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4张PPT。交通通讯文化生活社会习俗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 在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领域、社会生活方面出现了哪些变化?历史课堂经济的近代化(洋务运动)大 机 器生产小农 经 济背景背景——中国变了辛亥革命-政治制度的民主化:君主专制制度民主共和国
清末代皇帝 溥仪
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
背景背景交通通讯文化生活社会习俗变化都有那些呢??小明的爷爷,乡秀才出身。小明的爸爸,民国上海交通部职员。小明的妈妈,和小明爸爸自由恋爱结婚。王小明(学生)小明的一家 滇越铁路通车前,大约需要半年才能到达。通车后,可以先乘火车到达越南的海防,再乘轮船去上海,全程只需短短的几天。 1931年秋,小明的爷爷发来电报,说准备从昆明到上海看望十几年没见到儿子和从没有见过面的儿媳妇和孙子。
交通通讯爷爷来到上海很高兴,他不但第一次坐上了火车和轮船,而且到了上海,看到上海有很多他没见过的交通工具,你能告诉那是什么交通工具吗?你知道小明的爷爷如果不坐火车和轮船去上海,他会用到什么交通工具吗?1、最早的铁路
——1876年,英国商人建造的淞沪铁路。3、中国建造的第一艘轮船
——1864年建成的“黄鹄”号2、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
——1881年,清政府修建的唐胥铁路
西方近代交通工具传入中国
①使人们出行的速度大大加快
②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③便利了外国列强对中国的掠夺
二、近代交通工具传入中国的意义19世纪70年代后,中国开始架设有线电报。古代的驿站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陆游古代用什么传递信息? 喇叭 击鼓传声 烽火台 驿站 信鸽 灯塔 信号旗当今用什么传递信息? 手机 电话 传真 网络 短信新式通信工具的出现飞马驿站烽火飞鸽传书晚清·电话机
(中国最早使用的电话机)早期的电话机 1877年,在上海租界内首先使用了电话。中国使用电话始于清朝末年,当时只限于官方使用的邮政、电报、电话等通讯事业,在民国时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逐步成为民间传递信息和相互联系的方式。探究:电报、电话的使用有什么影响?电报机清朝末年有了邮政事业(1878年发行的大龙邮票)1881年上海出现电话
图为电话局接线员方便快捷知识点归纳火车、轮船等有线电报文化生活第二天,爷爷遇到了一件新鲜事——看活动照相,京剧大师在一张大白布上表演。戏班的人在下面唱曲。这是怎么回事呢?我国第一部无声电影《定军山》
1905年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1931年的《歌女红牡丹》。中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获奖的电影,1934年的《渔光曲》。第三天为了让老爷子留下美好的回忆。小明的爸爸还借来了相机。但是老爷子怎么也不肯照相。文化生活因为老爷子在村子里听说这种“洋盒子”能把人的魂魄摄进一副图画里。小明的爸爸好不容易才说服了老爷子照相。当然,什么特别的事也没发生。。。。第四天老爷子赋闲在家,依然关心国家大事,他想了解国家大事,又有哪些途径呢?
文化生活我国第一份发行报纸《申报》报纸中除了时事外还有什么内容呢?报纸上“历史知识回顾”一栏里的历史知识竞赛题引起了王老爷子的兴趣,但是他的记忆有些模糊。让我们一起帮帮他。文化生活中国建造的第一艘轮船是( )中国第一条正式运营的铁路是( )清政府最早修筑的铁路是( )我国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 )我国拍摄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是( )中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
的影片是( )第五天老爷子送了些书给小明,这些书大多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出版的,这个机构叫什么名字呢?文化生活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工具书近代的不同阶层是怎样利用报刊和杂志来宣传自己的思想的?维新变法运动时期辛亥革命时期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外纪闻》《民报》《新青年》 维新变法思想 民主革命思想 民主、科学时间出版的报纸宣传的思想方便快捷知识点归纳火车、轮船等有线电报照相、电影、报纸、出版机构丰富多彩 老爷子在上海见到了很多新奇的东西,但在他心里总是有些困惑和疙瘩。上海的人无论是穿着打扮和礼节称呼都跟昆明老家有很多得不一样,特别是前几天老爷子生日的时候,儿子、儿媳妇、孙子都没给他叩头……思考:请你结合课本的知识和发挥你的想象,说说老爷子会有什么困惑和疙瘩?社会习俗小明的爸爸小明的妈妈,王小明(学生)小明的一家1、剪辫、废缠足:禁 缠 足不缠足的开路先锋
——康有为和他的女儿 慈禧太后照片清末民初男装的演变马褂清官服西装中山装2、服饰的变迁:清朝旗袍民国旗袍清末民初女装的演变2、服饰的变迁:3、社交礼仪:跪
拜作揖用鞠躬、握手礼取代跪拜礼采用:“先生”“君”等平等的称呼方便快捷知识点归纳火车、轮船等有线电报照相、电影、报纸、出版机构丰富多彩剪辫、易服、废缠足、改礼节民主平等 上海之行,老爷子终于明白过来,这辈子经历的种种变化其实挺好。他只是不明白:这一时期社会生活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变化呢?同学们能帮老爷子解答这些疑惑吗?分析原因1.鸦片战争后, 西方文明的传入,带来变化。2.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推动,带来变化。——被动——主动分析原因1、变化是有限的◆如何评价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2、但代表了进步的方向
合作探究二 我国古代有领先世界的四大发明,为什么近代以后,许多发明都是西方传进来的?
(封建制度、科举制度)合作探究三
外来的物质和文化缺不断让中国近代的社会生活发生变化。从中我们得出什么启示? 3、不断加强民族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2、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主动学习世界先进的文化和技术。1、世界发展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小结物质生活的变化文化生活的变化交通通讯火车轮船有线电报生活大众媒体照相电影《申报》商务印书馆社会习俗的变化剪辫、易服、改称呼、禁缠足等社会生活的变化西方科技成果传入中国表格 火车 英国 19世纪 凇沪铁路
轮船 美国 70年代 “黄鹄”号
有线电报 美国
无线电报 美国 20世纪
电话 美国 80年代
照相 法国 40年代
电影 法国 20世纪 《定军山》
报纸 40年代 《申报》
出版业 90年代 商务印书馆剪辫、易服、停止缠足、废跪拜礼、改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