有画( )
A.大洋洲 B.欧洲
C.南极洲 D.非洲
5.通过读小顺同学的作品,并结合海陆分布知识
可以得出( )
A.太平洋是全球的中心 B.北半球海洋面积比陆地更小
C.四大洋均跨南北半球 D.南半球海洋面积比北半球广
B
A
D
近年来,北极航道通航能力大大提升,白令海峡是北极航道的重要通道。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白令海峡沟通了( )
A.北冰洋大西洋 B.北冰洋太平洋
C.太平洋印度洋 D.太平洋大西洋
7.“三线”穿越了白令海峡,“三线”是指( )
①亚洲与北美洲的洲界线②俄罗斯与美国的国界线
③东、西半球分界线④国际日期变更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B
C
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地形。陆地地形主要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读五种陆地地形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8.从地形简图中可见,地形A和地形B的
共同特点是( )
A.地表起伏小 B.地表崎岖不平
C.海拔都很高 D.海拔都很低
9.根据海拔高度和地表起伏特征,可以推断C是( )
A.盆地 B.丘陵 C.平原 D.高原
B
A
2023年5月,我国科研人员在西藏发现了一批三叠纪喜马拉雅鱼龙化石,这是古生物学上的又一次重大发现。下图示意鱼龙化石。完成下面小题。
10.在西藏发现鱼龙化石,说明( )
A.鱼龙曾经生活在陆地 B.此地曾经是一片汪洋
C.人类把化石带到陆地 D.海平面上升淹没此地
B
11.能反映这种地理现象的词语是( )
A.愚公移山 B.刻舟求剑 C.沧海桑田 D.精卫填海
12.造成这种地理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地壳运动 B.流水侵蚀 C.风力堆积 D.季节变化
C
A
某同学利用铝盒、海绵、蜡烛、水等材料设计了一个模拟地球板块运动的实验(如下图),实验中发现蜡烛加热区的水流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方向运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该实验模拟的板块运动形式为( )
A.碰撞 B.张裂 C.挤压 D.下沉
14.下列地理现象与该模拟实验原理相似的是( )
A.云南大理地震的发生 B.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
C.喜马拉雅山不断升高 D.红海面积不断扩大
B
D
小明在网上看到了一则消息:2024年4月3日7时,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了7.3级地震,地震导致山体滑坡、道路阻断等险情。下图示意板块运动、台湾岛和地震震中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判断此次地震震中经纬度位置( )
A.(23.81°N,121.74°E) B.(23.81°N,121.74°W)
C.(23.81°S,121.74°E) D.(23.81°S,121.74°E)
A
16.台湾花莲海域及花莲县当月已发生28次5.0级以上地震,专家判断台湾东部已进入地震频发期。此地区地震频发的原因示意正确的是( )
D
土耳其是地震多发的国家。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发生7.8级强烈地震,人员伤亡严重。图为六大板块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7.土耳其地震多发的主要原因是该国位于( )
A.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B.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C.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非洲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
18.地震发生时,通常正确的做法有( )
①在高楼,尽快乘坐电梯下楼②在室外,迅速跑到空旷场地
③被困时,保存体力,等待救援④在室内,迅速躲到三角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A
B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