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语文学科
七上语文期末检测卷02
范围:第1-6单元
(建议用时:15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四季更迭,风物常新,每个季节都令人陶醉。班级开展“多彩四季”主题活动,小优和小翼诚邀你一起参与。
小优在课本中感受到四季之美,下面是他分享的学习感悟,请你帮忙完善,完成1~3题。
①轻轻打开语文课本,我们向美丽的四季走来。春天( ),美不胜收;夏季的雨热烈粗犷,万物( )地成长;②秋天既有枯藤中“断肠人”的豪迈,还有秋风中“歌以咏志”的秋思;冬天还有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奉献给济南的可爱的水藻。同时,③在美丽的自然中感悟到世间的真情。瘫痪的史铁生,在落叶纷纷中与母亲jué别,把“好好儿活”的勇气,植入骨髓;莫怀戚在解决散步时的分qí时,彰显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④泰戈尔和冰心诗意地用大自然表达出对母亲最真挚的爱与祝福的心情……
1.(2分)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粗犷(guǎng)贮蓄(zhù)jué(诀)别分qí(歧)
2.(2分)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B)
A.雍容华贵 你追我赶 B.花团锦簇 争先恐后
C.花团锦簇 你追我赶 D.雍容华贵 争先恐后
3.(2分)文中①②③④处有语病,下列对它们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C)
A.①处后半句修改为“美丽的四季向我们走来”。
B.②处将“豪迈”和“秋思”互换位置。
C.③处将“感悟”改为“体会”。
D.④处删去“的心情”。
【点拨】原句成分缺失,缺少主语,应在句首加上“我们”。
寒来暑往,四季更替,万物枯荣,斗转星移。自然以其神奇的力量,展现给我们千姿百态的美。班级举行“四季更迭,美妙无穷”的活动,请你参加。
4.(3分)在“四季诗朗诵”环节,小优写了一段开场白。请你仿照画线句子,在横线上续写完整。
四季之美,美不胜收。我们喜爱春天,爱她的桃红柳绿,鸟语花香;我们喜爱夏天,爱她的示例:翠竹蝉鸣枝繁叶茂我们喜爱秋天,爱她的天高云淡,金风送爽;我们喜爱冬天,爱她的白雪皑皑银装素裹
5.(8分)感受四季之美后,小优建议去古诗文中寻找美好。下面是小优读古诗文后写的感悟,请你将相应的句子填到横线上。
优美的风景,让我们享受视觉的盛宴:“①水何澹澹②山岛竦峙"(《观沧海》)是波涛激荡、海岛耸立的海洋之景;“③回乐烽前沙似雪,④受降城外月如霜"(《夜上受降城
闻笛》)是大漠似雪、月华如霜的边城之景。诗意的生活,让我们感受古人的情怀:“乡书何处达,⑤归雁洛阳边”是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借“归雁”表达的思乡之情;李商隐也在《夜雨寄北》中用“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抒发思念亲人、渴望团聚之情;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夜阑卧听风吹雨,⑦铁马冰河入梦来”将风雨声想象成为国征战的铁骑之声,抒发忧国忧民之心;谭嗣同《潼关》中“终古高云簇此城,⑧秋风吹散马蹄声”写马蹄声被猎猎秋风吹散,显出孤城的寂寥。
6.(3分)下雪了,放学路上,小翼想拍几张浪漫的雪景照,为了营造飞雪漫天的效果,他提议让小优帮他踢一踢路边的小树,好让枝条上的雪花飘落下来。可小优认为这种行为十分不妥,于是,他幽默地劝阻道:“。”小翼听完,挠挠头害羞地笑了。如果你是小优,面对此情此景,你会如何劝阻小翼
二、阅读与鉴赏(45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两则批注(7~8题)。
送春 王令
三月残花落更开,
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
不信东风唤不回。
7.(2分)根据诗歌前两句描写的落花和 飞燕可知,本诗和《江南逢李龟年》一样,写的都是暮春时节的景象。
8.(2分)本诗和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都写到“子规啼”,但表达的感情不同,请你简要分析。
李白的诗通过子规啼,烘托了友人分离时的伤感、凄凉之情;本诗通过子规夜啼想唤回春天,表达了作者对春天无比留恋、对美好时光执着追求的乐观精神(坚定信念)。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4题。
【甲】夫君子(A)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B)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①画地学书。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加冠,嶷然有声②。……得唐韩愈遗稿(C)废书簏③中,读而心慕焉。苦志探赜④,至忘寝食,必欲并辔绝驰而追与之并。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有删改)
【注】①荻(dí):植物名,形状像芦苇。②嶷(nì)然有声:很高的声望。嶷,高峻的样子,这里指欧阳修超群出众。③簏(lù):竹箱。④赜(zé):幽深,深奥。
9.(4分)请参考“方法提示”,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方法提示 词语 解释
单字组词法 俭以养德 (1)节俭
根据语境推断 读书辄成诵 (2)就
迁移课内字词 及加冠 (3)等到
联系常见成语 至忘寝食 (4)睡觉
10.(2分)请将“而”“之”“于”还原到文中括号内。
A.(之)B.(而)C.(于)
11.(2分)请为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用“/”标示,限两处)。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
12.(2分)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不能淡泊自守,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13.(2分)甲文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也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
