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论语〉十二章》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论语〉十二章》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12 15:56: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4张PPT)
中 半部论语治天下 中
赵普曾经告诉宋太宗(赵匡胤)说:“臣有论语一部,以
半部佐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的 确 ,我国两千年来,不论立身处世还是政治社会,皆以儒家 思想为中心,而论语便是最精粹最可靠的儒书,所谓“半部 论语治天下”,便是这个意思。

天不生仲尼,万古终长夜
孔子的画像中,为何总是露出两颗门牙
在古代,这种门牙被称作"骈齿" 它的意思是牙齿重叠。
"骈齿"代表的是帝王之像,而如 果一个普通人的画像在当时被画骈齿, 意味着他在人们心目的地位非常高,对 社会影响深远。因此骈齿拥有者不是帝 王就是圣德之人。所以孔子像上的那两 颗门牙并不是为了让孔子显得丑陋,而 是为了突出他的不平凡和圣贤之处。
孔子的画像中,为何总是露出两颗门牙
子姓 ,孔氏,名丘, 字仲 尼 ,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
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
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去世后
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
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以语录体为主。
主要以语录和对话的形式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 思想教育思想及道德观念等,共20 篇。
“四书”:《大学》《论语》《中庸》《孟子》
“五经 ”: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中国古代思想家
儒家学派创始人
所建树的男子,会被尊称为“某子”。例如,老子、孟子、庄子、
韩非子等,这里的“子”是对他们的尊称,而不是他们的名字。 这种称呼体现了古代社会对这些男性的高度尊敬和认可。
韩 非 子
莊 子 的 圈
孟 子
在古代中国,对于某些在某个领域有突出表现或学识渊博、有
混元之祖太清之亭 平武意色站气坤
百家争鸣
孔子
儒家创始人
老子
道家创始人
韩非子
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孟子
儒家学派的发扬人
庄子
道家学派的发扬人
墨子
墨家学派创始人
中 孔子一生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 中
*(3)50—55岁,在鲁从政
*(4)55—68岁,周游列国,历尽艰辛。
*(5)65—73岁,安居鲁国,办教育,理六经。
孔子,是一个志在报国又无人重用的闲 人 ,
又是一个周游列国、苦寻门路的 忙人 ,
更是一个到处碰壁、从不言弃的 强 人。
*(1)30岁前,位卑而能“鄙事”,有志于学。
*(2)30—50岁,欲仕不能

孔子思想
“仁”与“礼”
“学”“思”结合 “ 有 教 无 类 ”
“因材施教”
读准字音
人不知而不愠( yùn )
思而不学则殆( dài )
吾 日三省吾身( wú xǐng )
四十而不惑(huò )
曲肱而枕之(gōng )
学而不思则罔( wǎng)
不亦说乎( yuè )
一箪食( dān )
不逾矩( yú )
博学而笃志( dǔ )
传不习乎( chuán) 逝者如斯夫( fú ) 好 ( hào)之者
读 准 节 奏 :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 信乎 传/不习乎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 /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 在其中矣。
文本释义
子①曰:“学而时习②之, 不亦说乎③ 有朋④自远方 来 ,
孔子说:“学习了,然 后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 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 方 来,
②时习:按时温习。时,按
时。
③不亦说乎:不是很愉快吗 不亦……乎,常用于表示委 婉的反问。说,同“悦”,
愉快。
④朋:本文指志同道合的人。

【课文注释】
①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这里指孔子。

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⑤
不亦君子⑥乎 ”(《学而⑦》
不也很快乐吗 人家不了解我, 并不因此恼怒,不也是有才德的 人 吗 ”
[段解]主要讲学习方法和个人
【课文注释】
⑤愠(yùn): 生气,恼 怒。
⑥君子:指有才德的人。
⑦学而:和下文的“为 政"“雍也"“述而"等 一样,都是《论语》的篇 名,是从各篇第一章第一 句中摘取出来的,并没有 特别的意义。
修 养 。 中


文本释义 口
曾子曰:“吾⑧日⑨三省⑩吾身:为人
谋 而不忠 平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替人谋划事情是不是竭尽自己的心力呢
与朋友交而不信 乎 传④不习乎 ”
(《学而》)
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信呢 老师传授的知 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
【课文注释】
⑧吾 (wú): 人称代词,我。
⑨日:每天。
⑩三省 (xǐng): 多次进行自 我检查。三,泛指多次。 一说, 实指,即下文所说的三个方面。 省,自我检查、反省。
为人谋:替人谋划事情。
忠:竭尽自己的心力。
信:诚信。
④传 (chuán): 传授,这里
提 高 自 我 修 养 。 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段解]主要强调随时都该反省自己,
四十而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有志于做学问, 三十岁能有所成就,四十岁
不 /L 感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心里不再感到迷惑,五十岁知道上天的意旨, 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
七十而从心所欲0,不逾矩 ② ● (《为政》) 它十岁我就可以顺从意愿,又不越过法度。"
17
十有五:十五岁。有,同“ 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⑥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
惑:迷惑,疑惑。
⑧ 天命:上天的意旨。古人认 为天是世间万物的主宰。命, 命令。
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通 常认为是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 20从心所欲:顺从意愿。
①逾矩:越过法度。逾,越过。 矩,法度。
子曰“吾十有五 而志干学三十而立6, 【课文注释】
[段解]讲个人修养,要循序渐进,进德修业。
西 子曰:“温故而知新②,可以 书
为师矣 3 O (《为政》) 【课文注释】
孔 子 说 : “温习学过的知识,2 温故而知新:温习
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学过的知识,可以得
17

