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地理
(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第1~2章,第3章第1—2节(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生命宜居带”指恒星周围适合生命存在的最佳区域。下图为“‘生命宜居带’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据图推测,地球比其他行星更适宜生命存在的条件是()
A. 稳定的太阳光照 B. 适宜的体积质量 C. 安全的宇宙环境 D. 适中的日地距离
2. 如果太阳质量是现在的0.5倍,则可能出现生命的行星是()
A. 木星 B. 火星 C. 地球 D. 水星
2024年8月19日(农历七月十六日)晚,2024年度的超级大月亮如期而至,这轮又圆又亮的超级月亮宛如一颗璀璨的“夜明珠”悬挂在半空中,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仰望。世界多地也可以看到这轮“超级月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超级月亮”所处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低的是()
A. 太阳系 B. 地月系
C. 银河系 D. 可观测宇宙
4. 此日,月球位于()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下图是NASA拍摄的“太阳笑脸图”,从照片上能清楚地看到太阳两只明亮的眼睛、鼻子、嘴。科学家表示,“两只明亮的眼睛”是太阳活动活跃的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两只明亮的眼睛”大致位于()
A光球层 B. 色球层 C. 日冕层 D. 太阳内部
6. 这次太阳活动可能的影响有()
①部分地区的无线电长波通信受到影响②威胁运行在太空中的宇航器的安全
③海南岛夜空观察到极光④极端天气增多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②③
太阳能光热电站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我国下列地区中,最适宜建大型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
A. 塔里木盆地 B. 四川盆地 C. 东北平原 D. 华北平原
8. 下列现象与太阳辐射对地球造成的影响相关的是()
①引发火山和地震②形成地球磁场③促使大气运动④促进植物生长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读“甲地岩层分布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9. 与A岩层相比,B岩层的形成时间()
A. 较早 B. 较晚 C. 相同 D. 无法判断
10. 根据D地层中的化石,推测甲地当时的地理环境可能是()
A. 温暖干燥 B. 寒冷干燥 C. 温暖湿润 D. 寒冷湿润
11. G地层可能形成的地质年代是()
A. 前寒武纪 B. 古生代 C. 新生代 D. 近代
下图是“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地球可分为内部和外部两大圈层结构 B. BCD各个圈层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C. B、C、D为地球的外部圈层 D. B圈层是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
13. B圈层的主体是()
A. 海洋 B. 河流 C. 湖泊 D. 冰川
下图为分析地震波波速的变化以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构造,完成下面小题。
1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①是地壳,②是地幔,③是地核 B. 在①层中的地震波波速随深度加深而增快
C. 甲波由①层进入②层波速急剧上升 D. 乙波无法通过地幔
15. 2024年8月22日7时38分,在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发生5.0级地震,震源深度15公里。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A. 地壳 B. 上地幔 C. 下地幔 D. 地核
16. 图中的X处的地震波波速突然发生变化是因为()
A. 地震波能量骤减 B. 向下的物质可能为液态
C. 该处存在岩浆 D. 位于内核与外核交界处
17. 下列地区地壳最薄的是()
A. 青藏高原 B. 四川盆地 C. 长江中下游平原 D. 马里亚纳海沟
下图为大气中的臭氧浓度分布示意图,乙层中各种废气经过光化学反应形成的臭氧对人类有害,而甲层中的臭氧则能够吸收绝大部分太阳紫外线,保护地表生物免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对人体有利臭氧层主要位于()
A. 平流层 B. 对流层 C. 高层大气 D. 电离层
19. 对人体有害的臭氧所在大气层的主要特点是()
A. 大气的空间密度很小 B. 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
C.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D. 纬度越低,厚度越大
晴朗的天空,喷气式飞机在高空飞行时,飞机发动机排出来的高温高湿的废气与周围环境空气混合后,水汽凝结而成的特殊云系,称为飞机尾迹。通常只有当环境温度在-41℃~-60℃时,才有可能出现飞机尾迹。飞机尾迹出现的频率和高度有一定的季节差异。下图为一幅飞机飞过北京市上空的航迹云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 1月份,在北京市上空出现的飞机尾迹最可能位于()
