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香菱学诗
1.理清全文思路,把握文章主旨。
2.赏析精彩的描写语段,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3.学习古典文化的精髓,培养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操。
【重点难点】
重点:赏析精彩的描写语段,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难点:学习古典文化的精髓,培养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操。
【新课导入】
《红楼梦》第五回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翻看副册时,只见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后面书云: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这首判词说的就是今天这篇小说的主人公——香菱。
【预习内容】
1.注音。
摩诘(jié) 应玚(yáng)
墟(xū)里 胡诌(zhōu)
暧暧(ài) 颦(pín)儿
抠(kōu)土 辋(wǎng)川
2.解释下列词语。
(1)腻烦:因次数过多或时间过长而感到烦闷
(2)造化:福气,运气
(3)自暴自弃:自己甘心落后,不求上进
(4)呆头呆脑:形容迟钝的样子
(5)诲人不倦:教人时不嫌疲劳。形容教导特别耐心
(6)聪敏伶俐:智力发达,反应敏捷灵活
(7)地灵人杰:山川灵秀,人物杰出
3.填空。
本文作者曹雪芹是清代小说家,所著《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
【探究内容】
1.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答案:香菱跟黛玉学作诗。
2.本文描写了黛玉的教诗和香菱的学诗,请分析黛玉和香菱的性格特征。
答案:黛玉性格:热情大方、乐为人师、率真、自信等等。香菱性格:虚心好学、刻苦勤勉。
3.林黛玉的教学方式有什么特点。
答案:她注重培养香菱的自信心;在教学中循序渐进,重视积累和感悟;强调自学、实践、探究;重视能力的培养,自主创新。
香菱学诗 黛玉教诗
1.阅读从“各自散后”至“便都争着要诗看”,回答文后问题。
(1)“只听香菱从梦中笑道:‘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香菱的什么性格特点?
答案:表现香菱执著、痴迷的性格特点。
(2)“宝钗听了,又是可叹,又是可笑”,“可叹”“可笑”的内容分别指什么?
答案:“叹”香菱学诗作诗精心投入的精神,“笑”她近乎“痴”“呆”“傻”的状态。
(3)宝钗用“呆”“疯”“魔”来形容香菱的什么精神?(可用文中词语回答)
答案:苦志学诗 精血诚聚
(4)香菱学诗的过程,可用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古今成大事者所必须经历的三种境界来概括,试写出这三种境界。
答案: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写出下面这几位诗人所处的朝代及原名。
陆放翁是指 (朝代)的 ?
王摩诘是指 (朝代)的 ?
“老杜”是指 (朝代)的 ?
李青莲是指 (朝代)的 ?
答案:南宋 陆游 唐 王维 唐 杜甫 唐 李白
3.班级要举办“读名著,对对子”活动。现在请你根据下联,补充上联。
[参考人物]孔明、孙悟空、武松、林黛玉、香菱……
上联: ?
下联:足智多谋孔明借箭
答案:(示例)废寝忘食香菱学诗
【走近名家】
曹雪芹(1715-1763),名霑,字梦阮,号芹溪、芹圃、雪芹,属满洲正白旗。清代小说家。著有长篇小说《红楼梦》(原名《石头记》)。
【写作背景】
《香菱学诗》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香菱是个苦命女子,原籍姑苏,出身乡宦家庭。她三岁被拐,长大后被呆霸王薛蟠买去做妾,后随薛家进京,一直住在荣府的梨香院。平日她伺候薛蟠,难得有空。这一次因薛蟠外出经商,宝钗便把她带进了大观园给自己做伴。环境的改变激发了香菱写诗的愿望,宝钗笑她“得陇望蜀”,劝她“且缓一缓”,可她急切得很,于是去找林黛玉。选文便从这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