14.(2分)结合甲、乙两文,分条谈谈如何才能学有所成。
①须有“志”。明确志向,选定目标。②须能“静”。摒除杂念和干扰,保持宁静专一的状态,专心致志地学习。③须能“勤”。不怕苦累,刻苦勤奋地学习。④须惜“时”。善于利用时间,能在生活中挤出时间来学习。(言之有理,答出两点即可)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7题。
2023年2月20日,全球(深圳)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周系列活动在深圳举行,探讨了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与赋能实体经济趋势路径。班级借此开展“人工智能向未来”的主题活动,同学们搜集到了以下材料,并展开讨论。
材料一 深圳无人机人工智能,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从深圳北站搭乘地铁5号线一路向西……150家无人机及其上下游产业链企业星罗棋布。无人机总部、研发、核心零部件企业在此集聚,生产一架无人机需要1000到2000个零部件,而在南山,这些零部件不出区就可以全部生产。
垂直起降、智能跟踪、指点飞行、地形跟随……走进产品展厅,正前方的大型倾转旋翼无人机引人注目。“该无人机有效融合多旋翼起降灵活和固定翼长时续航的双重优势,具备先进的飞控技术、AI智能技术和强大的软硬件,可搭配多款行业应用挂载,打破光照限制,满足不同场景作业需求。”现场工作人员介绍道。
(节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2月25日,有删改)
材料二:美国ChatGPT大热,掀起人工智能“狂飙”
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开发的一种全新聊天机器人模型ChatGPT,它能够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语言来进行对话,还能根据聊天的上下文进行互动,并协助人类完成一系列任务。
当被问到一些严肃性话题和解决方案,ChatGPT的回答逻辑合理、用词到位,虽然没有提出老生常谈之外的观点,但清晰直观且迅速的表达方式、反应过程令人拍案叫绝。
网友55:AIGC在工作生活中高效应用,面试官、作家、设计师就要失业了吗
ChatGPT:不是这样的。人工智能,包括ChatGPT和AIGC,这是一种工具,而不是替代人类的解决方案。它们可以帮助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更高效地完成一些任务,但它们不能完全代替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
例如,面试官可以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帮助评估候选人,但最终决策仍然需要人类的判断力和经验。作家和设计师可以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帮助他们更快地生成一些内容,但他们仍然需要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因此,我们不应该担心人工智能会使一些职业失业,而应该考虑如何利用人工智能的优势来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选自《央视新闻》,有删改)
材料三 全球人工智能飞速发展,应对未来数字挑战
人工智能产业竞争是各国政策、基础研究、技术、资本等各方面综合实力的竞争。这场全球竞赛中,中国企业已经积累了海量数据和实践经验。
材料四:替代性竞争,人工智能与文化产业
比如在影视产业,人工智能承担艺术指导、电影剪辑、后期制作等重要任务,与人类已形成良好合作关系。2023年春节档热映的《流浪地球2》便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帮助演员在电影中实现了“返老还童”。实践证明,人工智能介入影视产业,能够丰富创作手段、创
新表现形式,助其获得商业上的成功。
文化产业以内容为王、创意制胜。人工智能虽然通过模仿人类既有的艺术实践,在某些领域取得明显突破,但目前来看,人工智能缺少对人类生活的深入理解和感知,在创意方面还处于跟随模仿的初级阶段。从另一个角度说,很多时候,人们进行创作不只是为了作品本身,而是陶冶情操、涵养心灵。文化产业中富含创意、情感的部分很难被轻易取代。可以说,真正推动文化产业不断向前的仍然是人类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创新力。这一点没有变,也难以改变。
(选自《经济日报》2023年2月18日)
15.(2分)下面对上述四则材料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B)
A.深圳市南山区可以生产一架无人机需要的1000到2000个零部件。
B.ChatGPT是一款专注于解决行业专业问题的人工智能机器人。
C.中美两国全球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处于领先地位。
D.人类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创新力推动文化产业不断向前是难以改变的。
16.(2分)结合材料三,说说在应对未来数字挑战中,中国有哪些优势。
中国企业积累了海量数据和实践经验;我国数据规模不断增加,占全球数据规模比例逐年上升;中国拥有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居世界第二。(每点1分,答出两点即可)
17.(3分)根据材料二和材料四的内容,补充以下对话。
网友66:人工智能可能取代文化工作者吗 为什么
ChatGPT:不可能取代。人工智能只是一种工具,而不是替代人类的解决方案。文化工作者富含创意、情感的部分很难被轻易取代,人工智能缺少对人类生活的深入理解和感知,例如人工智能模仿李白、杜甫写诗,虽然对仗工整但被专家评价“稍逊风骚”;人工智能模仿齐白石挥毫泼墨,尚难做到真神俱佳。因此,人工智能会更高效地完成任务,但文化工作者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创新力无法被取代。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2题。