A. 对流层 B. 平流层 C. 电离层 D. 散逸层
21. 一年中,北京市上空飞机尾迹下限高度最高季节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为了实现对农作物的保温和防晒,绍兴地区部分农民在白色塑料大棚上加一层可收放的黑色尼龙网。完成下面小题。
22. 白色塑料大棚能提高棚内热量条件,其原理是()
A. 增强地面反射 B. 增强太阳辐射
C. 截留地面辐射 D. 减弱大气逆辐射
23. 若天气晴朗,农民盖上黑色尼龙网遮阳时段多在()
A. 春季晚上 B. 夏季午后
C. 秋季早晨 D. 冬季傍晚
燃放孔明灯是我国元宵节、中秋节传统习俗,冉冉升起的孔明灯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如图为某年1月份我国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4. 图中的四地气压值()
A. 甲地最大 B. 甲地小于丁地 C. 乙地最大 D. 丙地大于丁地
25. 根据图中气压差异推测,四地燃放的孔明灯水平方向上飘飞速度最快的是()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26. 甲地燃放孔明灯,最可能的飞行方向是()
A. 向东南 B. 向西南 C. 向西北 D. 向东北
20世纪70年代,新加坡大量修建混凝土排水系统。2009年后,很多地区拆除混凝土,恢复自然河道生态环境。读图“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公园的河道改造对比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 推测20世纪70年代,新加坡修建混凝土河道的主要目的是()
A. 增加河水下渗 B. 减少地下径流 C. 加快排洪速度 D. 增加大气湿度
28. 河道恢复自然生态环境后,碧山宏茂桥公园()
①河流落差加大,流速加快②下渗增加,提升蓄水能力
③湿地扩展,利于水质净化④绿地增加,扩展建设用地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下图为某海域12月海水性质随深度的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9. 该海域( )
A. 最可能位于赤道附近 B. 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降低
C. 存在海中断崖的现象 D. 海水盐度随深度增加而降低
30. 导致该海域表层盐度偏低的主要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 B. 沿岸暖流 C. 淡水汇入 D. 海区形状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31.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某滨海城市近年来城市化发展快速,中心区与郊区存在明显温差。当大环境风力较弱时,中心区与郊区之间形成热力环流,由此产生的中心区与郊区之间的气流称为城市风。研究发现,对比夜晚,白天临海一侧的城市风更明显。结合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画出中心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并在其中绘出近地面的等压面状况。
(2)与郊区相比,该城市一年中中心城区阴雨天气频率较高。分析其原因。
(3)对比夜晚,说明白天临海一侧城市风更明显的原因。
32.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海河水系的永定河、潮白河在穿过崇山峻岭之后,流向东南,蜿蜒于平原之上。密云水库是北京最大的饮用水源供应地。白河和潮河是密云水库两大入库河流,最后通过潮白河汇入渤海。下图为我国北京及周边地形图。
(1)指出密云水库中的水主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并简述理由。
(2)为改善地区环境,提高了北京西部及西北部的植被覆盖率,分析该举措对当地水循环环节的影响。
(3)从社会经济角度指出目前北京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并从水库建设和运行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地理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答案】1. D2. D
【答案】3. B4. A
【答案】5. B6. B
【答案】7. A8. B
【答案】9. B10. C11. C
【答案】12. D13. A
【答案】14. B15. A16. B17. D
【答案】18. A19. D
【答案】20. A21. B
【答案】22. C23. B
【答案】24. C25. A26. A
【答案】27. C28. B
【答案】29. A30. 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31.
【答案】(1)绘图如下:
或(2)中心城区温度一般高于郊区,盛行上升气流,水汽遇冷凝结;中心城区空气中固体杂质多,凝结核较多。
(3)城市风是由郊区吹向城市;白天盛行海风(海洋吹向陆地);临海一侧的城市风与海风方向相同,加强了城市风。
32.
【答案】(1)海陆间循环。理由:密云水库的水通过潮白河,最终汇入渤海;密云水库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
(2)植被可截留雨水(减缓雨水坡面流动),增强下渗,使地下径流量变大,减小地表径流量,增大植物蒸腾量。
(3)原因:人口密集,经济发达,需水量大。对策:增加水库数量;扩展现有水库库容;加强水质管理。
PAGE
第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