以凭借这些做老师了。"
[段解]讲学习方法,强调学
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②3矣:语气词,表陈
习关键要思考,要“知新”。 述 。
罔25
孔子说:“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 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思而不学则殆26 (《为政》)
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
[段解]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 的辩证关系,强调学思结合。
93
【 课 文 注 释 】
则:连词,相当于“ 就"
“ 便 ” 。
25罔 (wǎng): 迷惑, 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 适 从 。
西 子曰:“学而不 思 中
26殆 (dài): 疑惑。
孔 子 说 :“只是读书却不认真
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思而不学则殆26 (《为政》)
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
[段解]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 和思考的辩证关系,强调学思结合。
17
【课文注释】
则:连词,相当于 “ 就 ”
“ 便 ” 。
25罔(wǎng): 迷惑, 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
所 适 从 。
26殆 (dài): 疑惑。
西子曰:“学而不思则 罔25 中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多么高尚啊!一
竹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
人不堪29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 ( 《 雍 也 》 )
别人都不能忍受那种困苦,颜回却不改变 他自有的快乐。多么高尚啊,颜回!"
27哉 (zāi): 表
示感叹语气,多用于 句子末尾。
28箪 (dān): 古
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 29堪 (kān): 能
忍受。
[段解]讲个人修养,强调修身要经受困苦、贫穷的考验。 弗
子曰:“贤哉27 ②食,二回也【课!一文箪注释】
瓢饮,在 陋 巷,
孔子说:“懂得某种学问和事业的
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
不如乐之者。”(《雍也》)
不如以研究这种学问和事业为快乐的
人。"
[段解]讲学习方法,讲兴趣对学习
子曰:“知之0者③不如好② 之者, 【课文注释】 甘
好 之 者 ③0 之:代词,它,这里
指学问和事业。 一 说,
指仁德。
③者:代词, ……的人。
③②好 (hào): 喜爱, 爱好 。
③3乐 (Iè): 以……为
的重要性。 #
快 乐 。
子曰:“饭疏食,饮水④ 曲肱
35 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 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 不 义 而 富 且 贵 ,于 我如浮云.③7 O
(《述而》)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 来讲就像浮云一样。”
[段解]讲个人修养,讲富贵与
97
【课文注释】
③④饭疏食,饮水:吃粗粮, 喝冷水。饭,吃。疏食,粗 粮。水,文言文中称冷水为 “水”,热水为“汤”。
35肱 (gōng): 胳膊上从 肩到肘的部分,这里指胳膊。 36于:介词,对,对于。
③7如浮云:像浮云一样。
仁义 之间如何抉择。 井
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
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
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o (《述而》)
而学习,如果也有他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段解]讲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强调无论 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同时要有端
17
善者 中
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
【课文注释】
38焉:于此,意思 是在其中。
39善者:好的方面, 优点。
④⑩之:代词,指代

正的学习态度。 “不善者”。
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段解]讲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
子曰:“三 军③ 可夺④帅也,匹 夫⑤ 不可夺志也。”(《子罕》)
孔子说:“军队可以改变其主帅,平民
百 姓不能改变他们的志向。"
[段解]讲个人修养,强调坚守志向。
一样流去,日夜不停。逝,
往、离去。斯,代词,这, 指河水。夫,语气词,用于 句末,表示感叹。
④③三军:指军队。
④夺 : 改 变 。
45匹夫:指平民中的男子,
子在川上④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0 (《子罕》)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逝去的一切像河
17
【课文注释】
川 上:河边。川,河流。 ②逝者如斯夫 (fú), 不 舍昼夜:逝去的一切像河水
这里泛指平民百姓。
而近思47
子夏说:“广泛学习且能坚定志向, 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
仁在其中矣。”(《子张》)
仁德就在其中了。"
[段解]讲个人修养,强调提升个人修 养的方法。
【课文注释】
46 笃 (dǔ) 志 :坚定志向。笃 ,坚定。
47切问而近思: 恳切地发问求教, 多思考当前的事 情。切,恳切。
48仁:仁德。
子 夏 曰 :“ 博学而笃志④⑥, 切 问
在学与思的关系上,孔子认为学习与思考必须结合,二者缺一不可。只读书而不通过
自己的头脑加以思考,就会迷惑;只是一味地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疑惑。
在学与问的关系上,孔子主张既学又问,不仅问知识比自己多、才能比自己高的人,
即使是知识比自己少、才能比自己低的人,只要他们在某一方面有一技之长、 一得之见,
就应该虚心向他们求教。
在学与思、学与问的关系上,孔子是怎样认为的
研读文本
研读文本 书
从孔子及其弟子的“修身之道”里,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呢