闪烁的星光 朱宜尧
①车辆段没搬时,还在车站的后身。出了站,沿着旋转楼梯上去,顺着桥走,下了桥往左手边一拐就到了。
②车辆段空间不大,有点憋闷。我每次去办完事,就一刻不停地往回赶。我去段里的任务就是写写新闻稿。我笔下的职工不都是劳模,更多的是平凡而普通的人。
③我从气割岗位路过,看见火花四溅,想着拍出来的效果肯定不错。于是我就站在那个岗位边上,挺远,是安全地带,靠着长焦镜头能拍到师傅。可当时的光线条件,要么照片太黑,人看不清;要么照片太亮,飞溅的火花不突出。没办法,经验告诉我,只能等了。
④夏天实在太闷热,我蹲在不通风的角落里出了一身的汗。而气割师傅更是辛苦。除了要面对枪焰这个近在眼前的高温热源,他
还得穿着厚厚的工作服,袖口、领口都扎得牢牢的,不透气。胸前的纽扣,也都要如数扣好。再热的天,再闷的天,气割岗位的师傅们穿戴都是规规矩矩的。他们还要戴上安全帽,穿上又长又厚的过肘皮手套,特别笨重,且热。热是最大的问题。
⑤我用镜头盯着师傅的一举一动,直到他停下来,走到逆光处的水池边,水哗哗地冲出水龙头。他解开了衣襟,我忽然看见有闪闪发光的东西在衣襟上动。衣服上有什么吗 我起身三步并成两步走到水池边,装作洗手的样子。可是,我什么都没看见,那些星星点点的光亮消失了。我赶紧又回到刚才的位置,用镜头再次拉近,那些光亮再次出现。真是奇怪了,这些小光点好像在和我捉迷藏。
⑥我站在那里,忽然对师傅说:“别动,感觉你工作服上有光点,怎么靠近了就没了 ”那位师傅看我这身行头,真就定在那里一动不动,挺配合我。我看了看,没发现什么,他却好像明白了,敞开衣襟让我看个清楚。我再次回到刚才的位置,顺着小小的光亮一点一点靠近,发现他衣襟上竟然有许多小小的孔洞。原来那些亮光是太阳的光芒,因为逆光,那个深蓝近乎黑黢黢的衣襟,透出的点点光亮竟然格外显眼。
⑦我兴奋起来,感觉灵感来了。那天整整一个下午,我就看他切割。
⑧大热天难熬。眼见师傅的工作服后背开出一朵朵盐碱花,盛开又消失,消失又盛开,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反反复复。持火枪的师傅被工友们称作“火枪手”。我很怕那个火枪,“呼呼呼”的声音像凛冽的风、咆哮的风,要撕开阻挡它的一切,飞溅出的火花更是让我心生畏惧。
⑨此刻,我眼前的气割师傅全神贯注地盯着切割的部件,但面对火花又十分气定神闲,没有一丝一毫要躲避的意思。其实,即便真的被烫到了,他也不会改变切割的姿势,除非切割结束。后来我知道了,所有的“气定神闲”都是在无数次烫伤中练就的。
⑩这位气割师傅姓陈。下班跟他一起洗澡的时候,我才真正见识到了那些貌似绚烂璀璨的火花,会给身体造成怎样的伤害。老陈的胳膊上、肩膀上、肚皮上,都留下了许多深色的细小瘢痕。他的工作服,两只袖子,两片衣襟,到处都是细细密密的孔洞,让人有些心疼。
铁路事业发展的脚步不停。新建设的车辆段,一栋栋新楼拔地而起,检修大库不再是黑黢黢的旧厂房,新的大库宽敞又亮堂,猛地走进去,感觉仿佛不是厂房变好了,而是眼睛忽然明亮了。
后来几年,我没再去车辆段。直到有一天,我从同事那里惊闻:老陈“走”了。我一时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13此后,老陈经常在我的脑海里浮现。老陈很平凡,但大多数人度过的都是平凡的一生。平凡可以,但不能平庸。就说老陈,能在一个岗位坚持近二十年。坚持,让一个人有了操守,有了信念。而日复一日的坚持,日复一日的精进,日复一日的热爱,能做到的人并不多。
我想起老陈,就会想起老陈身上星星点点的瘢痕,就会想起老陈闪烁着星光般的衣服。那些“星星”都是老陈用时间、用汗水、用心血,一颗一颗种上去的,每一颗都有他的火焰,都有他的温度,都有他的故事。它们像一枚枚闪耀的勋章,布满他的衣襟、他的胸口、他的心上。
(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11月25日,有删改)
18.(2分)请你从“我”的视角,梳理文中“我”的感受或情感变化。
情节 感受或情感变化
来到车辆段气割岗位 感到憋闷,出一身汗
看到师傅工作服上的点点亮光 ①好奇,兴奋起来
师傅手持火枪火花飞溅 害怕,心生畏惧
下班后,看到陈师傅身上的瘢痕 心疼
听说老陈去世了 ②震惊,怀念又敬佩
19.(2分)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⑧段中画线的句子。
眼见师傅的工作服后背开出一朵朵盐碱花,盛开又消失,消失又盛开,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反反复复。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老陈衣服上的汗渍比作盛开的花,“盐碱花"反复消失又盛开,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陈工作环境的艰苦,体现出老陈的爱岗敬业。
20.(2分)文章第⑨段画线句中加点词“气定神闲”有何妙处 请说说你的理解。
“气定神闲”指心平气和,神情悠闲。在这里写出了师傅不被滚烫的火花所影响,全神贯注于工作时的样子,写出了老陈热爱工作、认真严谨的可贵品质。
21.(3分)文章标题“闪烁的星光”象征什么 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①象征着因长年累月辛勤工作,滚烫的火花在老陈身上和衣服上留下的瘢痕;②象征着老陈几十年如一日对工作的坚持和热爱;③象征着以老陈为代表的成千上万爱岗敬业、默默坚守岗位的平凡人。
22.(3分)作者站在自己的角度叙写老陈的故事,这样安排有何好处
①文章以第一人称的角度展开叙述,亲切自然;②作者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可以提升老陈的故事的可信度,使人物形象真实可感;③便于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引出主要人物老陈;④便于表达自己对老陈以及千千万万平凡工人的钦佩与赞美之情(通过“我”怕热、怕火光来突出老陈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品质,突出文章主题)。(答出三点即可)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23~26题。
【甲】他口里虽然答应,心上还怀不善,把那针儿幌一幌,碗来粗细,望唐僧就欲下手,慌得长老口中又念了两三遍,这猴子跌倒在地,丢了铁棒,不能举手,只叫:“师父!我晓得了!再莫念!再莫念!"……三藏道:“是适间一个老母传授我的。”行者大怒道:“不消讲了!这个老母,坐定是那个观世音!他怎么那等害我!等我上南海打他去!"
