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出师表
1.背诵文章,疏通文意,积累文言知识。
2.了解本文议论中融叙事、抒情的写法;了解本文率直、质朴、恳切的语言风格。
3.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建议的进步性和借鉴意义。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诸葛亮统一中国的愿望和亲贤远佞、严明赏罚、广开言路等进步主张。
难点:理解并学习本文议论、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新课导入】
一代名相,诸葛亮,他的韬略令人倾倒;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是忠臣的楷模,为报先帝知遇之恩,他助刘备开创基业,他帮刘禅渡过难关,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丹心为人钦佩。智慧与忠诚是诸葛亮身上耀眼的光芒,闪耀着光辉的还有他用忠肝义胆写就的千古奇文——《出师表》!今天,就让我们展开《出师表》,恭读一颗赤诚的心!
【预习内容】
1.《出师表》作者是三国(时代)政治家诸葛亮(姓名)。这篇“表”中写到的“先帝”,指的是刘备(姓名)。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益州疲弊 人力物力受到消耗,疲乏凋敝
(2)躬耕于南阳 亲自
(3)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同“又”
(4)以光先帝遗德 发扬光大
(5)以遗陛下 给予
(6)悉以咨之 询问
(7)猥自枉屈 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
(8)斟酌损益 除去
(9)咨诹善道 询问
(10)遂许先帝以驱驰 奔走效劳
3.一词多义。
(1)遗
(2)益
(3)为
(4)以
答案:(1)给予/遗留 (2)好处/增加 (3)是/做 (4)把/因为/来、用来/以致/认为
4.古今词义。
(1)秋 古义:时、时刻、时期 今义:秋天(季节)
(2)开张 古义:扩大 今义:店铺开业
(3)痛恨 古义:痛心惋惜 今义:深切的憎恨
(4)卑鄙 古义: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今义:品行恶劣,不讲道德
(5)感激 古义:被感动并受到激励 今义: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感动并产生谢意
(6)谨慎 古义:认真、慎重 今义:做事耐心
【探究内容】
1.《出师表》中作者向后主着重提出了三条修明政治的主张,即 , , 。其中最重要的是 。
答案:广开言路 严明赏罚 亲贤远佞 亲贤远佞
2.诸葛亮是在向刘禅提建议,但文中提到“陛下”不过七次,而提到“先帝”却有十三次之多,这是为什么
答案:不难看出,诸葛亮事事都以先帝之意为依 ( http: / / www.21cnjy.com )据,句句都借先帝之口说出,既不失人臣之礼,更无教训人主之嫌,使刘禅听了,忠言而不逆耳,十分得体;同时也表明他本人处处念及先帝之遗德、遗训,时时不忘先帝之殊遇重托,既能表明自己的心迹,又容易以情打动刘禅。
3.想一想本文表达了诸葛亮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表达了诸葛亮对先帝的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的决心。
( http: / / www.21cnjy.com )
1.阅读课文从“臣本布衣”至“则攸之、祎、允之任也”,完成以下各题。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D )
A.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B.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C.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D.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答案:只想在乱世中保全自己,不谋求在诸侯那里扬名做官。
②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答案:在兵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的关头接受命令。
(3)“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一句中的“职分”具体指的是 。
答案:北定中原,兴复汉室
2.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妇孺皆知,请分别说出其中的两个故事、两条歇后语、两个成语。
答案:故事:(诸葛亮)空城计或挥泪斩马谡 (曹操)杀杨修或杀吕伯奢
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成语:三顾茅庐 乐不思蜀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走近名家】
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被称为“卧龙”,死后追谥忠武侯。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有《诸葛亮集》传世。代表作有《出师表》(又称“前出师表”),《诫子书》等。
【写作背景】
诸葛亮出山辅助刘备成就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业,建立了蜀国。223年刘备病逝,临终对诸葛亮托付国事,并嘱咐儿子刘禅曰:“汝与丞相从事,当事之如父。”诸葛亮深感刘备知遇之恩和临终托孤之情,辅佐刘禅竭忠尽智,为实现刘备的统一中原,光复汉室的遗愿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文体知识】
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种文体,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动之以情”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此外,这种文体还有自己的特殊格式,如开头要说“臣某言”,结尾常有“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之类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