进德修身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道德的修炼需要自我学习,自我反省。自我反省能
把外在的道德约束内化为对自己的自觉要求。当思想与言行统一,能自觉遵守道德规范时, 就达到了极高的道德境界。
西
【主旨归纳】
本文是语录体散文,通过师徒对话 或借题发挥,阐述了学习应该有谦 虚好学的态度,贫贱不移、求学为 乐的精神,温故知新、学思结合的 学习方法,诚实守信、厚道仁义、
坚守节操的思想品德。

象 中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说”同“悦”,愉快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2.古今异义
(1)有朋自远方来
古义: 志同道合的人 今义:朋友
(2)不亦君子乎
同义字
言现
古义: 有 才 德 的 人
今义:泛指人格高尚的人
西 (3) 可以为师矣 书
古义: 是两个词,可,可以;以,凭借 今义:表示可能、许可
(4)饭疏食,饮水
古 义 : 粗 糙 今义:疏通,疏散
(5)饭疏食,饮水
古义: 冷 水
今义: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包括冷、热水
B
了 解
到 , 懂 得
立志
志 向
志 向
3.一词多义
人不知而不愠
温故而知新 得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2)志匹夫不可夺志也 博学而笃志
(1)知
西
4.词类活用
名词作状语,按时
( 1 ) 学 而时习 之
名词作状语,每天
( 2 ) 吾日 三省吾身
形容词用作名词,“学过的知识”“新的理解和体会”
( 3 ) 温故 而 知新
动词用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4) 传 不 习 乎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快乐
5)好之者不如乐之 者
5.重点虚词
(1)为可以为师矣 动词 做,成为 为人谋而不忠乎_ 介 词, 替
(2)而人不知而不愠连词,表转折,可译作"却" 博学而笃志___ 连词,表并列
择其善者而从之_代词,他的
(3)其
人不堪其忧 代词,那种

(1)可以为师矣(介词“以”后面省略宾语“之”,代“温故而知新”)
(2)人不知而不愠(动词“知”后面省略“之",代“自己”)
(3)其不善者而改之 (句首省略了动词“择”)
判断句
(1)贤哉,回也
(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6.特殊句式 书
省略句
> 随心所欲
> 箪食瓢饮:形容 读书人安于贫
穷的清高生活
《论语》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至今 仍活跃在现代汉语中,你知道有哪些吗
三人行,必有我师。 择善而从
逝者如斯
匹夫不可夺其志
不亦乐乎 三省吾身 三十而立 温故知新 不舍昼夜
>
>
> > > >
襁褓(qiǎngbǎo) 婴儿 束发
男子15岁
孩提 2-3 不惑
40岁
垂髫(tiáo) 4-9 知命(知天命)
50岁
总角(jiǎo) 8-12 花甲
60岁
豆蔻(kòu) 女子13、14岁 古稀
70岁
及笄(jī) 女子15岁 耄耋(màodié)
80-90岁
加冠(guān)、 弱冠(guàn) 男子20岁 期颐(yí)
100岁
拓展延伸
不同年龄的称谓
知 识 链 接:
曾子,原名曾参,春秋战国间鲁国南武城人。 将孔子学说 传于子思,经弟子再传于孟子。因其学颇得孔子学说精髓,后 世儒家誉其为“宗圣”。
《大学》:曾参所著。 《中庸》:子思所写。 《论语》:最后的编纂者曾子弟子
《孟子》:是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传整理完成的。
1.文中阐述了孔子关于学习方法的看法,即要按时温习的
句子是: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强调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 的 句 子 是 :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待富贵的正确态度的句 子 是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诗词填空
时 :按时
说 :同“悦”愉快
愠 :生气,恼怒
日 :每 天三 :多 次省 :自我检查,反省
忠 :竭尽自己的心力
传 :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课前小测
1.学而时习之
2.不亦说乎
3.人不知而不愠 4.吾日/三/省吾身 5.为人谋而不忠乎 6.传不习乎
立 :立身,指能有所成就
惑 :迷惑,疑惑
命:命令。
逾 矩 :逾,越过;矩,法度
故 :学过的知识
以:可以 为:凭借
7.三十而立
8.四十而不惑 9.五十而知天命
10.不逾矩
11.温故而知新 12. 以/为师 矣
课前小测