(节选自《西游记》第十四回)
【乙】行者认得他是妖精,更不理论,举棒照头便打。那怪见棍子起时,依然抖擞,又出化了元神,脱真儿去了;把个假尸首又打死在山路之下。唐僧一见,惊下马来,睡在路旁,更无二话,只是把《紧箍儿咒》颠倒足足念了二十遍。
(节选自《西游记》第二十七回)
【丙】沙僧果起在半空道:“二位住了手,我同你到师父面前辨个真假去。”这大圣放了手,那行者也放了手。沙僧搀住一个,叫道:“二哥,你也搀住一个。”果然搀住,落下云头,径至草舍门外。三藏见了,就念《紧箍儿咒》。
(节选自《西游记》第五十八回)
23.(2分)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乙、丙两则材料涉及的故事情节。
乙:三打白骨精;丙:真假美猴王。
24.(2分)阅读《西游记》整本书,你会发现越往后唐僧念“紧箍儿咒"的次数越少,由此可见孙悟空的性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由冲动、急躁、易怒变得稳重、理性,日趋成熟。(意近即可)
25.(2分)读《西游记》可采用“精读”和“跳读”并用的方法,读以上三则材料时你认为应该采用哪种读书方法合适 为什么
示例:可以采用精读的方法。《西游记》中“紧箍儿咒”是唐僧用来约束孙悟空的法宝。这三段文字写唐僧三次念“紧箍儿咒”的不同原因,从中我们可以分析孙悟空的成长与变化,同时“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这几个情节场面宏大、情节曲折、人物个性鲜明,在《西游记》诸多故事中很具代表性,阅读时要精读。
26.(2分)《西游记》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一部极富想象力的作品。请结合你的阅读,探究其主旨。
示例:《西游记》通过叙述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表现了不畏艰险、敢于斗争才能终获成功的主题。
三、表达与交流(55分)
27.(5分)书,陪着我们学习,伴随我们长大。班级决定开展图书品鉴会,请你为品鉴会出一分力,从下面两项任务中选择一项完成。
任务一:一本好书,不仅能给你带来欢乐,还可以给予你思想上的启迪。连环画、故事书、经典名著……总有一本书令你爱不释手,请为它写一段推荐语(80字左右)。
任务二:“书”或许引发了你的联想和想象,请你仿照诗句再仿写两句,在品鉴会上与同学们分享。(不少于4行;如超过4行,诗行间用“/”标示)
示例:你是一叶扁舟/载我穿越古今/见识波澜壮阔/丰富我的内心世界
任务一
示例:我推荐《西游记》。这本书主要描述了唐僧师徒历经考验求取真经的过程。书中的人物各具特色,如机智勇敢的孙悟空、贪吃善良的猪八戒等。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神话世界。
任务二
示例:你是涓涓细流/载我文海遨游/探索未知世界/充实我的人生篇章
28.(50分)请从下面三项任务中选择一项,写一篇作文。
任务一:读不同的书就像与不同的人对话,或许有一本书、一句话点亮了你的智慧,给你新的感悟。请以“读书的滋味”为题,写一篇作文。
任务二:通过读书活动,同学们更加认识到读书就是读“人”,就是体味人情、感受人情之美。请以“你是我最
的人"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任务三:“读书,是一种良性生活方式。”书如风帆,书如羽翼。阅读经典名著,可以启智增慧,促人成长;阅读经典名著,可以提高认知,从而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书给你带来了哪些思考 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将你选定或拟定的作文题写在作文格第一行;②作文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④认真书写,保持卷面整洁。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语文学科
七上语文期末检测卷02
范围:第1-6单元
(建议用时:15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四季更迭,风物常新,每个季节都令人陶醉。班级开展“多彩四季”主题活动,小优和小翼诚邀你一起参与。
小优在课本中感受到四季之美,下面是他分享的学习感悟,请你帮忙完善,完成1~3题。
①轻轻打开语文课本,我们向美丽的四季走来。春天( ),美不胜收;夏季的雨热烈粗犷,万物( )地成长;②秋天既有枯藤中“断肠人”的豪迈,还有秋风中“歌以咏志”的秋思;冬天还有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奉献给济南的可爱的水藻。同时,③在美丽的自然中感悟到世间的真情。瘫痪的史铁生,在落叶纷纷中与母亲jué别,把“好好儿活”的勇气,植入骨髓;莫怀戚在解决散步时的分qí时,彰显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④泰戈尔和冰心诗意地用大自然表达出对母亲最真挚的爱与祝福的心情……
1.(2分)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粗犷(guǎng)贮蓄(zhù)jué(诀)别分qí(歧)
2.(2分)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B)
A.雍容华贵 你追我赶 B.花团锦簇 争先恐后
C.花团锦簇 你追我赶 D.雍容华贵 争先恐后
【点拨】雍容华贵:形容人仪态高雅从容、庄重大方,也形容服饰华丽高贵。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此处形容春天,应填“花团锦簇”。你追我赶:形容竞赛激烈,大家都不甘落后。争先恐后:争着向前,唯恐落后。此处形容夏天万物不断生长,应填“争先恐后”。
3.(2分)文中①②③④处有语病,下列对它们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C)
A.①处后半句修改为“美丽的四季向我们走来”。
B.②处将“豪迈”和“秋思”互换位置。
C.③处将“感悟”改为“体会”。
D.④处删去“的心情”。
【点拨】原句成分缺失,缺少主语,应在句首加上“我们”。
寒来暑往,四季更替,万物枯荣,斗转星移。自然以其神奇的力量,展现给我们千姿百态的美。班级举行“四季更迭,美妙无穷”的活动,请你参加。
4.(3分)在“四季诗朗诵”环节,小优写了一段开场白。请你仿照画线句子,在横线上续写完整。
四季之美,美不胜收。我们喜爱春天,爱她的桃红柳绿,鸟语花香;我们喜爱夏天,爱她的示例:翠竹蝉鸣枝繁叶茂我们喜爱秋天,爱她的天高云淡,金风送爽;我们喜爱冬天,爱她的白雪皑皑银装素裹
5.(8分)感受四季之美后,小优建议去古诗文中寻找美好。下面是小优读古诗文后写的感悟,请你将相应的句子填到横线上。
优美的风景,让我们享受视觉的盛宴:“①水何澹澹②山岛竦峙"(《观沧海》)是波涛激荡、海岛耸立的海洋之景;“③回乐烽前沙似雪,④受降城外月如霜"(《夜上受降城
闻笛》)是大漠似雪、月华如霜的边城之景。诗意的生活,让我们感受古人的情怀:“乡书何处达,⑤归雁洛阳边”是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借“归雁”表达的思乡之情;李商隐也在《夜雨寄北》中用“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抒发思念亲人、渴望团聚之情;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夜阑卧听风吹雨,⑦铁马冰河入梦来”将风雨声想象成为国征战的铁骑之声,抒发忧国忧民之心;谭嗣同《潼关》中“终古高云簇此城,⑧秋风吹散马蹄声”写马蹄声被猎猎秋风吹散,显出孤城的寂寥。
6.(3分)下雪了,放学路上,小翼想拍几张浪漫的雪景照,为了营造飞雪漫天的效果,他提议让小优帮他踢一踢路边的小树,好让枝条上的雪花飘落下来。可小优认为这种行为十分不妥,于是,他幽默地劝阻道:“。”小翼听完,挠挠头害羞地笑了。如果你是小优,面对此情此景,你会如何劝阻小翼
示例:小翼,小树也怕疼,我真的不忍心踢它!你看,雪覆盖下的小树多美!被踢“哭”了就不美啦!我们还是脚下留情吧!
二、阅读与鉴赏(45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两则批注(7~8题)。
送春 王令
三月残花落更开,
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
不信东风唤不回。
7.(2分)根据诗歌前两句描写的落花和 飞燕可知,本诗和《江南逢李龟年》一样,写的都是暮春时节的景象。
8.(2分)本诗和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都写到“子规啼”,但表达的感情不同,请你简要分析。
李白的诗通过子规啼,烘托了友人分离时的伤感、凄凉之情;本诗通过子规夜啼想唤回春天,表达了作者对春天无比留恋、对美好时光执着追求的乐观精神(坚定信念)。
【参考译文】暮春三月花落了又开,屋檐下的燕子走了又回来。那只迷恋美好春光的杜鹃在午夜依旧苦苦啼鸣,不相信那春天唤不回来。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4题。
【甲】夫君子(A)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B)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①画地学书。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加冠,嶷然有声②。……得唐韩愈遗稿(C)废书簏③中,读而心慕焉。苦志探赜④,至忘寝食,必欲并辔绝驰而追与之并。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有删改)
【注】①荻(dí):植物名,形状像芦苇。②嶷(nì)然有声:很高的声望。嶷,高峻的样子,这里指欧阳修超群出众。③簏(lù):竹箱。④赜(zé):幽深,深奥。
【乙参考译文】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时父亲便去世了,母亲郑氏一直守节未嫁,在家亲自教欧阳修读书学习。因家里贫穷,只能以芦荻作笔在地上学习写字。幼年时,欧阳修就聪敏过人,读书过目不忘。等到成年时,更是超群出众,卓有声势。……(欧阳修)在废书箱中发现了唐代韩愈的遗稿,读后十分仰慕。于是用心寻求其中的精义,以至于废寝忘食,决心要追赶他,和他并驾齐驱。
9.(4分)请参考“方法提示”,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方法提示 词语 解释
单字组词法 俭以养德 (1)节俭
根据语境推断 读书辄成诵 (2)就
迁移课内字词 及加冠 (3)等到
联系常见成语 至忘寝食 (4)睡觉
10.(2分)请将“而”“之”“于”还原到文中括号内。
A.(之)B.(而)C.(于)
11.(2分)请为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用“/”标示,限两处)。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
12.(2分)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不能淡泊自守,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13.(2分)甲文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也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
14.(2分)结合甲、乙两文,分条谈谈如何才能学有所成。
①须有“志”。明确志向,选定目标。②须能“静”。摒除杂念和干扰,保持宁静专一的状态,专心致志地学习。③须能“勤”。不怕苦累,刻苦勤奋地学习。④须惜“时”。善于利用时间,能在生活中挤出时间来学习。(言之有理,答出两点即可)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7题。
2023年2月20日,全球(深圳)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周系列活动在深圳举行,探讨了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与赋能实体经济趋势路径。班级借此开展“人工智能向未来”的主题活动,同学们搜集到了以下材料,并展开讨论。
材料一 深圳无人机人工智能,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从深圳北站搭乘地铁5号线一路向西……150家无人机及其上下游产业链企业星罗棋布。无人机总部、研发、核心零部件企业在此集聚,生产一架无人机需要1000到2000个零部件,而在南山,这些零部件不出区就可以全部生产。
垂直起降、智能跟踪、指点飞行、地形跟随……走进产品展厅,正前方的大型倾转旋翼无人机引人注目。“该无人机有效融合多旋翼起降灵活和固定翼长时续航的双重优势,具备先进的飞控技术、AI智能技术和强大的软硬件,可搭配多款行业应用挂载,打破光照限制,满足不同场景作业需求。”现场工作人员介绍道。
(节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2月25日,有删改)
材料二:美国ChatGPT大热,掀起人工智能“狂飙”
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开发的一种全新聊天机器人模型ChatGPT,它能够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语言来进行对话,还能根据聊天的上下文进行互动,并协助人类完成一系列任务。
当被问到一些严肃性话题和解决方案,ChatGPT的回答逻辑合理、用词到位,虽然没有提出老生常谈之外的观点,但清晰直观且迅速的表达方式、反应过程令人拍案叫绝。
网友55:AIGC在工作生活中高效应用,面试官、作家、设计师就要失业了吗
ChatGPT:不是这样的。人工智能,包括ChatGPT和AIGC,这是一种工具,而不是替代人类的解决方案。它们可以帮助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更高效地完成一些任务,但它们不能完全代替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
例如,面试官可以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帮助评估候选人,但最终决策仍然需要人类的判断力和经验。作家和设计师可以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帮助他们更快地生成一些内容,但他们仍然需要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因此,我们不应该担心人工智能会使一些职业失业,而应该考虑如何利用人工智能的优势来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选自《央视新闻》,有删改)
材料三 全球人工智能飞速发展,应对未来数字挑战
人工智能产业竞争是各国政策、基础研究、技术、资本等各方面综合实力的竞争。这场全球竞赛中,中国企业已经积累了海量数据和实践经验。
材料四:替代性竞争,人工智能与文化产业
比如在影视产业,人工智能承担艺术指导、电影剪辑、后期制作等重要任务,与人类已形成良好合作关系。2023年春节档热映的《流浪地球2》便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帮助演员在电影中实现了“返老还童”。实践证明,人工智能介入影视产业,能够丰富创作手段、创
新表现形式,助其获得商业上的成功。
文化产业以内容为王、创意制胜。人工智能虽然通过模仿人类既有的艺术实践,在某些领域取得明显突破,但目前来看,人工智能缺少对人类生活的深入理解和感知,在创意方面还处于跟随模仿的初级阶段。从另一个角度说,很多时候,人们进行创作不只是为了作品本身,而是陶冶情操、涵养心灵。文化产业中富含创意、情感的部分很难被轻易取代。可以说,真正推动文化产业不断向前的仍然是人类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创新力。这一点没有变,也难以改变。
(选自《经济日报》2023年2月18日)
15.(2分)下面对上述四则材料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B)
A.深圳市南山区可以生产一架无人机需要的1000到2000个零部件。
B.ChatGPT是一款专注于解决行业专业问题的人工智能机器人。
C.中美两国全球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处于领先地位。
D.人类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创新力推动文化产业不断向前是难以改变的。
【点拨】结合“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开发的一种全新聊天机器人模型ChatGPT,它能够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语言来进行对话,还能根据聊天的上下文进行互动,并协助人类完成一系列任务"可知,ChatG-PT并不是“一款专注于解决行业专业问题的人工智能机器人”。
16.(2分)结合材料三,说说在应对未来数字挑战中,中国有哪些优势。
中国企业积累了海量数据和实践经验;我国数据规模不断增加,占全球数据规模比例逐年上升;中国拥有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居世界第二。(每点1分,答出两点即可)
17.(3分)根据材料二和材料四的内容,补充以下对话。
网友66:人工智能可能取代文化工作者吗 为什么
ChatGPT:不可能取代。人工智能只是一种工具,而不是替代人类的解决方案。文化工作者富含创意、情感的部分很难被轻易取代,人工智能缺少对人类生活的深入理解和感知,例如人工智能模仿李白、杜甫写诗,虽然对仗工整但被专家评价“稍逊风骚”;人工智能模仿齐白石挥毫泼墨,尚难做到真神俱佳。因此,人工智能会更高效地完成任务,但文化工作者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创新力无法被取代。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2题。
闪烁的星光 朱宜尧
①车辆段没搬时,还在车站的后身。出了站,沿着旋转楼梯上去,顺着桥走,下了桥往左手边一拐就到了。
②车辆段空间不大,有点憋闷。我每次去办完事,就一刻不停地往回赶。我去段里的任务就是写写新闻稿。我笔下的职工不都是劳模,更多的是平凡而普通的人。
③我从气割岗位路过,看见火花四溅,想着拍出来的效果肯定不错。于是我就站在那个岗位边上,挺远,是安全地带,靠着长焦镜头能拍到师傅。可当时的光线条件,要么照片太黑,人看不清;要么照片太亮,飞溅的火花不突出。没办法,经验告诉我,只能等了。
④夏天实在太闷热,我蹲在不通风的角落里出了一身的汗。而气割师傅更是辛苦。除了要面对枪焰这个近在眼前的高温热源,他
还得穿着厚厚的工作服,袖口、领口都扎得牢牢的,不透气。胸前的纽扣,也都要如数扣好。再热的天,再闷的天,气割岗位的师傅们穿戴都是规规矩矩的。他们还要戴上安全帽,穿上又长又厚的过肘皮手套,特别笨重,且热。热是最大的问题。
⑤我用镜头盯着师傅的一举一动,直到他停下来,走到逆光处的水池边,水哗哗地冲出水龙头。他解开了衣襟,我忽然看见有闪闪发光的东西在衣襟上动。衣服上有什么吗 我起身三步并成两步走到水池边,装作洗手的样子。可是,我什么都没看见,那些星星点点的光亮消失了。我赶紧又回到刚才的位置,用镜头再次拉近,那些光亮再次出现。真是奇怪了,这些小光点好像在和我捉迷藏。
⑥我站在那里,忽然对师傅说:“别动,感觉你工作服上有光点,怎么靠近了就没了 ”那位师傅看我这身行头,真就定在那里一动不动,挺配合我。我看了看,没发现什么,他却好像明白了,敞开衣襟让我看个清楚。我再次回到刚才的位置,顺着小小的光亮一点一点靠近,发现他衣襟上竟然有许多小小的孔洞。原来那些亮光是太阳的光芒,因为逆光,那个深蓝近乎黑黢黢的衣襟,透出的点点光亮竟然格外显眼。
⑦我兴奋起来,感觉灵感来了。那天整整一个下午,我就看他切割。
⑧大热天难熬。眼见师傅的工作服后背开出一朵朵盐碱花,盛开又消失,消失又盛开,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反反复复。持火枪的师傅被工友们称作“火枪手”。我很怕那个火枪,“呼呼呼”的声音像凛冽的风、咆哮的风,要撕开阻挡它的一切,飞溅出的火花更是让我心生畏惧。
⑨此刻,我眼前的气割师傅全神贯注地盯着切割的部件,但面对火花又十分气定神闲,没有一丝一毫要躲避的意思。其实,即便真的被烫到了,他也不会改变切割的姿势,除非切割结束。后来我知道了,所有的“气定神闲”都是在无数次烫伤中练就的。
⑩这位气割师傅姓陈。下班跟他一起洗澡的时候,我才真正见识到了那些貌似绚烂璀璨的火花,会给身体造成怎样的伤害。老陈的胳膊上、肩膀上、肚皮上,都留下了许多深色的细小瘢痕。他的工作服,两只袖子,两片衣襟,到处都是细细密密的孔洞,让人有些心疼。
铁路事业发展的脚步不停。新建设的车辆段,一栋栋新楼拔地而起,检修大库不再是黑黢黢的旧厂房,新的大库宽敞又亮堂,猛地走进去,感觉仿佛不是厂房变好了,而是眼睛忽然明亮了。
后来几年,我没再去车辆段。直到有一天,我从同事那里惊闻:老陈“走”了。我一时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13此后,老陈经常在我的脑海里浮现。老陈很平凡,但大多数人度过的都是平凡的一生。平凡可以,但不能平庸。就说老陈,能在一个岗位坚持近二十年。坚持,让一个人有了操守,有了信念。而日复一日的坚持,日复一日的精进,日复一日的热爱,能做到的人并不多。
我想起老陈,就会想起老陈身上星星点点的瘢痕,就会想起老陈闪烁着星光般的衣服。那些“星星”都是老陈用时间、用汗水、用心血,一颗一颗种上去的,每一颗都有他的火焰,都有他的温度,都有他的故事。它们像一枚枚闪耀的勋章,布满他的衣襟、他的胸口、他的心上。
(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11月25日,有删改)
18.(2分)请你从“我”的视角,梳理文中“我”的感受或情感变化。
情节 感受或情感变化
来到车辆段气割岗位 感到憋闷,出一身汗
看到师傅工作服上的点点亮光 ①好奇,兴奋起来
师傅手持火枪火花飞溅 害怕,心生畏惧
下班后,看到陈师傅身上的瘢痕 心疼
听说老陈去世了 ②震惊,怀念又敬佩
19.(2分)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⑧段中画线的句子。
眼见师傅的工作服后背开出一朵朵盐碱花,盛开又消失,消失又盛开,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反反复复。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老陈衣服上的汗渍比作盛开的花,“盐碱花"反复消失又盛开,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陈工作环境的艰苦,体现出老陈的爱岗敬业。
20.(2分)文章第⑨段画线句中加点词“气定神闲”有何妙处 请说说你的理解。
“气定神闲”指心平气和,神情悠闲。在这里写出了师傅不被滚烫的火花所影响,全神贯注于工作时的样子,写出了老陈热爱工作、认真严谨的可贵品质。
21.(3分)文章标题“闪烁的星光”象征什么 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①象征着因长年累月辛勤工作,滚烫的火花在老陈身上和衣服上留下的瘢痕;②象征着老陈几十年如一日对工作的坚持和热爱;③象征着以老陈为代表的成千上万爱岗敬业、默默坚守岗位的平凡人。
22.(3分)作者站在自己的角度叙写老陈的故事,这样安排有何好处
①文章以第一人称的角度展开叙述,亲切自然;②作者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可以提升老陈的故事的可信度,使人物形象真实可感;③便于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引出主要人物老陈;④便于表达自己对老陈以及千千万万平凡工人的钦佩与赞美之情(通过“我”怕热、怕火光来突出老陈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品质,突出文章主题)。(答出三点即可)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23~26题。
【甲】他口里虽然答应,心上还怀不善,把那针儿幌一幌,碗来粗细,望唐僧就欲下手,慌得长老口中又念了两三遍,这猴子跌倒在地,丢了铁棒,不能举手,只叫:“师父!我晓得了!再莫念!再莫念!"……三藏道:“是适间一个老母传授我的。”行者大怒道:“不消讲了!这个老母,坐定是那个观世音!他怎么那等害我!等我上南海打他去!"
(节选自《西游记》第十四回)
【乙】行者认得他是妖精,更不理论,举棒照头便打。那怪见棍子起时,依然抖擞,又出化了元神,脱真儿去了;把个假尸首又打死在山路之下。唐僧一见,惊下马来,睡在路旁,更无二话,只是把《紧箍儿咒》颠倒足足念了二十遍。
(节选自《西游记》第二十七回)
【丙】沙僧果起在半空道:“二位住了手,我同你到师父面前辨个真假去。”这大圣放了手,那行者也放了手。沙僧搀住一个,叫道:“二哥,你也搀住一个。”果然搀住,落下云头,径至草舍门外。三藏见了,就念《紧箍儿咒》。
(节选自《西游记》第五十八回)
23.(2分)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乙、丙两则材料涉及的故事情节。
乙:三打白骨精;丙:真假美猴王。
24.(2分)阅读《西游记》整本书,你会发现越往后唐僧念“紧箍儿咒"的次数越少,由此可见孙悟空的性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由冲动、急躁、易怒变得稳重、理性,日趋成熟。(意近即可)
25.(2分)读《西游记》可采用“精读”和“跳读”并用的方法,读以上三则材料时你认为应该采用哪种读书方法合适 为什么
示例:可以采用精读的方法。《西游记》中“紧箍儿咒”是唐僧用来约束孙悟空的法宝。这三段文字写唐僧三次念“紧箍儿咒”的不同原因,从中我们可以分析孙悟空的成长与变化,同时“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这几个情节场面宏大、情节曲折、人物个性鲜明,在《西游记》诸多故事中很具代表性,阅读时要精读。
26.(2分)《西游记》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一部极富想象力的作品。请结合你的阅读,探究其主旨。
示例:《西游记》通过叙述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表现了不畏艰险、敢于斗争才能终获成功的主题。
三、表达与交流(55分)
27.(5分)书,陪着我们学习,伴随我们长大。班级决定开展图书品鉴会,请你为品鉴会出一分力,从下面两项任务中选择一项完成。
任务一:一本好书,不仅能给你带来欢乐,还可以给予你思想上的启迪。连环画、故事书、经典名著……总有一本书令你爱不释手,请为它写一段推荐语(80字左右)。
任务二:“书”或许引发了你的联想和想象,请你仿照诗句再仿写两句,在品鉴会上与同学们分享。(不少于4行;如超过4行,诗行间用“/”标示)
示例:你是一叶扁舟/载我穿越古今/见识波澜壮阔/丰富我的内心世界
任务一
示例:我推荐《西游记》。这本书主要描述了唐僧师徒历经考验求取真经的过程。书中的人物各具特色,如机智勇敢的孙悟空、贪吃善良的猪八戒等。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神话世界。
任务二
示例:你是涓涓细流/载我文海遨游/探索未知世界/充实我的人生篇章
28.(50分)请从下面三项任务中选择一项,写一篇作文。
任务一:读不同的书就像与不同的人对话,或许有一本书、一句话点亮了你的智慧,给你新的感悟。请以“读书的滋味”为题,写一篇作文。
任务二:通过读书活动,同学们更加认识到读书就是读“人”,就是体味人情、感受人情之美。请以“你是我最
的人"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任务三:“读书,是一种良性生活方式。”书如风帆,书如羽翼。阅读经典名著,可以启智增慧,促人成长;阅读经典名著,可以提高认知,从而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书给你带来了哪些思考 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将你选定或拟定的作文题写在作文格第一行;②作文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④认真书写,保持卷面整洁。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53张PPT)
人教七上语文同步精品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人教2024版七上语文 阶段性检测讲解课件
七上语文期末检测卷02
范围:第1-6单元
(建议用时:150分钟 满分:120分)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21世纪载言
www.21cny.com
己1总纪教肩
2世有
W,27GG⊙
21世纪载言
山山山.
:
1总纪教肩
2他有
W,27GG⊙
版权声明
21世纪教育网www.21cjy.com(以下简称“本网站”)系属深圳市二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
旗下网站,为维护本公司合法权益,现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作出如下郑重声明:
一、本网站上所有原创内容,由本公司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安排专项经费,运营规划,组织名校名师创作完成,
著作权归属本公司所有。
二、经由网站用户上传至本网站的试卷、教案、课件、学案等内容,由本公司独家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其作品
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网站不保证其内容的有效性,凡因本作品引发的任何法律纠纷,均由上传用户承担法律责任,
本网站仅有义务协助司法机关了解事实情况。
三、任何个人、企事业单位(含教育网站)或者其他组织,未经本公司许可,不得使用本网站任何作品及作品的
组成部分(包括但不限于复制、发行、表演、广播、信息网络传播、改编、汇编、翻译等方式),一旦发现侵权,本
公司将联合司法机关获取相关用户信息并要求侵权者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四、一旦发现侵犯本网站作品著作权的行为,欢迎予以举报。
举报电话:4006379991
举报信息一经核实,本公司将依法追究侵权人法律责任!
五、本公司将结合广大用户和网友的举报,联合全国各地文化执法机关和相关司法机关严厉打击侵权盗版行为,
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
特此声明!
深圳市二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刃
①轻轻打开语文课本,我们向美丽的四季走来。春天(
美不胜收;夏季的雨热烈粗犷,万物(
)地成长;②秋天既有枯藤
中“断肠人”的豪迈,还有秋风中“歌以咏志”的秋思;冬天还有把终
年贮蓄的绿色奉献给济南的可爱的水藻。同时,③在美丽的自然中
感悟到世间的真情。瘫痪的史铁生,在落叶纷纷中与母亲jué别,
把“好好儿活”的勇气,植入骨髓;莫怀戚在解决散步时的分qí时,
彰显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④泰戈尔和冰心诗意地用大自然
表达出对母亲最真挚的爱与祝福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